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微软为什么总招人黑? - 陈宏鸿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nblogs.com/aspwebchh/p/779166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微软为什么总招人黑?

离我们日常生活最近的科技公司非苹果、谷歌、微软莫属,苹果提供最高端最好用的智能手机,谷歌的手机系统安卓无处不在,  微软则是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垄断商, 只要使用电脑,就离不开微软, 当然使用mac的用户除外。

然而奇怪的是苹果和谷歌两家公司总是受到用户的追捧和爱戴, 用户会说苹果的手机是世界上最好用的手机,IPad是21世纪科技界最伟大的创新,mac电脑是高端和品味的象征; 用户会说谷歌是最精准的搜索引擎, 在国内要不是和中国政府对着干,这个领域根本没百度什么事。谷歌家的安卓系统,把智能手机拉进千家万户。 诸如此类,反正苹果和谷歌的优点数不胜数。

而微软却是相反的,它总是处在用户的对立面,遭受用户的吐槽、谩骂、抨击。 如windows系统很烂,安全性跟屎一样,  经常受到病毒的攻击, 而且还容易蓝屏、死机,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IE浏览器是业界毒瘤, 拖网页技术发展的后退。office、visual studio等软件太臃肿,拖垮计算机性能。 总之, 微软是最令人讨厌的科技公司,可恶的是它竟然无处不在。

不可否认, 微软的产品的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苹果和谷歌的产品也足够优秀,但是用户言论的导向总是偏向于放大苹果和谷歌产品的优点, 对于微软则相反, 它的缺点会被无限放大, 优点则被视而不见。

事实上我觉得用户对微软的产品评价很差, 尤其是IT界的内部人士,很大一部分原因并不是微软的产品真的差,毕竟微软拥有最优秀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而是因为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此外,很多专业人士爱黑微软, 口口相传, 不知不觉连那些一脸懵逼的小白也都被了带过去。

那为什么那些专业人士偏偏挑微软黑,而不去黑苹果、谷歌、IBM呢?肯定是微软本身存在问题,用户是公正的,难道他们跟比尔盖茨有仇?

的确,微软被黑是有原因的,因为它犯了众怒 。这跟比尔盖茨上个世纪利用不怎么光明正大的手段在IT行业大杀四方有关系。

比尔盖茨不但是个技术天才,商业能力也无人可及。 这点和乔布斯非常的不同,在技术和产品的嗅觉上,乔布斯要强于盖茨,所以苹果能设计出IPod、IPad、IPhone这样引领时代潮流的电子产品,如你所见,现在的苹果公司可比微软公司牛逼的多。但是在上个世纪, 苹果差一点被微软搞死。

微软创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盖茨在哈佛念书的时候,某一天在杂志上看到一家叫Altair的微处理器商的文章, 他给那家公司打电话, 说自己为他家的处理器设计了一个basic编译器,希望能和他们合作。 那家公司对这个事情很重视,还专门派人来和盖茨沟通,但事实上,盖茨哪有什么basic编译器,他只是在耍空手套白狼的把戏而已。 可神奇的是,三个礼拜后, 他真的交出了那个事先根本不存在的basic编译器。所以不得不说盖茨是一个技术天才,这种事情, 就算放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也没有几个人做得到。 微软公司也是因为盖茨的这单生意而被创立的。

后来, 微软傍上了IBM。刚开始时, 盖茨只是向IBM推销自家的basic编译器,而IBM因为个人电脑业务的发展, 需要一个操作系统。他们问盖茨能否向他们推荐一个满足他们业务需求的公司。 那个时代的IBM,技术能力强大毋庸置疑,自己家也有操作系统。 但IBM的客户都是企业用户,如著名的世界五百强。 个人电脑业务只是IBM很小的一个业务分支, 再加上当时这块业务还处于试水阶段, 前景并不明朗,而软硬件一起开发,需要大量的成本和时间, 于是IBM就希望把软件业务外包出去,这也是他们找盖茨的原因。

盖茨向IBM推荐了一家做操作系统的公司,可因为价钱原因谈不拢。 于是盖茨想着不如自己给IBM开发操作系统,但是那个时候微软根本没有操作系统。 于是, 盖茨再次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先答应帮IBM开发操作系统, 回头花了7.5万美元去别的公司买了一个DOS操作系统,转手卖给IBM。真是不得不佩服盖茨做生意的高明手段。

盖茨不像普通的创业者,赚一票就收手, 他想把微软开成百年老店。 于是他并没有把DOS的价格要的很高,对于每台装DOS的电脑,  他只收5美元的授权费,另外还免费赠送basic编译器,这么便宜的价格,别人连盗版都懒得盗,盖茨这么做,为的就是吸引开发着用basic在他的DOS上开发软件, 使用户产生对微软的依赖。

此外, 盖茨在和IBM签订合同时, IBM并没有注明DOS只能安装在IBM的电脑上,后来盖茨利用这个漏洞,到处兜售他的DOS系统。 因为IBM的影响力,很多电脑厂商都开始使用微软的DOS, DOS的市场份额也飞速提升, 一度占到个人电脑80%的市场份额。 为此,IBM很不爽, 但是也无可奈何。

坑了IBM, 盖茨又开始打苹果的主意了。

苹果创立初期, 卖的是一种叫麦金托什的电脑

303980-20171106092213169-1037208016.jpg

乔布斯请盖茨的微软为这种电脑开发软件,盖茨体验了这种电脑,瞬间觉得日了整个动物园:尼玛, 这电脑的操作系统比自家的DOS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

303980-20171106092227028-920942145.jpg

要是让它做大那哪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盖茨一边答应替苹果的麦金托什开发软件,一边秘密的组织团队紧锣密鼓的开发新的windows操作系统。

麦金托什电脑虽然好,就是死贵,价格高于市面上普通IBM PC 一倍不止, 因此销量一直不好。 再加上那个时候苹果公司内斗严重,乔布斯把百事可乐的CEO挖过来做自己的苹果公司的CEO, 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 这个百事的CEO得到了董事会的支持, 反而把创立苹果的乔布斯给赶出了公司,不得不说乔布斯把自掘坟墓这件事给做到了极致。

因为这些原因, 微软抓住了宝贵的时机,后来居上,开发出和麦金托什电脑一样先进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并一举垄断性的占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90%以上的市场,那个时候windows系统卖的跟现在的IPhone一样火爆。苹果公司因此也被挤的差点关门大吉。

我们知道,一个公司要发展起来,靠的是创新, 这点毋庸置疑,苹果和谷歌的产品已经很好的作了证明。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垄断。当发现有别的公司有创新性产品时, 利用自己大公司的优势模仿一个,然后再借助自己某一领域垄断的地位,打压对手, 使自己的产品发展壮大。这是一种扼杀创新的手段,所以,在国外, 对垄断的一直有严厉的抑制手段。

显然, 创新能促进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但要把一个拥有创新性的项目做好做大, 是艰难的。但利用垄断的手段达到相同的目的却要容易的多, 所以一些垄断性企业,往往会偏向于利用垄断优势发展产品而不是靠创新。 微软也不例外。

微软垄断操作系统市场以后,先弄死做电子表格的莲花公司,再弄死做字处理软件的word prefect公司,因为这两种软件都有巨大的市场,现在我们最常用的excel和word就是那时候微软用来消灭对手的武器。我们知道, 微软的操作系统每隔一段时间会发布新版本,微软的操作系统和自家软件是同步开发的, 新版的操作系统发布,新版的应用软件也会同步发布。而第三方的软件厂商, 只能在新版操作系统发布以后, 才能针对操作系统更新自家的软件。 微软靠这点就可以要了对手的命, 用户更新了微软的操作系统,却发现原来的第三方应用软件出现了兼容问题,不好用了。 而微软家应用软件却是最新的好用的, 用户怎么选, 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莲花公司和word profect公司就是这样被搞死的。

最令人发指的是搞死浏览器厂商的网景公司的手段。

303980-20171106092240763-880090879.jpg

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蓬勃发展,浏览器市场让网景公司占了先机。互联网是未来的趋势,盖茨不可能不清楚。 浏览器是互联网的入口,几乎是每个电脑用户使用电脑必然会用的软件, 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当盖茨发现网景的navigator浏览器占领大部分市场时, 盖茨意识到了危机。

盖茨本打算收购网景, 被网景CEO拒绝, 毕竟是开业一年就上市的公司, 而且上市后股票翻了好多倍, 前途不可限量,怎么可能愿意被微软收购。 收购不成,微软便和网景谈合作,但是微软的合作条件相当苛刻, 甚至于要求派人入驻网景的董事会, 因此合作又被拒绝。

这表明, 网景是铁了心要和微软对着干,事实上网景高估了自己。

当时, 盖茨在微软下了命令,很多工程师被要求停止一切手头工作, 不管是多么重要的项目, 全力投入开发IE浏览器。 在整个公司IE开发被列为头等要事。

随着微软新版windows发布,IE被预装其中,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而同时期的网景navigator浏览器是要花钱买的。微软的这个策略让navigator浏览器短时间内市场份额大跌,没过几个月网景公司就挂了, 真是火的快, 死的也快。

把网景搞死后, 微软的IE占浏览器90%的市场份额,盖茨的目的达成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去向法院解释这么做的合法性。而在法庭上,盖茨却不承认这是利用垄断手段打压对手,他狡辩说IE不是一个软件,而是windows一个功能,所以不能算恶意竞争。 他这么说, 法官也拿他没办法,最后只能让微软赔钱了事。但是那个时候微软最不缺的就是钱, 他是世界上市值最高最能赚钱的公司,赔钱算个屁,只要占领了市场,赔出去的钱迟早赚回来。

盖茨尝到了甜头, 又用同样的手段弄死了RealPlayer播放器。 

303980-20171106092251684-1049452899.jpg

只要是80后网民, 肯定用过RealPlayer播放器。 同时期被广泛使用的还有Media Player播放器,预装在windows系统中, 这便是微软用来和RealNetworks竞争的产品, 竞争方式和IE对战navigator浏览器的方式如出一辙, 预装加免费。

RealNetworks公司还没有死,但是RealPlayer却已经死了好多年了。 这其中原因是RealNetworks的创始人是微软的高管, 与微软竞争时期,他深知盖茨的手段,Media Player推出以后,他就知道RealPlayer已无幸免,于是改变RealNetworks运营方向,转做在线视频, 微软看不上这块业务,因而苟延残喘的活了下来。

在客户端软件蓬勃发展的时代,世界就是微软的, 只要是微软看上的领域,其它公司休想插足,不是被收购就是被弄死,除了adobe和oracle这样的异类, 几乎没有像样的大型软软件公司存活下来。

2000年,微软输了反垄断官司,美国联邦政府要把微软给拆成两个公司,一个专门做操作系统,一个做其它软件。 微软股价应声而下,一夜腰斩。

但是, 不得不说微软公司运气好的不得了。 那个时候美国总统换届, 共和党的小布什上台,恰好微软公司和共和党关系非常铁,在共和党政府的庇护下,微软逃过了被拆分的命运。

因为垄断微软赔偿受害公司超过100亿美元,对别人来讲, 这一金额可谓天文数字,但对微软而言, 不过是九牛一毛,微软一年纯利润也远超过这个数字。

我讲了这么多, 大家看出来了没有, 为什么微软会招黑?在行业内口碑会这么差? 因为他的仇家实在是太多了, 现在业内的一些精英们, 不乏有当初和微软竞争的受害者, 他们不会给微软好脸色看, 他们写的博客、书籍中, 满满的都是抨击微软观点。他们的影响力又是如此的大,观点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泛滥。 我看过不少技术、科技、杂文类的畅销图书,里面观点多少总会有站在微软对立面的味道, 有的观点我认同,但是有的观点真的站不住脚,刚开始这种观点只是在特定的专业人群中传播,但是一传十十传百,经年累月这些观点慢慢的散布开来,左右到了所有的人 。这一切只能怪微软当年作孽太深, 惹得天怒人怨。同样是垄断, 谷歌做的却要好的多, 它甚至对外宣称把“不作恶”作为公司座右铭,我们不讨论其中的真假,就算这仅仅是一种公关手段,至少对于约束自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比微软不知道要强哪去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