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iPhone降速门背后,人们为何反感计划报废行为?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36kr.com/p/511016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iPhone降速门背后,人们为何反感计划报废行为?-36氪

iPhone降速门背后,人们为何反感计划报废行为?

王新喜·2017-12-27 09:38
苹果遭遇计划报废的指控,本质上一点也不冤。
v2_b77bb32cbe56437fbb692cb05fa7c16c_img_000

作者:王新喜

苹果“降速门”事件依然在持续发酵,苹果关于为“保护旧手机意外关机”而给iPhone处理器降频,导致旧iPhone变慢”的回应让舆论炸开了锅。目前关于对于苹果的质疑在于,苹果故意操控旧款手机变慢,剥夺了用户的基础选择权,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美国已经有两起果粉怒告苹果侵权的案例,苹果公司给出的原因是“锂电池在低温、低电量、和长久使用后将无法提供极好的性能,并将可能导致意外关机”。

因此,苹果的这种解释就是,保证手机续航能力,牺牲手机的运行速度。也就是说,让旧iPhone变慢是防止老旧机型意外关机,从而延长旧机器的使用寿命。

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笔者曾经指出,手机的运行速度是苹果相对于Android最大的卖点,也是它的品牌溢价的支撑点。苹果名义上是说降速保持电池寿命,但面对越来越慢的手机,消费者显然不会延长一个又慢又卡的手机的使用寿命,而是直接为苹果的新品买单。其实,苹果对于这一点自然心知肚明。

苹果的电池门事件给公众普及了一个概念就是计划报废。1924年,世界上主流灯泡生产商曾经偷偷成立了一个联盟,约定将市面上所有的普通灯泡的使用寿命限制在1000小时以内,超过1000小时之上的灯泡厂商会被联盟惩罚,尽管当时主流厂商已经拥有生产2500小时以上的灯泡产品,这种有意为产品设计有限的使用寿命,令产品在一定时间后报废,以让使用者更新换代的策略就被称之为计划报废。计划报废在长期上可以给厂商带来好处,因为消费者在产品报废后如果还有继续使用的需求,会再次购买同类产品。

计划报废模式对于电子产品与家电消费产品销量需求的推动是巨大的,2015年,欧洲环境新闻资讯服务ENDS Europe发现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在变短,指出,购买新设备来替换出现故障的设备的情况对设备总销量的贡献比例从2004年的3.5%上升到2012年的8.3%;大型家用电器购入后5年内要更换的比例也从2004年的7%攀升到2013年的13%。”

但在智能手机行业,为什么人们反感计划报废策略?

尽管苹果公司并不承认给旧手机降频真实目的就是一种计划报废策略。事情缘起于跑分软件Geekbench创始人John Poole发表了一篇博客,揭示了自己用Geekbench用户上传分数做的一个统计。结果发现,在某个IOS版本发布后, iPhone 6s用户上传的分数,出现低分的频率显著增加,iOS 11.2系统相比10.2.1版本对CPU进行了压制。苹果的解释是10.2.1版本显然就是增加了所谓的新功能,在某种情况下会降低设备的峰值电量需求,以防止设备突然关闭。在苹果看来,这可能是对电池衰老问题一个比较根本的解决方案。

即便这是苹果的真实想法,但这种做法客观上却会推动倾向于更新设备。因为某种程度上,意外关机是在极端天气等偶发性情况下才会发生,如果在一个冬天用户遭受3~4次意外关机,人们可能不会考虑更换手机,但如果手机长期变得很慢,那么更换手机就成为必然。因此,如果将一个偶发性的概率事件替换成一个手机变慢的常态,而后者显然是今天的用户使用手机过程最无法容忍的痛点,这种做法明显是推动用户去更换新的手机。因此,苹果遭遇计划报废的指控,本质上一点也不冤。

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来说,计划报废为何令人反感?一方面,智能手机是一种快速迭代升级的电子消费品,而今是人人都离开的电子产品,甚至可以说是身体延伸的器官。手机产品的计划报废行为严重影响人们的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普及下的生活质量,但是,对于厂商来说,如今的智能手机销量大战硝烟正浓,如果手机寿命周期长到了消费者没有更换需求的情况下,从资金上或是需求上也将限制厂商的技术更新升级。事实上,过去iPad的销量颓势就已经证明,电子产品过于耐用,而升级又过于缓慢的情况下,将极大限制消费者对于新品的需求。

甚至在硅谷来说,计划报废也是硅谷巨头一种心照不宣的默认手段。国外媒体Fast Company曾发布文章称,硅谷计划报废的制造模式让电子产品变得不耐用,造成大量的电子垃圾,部分最大的电子垃圾制造者也无意作出改变。而美国没有联邦法规要求回收利用电子垃圾,各地的相关规程也往往支离破碎。

但是计划报废的实施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它最好是在一个竞争不那么充分的市场甚至是寡头垄断的市场。因为如果在相对充分竞争的市场,一个公司如果实行计划报废,它的报废周期低于其他厂商,那么会被视为产品质量低。比如在过去工业时代,灯泡、电风扇等家电或办公消费品,因为因为产品本身定位为耐用消费品,而且技术升级缓慢,竞争不充分,实施计划报废成为许多厂商默认的促销潜规则。

有业内人士提到,过去喷墨打印机厂商依靠墨盒的短寿命“优点”故意在技术升级没有门槛的情况下故意不提高客户体验,压榨消费者而获取了巨额利润。这种计划报废是产品供应商人为缩短商品生命周期来驱动新的消费需求。

但在智能手机行业,这种驱动新的消费需求的模式是否可取呢?我们知道,智能手机行业是一个快速迭代的行业,并且用户换机周期要短于家电、办公类硬件产品,因为智能手机的产品属性与家电类、办公类产品是有区别的,前者的技术升级更快,后者则缓慢的多,因此这决定了智能手机需要通过技术升级达成新的产品亮点来引发新的消费需求,而非在技术升级乏力的时候通过计划报废的手段来达成新品的销量。

用户默认电子设备会老化、变慢这个事实,尤其是当它一种技术快速升级的电子快消品而不是耐用品的时候,但前提是人们默认它是自然老化而非人为,当它成为人为的现象,则它的性质就已经变了。因为从道德与正常逻辑上来说,消费者应该在技术能力范围的条件下得到好的产品体验与使用寿命。而且当技术升级放缓的时候,尤其我们看到最近几年,iPhone革新的能力放缓的时候,它不能再奢求人们年年去购买新的但却同质化非常严重的产品,这个时候,人们对耐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计划报废并不适合所有的行业,尤其是竞争非常充分而非寡头垄断的行业,因为一个厂商在缺乏竞争对手的时候与它面临着众多竞争对手的情况截然不同,在竞争非常充分的市场,一般来说,厂商都会尽量确保产品的品质更好让更多的消费者倒向自身的阵营,圈占更多的用户。但如果一个行业被寡头垄断,它无需担心竞争对手搅局,就可以尽量压缩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最大化的以计划报废的方式来推动新品的销量。

苹果虽然没有垄断智能手机行业,但在iOS阵营生态内,尤其在高端市场,它具备一定的垄断地位,但由于其老产品的长期耐用特性,苹果事实上经常面临来自于自身老产品的潜在竞争,但苹果却没有意识到它与Android厂商的竞争态势非常激烈而且不容忽视。

对于Android厂商来说,事实上由于操作系统本身的开放性、碎片化特点,多年来厂商们一直费力解决用久卡顿、变慢的现象,包括从定制系统层面的优化以及与第三方安全厂商合作对后台程序自启动的限制以及对恶意软件的监控与把关等等,对于Android厂商来说,如何让老旧设备变慢的时间延长才是它的卖点,如何让它的运行速度媲美iPhone是它们追求的目标。也这下好了,iPhone人为操控变慢,静候Android的追赶。

另一方面,无论是Android还是iOS的应用开发者,都在投入巨资提升应用产品的性能与产品体验的流畅度,却不想苹果这样一设置降低用户体验,开发者的辛苦就付诸东流,也难怪开发者也站出来称自身替苹果背了黑锅。当所有人都在努力与手机变慢做斗争时,苹果却在人为降低手机速度,反其道而行之,与智能手机发展大趋势相悖,遭遇舆论指责与用户投诉就不难解释了。

它对苹果造成的后续影响会是什么?笔者认为:

  • 其一,人们对其产品与品牌的信任度将大打扣折。这或许是苹果面临的一种相对重大的公关危机。甚至它会给用户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一旦旧iPhone变得缓慢,人们下意识的认为背后是苹果的“黑手”在操纵,因此可以说,苹果的公关之路未来还很长。

  • 其二,人们会开始质疑iOS的流畅度以及iOS的友好度,以及它过去相对于Android的稳定性与流畅性的绝对优势开始打了扣折,苹果是否滥用操作系统的主导地位为自身谋利的指责或许未来还有下文。

  • 其三,要求苹果免费为用户更换电池的舆论呼声非常强劲,苹果如何回应都不堪承受。如果应承免费更换电池,这将极大打压其新品的销量以及苹果需要付出巨大的电池硬件成本,因此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如当前这样,不做任何回应,等风过去。

人们之所以反感智能手机的计划报废行为,还在于,这是这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资本家为增加销量故意制造不耐用商品的一种策略,这是过去物质不充裕下少数寡头垄断市场的工业时代的思维,它不符合今天的时代大势与社会多数主流消费者的利益。计划报废本质是厂商单方面加速电子产品的生产销售来谋取利益最大化,却也是一种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加速了电子垃圾的生产速度,剥夺用户对产品体验的合理诉求与产品寿命预期,也是一场转嫁环保成本的博弈——因为和计划报废策略息息相关,那就是环境保护。

计划报废策略越盛行,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工业废弃物与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苹果今天遭遇的舆论指责对行业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在智能手机行业,计划报废或许并不是苹果一家厂商的策略,当然,现在也不会有厂商光明正大地承认自己采用了计划报废策略,但苹果目前的舆论困境与信任危机会让更多厂商考虑放弃这种策略,因为一旦被公众知晓,很可能造成致命的打击。在未来,在市场的强势竞争下,消费者手上的智能手机产品的总趋势是使用寿命越来越长,体验越来越流畅,降频降速是用户无法容忍的,计划报废策略或许会逐步淡出人们视野。

作者王新喜,TMT资深评论人,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我的微信公众号:redianweiping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