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好未来张邦鑫:互联网正在重构学习,人工智能将会融合教育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duozhi.com/company/201807197436.s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多知网7月19日消息,在7月18日举行的2018好未来人工智能大会上,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发表了“互联网正在重构学习,人工智能将会融合教育”主题演讲。张邦鑫表示,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前沿科技正在重构教育模型,帮助老师从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创造力的事情和真正创造价值的事情上来。而好未来的目标,就是研究学习的科学,让学生科学地学习。

vQnMvyU.png!web

(张邦鑫在2018好未来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现场)

以下为演讲全文:

教学过程一直被认为是个黑盒子或者灰盒子,老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数千年来对于教育的过程一直无法分工,基本上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解构。

现在,很多行业因为分工而变得细致,行业的效率会带来巨大的提升。比如汽车生产的流水线;再比如到医院看病,原来在中医时代,一个医生几乎可以看所有的病,现在首先要分诊、分科室,然后做验血、拍片等各种检查,之后才是医生诊断、治疗、护理......分得非常细致。实际上,教育分学科早就实现了,但受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的教育相当于还处在一个医生望闻问切、治疗、护理都解决的阶段。

好未来的使命是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我们希望通过科学技术能够实现大规模、低价格、高品质的教学服务,这样才能够真正推进教育公平和普惠,真正惠及更广泛的家庭和贫困地区学生。

ArQ7vaE.png!web
(张邦鑫在2018好未来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好未来探索到目前为止,有一些粗浅的思考,也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

一、数据化是教育分工的基础

没有数据的教学很难有针对性。近期与一些学者交流,谈到“未来学校”的建设,首先要构建学生的数据画像。如果我们没有学生的学习数据,在教学中就无法大规模地实现因材施教,也无法实现教学的分工。因为老师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无法记住那么多学生的信息,也无法解决每个人的具体问题。

近年来,好未来在这个方向做出了一些投入和研究,比如通过ITS(智能教学系统)、云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手持终端完成课前预习、复习,例如好未来的“魔镜系统”,可以很好地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让老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互联网正在重构学习

“学习”和“教育”不太一样,“教育”是一个社会对人自上而下的要求,学生是被教育的;而“学习”是一个人自下而上的要求,是“主动想学习”。

近年来,通过互联网双师模式我们正在重构“学习”模型,正在解决优质教师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几年前,好未来推出了双师模式,让一个“主讲老师”可以给一百个班乃至更多的班级上课,每几十个学生可以在线上或者线下配一个“辅导老师”。“主讲老师”负责学生课堂的“学”,“辅导老师”负责学生课前与课后的“习”:课前带学生预习,课上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讨论,课后帮助学生复习、判作业、给学生进行答疑。

“学习”两个字,在今天因为互联网实现了分工。从前的学习,由一个老师负责,而今天分成两个或多个老师负责。这是人类教学中,在某种程度上首次在学习上产生正式分工并且开始被大规模使用。目前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和家长对双师满意度与原有模式不相上下,甚至在一些地区满意度数据更好。

三、人工智能将会融合教育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改变,可能会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谈“教”和“育”,“教”更多指的是教知识,“育”更多指的是育人,培养人的多元能力、品格、综合素养等。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不止拍照搜题、手写识别和语音识别等,更是可以一定程度地实现直接的知识传授。

好未来已经尝试了一些人工智能的课程,通过AI老师和学生实现人机交互,学生也比较欢迎。在双师的基础上,我们判断在传授知识这件事情上,AI具备相当强的胜任力。我们这样的课程被用于边远地区支教的时候,较大幅度地解决了当地优秀师资稀缺的问题。我们认为未来“教知识”将是“AI+”的模式,而“育人”则完全以老师为主体,属于“+AI”模式,AI为老师赋能。

未来是人机协同、人机融合,而不是机器取代人。人工智能也许翻译为“机器智能”更准确,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差距非常大。人类智能的维度高出人工智能很多倍,也许某一个特定命题领域人类比不过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但人类的全面性,人类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是人工智能无可取代的。所以,科技和人工智能正在将老师从繁重、低效的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做有创造力的事情和真正创造价值的事情。

四、“AI+脑科学”研究将成为智慧教育的基础

好未来在“AI+脑科学”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脑科学的另一个维度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度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解析学习形态、难度与年龄阶段等底层规律。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落地场景辅助教学,我们希望做出真正令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希望通过我们和大家的努力,未来每个老师都拥有脑科学和教育认知学的意识,每个老师都应该有一个AI和脑科学的教学助手。

好未来作为一个国内领先的科技教育机构,发展教育科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化。用科技推进教育减负,加大教育扶贫,用爱和科技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未来,我们也希望与广大同行一起携手,继续在科技领域探索,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质公平。

以上分享的只是好未来的初步探索,我们会持续认真地研究学习的科学,让学生可以科学地学习!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