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他睡觉时,被警察抓了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10tiao.com/html/608/201806/2655120003/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次性进群,长期免费索取教程,没有付费教程。

教程列表见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

微信群回复公众号:微信群QQ群16004488


在马里兰州的野营地上,当6名警察敲响Gregory Rakoczy的车门时,他正在面包车里呼呼大睡。 一名露营的同伴在谷歌上搜索了Rakoczy的名字,发现了一张暗示他是在逃重犯的案底照片,于是便报警了。但事实上,Rakoczy并不是。Rakoczy被拘留了20个小时。被放出来之后,Rakoczy马上在谷歌上搜索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发现,自己的照片登上了一个叫做Mugshots.com的网站。


Rakoczy的确是犯过事儿,但那是15年前的一起刑事指控了。


当时,Rakoczy经营者一家视听设备公司。他被指控欺诈,因为他所在的公司挂羊头卖狗肉——十几个客户表明,花钱买的是A型号的电视,但是到手的却是B型号。Rakoczy声称,这是经销商出现的问题,但是其实他早已发现了这一点。

在Rakoczy为客户更换了产品之后,90项指控中的大部分都被驳回,而剩下了那些也让Rakoczy付出了5年缓刑的代价。


在得知自己的案底照片被挖出来之后,Rakoczy马上联系了Mugshots.com。对方告知,撤下照片需要399美元。Rakoczy虽然马上付了钱,但是他第二天还是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在该网站上。于是,他又给了那个网站打电话。


Rakoczy说道:“他们告诉我,这是按次收费,每次399美元。”这一次,他选择了拒绝。然而,自那以后,这张案底照彻底成为了他的梦魇。


越来越多的人呼吁立法者和搜索引擎采取措施,打击那些暴利的掠夺性产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Rakoczy其实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是,这是一道复杂的辩论题,牵扯到了数字时代的公共隐私、羞耻文化以及谷歌等平台的责任问题。


上个月,Mugshots.com的创始团队被捕,罪名涉嫌勒索敲诈、洗钱,以及违法盗用他人身份。但是,Mugshots.com只是这个产业中的一员,还有几十个类似的平台还在保持在线。



在过去的几年里,社会活动家Paolo Cirio一直在抗议这种勒索行为,他表示:“人们终于开始对这些网站的幕后黑手采取行动了,这是一个好的迹象。但是,也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Rakoczy现在成为了一名作家,但他的噩梦没有结束。自从2012年5月的那次意外过后,他又先后6次被误捕 —— 在海滩上,与编辑吃饭时,还有三次又是发生在露营的时候。最近是一次是在2017年的11月份,他当时正在和朋友吃饭。每一次都是相同的状况,只要有人在谷歌上搜索他的名字,搜索结果最靠前的就是Rakoczy极具误导性的案底照。


“我是一个传统的纽约客,所以我每次和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都会报上名字。但是,之后我就会想‘完蛋了,警察肯定24小时之内又跑来敲我的门’。” Rakoczy说道,他最近刚刚写完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


谁是完全清白的?


从联邦的角度来看,案底照并不能作为公共记录来参考。肆意传播此类照片,有侵犯他人隐私权益的嫌弃。但是从21世纪开始,除乔治亚州以外,几乎每个州的执法机构都在开放他们网站上的那些数字照片信息,以便进行公共通知服务。


许多政府网站都无法被谷歌之类的搜索引擎纳入结果范围,并且仍在更新中。然而,类似于Mugshots.com、Busted、Arrest,以及Florida.arrest、Phoenixmugs之类的州级网站,却能够提交自由浏览申请,以获得数百万分公民信息记录。


然后,他们再通过搜索引擎优化技术,提高其网站在搜索结果的排名。这样,用户一搜索自己的名字,可能看到的就是自己的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秘密记录。于是,就会出现误认、误捕等执法失误问题。



把案底记录等私密信息公布,不仅会羞辱到当事人,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住房,甚至是家庭关系。无论有罪与否,一旦看到了某人的居然有过案底,自然会把他与犯罪行为联系起来。在法庭上,一般此类信息也不能公开,因为陪审团会受到强烈的干扰,影响主观判断能力。


除了照片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产业链专门瞄准了那些有过案底的人们,比如名誉管理公司、案底清除服务、媒体,以及谷歌之类的搜索引擎。


说实话,这个行业油水可不少。Mugshots.com的创始人被指控在美国境内至少勒索了5703人,金额超过240万美元。


研究刑事司法系统的社会学家Sarah Lageson表示:“这些网站已经让人们对自己的网上声誉感到恐惧,他们甚至退出了社交圈子。只要涉及到谷歌搜索,人们都避之不及。”


名誉就是我的一切


Kim(化名)是一个30多岁的加拿大创业者,经营着一家设计公司。2014年,她在一个弗罗里达的一家同性恋酒吧玩耍,后来发生了暴乱,她在离开的时候被警察抓捕。她表示,自己是无辜的,但仍然因为这次事件留下了案底。Kim害怕,那些潜在的客户会发现她曾经因为某事进过局子。


当时,警察试图疏散人群,但是Kim和朋友走失了,所以只能躲在门口。她向旁边的警察解释,自己正在等朋友;但是警察坚持让她离开。她张嘴抗议,于是两人发生了冲突。警察抓住了她的手腕,一副要拷她的样子,同时把她的脸撞到了门上。


她说:“我的眼镜裂开了,脸贴着玻璃,血一路流下来。然后人群中开始有人尖叫,警察打人啦。”


之后,Kim被送到了医院封了几针,然后转送到了监狱。在那里,她被指控为拒捕。但是,几天后指控就被撤销了。


事件发生一个月后,Kim接到了她律师打来的电话,得知了自己的照片被发布到了网上的消息。于是,她慌忙地点开了谷歌。虽然她前几周已经被无罪释放了,但是她那张受尽折磨的脸却出现在了好几家类似Mugshots.com的网站上。


“太难受了。我才刚刚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对我来说,我的名声就是一切。”Kim表示,自己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会感到‘再次受伤’。


后来,她开始给这些网站付费,金额在200到450美元不等,要求它们撤下照片。但是,她的照片刚从A网站下来,又会被登到B网站上。感觉就像是“打地鼠”这个游戏,只是代价高昂。


“我花了3000美元之后,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骗局。当他们发现你懦弱到付第一次钱的时候,也就明白了你还会付第二第三次。”


幸运的是,Kim还有资源能够请到律师,以及花钱让网站撤下照片。不幸的是,很多人做不到。


Lageson表示:“有色群体、贫困群体,或者是精神病患者更容易受到影响。”


谷歌责任何在?

Paolo Cirio是一个意大利的社会活动家,他发起了一项名为“Right2Remove”的活动,希望谷歌要么取消这些案底记录网站的搜索结果,要么大幅降低他们的搜索排名。在欧洲,那有一项权利被称为“被遗忘权”;Cirio希望美国也能推行这一权利。


他说道:“谷歌是看门人。如果它能够意识到这些平台是老鼠屎,然后把他们都降级,那就太好了。”


过去,谷歌的确曾经把这类网站的排名降低。当时,为了回应《纽约时报》的控诉,谷歌对其算法进行了调整,在搜索结果中大幅降低了此类网站的排名。但是自那以后,这些网站似乎就开始不停地耍手段,然后重新回到了排名前列。

谷歌发言人表示:“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自2013年以来,我们系统一直在降低搜索人名时,对应案底记录照片的可视度;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避免错误屏蔽掉符合公众利益的信息平台,比如治安管理部门网站或是性犯罪者登记处。”


这个问题十分棘手。因为即使这类案底敲诈网站排名滞后,但是如果被搜索的人本身就没有过多的网上数据,那么信息都匹配得上的这类案底网站还是会浮上排名前列。


Cirio认为,谷歌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故意懈怠。因为这类网站很多都是竞价排名的广告,只要用户搜索并且点击了它们,谷歌就能赚到一小笔费用。


最近,谷歌已经封禁了一些金融债券广告。那么,把封禁广告的范围扩大到这类案底敲诈类网站,也是颇为合理的。有些人指出,这是因为此类图片网站后台强大,就好比那些色情网站一样。


谷歌表示,封禁的一般都是那些内容“涉嫌剥削、利用他人”的广告,其中也包括带有敲诈、勒索行为。然而结果显示,很多的广告现在打出的口号仍然是具有威胁性的“付费才移除案底照片”。甚至,有些平台的页面居然完全照搬谷歌。

不再寄希望于大公司,Cirio团队的一些成员现在已经开始自己采取行动了。通过搜索引擎优化以及网络侦察,他们找出了那些运营网站的幕后人员,并且试图在网上玷污他们的声誉。


不过,对于更多人来说,法律监管还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8个州出台相关法规,禁止收取这种照片移除费用,同时严禁发布虚假信息。然而,当某个用户发现了自己的照片被登上网站之后,还是得亲力亲为,联系网站并协商删除照片。


Emni Lee倒是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解决方案:除非有特定的执法需求或是法律命令,否则可以把案底照片从公民公共记录中移除。


这位法律教授表示:“就刑事司法改革而言,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刻。消费者和政府数据逐渐被商业化,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社会必须认识到,在数字信息时代,公民的隐私权益岌岌可危。”


相比之下,Rakoczy倒是很务实:“我的确被捕过,我不会去掩盖这个事实。但我担心的是,人们获取这些私密信息是不是太容易了?而且,居然还有这么多网站要靠这个来挣钱?”

网上黑色产业链大起底

常常听说某种网上黑色产业链的说法,只是这些说法多不考究。东一个西一个,有的很大,有的很小,一直也没有人去对它们进行归类总结。让人总是感觉互联网上多是各种不靠谱的经营行为。实际上,这些黑色产业链多有相似关联,真正归纳起来,也不过区区几类而已。


产业链的说法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的形成,需要涉及到价值形成、企业生产、供需关系与时空布局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简单来说,至少有多家企业,在相应的技术经济关联下所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而所谓的“黑色产业链”,即表示这种经济关联是建立在违法甚至犯罪的基础上。


一、木马病毒产业链


这一产业链历史悠久,也是伴随着电脑病毒的社会化而逐渐成熟。从最早的兴趣无意制造病毒开始,变成了:设计制造木马病毒、交易买入流量推广、传播扩散木马病毒、对中毒用户进行信息窃取、对信息及虚拟财产套现等多个链条环节,从而形成一种暴利行业。它之所以可以赢利的模式是:

1、最早的制造者开发并制作具有盗号、远程控制、自动传播等功能的木马病毒,并根据时事热点设计这类木马的传播方式、触发环境,并及时针对杀毒软件开发出免杀功能,及时更新并维护。

2、提供流量交易环节的人比较复杂,有网络行业的内鬼、有无良站长,也有黑客,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实施“挂马”为木马病毒提供传播与存在的平台及流量。

3、“包马人”是这一产业链的核心,他们对上购买木马病毒,对下采购网络流量,实施网络“挂马”之后,开始从中窃取收获各类有用信息并进行整理,主要是各种实名信息、隐私信息以及各类网络帐号以及帐号内的虚拟财产。

4、最后就是变现环节,实际上许多正规企业以及互联网品牌都有可能涉及这一块。他们会以“大数据分析”为由,采购各类来自于这里的个人隐私信息。也有更多的会是一些诈骗团队甚至犯罪团伙,采购了此类信息,然后进行各种诈骗活动或者是欺骗式营销。

变种与扩展:

这一黑色产业链中,也有从具体的木马病毒之外,通过人工网上钓鱼或者是设计的程序进行撞库尝试等手法,同样进行各类盗取帐号的行为,然后再进行整理、“洗号”等等手法,最后再出售变现;最近由于苹果设备的流行,更有研究利用Apple ID的管理规则为被盗iPhone进行解锁服务的等等,都大致可以属于这一大类产业链中。


二、养号刷单产业链


这一产业链包括:养号、刷单与利益变现这三个主要环节。养号这一块有两个来源,一是通过网络招募人来参加,只是这类号的平台非常分散,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也难以统一调度,越来越不被重视。而眼下真正能够形成市场的是通过定制开发的程序甚至是专门设备,可以批量拥有大批的手机号、指定系统的帐号甚至是能拥有一定权限与层别的帐号。然后以这些帐号按照指定规则去生成所需要的相关数据与指标,最后拿这一结果来兑换最终的收益。

虽说是流程相似,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会根据刷单的目的分为数据刷量服务、奖励补贴盈利以及敲诈勒索等多种方向:

1、数据刷量服务:多服务于淘宝卖家、APP或自媒体号运营者以及眼下到处热门的投票评选活动的参加对象。他们或者想提升自已的排名、名次、形象,或者需要一定的对外展示数据。根据不同平台对于反刷量的技术限制,这类服务都会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其收费标准也不一样。

2、奖励补贴盈利:做这一类工作的也称羊毛党。主要是针对电商平台、商家促销、媒体自身有奖推广等活动,研究其规则漏洞或规律,以大量的养号、密集的操作以及快速的技术应对,从中赚取大量的奖品、兑换券、优惠券甚至是直接的返利金额,再将不同收益通过相关渠道进行变现。

3、敲诈勒索:最早的是电商平台上的职业差评师。它们会把手中的号养成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用户帐号,然后再研究各个大型平台的管理规则,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些平台的惩罚机制,大规模发起各种差评、投诉以及恶意评价行为,借此逼迫被差评对象支付相应的赔偿或费用,并从中盈利。

变种与扩展:

正规的刷单平台,当然只是赚取中间的差价,或者被他们包装成为管理费。但是在现实中,更会有许多平台最终会直接吞掉刷单带来的所有收益,甚至根本就是假装成刷单平台,利用大家对这一黑色产业链的基本认知,骗人加入,通过各种方法收费或拿到收入后直接跑路,实质沦为直接的诈骗行为。

此外,网络上也经常介绍的游戏装备低价代购、低价代充值等等黑产业链,利用的是苹果公司或其它平台公司的退款漏洞,这是属于这一条里的变种;还有一些代收验证码、代注册帐号等,也是这一类里羊毛党里的变种。


三、流量劫持产业链


这是最具互联网特质的黑色产业链。因为网络企业大多都离不开流量,无论哪个行业、哪个品牌,都需要各种访问量、展示量。依赖于广告营收的行业更是离不到高流量的支撑。那么,除了常规的广告推广与各种引导之外。通过一些不光彩的技术手段,对正常网民上网的访问流量进行劫持、误导甚至是替换,就有了非常大的应用市场。

1、有直接在不同电信服务商内部的员工与技术人员,私自进行网络协议层面的恶意解析,在确保劫持概率在正常人不易发觉的前提下,将原本是访问A的流量故意解析劫持到B处去,再向B收取高额的流量推广费用。

2、有黑客或木马病毒的制造者,通过攻击用户家里的路由器或者某些小区、单位里的相关网络设备,从而掌握一大批能够被自己所控制的“肉机”设备,然后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直接将这里所能拥有的一定流量进行劫持后出卖。

3、更有一些小品牌的路由器厂家,也有各类杂牌电脑、山寨手机,都会在它们的硬件设备内部,留有后门;又或者会在产品内加入一些软件层面的误导与诱导,从而可以根据市场上的业务需求,可以随时开关、启动流量的劫持功能。

在这一产业中,也会有一些灰色部分。比如说某些打着安全监控名义的软件,某些打着网址导航旗号的产品,也有直接做浏览器、搜索引擎的软件方。会以各种擦边球,诱导用户在指定情况下进入它们的页面。这本质仍然是一种劫持。然后再把劫持下来的流量变卖给出价的一方。


四、网络私彩产业链


由于国内至今为止都未对网络彩票开放牌照申请,因此,凡是在网络上开展彩票业务的,均属于黑色产业。简单来说,网络私彩其开彩的数据,无论是声称来源于国内的福彩体彩,还是说同步于国外的知名彩票网站,这些都不具备任何技术监控与公平保证。当然更多的就是开设私彩方自己所提供的盘口。

私彩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任何授权许可部门以及监管力量。比如说,某些自称同步于国内体彩与福彩数据的站点。对方根本就没有真实出票,这被叫做“吃票”。而万一有人中了不大的奖金,私彩站也就自己出了,这与购买费用来比,是小巫见大巫。而万一有人中了大奖金,私彩站也就直接卷钱跑路,大不了改头换脸再来。

稍微正规一点的私彩站,实际采取的是非法赌场的思路,它们看起来似乎更讲究信用,实际上却是“放长钱钓大鱼”,采取的是培养重度用户的策略,最早是分析并发现有价值的用户,然后通过小奖诱惑,让他们步步入局,但是在整个过程之中,所有的中奖率都是被它们完全控制的。


五、知识盗版产业链


这一条黑色产业链的历史更为悠久,衍生发展的也非常之多。主要包括有盗版影视网站、盗版书籍阅读、盗版论文检索服务、还有大家更熟悉的游戏私服(盗版游戏)。其主要参与环节包括源数据窃取(非法翻录、盗窃、复制、破解)、非法站点建立及维护、收费或流量变现。这类站点从最早的互联网上遍地都有,到目前的躲躲藏藏,但其背后的利润率,却随着知识产权的水涨船高而变得越来越丰厚。


六、电信金融诈骗产业链


这一类大家更熟悉了,之前主要基于电话手机进行,之后随着QQ、微信的普及,开始在互联网上漫延。主要由群发信息撒网、客服接听收线、钓鱼诱导或直接诈骗、钱款到帐后快速转移等多个环节密切配合。这类产业链的手法不断更新换代,其核心就是利用人的贪念、色欲、胆小及人情弱点。有冒充公检法警、有冒充家人亲友、有冒充领导客户、有冒充名人大腕,虽然花样百出,但均属同一类型。

互联网上总体的黑色产业链,虽然衍生变化出来的会很多,但是大体都会在被包括在以上六类中。当然,最近也会出现一些新的事物,比如说裸条贷款,它是整合了网络贷款、非法催收与色情传播及推动在内的一种新型复合式黑色产业链;但是,归根到底,既然被称为“黑色”,那么它们所做的、所搞的,就绝非“擦边球”,就是肯定无疑的违法犯罪勾当,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推荐书籍】

linux服务器安全攻防

作者:[美]Chris Binnie著 田洪 译

当当 广告
购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