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你发现了没,居然有80%的二三线卫视“零收视”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2049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你发现了没,居然有80%的二三线卫视“零收视”

文 | 罗伯特

现在很多二三线卫视已经是“零收视率”了!

据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调查,很多二三线卫视已经面临无人观看的窘境了。其中有一些卫视为了收视率面子上好看一点,会买一点点例如0.1%的收视率,但于事无补,情况已经不容乐观。因根本抢不到头部内容大剧,二三线已经沦为“苦情剧”和“抗日神剧”的集散地,花个2-5万一集买部抗日神剧一播再播,多轮重播剧的播出已是常见现象。

接下来的趋势,二线卫视黄金剧场“先网后台”会成为常态。对这些频道而言,与其播出一些效果不明朗的首轮剧,不如找一些点击量表现不错、性价比也合适的网剧播出。三线卫视黄金剧场基本上没有首轮剧释放,以重播多轮剧为主,不涉及“先网后台”模式。一方面,三线卫视平台的观众特征一般年龄偏高,与网剧目标观众存在较大差异,收视效果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先网后台剧目的报价不见得比一些经典多轮剧低,性价比不合适。最后,电视台丧失话语权,演变沦为视频网站的播放器。

英雄老去和美人迟暮总让人伤感,但没有办法改变事实。

2017年,二三线卫视发不出工资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一线卫视出现零利润率情况也是在人们意料之中。从目前陆续举办的新一年度秋季招商会来看,卫视台不约而同地将砝码压在大剧上。而在经历了网络平台头部内容强烈猛攻、广告明显分流的2017年、2018年,对于各大卫视来说将会遭遇更为严峻的挑战,电视台还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吗?或者已经走向死亡?

零收视现象的背后,已导致电视台发不出工资,负债经营

由于收视率调查是抽样调查,抽取的样本量是有限的。对于一档节目,如果恰好抽取的样本都没有收看,反映在收视率数值上,就是收视率为零。需要说明的是,某一档节目的收视率数值为零,并不意味着在调查区域内没有观众收看该档节目。偶然出现的零收视并不能说明什么,但一档节目、一个时段经常出现零收视,或收视水平一直徘徊在低位,这种“低”的趋势就必须要引起重视。

而长期收视低迷,广告经营举步维艰,多元化创收无门,停发工资、暂缓发工资、贷款发工资、向政府借款发工资的情况也开始出现。以前都是媒体帮农民工兄弟讨薪,这次居然轮到了电视台的员工向电视台讨薪。

而有些电视台已经开始负债经营了,就在去年一则河北省的“救市”通知已然告知。“全省140家县级媒体,近几年经营性收入下滑60%以上,负债经营占90%以上,大部分采编播设备亟需更新升级”。这则通知显示的调研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河北省的调研结果已衰败至此,窥一斑而知全豹,全国其他省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河北省既然开了先河,2017年全国范围内财政供养主流媒体亦成风潮。“传统媒体媒介融合的窗口期是2020年,抓不住最后一根稻草,广电就会成为全额拨款单位。”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的话似乎乐观了一点。

三大原因导致零收视:广告资金流失、经营人才流失、管理体制僵化

而导致二三线卫视“不思进取”零收视率的原因不外乎三点:人、财、权,但这三点似乎都成为了压倒目前二三线卫视的稻草,不重新换血改革只能止步不前。

广告资金流失

电视台是靠广告,赞助来赚钱的。电视台是最强势的传播途径,广告就是需要将发布的信息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所以电视台是有实力企业的重要宣传平台,央视新闻联播后的广告,都是按秒计算的,真的很烧钱,但也确实很有效果。

收视率是广告投放效果的重要考核标准,收视率越高,那么广告价值越高,电视台收益也越高了。这也与企业想要扩大影响的目的相契合,所以企业就更加愿意用更多的钱在收视率高的节目里投放广告。收视率赚钱,其实还是知通过广告影响力赚钱。另外,像赞助、冠名等方式都也是广告的变形。

中国有句老话"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电视总体广告收入萎缩,主要来自二三线电视台,如青海、内蒙古、海南等频道已经把壳卖掉。某二线卫视负责人曾感慨,看到有好项目也没办法拿到,因为没有钱买,越没钱越没办法购买好资源。

哪家影视/节目制作公司没有被电视台拖欠过项目款?以前大家一定不会担心电视台的还款能力,但近两年负责人的频繁更替、广告收入的缩减,影视公司肯定会为自己的钱袋子多操心。资本从来都是逐利的,当电视台不能给资本好的愿景,资本就会选择离开。

经营人才流失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放眼电视圈,近几年电视人纷纷出走的消息已经不算重磅新闻,为什么?因为太多了。在以前,一流的人才大多数都在电视台体制内,因为政治垄断形成了强势平台,而强势平台的光环又会持续吸引高端人才。在这里有地位,且收入也不错。而到了现在,连央视一线卫视都留不住人才,何谈二三线卫视呢?

对于体制内高端人才来说:第一,一旦电视台工资加上灰色收入。比不上在市场经济下正大光明挣钱来得痛快的时候,自然要出去。第二,电视台广告收入越来越萎缩,处境越来越艰难。在这个平台上除了钱少,更难以实现权力和抱负的时候,自然要出去。第三,当一个行业开始像小灵通和短信业务一样迅速衰落,让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地位都远远低于其他行业的时候,自然要出去。

管理体制僵化

中国是全球电视台最多的国家,而且是多而不精,很多电视台靠“吃政府饭”才能勉强维持。据报道,广电总局2010年统计,中国有4000家电视台,24000多个频道。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这个数字估计只多不少,而且还没有统计一些镇电视台。

目前电视台只想留住人才,却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机制体制突破,最后只能沦为培训学校,替社会资本输送人才,为他人做嫁衣。蜗居”体制内赚资历和影响力,然后脱离体制将积累的资历和影响在市场中进行变现,广电人才上演的这场“旋转门”已成套路。

全国省级卫视市场的博弈,归根结底是媒体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全方位对抗比拼。这绝不是简单的产品之间的竞争,其中既包含顶层设计的竞争,又有管理运营、业务流程的竞争,还有员工素质效率等诸多细节形成的合力比拼。如果不能坚持“卫视立台”“全线支持”的战略,卫视发展就会缺乏内在驱动力,尤其是二三线卫视。

电视媒体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之间除了技术,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是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体验至上的营销思维方式。电视人却仍然停留在“受众思维”。可问题是谁还是单向的信息“接受者”呢?谁还是围在一起看电视的群众呢?

现在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终端的消费方式都被新媒体重新解构和定义,电视人必须做出改变。首要改变思维方式,从节目创意、策划到生产、传播、消费,都应该学会像互联网一样以用户为导向,提升生产和服务水平。用户体验、用户中心应该是电视人的切入点和诉求点,而不是以“官媒”自居、以我为中心的封闭心态,更不是固步自封地认为看懂收视数据就是了解市场真相。电视人应该放下架子,走到用户当中,用心感受他们的需求。

先网后台将成主流

电视剧“先网后台”的播出方式,被业界普遍认为是视频网站击败省级卫视的“关键”,也是省级卫视发展的“拐点”。但对于省级卫视而言,“先网后台”的冲击远不止分流收视率这么简单,“大剧话语权”的丧失才是最大的危机。前些年,伴随着省级卫视的崛起,黄金剧场的“大剧话语权”曾经在省级卫视和地面频道之间发生过一次交割。这次交割直接导致地面频道成了“苦情剧”和“抗日神剧”的集散地,最优秀的剧目都集中到了一线卫视。

去年以来,大量剧目采用“先网后台”播出模式导致省级卫视周播剧场“名不符实”,逐渐沦为了“网剧重播剧场”。今年这一趋势依然明朗,北京卫视、安徽卫视周播剧场的《青云志2》、《龙珠传奇》等,都采用了先网后台的方式。而且,电视剧“先网后台”模式呈现向黄金剧场和一线卫视蔓延的趋势,今年已经出现了第一部“先网后台”的《外科风云》。接下来的开年大剧《赢天下》已经采取打时差的“先网后台”模式。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