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知名开源领袖陈绪博士加盟阿里云,负责技术战略和生态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10tiao.com/html/554/201807/2654692538/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最新消息,原英特尔中国云计算战略总监陈绪博士于2018年7月16日加盟阿里云,负责技术战略和生态,在云计算市场引起巨大反响。



陈绪博士现任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常务副秘书长。从1995年开始,他在中国开源社区辛勤耕耘,为国内开源的成功发展作出了诸多贡献,并发起和主办多项著名开源盛会,如每年一度的中国Linux内核开发者大会、开源中国开源世界峰会等。


陈绪博士也是中国开源云的主要发起者和主要推手之一,他于2012年代表英特尔和其他多家公司联合发起的“中国开源云联盟”已经成为中国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社区组织。陈绪先生2015年获得中日韩东北亚开源论坛“开源杰出贡献奖”,2018年6月28日获得“2018中国开源杰出贡献奖”。


陈绪博士2002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师从中科院高庆狮院士,获工科博士学位,并于2014年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学位。


云头条认为,结合今年年初陈绪博士的文章《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特质分析》中的“世界级的技术能力,构建云生态”的论断,可以感受到云计算市场的风云变幻,绪总加入阿里云也是行业变化的一个风向标,这是否也意味着以公有云和专有云为代表的“混合云”正成为行业的大趋势,而阿里云的飞天将是陈绪博士心目中的大赢家?


我们祝愿陈绪博士再创辉煌,继续助力阿里云引领云计算的产业发展之路。



以下为陈绪博士《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特质分析》的文章,供大家参阅:


很遗憾,本文不是写给您看的。十年后的您,才是本文的目标读者。那时,才会有“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的概念。什么叫“幸存者阶段”,就是几乎无人敢于轻易进入该领域。而纵观今日,跃跃欲试进入该残酷战场的厂家,尚大有人在。


对于任何一位战略分析专家,对过去的总结和分析能力是其基本功。要成为一位卓越的战略专家,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具备优秀和敏锐的前瞻能力。对于作为瞬息万变的云计算领域的战略从业人员,尤其如此。


本月要感谢金山云前任CEO张宏江先生,正是张总在2015年提出的公有云“技术、规模、服务三步走”的战略激发了本文作者的灵感。感悟至今,终于成文。


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特质之一

  持续的资金投入能力  


所有人都知道,公有云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但是很少有人能估计到烧钱的巨大程度。


中国的公有云市场将面临价格战,残酷的价格战。


中国的钱可能会来自民间资本、风险投资、所属集团等等,甚至来自地方政府和中央财政。而且,看起来,这笔投资的标的很可能是一个无底洞,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特质之二

是本土企业或被认为是本土企业  


自主可控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市场的主旋律,一个不可控的公司走不长远。无论是中国本土注册的公司抑或海外注册的公司,都必须能证明是一家本土企业,或被本地市场认为是一家本土企业。


俗话说,客随主便。被当地认为是一家人,是自己人,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特质之三

世界级的技术能力  


公有云竞争的阵地首先在中国,同时也在全世界,两者密不可分。只有拥有世界级的技术团队,才能从容应对各种不期而来的挑战。


IT技术,中国和世界同步研发;漏洞和威胁,中国和世界同步面对。


倪光南院士指出:“首先要拥有完备的代码,然后是修改任何一部分代码的能力”。


这就要求从各种渠道吸收人才,或者直接从美国本土招聘,或者从其他优秀的世界级企业诚聘。


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特质之四

开源和开放  


无论您是否承认,共享经济、开源运动都是全球技术进步的源动力。无论您是否愿意,您所在的组织中都存在大量来自开源社区的代码。


拥抱开源,使用开源,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社区,是现代公司发展的基石。请记住,任何一家公司的聪明人加起来,也远远不如整个世界的聪明人强大。


我们经常看到,对开源开放的两种不同态度所带来的不同结果。拥抱者,投入相对较小的资源,享受社区的福利,接受社区的赞誉,和国际技术发展比肩;排斥者,投入巨大的资源,远离人类技术发展的福泽,被社区诟病。


排斥者就不列举了,我们说说拥抱者,请看看华为和阿里,他们是国际开源运动的领导者和受益者。


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特质之五

睿智的管理团队  


公司运营需要KPI,但是永远只盯着眼前的KPI,而不能放眼未来的管理团队,称不上杰出。将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结合,将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相统一,将业界大潮和公司发展相融合,才是杰出管理团队的所为。


笔者有幸参加过百度的一个内部开源讨论会。有员工问陆奇,当KPI和外部开发者之间出现矛盾,应该怎么办?陆奇回答了三点:一、很高兴你提出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大家都想问的;二、答案很简单,外部开发者优先;三、百度是一个开放平台,吸引不了外部开发者,就称不上是一个成功的开放平台。


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特质之六

擅长持久战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指出:“我们统计一下,每进入一个产业,平均的当期盈亏平衡点是8年”。


这场公有云的战争,将会持续十年之久,参与厂商数以百计。但是会出现一个节骨点,它会吹响摧枯拉朽的号角。剩下的幸存者将屈指能数,或者干脆就只有前三能够幸存。


云计算是长期投资,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特质之七

构建云生态  


公有云是云计算的一种形态,而非唯一形态。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


针对政企客户的需求,不能以to C的观点,而是应该以to B的角度来看待并打赢这场战争。


公有云厂商要构建自己的生态,围绕四周的有各类应用厂商,各种私有云服务商等。生态的目标是一站式服务,找到了你,无论客户需要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抑或需要虚拟机、安全容器、PaaS、SaaS等各类服务和产品,你的平台均能交付。


未来的公有云之争,也是各厂商的云生态之争。


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特质之八

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前面提到过,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但是为了让投资者放心和愿意继续投入,必须展示过人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简单说,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盈利的前景。


针对客户最愿意买单的数据提供服务,不失是明智之举。


针对数据的产生、传输、处理和存储,可以衍生出诸多商业模式。而且,一旦数据沉淀,客户很少有迁移的动力。


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特质之九

隐私和数据保护  


客户的运算、存储和网络都在你的机房。加强安全防护,防止数据丢失是必备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很可能是未能成为幸存者的重要原因,之所谓一票否决。


此外,要打消客户顾虑。“如果世界上每一个公有云厂商都有可能动你的数据,我们一定是最后一家”。


中国公有云幸存者特质之十

深入行业和协同创新  


最近拜访了几家公有云厂商,他们都在努力深入行业,争取行业客户。


游戏当然是必争之地,直播也是当仁不让,生物信息龙头号称“南华大,北博奥”,也都是公有云的客户。


成功的公有云厂商和客户的关系,远远不是对方付款,你来提供一个虚拟机或者服务这么简单。只有深刻理解客户的核心业务需求,和客户的关键业务融为一体,才能赢得客户的心,合作才能长久。


这也和上文中的技术团队和行业团队相呼应,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和客户一起,共同抓住市场的特点,开发全新的解决方案,满足需求。


总结


下笔之前,其实心中只有五条。本着中国媒体界偏爱“十大”的惯例,稍加思考,十大特质如行云流水般释出,不亦乐乎。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