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左手结盟右手博弈,BAT的车联网新战事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tmtpost.com/3362346.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U7JZVj6.jpg!web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车联网的赛道越来越拥挤,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巨头的量产方案已经全部集齐。

百度在上周的 AI 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无人驾驶开源平台 Apollo 3.0,并公布了四大量产方案,百度的小度车载OS是其中一个。

虽然是一款车联网产品,较之百度炙手可热的自动驾驶布局声量略小,但是在今年,百度的自动驾驶业务已经将商业化落地作为主要节奏,小度车载OS将在未来占据关键地位。

“目前自动驾驶还在产业培育期,而能够实现商业化的其实是我们的车联网业务。”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告诉媒体。 

“如果汽车企业需要,我们这套系统(小度车载OS)甚至可以接入高德地图。” 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上,现场的百度员工向一位参与体验的车企嘉宾介绍。如今的百度,正在向外界展示进一步“开放”的态度。

首批小度车载OS的量产合作名单包含了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奇瑞、拜腾和小康集团等六家车企。

值得注意的是,福特曾在去年12月与阿里系的斑马网络达成类似合作,搭载了斑马智行车载系统的翼虎车型将在今年实现量产;而李震宇向钛媒体透露, 福特与百度的合作意向是在更多主流车型上使用小度车载OS。 

iEFJZjA.jpg!web

百度的小度车载OS

这不仅是百度Apollo将其在汽车产业中形成的影响力先行变现的例证,也意味着,在车联网赛道,百度已经推出稳定的产品形态。

毕竟在这之前,只有阿里推出了基于 AliOS 开发的车载系统方案斑马智行,凭借成熟的体验和集成性的定位在业内引发关注,但同时也遭到一些诟病;而腾讯推出 AI in car 车联方案之后,只有一个“腾讯我的车”微信组队功能问世;百度在车联网领域,更是以 DuerOS 和车联产品双线布局,让业界感到迷惑。

迄今为止, BAT已经全部在车联网赛道上推出量产方案,并以资本开放和产品开放并重的方式壮大各自的同盟阵营。

今年4月,在腾讯举办的“云+未来峰会”上,广汽传祺GS4搭载了基于腾讯“AI in car”开发的车载系统正式推出;而7月6号,也就是百度AI开发者大会结束的第二天,阿里系的斑马网络 引入国投创新投资公司和云锋基金两大新投资方 ,意图借助资本力量实现更快地产业破局。

在车载系统走向在线化之后,手握内容、服务、云平台和软件工程能力等服务资源重器的 BAT 已经是车企联盟的中心角色,如今,BAT在车载系统领域的路径都已经相对清晰。

三大巨头在开放态度上的共识和在产品实现上的分野,不只会决定各自的市场格局,更会影响到国内车联网产业的走向。

yqYzemU.png!web

三家巨头的车联网产品时间表及合作进度(制图/钛媒体郭丛笑)

两种“开放”

开放已经是车联网世界中某种意义上的政治正确。

在推出“AI in car”车联方案时,腾讯就将自身定位成“车企的配角”,以宣示其开放态度,而斑马网络的产品虽然是一套一体化的集成性产品,却也在产业合作和资本层面不断寻求拓展机会,百度的小度车载OS更是将产品层面的开放底线设定为允许接入高德地图。

就开放程度排序,无疑是腾讯的开放度大于百度,阿里居最后。

而百度和腾讯的开放方式也比较接近,都会面向车企提供某一部分能力,允许车企基于此做大量产品服务和功能的定制。

在小度车载OS方案中,百度提供的全套方案由四个硬件组成,包括中控车机、表情机器人、识别摄像头和数字仪表盘。 据百度员工向钛媒体透露,车企的采购可以十分灵活,除了中控车机和表情机器人是固定搭配,其他都可自由选择。

在系统的人机交互服务中,除了语音和视觉识别等基础交互技术,无论是百度地图、携程旅游还是爱奇艺等内容类产品,都允许车企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定制。

而斑马的开放,目前更多是以阿里和上汽合资为前提语境, 向更多产业链企业开放合作,而非产品层面的自由定制。 斑马日前对国投创新投资等新资方的引入,也是强调其在资本层面的大门已经打开,借此寻求更多产业机会。 

据斑马网络郝飞透露,今年下半年,斑马将联合AliOS开放系统底层的SDK,这可以算作是产品层面的开放举措。当然,对于阿里内部而言,这实际上是AliOS系统面向汽车行业的“有限开源”。

前一种开放——即在产品形态上进行开放——优点显而易见,能够提供灵活定制空间,能够满足车企的个性化需求,帮助BAT快速打开市场。

具体来说, 阿里巴巴耕耘多年才收获的上汽、神龙、福特、观致等整车厂商,百度几乎不到一年筹备,即斩获6家车企合作伙伴,腾讯的“AI in car”更是在成立之初就圈定了5家车企。

不过,就BAT想要实现的车联网“入口战略”而言,阿里的集成化产品策略实现的质量明显更高。在斑马智行2.0版本中,已经能够根据用户行车路线,进行沿途景点、餐饮、商超等服务推荐,创造大量支付场景(下图)。

aeeAvaB.png!web

系统自动推荐沿途的餐饮信息和景点(图/钛媒体)

更何况,在语音交互、车载导航等核心功能层面,早已有科大讯飞、高德地图等独立产品占据大量市场份额。

大尺度开放的结果只能是,巨头不得不与上述独立技术企业在车联网市场争食。

“高德+科大讯飞”组合

尽管BAT拿出了足够开放姿态,但在一个开放的市场,在车联网产品具体落地的过程当中,BAT难以回避那些足够强势,实力可以与之抗衡的产品服务商。以高德、科大讯飞最为典型。

端午节假期第一天,广汽当红热销车型传祺GS4上市,让业内媒体感到惊诧的是,科大讯飞和高德同时出现在供应商名单中——毕竟一个多月前在“腾讯云+未来”峰会上官方披露的信息是,传祺GS4搭载的 “祺云智联系统”是广汽和腾讯的合作产物。

腾讯在去年11月推出的车联方案“AI in car”,包含了腾讯叮当语音、腾讯地图、腾讯音乐,乃至腾讯面向车企开发的微信组队功能“腾讯我的车”等方案,但部分功能与科大讯飞和高德的角色龃龉显而易见。

科大讯飞可以提供语音交互,能够调用音乐、生活服务POI等车载服务;而高德导航在车载系统中也占据着稳定地位,并且经常凭借市占率与科大讯飞的语音交互方案一同出现。

在腾讯叮当语音的传播海报中,呈现了其在 GS4 车内提供的“收听NBA直播”、“预订餐厅”等服务;但传祺GS4的ASR前端语音识别,却使用了科大讯飞的方案,双方官方宣称这是“广汽与科大讯飞的合作成果”。

在车载导航方面,腾讯地图与高德地图同机搭载;但按照合作惯例,默认接入的导航通常是高德。高德相关人士也向钛媒体证实,“高德与广汽的合作方式,和与吉利、奇瑞等其他车企的合作并无不同。”

那么,在一个“基于腾讯AI in car”开发的车载系统中,为何语音和导航两大核心服务,却引入了第三方(非腾讯系)方案? 

直接原因或在于,尽管双方高调结盟,但腾讯车联网方案中的产品尚未得到足够的市场验证,足以让广汽放手将 GS4 的销量筹码押注在互联网巨头身上。

类似的产品配置方案并非鲜见。博泰车联方案同样与百度系产品深度绑定,但也只是采用了DuerOS的云端识别能力,其离线识别方案则来自国际知名语音供应商Nuance。

封闭空间、驾驶安全性带来的注意力稀缺等先天条件,让语音交互成为车内的主流交互方式。

车联网赛道中语音交互这一块巨大的蛋糕,BAT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享”。

迄今拥有 19 年历史的科大讯飞,不仅在汽车行业找到了绝佳场景,也斩获了真金白银。科大讯飞2017年财报显示,其在汽车领域的收入为2.5亿元——这一数据仅次于智能硬件领域为科大讯飞创造的收入。

与收入相匹配的是科大讯飞在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科大讯飞前装市场2017年装车数量为260万台,累计装车量突破1000万台。要知道, 阿里系的斑马目前的装机量刚迈过50万台的门槛,而百度、腾讯的产品也都落地不久,暂无数据可言。

随着语音交互+在线导航成为车内交互的标配,与科大讯飞类似,2015年开始推出“车机版”的高德也在车机前装领域收获了不少市场份额。

高德官方数据显示,在前装车机领域,车载导航高德地图车机版已登陆20余个汽车品牌的200余款车型;来自业内的数据统计显示,60%的科大讯飞语音方案调用了高德地图导航。

上述数据对于巨头的冲击比语音技术会更大。

毕竟,语音交互涉及ASR前端识别、语义理解、云端识别甚至芯片等各个技术环节,车企在采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需求在不同环节采购不同方案。上文提到的科大讯飞与腾讯叮当在GS4车型中的合作、博泰车载方案中Nuance与DuerOS的互补,都是案例。

高德尽管早已被阿里巴巴收入麾下,但一直贯彻的是产品化的策略。目前,以图商角色开放地图数据的合作伙伴也只有同为阿里系的斑马网络;而在其他合作落地中,高德追求的都是完整的地图导航产品形式,这更让巨头们的同类方案难以容身。

问题在于,这个赛场上的实力玩家不仅仅只有“科大讯飞+高德”组合。目前,云知声、思必驰、问众智能等技术团队也在加入前装战局。

参与前装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云知声IOT事业部副总裁陈吉胜告诉钛媒体,“(创业公司)需要采用不同的打法。”

“云知声的打法就是芯片”,陈吉胜说,“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提供芯片,把我们所有的语音能力都集成在上面,只需要把识别结果发给车企的主控CPU,这个过程很简单,要求的技术能力也不高。”

据钛媒体了解,云知声已经与吉利旗下的车联网公司亿咖通达成合作,将于明年推出量产AI车规级芯片;而另一家语音技术公司思必驰,也即将推出自己研发的AI芯片。

能够看出, 独立技术企业的方案已经能够让吉利这样的车企巨头保持中立,不靠近BAT任何一家阵营,也能实现优质的人机体验。

那么,开放的程度于BAT而言,显然是一项需要平衡的艺术。

体验融合的大趋势

“虽然允许更大程度的服务定制,但不在百度生态内,或者不是合作体系内的产品,它们向百度语音开放的接口毕竟有限,因此交互体验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一位业界人士如此评价百度小度车载OS的开放定制策略。

AliOS多模态交互负责人王恺的观点与此有相似之处,“如果语音只是把应用或者服务调用出来,它就只是担任了语音助手的角色,而我们在车内需要实现的往往是语音作为系统级的交互方式,提供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什么是沉浸式交互?王恺告诉钛媒体,“所谓沉浸式交互,就是用户不需要特别区分我在哪儿,可以根据偏好和当时环境,很自由地用各种交互方式,包括语音、手势、触控等。”

例如,在导航过程中,用户往往不只是从A到B,可能还有想改变线路、导航偏好,以及沿途查找加油站等需求。而这在沉浸式交互能力中,都可以支持用户随时使用语音发送相关指令。

据王恺介绍,沉浸式交互还将支持复杂对话模式。“比如用户在交互过程中,可能需要和旁边人说话,或者别人打断他,这个时候他再回来的时候,可能会话已经不在了,而沉浸式交互则能够支持用户回来继续它的指令发送。”

针对王恺描述的沉浸式交互体验,语音技术厂商联合服务方已经开始着手布局。据悉,高德已经面向科大讯飞、思必驰、云知声等语音技术企业开放了接口,允许用户在导航过程中,能够通过语音缩放地图、查看目的地信息,查看沿途信息等。

尤其是与面向市占率较高的科大讯飞,高德地图开放的协议会更多一些。“比如科大讯飞和高德就可以支持语音添加导航途径点,其他的不一定有。”一位高德产品开发人员向钛媒体透露。

对此,王恺认为,如果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用户需求,一套车载系统的体验就会受限。“你的语音交互需要去和各个应用去做更好的连接,这就依赖于那些应用开放了哪些接口。”王恺说。

而且,在王恺看来,沉浸式交互场景中,不仅有语音交互,还会有图像识别、触控交互,都需要基于系统层面去做融合。“比如我说得多了嗓子不舒服,可以马上切换到用触屏去做交互,或者用手势交互。我们希望让用户的交互得到的是这种融合、顺畅、自由选择,这是一种多模态的融合沉浸式体验。”

在百度小度车载OS的发布视频中,已经支持用户通过语音发出指令并“点头确认”的多模态交互,而且支持用户在行车过程中,扭头看向车机中控即可唤醒语音交互的肢体识别。

据王恺透露,AliOS的手势识别交互也正在开发当中,会选择合适时机向外界公布。而在斑马网络联手AliOS开发的AR车载导航技术(AR-Driving)中,已经用到了大量视觉识别算法,这一在数字仪表盘上实现的动态AR车载导航,已经引发业界大量关注。

百度相关开发人士向钛媒体透露,百度AR导航下一步的目标也是投射在数字仪表盘上。

YZzYV3E.png!web

斑马AR-Driving效果

除了多模态交互,基于上下文对用户语音指令的理解,基于用户在不同服务间的使用习惯进行理解,从而提供场景化的体验,都需要在系统层面对数据进行打通。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系统层面实现一致性的体验,刚好我们有AliOS这个产品,这是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机会。”王恺直言。

面对需要掌控更多自主权的车企,互联网巨头们在车联网领域的探索势必会走向开放。但在此之前,利用更为集成性的策略实现优质的融合性人机交互体验是必由之路,而究竟如何在保障体验和与车企的结盟合作中取得平衡,这需要互联网公司与车企的双方智慧。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李勤,编辑/葱葱)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yYr6fJ.jp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