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区块链+保险,是去币化的最佳落地领域?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nkj.cn/86536.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vUV3aub.jpg!web

如何将区块链技术落地实现最大化价值?有观点认为,在相对去中心化基础上,要想让区块链实现去币化价值,则需要以其他具有趋同于虚拟币的价值产品。即必须寻找新的枢纽价值产品用以取代虚拟币在区块链技术上的位置,才能将去币化后的区块链体系重新盘活。

而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能够取代虚拟币的价值产品琳琅满目,但是能将区块链技术中各项功能体系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产品却如数家珍。在这些价值产品所在的领域中,保险业则成为了区块链落地的领域之一。

高度契合,区块链+保险重构保险业未来

区块链作为数字化时代的底层逻辑,在与保险行业的融合过程中,需要了解保险行业中各个业务环节存在的优劣势,然后利用区块链技术各项特性进行扬长避短,使得区块链与保险行业达到高度契合的关系。

首先从传统保险行业上看,保险行业是以契约型集中资金为经济利益受损的被保险人给予补偿的行业。而在保险业务流程中,买卖保险双方需要通过签订保险合同来保障合约双方利益。但作为买卖双方进行签订合约场所的保险市场,集中有形的线下市场和分散无形的线上市场,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均因为中心化严重、平台上用户信息泄露严重等现象,乃至出现了当投保人利益受损之后,试图通过合约协议依法获取赔偿却受阻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开发和应用不断趋于成熟化,让区块链技术落地保险业的呼声愈发高涨。而区块链+保险结合的可能性,或将让保险行业迎来大变革时代。

1.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最先是由法律学者尼克·萨博提出,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合约参与者可以通过合约来强制执行承诺的相关协议。而在区块链内,链民在交易过程中,智能合约则是用以保障交易双方公平性的合约。当合约双方在签订智能合约时,承诺方的需要将公开资金账户加入合约作为赔付储备资金。而验证节点会在智能合约发起直至合约到期,期间被锁定的赔付金额在用户账户内不能用作其他交易资金。

当承诺方资金出现短缺或者资金断裂时,智能合约会强制将所加入公开资金账户作为赔偿金理赔给受保人。区块链+保险中智能合约的强制执行性,能有效降低传统保险行业中“老赖”纵横的问题。

2.个性化定制的保险业务。在传统保险行业中,虽然存在如人寿保险、意外险、车险、财产险等诸多保险业务,但在各个垂直的保险服务业务中,大多数保险业务内容同质化较为严重。目前保险市场上可供投保人选择的保险项目,已经很难满足需求趋于多元化的消费。而将区块链落地到保险行业,既能解决中心平台业务单一问题,保险行业中的各企业又能通过数据共享机制为不同需求消费者定制个性化的保险服务业务。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千人千面的区块链保险业务场景会不断趋于多元化,可以是C端用户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也可以是C端用户和B端企业之间签署的合约,抑或是B端企业与B端企业之间的合作条款。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智能合约来履行不同的保险责任,而投保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的强制执行性来获的相应的损失赔偿。比如在人身保险合约中,被保险人可根据自身的风险状况,通过区块链保险来调整投保方案。

3.区块链的溯源性。目前区块链落地存在的形式主要有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三种,在非区块链时代,不同领域的企业虽然可以进行保险业务往来,但在投保过程中,其业务链不断被拉长,不但出现了保险单价被抬高,而且当投保人利益受损之后,业务链上的保险公司相互推诿的问题。而区块链技术的溯源性,既能帮助同盟链内各个保险企业业务互通,同时还能缩短业务链,让投保者在利益受损时快速找到提供保险服务的源头平台,通过合约获得相应赔偿。

以航空保险为例,航意险和延误险通常都会在乘客购买机票或者办理乘机手续时购买,而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保险,在出现利益受损时,消费者需要通过向第三方平台进行申诉,然后再由第三方平台向保险公司申请授权,在审核通过之后才能给延误乘客赔偿损失。而近期法国保险巨头安盛保险(AXA)通过以太坊公有区块链,为航空乘客提供航班延误自动赔偿服务;而早在去年9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就携手区块链公司Guardtime,将保险客户、保险经纪、保险公司和第三方机构通过分布式分类账户进行连接,创建了全球首个航运保险区块链平台……

4.透明化程度高,参与程度高。在传统保险行业中,用户常常会因为个人数据安全问题而无法与保险公司建立信任关系。而客户数据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是其在市场上赖以生存的依据。将区块链技术与保险行业进行融合,既能为用户建立区块链验证系统,通过加密算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同时,用户在区块链中还能管理个人数据,并对多方交易数据进行跨平台管理。

区块链保险:Token的苦恼

区块链落地保险行业之后,重新构筑了保险行业的未来行业架构,使得保险行业在未来发展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从目前市场上看,保险企业在区块链落地的过程中,仍然要面临如何解决Token机制的问题。

Token本意是指在计算机中访客进行身份认证的临时令牌,而在区块链中,Token则是链内所有链民的价值中心产物,包括商家和用户在内的交易通行证。但从目前市场上的区块链保险企业上看,保险行业在Token机制中取代虚拟货币的代替品并不完美。

以法国的安盛保险为例,该保险公司为了让其用户实现交易统一化,采用了以太坊公有区块链,推出了名为Fizzy的智能合约保险产品。但是在这款产品中,安盛保险公司并没有公开表明延误赔偿是以加密货币,还是以其他形式的价值替代品发送到投保人的相关账户中。这也就意味着,安盛保险虽然将保险行业的相关业务与区块链形成联系,为用户带来高效安全的赔偿服务,但是并没有解决或者找到能取代虚拟货币的Token(即交易通行证,下同)。

Token作为区块链技术中不可获取的价值中心产物,是保障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最大化实现区块链去中心化理念,并为区块链上的交易者带来公正、公平交易体验的关键技术节点。在数字货币领域中,Token被翻译为代币,并在整个数字货币区块链应用中充当整个区块链中的流通产物,成为链内各个节点达成共识的主要凝聚点。但在保险行业中,Token机制却因为两个原因难以实现。

一方面,保险区块链缺乏统一Token。保险行业是一个多维立体网络,且结构较为复杂的产业。保险交易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到投保方、担保方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问题,同时保险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将会成为智能合约进行结算和清算时的挑战。而区块链在保险领域的落地,虽然可以通过区块链的信用机制减少担保、保险经纪人等环节,缩短保险交易流程。但是,要将保险利益作为整个保险行业中运转的中心价值枢纽,各个保险企业在智能合约上仍无法达成一致。保险Token无法实现流通,也就意味着去币化的保险区块链并不现实。

另一方面,去中心化与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区块链+”对于所有的互联网行业而言,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实现去中心化,以实现企业公平、公正化来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但对于目前的保险行业而言,保险行业仍无法实现使用统一Token。在当前的区块链市场中,无论是在公有链上的安盛保险,还是在联盟链上的B3i联盟,这些保险企业上链的业务都较为单一,而多元化的保险产品仍由各类保险公司独自发行,业务结合较为表面化。保险业务的多样性无法用统一的Token实现,区块链保险的去中心化理念也就难以实现。

区块链深水区,保险业仍需练好本领

随着区块链落地保险行业的呼声愈发高涨,国内保险公司及相关机构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案例也逐渐增多。2018年5月,众安科技联手多家保险企业保险公司打造了安链云平台,用于共建和分享区块链技术。但从技术的结合程度上看,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结合仍仅限于表面,区块链落地保险业后,保险行业的业务深度仍十分有限。

在现有的区块链保险应用案例中,区块链去中心化和共识机制的特点并不明显,更像是一个开放化的中心平台。依附在平台上的各个中小型企业,虽然在短暂时间内能够实现保险降本增效,并能快速发展。但从长远上看,区块链联盟更像是联盟中心企业为了扩张和减少行业竞争压力而吸引中小企业入场的手段,并逐渐形成大鱼吃小鱼的市场格局。在这个联盟链成为大趋势的区块链进阶时代中,抱团联盟的保险企业将与日俱增,区块链联盟的市场泡沫正在形成。

总体而言,区块链技术应用或许已经慢慢成熟,但是在区块链落地的呼声传出之后,或将出现新的落地泡沫。区块链+保险在理论上虽然能够重塑保险行业的架构,但要想让保险行业中的各个保险企业达成共识,建立统一的保险Token,则需要结合各个企业的优势业务,将其尤其业务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并为投保方、供保方和受益者提供公开、公平的交易空间。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zq2emue.pn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