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谷歌为什么要对Android的开源严防死守?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infoq.com/cn/news/2018/07/google-control-androidopensource?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上周,沸沸扬扬的Android垄断案把Google又一次推向了风口浪尖,在这次的垄断案中,Google被欧盟起诉赔偿50亿美元,被起诉的其中一个原因是Google对外宣称Android是开放的,但其实他们只是开源了一部分代码,很多重要的代码都是闭源的。

从这些年Google的对Android的态度来看,他们正以各种手段控制开源,这与Android开放的口号是否相悖?Google又为何这样做?首先,我们从Android发家史说起。

Android发家史

2007年11月,Google推出了Android开源项目(AOSP),在此的几个月前,第一代iPhone发布,开创了智能手机的时代,当时Google还是苹果的应用程序合作伙伴,那时,Google预料他们在移动市场上的未来将会是这样的:

如果Google不立即采取行动,未来我们将面临严峻的形式:一个客户、一个公司、一个运营商将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从上面这句话可以看出,当时Google十分害怕苹果会在未来统治移动领域,所以,当时,在移动领域还没有站住脚的Google,为了对抗苹果,只好将Android作为一个开源项目推出。

15b56-1532676067163.jpg

此后,Android在早期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份额一路飙升。

今天,Androi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从零增长到现在的80%还多,单从市场份额来看,Android可以说赢了苹果。但“Android获胜”和“Google获胜”并不一定是同一回事。由于Android是开源的,因此它并不是真正完全属于Google。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它,克隆源代码,并创建自己的fork或备用版本。

众所周知,在移动市场上,抛开操作系统,App才是一切。Android在各种品牌的手机上得到大量安装,也意味着它将拥有大量的应用程序。如果一家公司fork Android,加上Android已经兼容上万个应用,这家公司只需建立自己的应用商店并上传所有的内容即可。但是如果有公司开发出比Android更好的操作系统,那么将会严重威胁Google目前的地位。

Google明白移动是互联网的未来,控制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平台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又不可能收回开源的承诺,所以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控制开源项目?

众所周知,“Android”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Android开源项目(AOSP)的开放部分,它是Android的基础,封闭的部分是Google旗下的应用程序,虽然Google并不会完全关闭Android开源项目,但是他们正在竭尽所能地利用现有的开源项目,主要的方法是:在封闭的Google保护伞下引入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

Google的闭源之路

谷歌闭源的应用程序一直存在着。起初,这些闭源的应用主要是Gmail、Google地图、Talk和YouTube。那时Android还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份额时,谷歌觉得控制这些应用就足够了,所以将Android的其余部分变为开源项目。但是随着Android已经成为移动领域的巨头,谷歌决定对开放的源代码逐渐实行严格地把控。

较少的开源代码意味着Google的竞争对手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虽然Google无法杀死一个开源应用程序,但他可以将升级版本的闭源化使原来的应用形同虚设,从而让这个应用“报废”。当谷歌重新设计应用程序或将新的Android版本发布到Play商店时,通常会显示已闭源,同时AOSP版本的应用也会失效。

Google还做了哪些工作?

控制OEM

对Google来说,只拥有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权还不够,Google还需要控制手机厂家。

如果某个公司设法fork AOSP,克隆谷歌应用程序,并成为Android的竞争对手,这也是徒劳的,因为他很难找到手机厂商搭载他们的应用。

对一个开放的市场来说,说服一个Android OEM放弃Google而与他们合作是很容易的,但是Google对此早有防范。因为Google在移动领域真正的实力来自于对谷歌应用的控制上,主要包括Gmail、地图、YouTube和Play商店等,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的手机厂商都希望在手机上获得这些应用,由于这些应用程序不是开源的,因此需要从Google那里获得许可。那么Google肯定会在许可协议上附加一些要求,控制那些手机厂商,防止“叛变”。

此时,Google推出了一个OHA(开放手机联盟),加入OHA的OEM将得到Google App更多的授权。而加入OHA的OEM必须得签署一份协议:禁止构建非Google认证的设备,并禁止和模仿Android操作系统的企业合作。

早在2012年时,宏碁想在中国生产运行阿里巴巴的Aliyun OS的设备时,宏碁就收到谷歌的通知,若新产品上搭载阿里云操作系统,Google将会解除与其Android产品的合作和相关技术授权,后来手机发布会也被迫取消了。

控制第三方应用

Google Play的战略是将“Android应用生态系统”变成“Google Play生态系统”,让那些应用在Google认可的设备上轻松运行,在非谷歌认证的设备上寸步难行。

Play Services是Google闭源的应用程序,它不仅吸引用户使用闭源的应用,还能通过Google的专有API控制第三方开发人员。

如果你使用了Google API并将你的应用运行在Kindle或任何其他非Google版本的AOSP上,结果是:恭喜,你的应用程序坏了!

在这一点上,Google的想法是:Android在移动市场上占有很高的比例,开发人员只需构建应用程序,使其运行良好,让广泛的用户受益即可。而Google API能帮助他们实现所有的这一切,但副作用是你的应用需要永久地依赖于拥有Google Apps许可证的设备。

总而言之,虽然Android是“开放”的,但是它是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方式在开放着,只要你高兴,你可以将其用在任何领域,但前提是你需要得到Google的“祝福”,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对Android动歪心思,触犯了Google的底线,它可能会让你崩溃。

查看英文参考原文: https://arstechnica.com/gadgets/2018/07/googles-iron-grip-on-android-controlling-open-source-by-any-means-necessary/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