32

今日头条的第一次战略性撤退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0532.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6zeUfuA.jpg!web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唆麻”(ID:techsuoma)

日前有媒体爆料,头条旗下的知识问答产品——悟空问答已经被放弃,悟空将并入到微头条,悟空问答团队100多人转岗,几位悟空的部门总监已经确认离职。

当然,头条并不承认放弃的说法,但事实上转岗和合并都是事实,在优先级上,悟空的确被置于更加后部的位置。这意味着头条变相承认了悟空在最近几个月的发展并不如意,至少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目标。

我们从一些第三方数据平台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在极光大数据上,知乎的在全渠道的总排名是114名,而悟空问答则跌到了976名,并且从增长曲线来看,悟空问答持续下滑。

QRNVVvR.jpg!web

36kr的说法则更为夸张——据QuestMobile 提供的数据来看,2018年4月到7月,知乎的MAU(月活跃用户)从3019万增长至3476万,而悟空问答则从93.4万下降至67.9万。相比去年10月的121万,大幅下滑超53万人。

这意味着双方的MAU差距达到了50倍。

而与此同时,头条其他的产品则顺风顺水,以懂车帝为例,懂车帝从上线之初就对标上了传统的汽车之家和易车等平台。2017年推出,半年时间就进入榜单前10。根据猎豹2017年的排行榜,懂车帝超过了易车、汽车大全等传统平台,直逼汽车门户老大“汽车之家”。

QnuqQfM.jpg!web

抖音更不用说了,所以悟空并入微头条,可以解读为头条高层认为在问答这个赛道上,悟空问答难以撼动知乎,因此持续的补贴也没有必要,所以不如停了了事。

头条的第一次战略性撤退

悟空的调整,更像是头条的战略性撤退。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头条以今日头条作为起点,在内部不断孵化新产品,成功孵化出来诸如抖音、西瓜视频、懂车帝等短视频产品,虽然经历了内涵段子下架,以及被政府有关部门约谈等事件,但头条四面开花,军团式作战的彪悍战斗风格,几乎将手伸到了每一个能够摸到的流量池里。

头条并不是没有失败过,头条内部鼓励创新试错,之前被报道被保安当天架走的前头条员工,就是因为一个内部孵化产品被总部否决,而这位负责人心有不甘,提出异议,结果直接被保安目送离职。

但悟空和内部孵化的产品还不太一样,悟空的前身是头条问答,对标的就是知乎,就在去年,头条不但高调宣布拿出十亿补贴去补贴签约的答主,还直接从知乎那挖角300大V,引发了一轮口水战。

头条MAU,DAU过百万的产品不在少数,但高调拿出十亿补贴的并不多。我印象中只有西瓜视频和早期的头条号,这意味着头条本身对悟空的期待就非常高,至少是另一个知乎的体量。

今日头条在悟空上没少花钱,这些钱基本上都补贴到了签约答主上。而如今调整,则意味着头条在整个战略方向上,放弃竞争,选择了更加保守的策略。

这让我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德国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闪击苏联,半年时间内夺取了苏联包括乌克兰、波兰、车臣等在内的大量地盘,但在列宁格勒战役中,德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放弃了进攻,转而退守,东线战场的主动权,由此交由了苏联。列宁格勒战役,因此也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转折点。

为什么悟空难以撼动知乎?

一个很自然的问题,为什么悟空没能打败知乎?

签约2000个答主,每月超1000万投入的产品,加上10亿补贴,按理说一手好牌,为啥就输了呢?

一是问答社区本身的护城河

问答产品的逻辑,是建立有人提问,然后有人回答的基础之上,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慢慢扩展到外延和用户群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用户进来,这就跟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那么如何维持机体的健康呢?本质上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

所以知乎在过去七年的时间里,都致力于一件事,那就是完善社区的规则和秩序。在知乎看来,规则和秩序要高于繁荣本身,也就是先有规则,然后才能带来繁荣,这也是《大城市的生与死》这本书影响周源最深刻的地方。

因此,知乎7年,增长到近两亿用户,但整个平台的调性和内容都在,我们看几年前的知乎周刊,和现在的知乎周刊,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这就是规则起到的作用。

比如对一条内容的判定是否有广告植入的判定上,知乎是无罪推论原则,但给每个答案上都加上了没有帮助按钮,让用户自己去判断这个回答是否有价值。如果没有价值,那么答案就会被折叠——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一个有秩序的平台。

悟空用钱能买来内容,也就是所谓的答主,用流量能够买来用户,也就是消费内容的人群。但却忽视了社区平台的规则。事实上,对于问答平台来说,规则和秩序,其实是最重要的。

而悟空作为后起之秀,最直接的想法是如果把问答内容催肥,这其实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我举个例子。悟空补贴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按照ABC等级给答主分类,然后答满多少字即可,不用审核内容质量,因为系统会自动统计,大家都学过算数,都会算一下一个字多少钱,悟空顶级的答主一个月不过1万,而需要回答的内容字数差不多也要一万,悟空问答请的这些大V,出去随便讲讲课都好几万,写篇专栏一个字都好几块钱,谁那么闲,老老实实给悟空答题呢?所以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悟空的实习生答题大军。

具体我不知道比例,但我身边很多被悟空问答签约的答主,几乎大部分都会让实习生挂着他的名字去答题,为的是赚差价——保底1万,实习生三千,另外的差价差不多就是白赚的零花钱。

庞大的补贴,最终变成了实习生的工资,这个补贴的作用,发生了偏差。

知乎回答的条数依然比悟空多,为什么呢?因为平台奖励和反馈的机制很丰富——从点赞、评论、日报到热榜,再到各种其他产品,比如live,知乎提供的是马斯洛需求里最高的一层“自我实现和认同感”

二是时间差带来的不对等

知乎从去年开始尝试变现手段,比如在移动端引入广告,以及联合线下做合作,以及知乎大学等丰富的产品线,这意味着知乎已经开始盈利,并且是在没有损害品牌的前提之下。

而悟空依然还停留在靠补贴进行内容生产的阶段,悟空对外的公关稿中,强调的也是补贴的力度和签约的答主,但对于商业化这块,基本上没怎么对外透露。

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战争。知乎的内容主要靠UGC,而头条依然靠补贴吸引答主(比如普通答主回答一个问题奖励多少钱等等)。一个不断花钱,一个不断挣钱,并且花钱了还不见数据的增长,仅仅是花钱养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头条高层选择停掉悟空问答,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安排吧。

最后

其实,悟空问答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头条凶悍的“流量+砸钱”的打法,并不是百试百灵,尤其是在问答和知识付费这一领域,并不是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资本就能撬动。

一位哲人说过,人做任何事情,无非出于两个目的,一是逃避痛苦,二是追求快乐。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靠钱和资源就能解决,也不是所有问题,都像程序算法一样一成不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科技唆麻 授权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0532.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虎嗅App猛嗅创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