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吃了这个“聪明药”,7天精通外语不是梦?不过只限芬兰语?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10tiao.com/html/758/201806/2651696530/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芬兰语是一门非常困难而且与众不同的语言。欧洲的主要语言大多属于印欧语系,互相还有大量借词,懂一门多多少少都能对其他有所帮助。可芬兰语却属于一个罕有人知的“芬乌语系”,词汇和语法大相径庭,变位众多,学习起来十分头疼。靠吃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这样的宣传十分具有吸引力。根据网站上的介绍,只要每日服用一片 Finnexia,并辅以芬兰语的课程,便能够帮助人们更快地掌握芬兰语。


药物外观。图片来源:Finnexia 官网截图


这种药物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呢?网站上可以查到它的药理作用,还有一个视频配合解释。它声称 “结合了认知提升、减缓焦虑以及促进言语等功能”。药物的有效成分 Linguocitine,是一种“Alpha-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兴奋剂”,能够促进神经元之间钙质的传导,从而激活负责语言处理的额叶和前额叶…… 


这种药片的宣传效果和作用机制“简介”。图片来源:“Finnexia”官网


当然,这种药也是有局限的——据介绍,它只对芬乌语系的语言有效,也有头晕、食欲降低、记忆丢失、幻觉等等副作用。所以,提高剂量必须遵医嘱,“否则会造成不可逆的大脑损伤”。


不过,“这种药物已经通过了三期双盲临床测试,给药的组别学习芬兰语的速度明显高于使用安慰剂的组别,可以将课堂时间从平均200小时缩短到25小时。” 


看到这儿,你动心了吗?通过药物作用于神经系统而提高大脑在语言方面的工作效率,听起来的确非常“科学”。


包装药物的“话语”


然而,如果你像我一样在受好奇心驱使在谷歌学术上稍加挖掘,就会发现这一切统统都是假的并没有Finnexia这样一种药,它的网站乃至整个药物的设计和宣传,都是一件现代数字艺术作品。


作品的主人叫丽莎·厄德曼(Lisa Erdman),是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一名博士生。她的研究和创作集中于政治和社会中的讽刺艺术,借以表现和批判人们的身份文化形成的机制。


丽莎·厄德曼。图片来源:阿尔托大学个人主页


毫无疑问,这个看起来一本正经的药物,也是一个大型恶搞。她在医学生的帮助下,“完全科学”的话术,以及医药广告常用的美术风格表现形式,捏造了一个除了不存在以外几乎无懈可击的药物,整个药物的介绍网站、推广方案和视频看起来毫无毛病。(在不较真的前提下,甚至能逃过某科学编辑的眼皮。)


然而,这种用现实手段展现的“超现实”,也展现了此类信息的可怕之处:这是一整套有科学支撑的医药叙事手法:没有天花乱坠的吹捧,页面干净克制,药效、药理和副作用清晰,“证据”确凿。


医药产业生产的不仅仅是药品,还有所谓“话语”(discourse),这种话语的力量之强大,逐渐占据了社会里关于医药和健康的内容领域,甚至成为了“真相”和“信任”的外壳,普通人无法察觉。


换句话说,我们大多数人判定一件事情科学与否,并不是科学证据本身,而是它的外貌。就像我们上一辈的人习惯了“重磅!内部参考”或者“我一个大舅子的表姐”这样的话术一样,我们也被大量标准化生产出来的话术所包围,并形成特定的认知模式。被这种话语挟持的科学,甚至会带着我们走向它的反面——不予求证的笃信。


而厄德曼的这个艺术实验,则是所谓的“文化反扰”(culture jamming),希望用这种方式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反思,并且看到话语形成的背后力量——在这里所针对的就是医药公司的宣传,以及这种宣传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


“灵丹妙药”的消费文化


百试不爽的医药宣传,以及背后社会的群体心理土壤,是厄德曼想想要拷问的关键。我们为什么如此信任“药”?是否一切都是有灵丹妙药——而没有只是因为当前的科学还不够发达?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 厄德曼在赫尔辛基的火车站策划了一次线下的展示。展示也是艺术呈现的一部分,形式则是我们熟悉的“地推”。远远看去,Finnexia 的大幅展板、供谈话的桌椅、宣传材料和小礼品、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都跟一般的保健品或者药品推销别无二致。厄德曼和研究者同僚们希望借助这个机会,邀请路过的人们畅谈芬兰语学习之中的体验和困扰,并询问他们对这种“药物”的个人看法。


线下行为艺术。来源:丽莎·厄德曼


来谈话的人对这种药的实际效用好奇、或者抱有疑虑,但他们对这件事的整体态度很积极,甚至愿意选择在这个场合分享语言学习中的困惑。人们普遍表示,语言学习是一种需要客服的“障碍”,有的人甚至想要立刻购买这种药(研究者给了他们一些糖片儿作为纪念品)。


在厄德曼看来,这体现了人们对于医药的心态。她在这个艺术项目的论文中这样写道:


“处方和药房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药品广告在全世界的媒体中越来越常见。总地来说,医药的话语揭示了一种文化上的渴望,渴望有能够快速解决问题的药品出现,而这种文化在消费主义的驱使下越来越强烈。当医药产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治愈良方、健康益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案,对于这些东西的过量消费则不得不让人忧心。”


的确,药品广告(包括假药广告和保健品广告)除了真实的药效之外,总会将“美好生活”作为药品能够达成的目标。治头疼的药,除了“缓解头疼”,总会宣传“让人神清气爽、工作效率提升”;号称能减肥的药,除了“降低体重”,也会加上“成为众人目光的中心”。而 Finnexia 的首页醒目处,也有以下的宣传:会说芬兰语之后,你会家庭和睦,交到新朋友,找到好工作。


“学好芬兰语,享受幸福生活”的暗示。Finnexia 网站截图。


但是这些,都是“吃药”能解决的问题吗?这让我想起社交网络这几年关于抑郁症的舆论风向。从前人们总是责怪抑郁的人“你为什么不开心一点、想开一点”,忽视了疾病的客观存在;然而在抑郁症作为病症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后,人们仿佛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好好吃药不就行了”,仿佛抑郁症就是百忧解或者米氮平能够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同其它很多心理疾病一样,抑郁症同时需要行为疗法的辅助,以及健全的社会支持,这些都不是“药”能解决的问题,“病”之外的个人同样需要倾听和对话。


同样的,在芬兰以及很多欧洲国家,对于移民或者外来人口“融入”的讨论和争吵,常常都围绕着“为什么不好好学芬兰语”,仿佛一切都是移民个人的意愿和能力的问题。厄德曼希望用这种艺术形式让人们反思,“我们难道都在期望学习语言的灵丹妙药吗?语言学好了之后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吗?”


一个公交站和等车的芬兰人。图片来源:finnishness.blogs.tamk.fi/tag/shyness/


而在奥博学术大学(Åbo Akademi University,位于芬兰图尔库的一所瑞典语大学)文化研究者刘欣(音)的观察里,语言小药丸的危险则更深一层。她认为,将一切不正常的事物异化为疾病的倾向值得我们警惕。语言学不好是因为“认知能力有问题”,或者“太多焦虑”,需要吃药——这种思维或许对社会种族和文化问题的解决并无助益。


这种倾向的背后,也有权力在作祟。正如福柯所言,一切被主流社会命名为不正常的“疯癫”,包括许多心理疾病和同性恋等等,都是后天权力运作、规训、塑造和控制的产物。有了医药这个强力的武器,便有了定义和运作“病症”,描绘正常和非正常的权力。它甚至会让我们自己无意识间用“病”描述自身,强迫症、焦虑症、拖延症……在我们将这些病平常地纳入日常话语的时候,它便已经开始作用于我们的思维了。


现在我们当然没有学习语言的小药丸,然而我们对药丸的渴望,依然存在于生活每个角落。这种渴望本身,就值得我们审视。


P.S. 学会芬兰语,难道不是……不说话就可以了么?(一个间隔50米的芬兰式微笑)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网

ID:Guokr42

整天都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的果壳

建议你关注一下



为啥这样的二维码也能扫?

扫码发送【二维码】告诉你原理~


点个赞吧!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