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团队合作,如何既实现共同进步又保证个人利益?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10tiao.com/html/258/201807/2651599607/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作者:Janet D. Stemwedel

编辑:ifengtao


想让科学研究变得更客观,就需要他人的帮助,团队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团队合作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某些实际问题中,例如奖金如何分配,团队合作就不如单枪匹马来得容易。


然而,科学家总是希望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得帮助。其他成员也许能够识别自己在科研中出现的错误。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注意到知识创造中的一项游戏规则就是有条理的怀疑。对于该规则,我曾经给出这样的描述:

科研团队中的任何成员都可以提出知识论断,但每一个论断都必须经过仔细审查、验证、严格质疑以确认该论断是否成立。那些经过严格的怀疑性审查而被科学界认同的论断,则可以在科学知识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原则上讲,在审视自己的成果,或者他人的科研成果时,每个科学家都希望自己具备有条理的怀疑态度。但在科研实践中,无论是自我审查,还是对他人的科研结果进行审查时,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图片来源:pexels.com


重复他人成果的科研是艰难的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可重现结果的理念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其实,这不必是科学家团体合作中面临的障碍。但问题是,科学奖励通常预留给那些获得重大发现、解决了前所未知的科技难题的科学家,而不是颁发给那些重复他人已有试验结果的科研工作者。职业评分的关键是,你是否是第一个到达终点并获得重大发现的人。作为第2名、第3名、第10名到达终点线的人则无法得到相同的待遇。


仅仅为第一个到达终点的获胜者设立奖金的机制,也许会阻碍科研工作者开展足量的试验。当然我们确信也有例外,在某些领域的重大发现也许非常出人意料,以至于科学界不会真正相信该发现,直到多名研究者都做出相同的科研报道。但这仅仅是例外情况,并非业内普遍规则。这意味着如果第2个科学家只是取得了相同的重大发现,但她不能为这个发现增添新内容的话,我们只能说第2个科学家不够幸运。


科学家一般都非常聪明。这意味着他们会制定一些战略,来安排时间从事一些可以得到奖赏的活动。从这个程度上讲,重现他人结果的工作看起来更像是一项高投入、低回报的活动。因此,具有先见之明的科学家会安排时间从事其它活动,而不是去重现他人的科研成果。


当他人的科研成果只是自己全新研究课题的基本出发点时,科学家就会频繁重复该科研结果了。如果你发现其他科学家的科研成果看起来禁不住检验,并与其他科学家就此进行交流时,通常被认为是不友好的举止。


图片来源:pexels.com


质疑他人科研成果可能被误解为人身攻击

科学家努力工作,使其研究顺利开展并得出最佳结论。他们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希望其他研究人员不会在相同课题中首先取得重大发现。科学家也是人,他们也希望凭借自己的工作闻名于世。


当别人指出某些科研成果存在问题时,相应的科学家会变得敏感易怒。当科研结果出错时,科学家会面临窘境,因为他们可能已经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心血、汗水、乃至泪水。他们也许不得不发表文章予以纠正,或者宣布取消之前已经发表的科研成果。


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变得警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戒备状态在推进知识创造上并没有益处,因为它偏离了科研的本质。


我认为对一支科研团队来讲,能够使用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科学界创造一种良性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科研工作者不是独自检查自己的科研成果、数据、方法等,而是由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对科研结果、数据、方法等进行检查。


当科研成员认识到团队科研旨在探索关于这个世界的可靠知识体系,并能够就各自取得的知识进行分享时,他们也许能够更加欢迎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将科研理解为科学家之间的斗争,看起来并不是完美的策略。


图片来源:pexels.com


资料分享过多也难以实现目标

科研方法可能具有欺骗性,即使科学家自己也无法幸免,为此科学家需要尽力保持警觉。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个人期望能够影响自己的所见所闻。


我们甚至不用将讨论深度提高到托马斯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欣赏他对科学典范的完整诠释,或者细细品味他描述的“感知试验”并承认其存在可能性。个人期望对观察研究的潜在影响,是安慰剂控制试验可能成为“双盲试验”的一个原因,使得试验对象和试验者对自己推测的结果摇摆不定。个人期望会改变科学家对科研命题的提出,改变解决这些命题的科研方法的选择,改变在合理范围内对科研结果的预测,从而影响科学知识和知识创造。


与他人合作进行团队研究,针对他们正在致力探索的课题,为其提供信息说明哪个观察结果是自然现象的本质特征、哪些观察结果是主观认识特征,对科学家获得更好的知识成果很有帮助。


然而,有时科学家在团体内分享相同背景的假说、科学期望、甚至是不经意的偏见、影响试验如何设计的科研方法,以及决定取得何种发现结果时,该团体内的科学家会对这种分享的错对毫无察觉。


这意味着一个知识创造团体需要一些健康的因素,来保持这个团队的多样性。至于何种多样性,最理想的是,关于每个研究者的个体背景假说都很难在团体背景中存在,因为你总是和其他具有不同背景的研究者有所距离。


图片来源:pexels.com


科研合作经常得不到认可或嘉奖

科学家进行大量合作,来分担复杂研究项目中的不同子课题,但在科研评分时刻到来时,往往最大的麻烦是决定谁应该作为第一作者,谁的名字又会被“等等”埋没科学家就自己领域中科研成果的发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制订了诸如出版后的同行审查等规章。但如果你觉得其他人的争论具有说服力,或者他人发表的科研成果确实成立时,可能很难将你为这个团队科研合作项目做出的贡献纳入你的履历。科学家还达成了详细的出版前的科研结果评审约定,但帮助科学家发现自己的错误、或揭示自己的偏见也许会帮助其他科学家在你之前到达终点。提供这种帮助通常并不能为你带来实际的职业奖励。


团队合作对科学家保证更高的客观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科学界中的学术大奖似乎与个人成就更加紧密。也许竞争行为和团体友善的适度结合足以使得科学家相互协作,来发现科研错误并予以修正。


如果我们认为客观性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素养,应该为此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那么提供实际的奖赏来鼓励团队科研合作,意义重大。


图片来源:pexels.com

排版:昕旸

参考文献: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doing-good-science/http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doing-good-science20110721objectivity-requires-teamwork-but-teamwork-is-hard/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点个赞吧~


【拓展阅读】创新难?学习让我们变成模仿者,还是创新者?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