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对话米可世界 Sean:成为「参天大树」,不是创业公司的唯一解

 3 week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eekpark.net/news/33422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鹏友说
16min read

对话米可世界 Sean:成为「参天大树」,不是创业公司的唯一解

2024/04/24
bf221113e453b48133776aaf36f55d77.png

米可给出了「成为 TikTok」之外的另一种答案——做「灌木丛」。

文 | 张鹏

编辑 | 黎诗韵

我上一次和 Sean 聊天还是在五年前。2019 年,他作为「米可世界」的 CEO,来到极客大会分享这家公司的出海故事。当时,国内互联网行业激战正酣,还很少有人关注出海。
0a7d76e6481a48e1c9ffe4424edd895c.png

MICO WORLD(米可世界)CEO Sean 在 BMW · 极客公园 Rebuild 2019 科技商业峰会 | 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五年后的今天,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主动提及全球市场。大家会聊起出海的种种挑战,也会担忧地缘环境的不确定性,但大部分人开始坚定地认为,海外就是当下为数不多的增量市场。五年后的今天,米可世界也已经成长为社交娱乐出海领域的头部公司,只是保持低调的团队鲜少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谈起这次再度公开露面的初衷,Sean 直言不讳,「为了招人」。在他看来,人才是这个行业最核心的竞争要素。过去几年,一流的人才集中在国内大厂,如今开始往「出海」走了。这是一次重要的机会,在这个节点,这家社交娱乐出海领域的「隐形冠军」,需要被看到。于是便有了我们的这次交流。这次谈话中,我看清了米可世界出海十年的完整脉络,也给了我关于出海这件事的很多启发。出海十年,米可掉入过「烧钱换增长」的陷阱,追逐过短视频的风口,经历过无数的跌宕坎坷(甚至「生死时刻」)……最终,它在被巨头忽略的领域扎下根来,从一款产品、十多个人的小团队,发展成多款产品、十几个海外运营中心、千人规模的全球化企业。在海外社交文娱赛道,米可也给出了「成为 TikTok」之外的另一种答案——做「灌木丛」。如果说 TikTok 是依靠一款产品打穿全球各个市场,长为一棵「参天大树」;那么米可世界则是围绕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做出多个中型产品,最终组成更有生命力的「灌木丛」。在 Sean 看来,全球化的「碎片化」趋势已愈发明显,未来的出海环境会越来越像「地震带」。这种情况下,四处分布的低矮「灌木丛」,会比一枝独秀的「参天大树」更具韧性、更抗风险。未来更适合出海创业者的做法是,化整为零、深入各个细分市场做「灌木丛」。Sean 和米可世界的故事,可以看作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出海创业者的「得」与「失」总结,相信会给刚出发的创业者带来一些启示。

01

第一批出海「拓荒者」

时针回拨到二十年前,Sean 走进飞往菲律宾马尼拉的航班,发现客舱内只有自己一个华人面孔。作为中兴员工,他是那个时代第一拨走出国门的人。后来,他也成为了中国第一批走向海外的互联网创业者。Sean 在中兴做过程序员、Marketing 职位,后来做海外国家负责人。2012 年,他结束了近十年的驻外旅程,来到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通信行业的红利逐步见顶,如果留在中兴,人生的天花板似乎一眼可见,「没啥意思了」。当时驻外干部回国后,都会放一个长假,闲下来的那段时间,Sean 发觉自己「很痛苦」,血液里的「好奇心」驱使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当时算是衣食无忧了,而且三十七、八岁从创业来说可能比较晚了,」他说,「但还是不太甘心吧,觉得人生好像缺点什么。」他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休假那段时间,他曾计划去爬珠峰,还专门做了各种攻略,只是最终未能成行。他说自己创业的动机和爬珠峰类似:「就是想试试我能爬多高,比方说最优秀的企业家是登上 8848 米那个人,我可能最后能爬到 4000 米?6000 米?」「想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我问。「对,特别想知道,可能爬到一半死了,但最起码这辈子没有遗憾了。」怀着和十年前踏上国际航班时相似的心情,Sean 决定创业,去未知的领域探索和尝试。思考过很多方向后,「互联网」成了他初步锁定的目标。当时正赶上国内移动互联网浪潮爆发,在海外做通信多年的 Sean 也感知到,海外的互联网基建正在日趋成熟。谈及为什么选择做海外,他坦诚主要因为自己的认知和惯性:「国内不懂啊,只懂海外。」不过,那个时间点出海确实有些早,国内资本市场对出海还非常陌生,海外则对移动互联网缺乏认知,融资很难。「一有想法,就去找当地人聊,恨不得逢人就说『I have a new idea』。但大家都看不懂,觉得你是个骗子。」作为行业的拓荒者,这样的境遇可能在所难免。没人投资,那就自己掏腰包干。他效仿当时的工具出海公司,做了一些安卓生态的工具产品,虽然没能成功,亏了不少钱,但收获良多。一方面是认知的更新,比如互联网和通信行业相反,最核心的不是稳定性,而是快速试错。更重要的收获则是团队。这个过程中,Sean 慢慢拉起了米可早期的核心队伍,他们来自华为、中兴、腾讯、百度、微博等等。他们了解海外,所以看好海外,愿意一起做这件事,且大部分人又有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和能力。不过,摸索了大概一年后,生存的压力迫在眉睫,「钱花得差不多了」,团队急需找到可以快速赚钱、存活下去的方向——这时候他们看到了「直播」。当时,国内直播行业非常热,盛况空前的「千播大战」正拉开序幕。Sean 和团队一致觉得这个方向很好,因为「上线第一天就能见到钱」。他们决定放弃天马行空的开放命题创作,把国内成熟的直播模式复制到海外,并进行深度的本地化运营。2014 年,米可的第一款直播产品(MICO 的雏形),在泰国、印尼、越南三个国家上线,「上线第一天就有收入,大家一下就有信心了。」2016 年,经过几次团队和产品整合,MICO 正式打磨成型,确定了「社交+直播」的模式。以社交属性为底层,MICO 的买量和留存效率明显优于纯直播产品,这让团队兴奋不已。
4cb5195adda20a4fb1f354ab65eb1958.png

米可世界 LOGO

与此同时,资本的目光开始瞄向出海,米可也顺利拿到了融资,一切好像都越来越好了。那时候的米可还没意识到,他们即将经历创业路上最深刻的一课。

02

「向死而生」的一课

2016、2017 年,正是互联网浪潮汹涌、创投空前繁荣的时点,资本推动行业飞速发展,但「融资模式」的导向也让许多创业公司偏离商业本质,埋下了经营隐患。Sean 回忆道,当时整个行业关注的指标都是 DAU、用户增速、融资规模,很少有人「算账」,好像大家都不好意思谈钱,米可也一样。「你现在就挣钱,说明你故事小了,对吧?」我开玩笑。「对,谁天天谈赚钱的事儿啊?多没理想。」他戏谑道。那两年,米可开始大规模买量,「最夸张的时候,一天烧掉一辆奥迪」。做投放、做广告、请代言,MICO 的用户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快速成长。但不知不觉中,资本环境开始呈现收紧的迹象,烧钱模式也随之「破功」。2017 年末,公司等待了大半年的一笔关键融资未能如期到账。「那个时候才知道可能融不到钱了,一下就慌了。」Sean 说。「为什么融不到了?那个时间资本对海外还是比较看好的。」我问。「因为烧过一波钱了,投资人会问你,要怎么赚回来。」Sean 回忆:「当时才开始看账上到底有多少钱,原来都是只有个模模糊糊的概念,一看,账上马上就没钱了——公司快倒闭了。」那团队怎么办?做了那么多用户,就这么「没有然后」了吗?「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们几个挤在一间小会议室里算账,怎么做大收入、减少成本,把现金流打正,」他回忆道,「一千块、一千块地算,甚至一瓶矿泉水的钱都要算。」那天,他和核心团队一直开会到凌晨 2 点多。开源节流的动作很快开始。办公室退租了一大半,原来的一整层只留下一个不足百平的开间,不必要的软性开支全部砍掉,业务上收缩买量、增加商业化动作……终于,2018 年 5 月,公司的月度经营利润第一次打正。Sean 回忆,当时公司只剩 6、70 人,所有人一起开了一场庆功会,一起吃了一个很大的蛋糕。「如果让我复盘创业十多年最重要的时刻,应该就是这次吧。」他说。绝境求生的惊险与煎熬给 Sean 和团队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他们意识到,只有理想主义和宏大叙事是行不通的,商业组织的宿命就是「赚钱」。「区别是你今天赚钱还是明天赚钱,可能一个更长的周期也可以,但必须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形成商业闭环,」Sean 说,「你可以理想主义,但不能光谈理想,不谈现实。」从那时起,「务实」的种子在米可的基因里永久生根。「其实该烧的钱还是要烧的」,Sean 后来复盘,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去竞争市场份额,否则可能会错失机会,但这个过程中要有更强的经营思维和风险意识,现金流是永远的生命线。如今再谈起当年的「生死时刻」,Sean 已经很从容了,毕竟从 2018 年开始,公司已连续规模化盈利 6 年,年收入已达到数十亿级别。米可的目标当然不止于此。那么如何不断长大?Sean 的答案是做「灌木丛」。

03

做「参天大树」之下

的超级「灌木丛」

2018 年开始,国内互联网红利逐渐触顶,字节跳动、快手等国内头部大厂开始加速全球化布局,社交娱乐出海领域竞争也在加剧。刚刚恢复元气的米可世界,又要面对国内头部玩家入局的挑战。面对竞争,Sean 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很多中国公司的产品都讲究「All in one」,即在一个复杂产品中塞入大而全的功能,这似乎不会成为米可世界的最优解。他打了个比方,如果说 TikTok 是一棵「参天大树」,那米可世界就要做「灌木丛」,低矮、茂密、有生命力他希望打造多元化的产品矩阵,以「社交」这个人类底层需求为核心,研发多个品类细分的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细分需求。2018 年,MICO 进入稳定盈利轨道后,米可开始研发 YoHo、TopTop 等新产品,探索新的模式。团队认为,从直播这个模式来说,虽然商业模式清晰、能稳定盈利,但单一模式的天花板有限,团队也不想就此止步。「不然感觉这个事情就又没意思了,」Sean 笑道,「活着重要,理想也很重要啊。」Sean 拆解了他们这个「梦想」的逻辑,核心是用户需求的分层,「有人有看视频直播的需求,有人有聊天的需求,有人又喜欢一边玩游戏一边交朋友,处在不同的人群和时间切片上,难以用大一统的产品来解决。」不同区域的情况也不一样。比如热衷社交、但文化偏内敛的中东地区,对线上语音房需求强烈;而文化更为开放的美洲地区,大家更青睐视频聊天,他们认为更直接高效。「每个地区的人阈值是不一样的。」从商业化的维度看又不一样,比如在日本市场,免费功能用户并不一定买单,反而可能觉得是骗人的,付费的则是更可靠、有保障的。「当时很多人觉得,我去日本,对标那些付费产品做个免费的,肯定无敌了,但其实不是。」事实上,在日本靠免费这个噱头很难跑通,做付费产品反而可能效果更好。如今,围绕社交娱乐赛道,米可世界形成了包括直播社交平台 MICO、语音社交平台 YoHo、游戏社交平台 TopTop、陪伴社交平台 SUGO 等在内的多产品矩阵,覆盖了中东、东南亚、欧美、日韩等市场,在全球建立了十几个运营中心。
60d6e2c95ca0261106dc58a2564c9309.png

米可世界的中东团队 | 图片来源:米可世界

a264f01edfe2e943f630d52fc16a6ca9.png

米可世界的泰国团队 | 来源:米可世界

在和 Sean 的交流里,我发现米可世界的「灌木丛」策略本质上是:以不同模态的社交去匹配各地域的「社交阈值」,找到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独特的「痒点」。同时,运营、服务、营销等做全盘本地化,这样才能扎得更深。「灌木丛」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关键在社交这个「根」上。米可世界的产品既相互独立,又具备协同性和延伸性,它们复用一套技术系统和组织能力,在底层织起复杂交错的根系,供给它们长成枝干粗壮、根部相连的「灌木」,而不是速生速死的「野草」,这也是这个商业体系的壁垒所在。举例来说,疫情期间,全球线上社交文娱需求激增,带动了米可世界业绩逆势增长,团队曾经用一个月完成了一年的业绩增长目标,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团队的认知复用,以及不同产品、不同市场间成熟资源模块的相互支撑。目前,米可世界构建的「灌木丛」,已经实现千万级日活、数十亿年收入。这样的「灌木丛」,显然不是 TikTok 等产品十亿日活、每年几百亿美金营收的「参天大树」。它卡住了一些中型的赛道和市场,有规模空间,但需要长期的耐心深耕,这是巨头们往往不愿意入局的方向,同时又是「小草」们很难轻易撼动的领域。事实上,这几年海外社交娱乐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直播领域经历过「百播大战」的阶段,语音房最热闹的时候一年间长出二、三百家,游戏社交、短视频、dating、社区等各种形态的产品层出不穷……但时至今日,真正实现全球化布局、保持规模化增长的玩家屈指可数,而米可始终在牌桌上,并已站稳行业前三的位置。去年 8 月以来,米可世界旗下的 MICO、YoHo、SUGO 连续同时登上 data.ai 发布的月度中国应用出海收入 TOP30 榜单,成为上榜产品数量最多的社交娱乐企业。在米可世界的社交根基上,已经长出一株株粗壮的灌木。
247c28a049feaa8cfb8ff541f5986180.png

米可世界三款社交产品登陆 data.ai 榜单

而且「灌木丛」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抗风险。最近,TikTok 在美面临险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再次成为出海圈重要的讨论话题,我们也聊到了这个点。Sean 将未来的出海行业形容为一个巨大的「地震带」,「在地震带上,就不要想着建一栋摩天大楼,应该建一堆小高层、小平房,一个震塌了以后,你还有很多个。」在他看来,全球市场会从「大一统」的全球化,转向「碎片化」的全球化,创业者要学会化整为零,把区域化、本地化做得更深。「如果你只是做一个超级产品,一旦遇到巨大震荡,很容易就全军覆没了。」对于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Sean 认为,技术的更迭或许会给社交娱乐行业带来一些新变化——VisionPro 会带来沉浸式虚拟社交的变革、短剧会跟语音主播产生社交联动、AI 则会给细分的社交应用带来更多可能。不过他认为,从技术的成熟到应用场景爆发点的出现,还需要一段时间,但米可「一定不能掉队」。去年开始,Sean 去美国出差的频次变多了,他感受到硅谷 AI 创业者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中国开发者的应用落地能力可以很好地结合。目前,米可的技术和战投团队和硅谷保持紧密交流,希望能够找到合作或投资的机会。同时,公司自身也正在尝试 AI 聊天机器人、AI 虚拟化身等新社交产品。米可世界未来或许能在游戏、短剧、AI 等领域培育一些新的「灌木」

04

超级「灌木丛」的

背后,需要超级组织

一个做通讯出身的核心班底,吸纳了一群背景各异的年轻人,花了七八年时间,打造了一个茂密的出海社交娱乐「灌木丛」。这不仅是一个个关乎选择、赛道和机遇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组织成长的故事。在我见过的众多互联网公司里,米可世界的组织设计相当独特。作为一家千人企业,米可的层级非常扁平,整个公司几乎没有「CXO」,都是「负责人」,也没有特别明确的职级划分。一方面,这和米可的成长路径和「灌木丛」的结构有关。米可的「天下」是一块一块打下来的,产品的多元化和市场的碎片化,以及业务和组织的扩张速度,决定了分布式、单元化的组织结构,通过中台相互赋能和协同。另一方面,这也符合米可「简单」的文化。米可的价值观是「正念、极端、简单、谦卑」,交流中,Sean 提得最多的就是「简单」,他希望组织以「以简单的方式专注成事」
0d4c392caf793b66ceaec7ec6bd3ef4e.png

米可世界的文化价值观

首先要做到「沟通」的简单。比如在米可,大家都用花名(因为做海外业务,很多时候是英文名),不允许叫「李哥」、「张总」,有位业务 Leader 的飞书签名里长期写着「叫哥一次罚一百」。再比如,每个季度末,Sean 会雷打不动地召开一次「CEO 面对面」活动,跟全员同步公司上个季度的进展、下个阶段的规划、关于战略和组织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员工可以匿名提出各种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可以现场拎起话筒,直接对 CEO 说「我觉得现在的绩效考核制度有问题」。「简单」的文化指向「结果导向」的机制。在米可,员工获得的权限和激励,都不是由资历决定的,而是由能力和价值贡献决定的。「负责人如果能干好,那就呆着,如果干不好,就换别人负责。」当被问及这种文化的来源,Sean 说,这是一种「刻在基因里的选择」。创业十年,公司一直在波动中前行,经历过断臂求生的至暗时刻,也在各种激烈的竞争中持续突围。「虽然现在业务在稳步成长,但我们并不是高枕无忧的,尤其我心里可以说一直如履薄冰吧,」他说,「这就要求组织必须要充满活力、灵活高效。」充满活力的组织,给人才提供了充足的成长空间。在米可,入职一两年当 Leader 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员工的成长方向和入职时的岗位可能完全不同;内部还制定了各种形式的「活水计划」,通过轮岗提供更多成长机会。比如有一位 90 后女生,加入米可仅仅四年,就成为了公司合伙人,负责两款大产品在核心市场的运营管理工作。还有一位来自也门的留学生,原本公司只是看中他的语言能力,招聘其担任客服,而如今他已成长为一名高级产品经理。当然,人才成长的底层支撑是业务的成长。Sean 曾接触过一些华强北的创业者,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对员工极不负责。「比如看到一款鼠标卖得好,就招两个业务员,一拥而上,然后过两个月市场饱和了,直接把人开掉。」他希望自己的组织能穿越周期,让员工和组织一起成长、相互成就。Sean 相信,人才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所以米可对优秀的人才有着强烈的渴求。尤其是,社交娱乐行业是一个高度创意型的行业,需要持续的、自下而上的、单元化的创新来驱动成长。吸引到更多有才华、有野心的人才,并留住他们一起成事,对米可这样「靠脑力吃饭」的公司至关重要。在他看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是成就他人,老板要努力不成为公司的「拖油瓶」。「一个人一生的发光时刻是有限的,对吧?我已经带着公司走了一段儿,要走得更远,得靠更多人发光发热。」Sean 介绍了米可对于「人才」的定义:需要具备全球化视野和本地化能力,以及较高的专业度;从特性上说,需要高度自驱,有强烈的目标感和成就动机。谈及具体的岗位需求,Sean 坦承,产品、运营、研发,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才。从全球范围看,他认为现阶段中国产品经理和工程师的能力仍是「世界第一」的,运营岗位则正在涌现出更多的本地人才。这两年,米可的人才密度在不断提升,目前产研团队成员很多来自来自腾讯、字节、快手、陌陌等社交娱乐企业,运营团队的核心班底则来自中兴、华为,整体规模超过千人。「但还是远远不够,因为业务在快速发展。」Sean 一年要面试几百个人,很多岗位他还是习惯于自己把把关,「哪怕聊上 5 分钟、10 分钟」。他非常关注候选人的目标感和成就动机,「有的小孩儿还很年轻,但已经给自己做了五年规划」,他认为这样的人更能一起成事。「有时候你聊到一个很出色的人,你会很开心,一晚上都开心,你明白吗?」聊到优秀的人才,Sean 的眼睛里仿佛有光。「本质上,只有这样的一群人,才能跟我们一起做梦、一起打胜仗。」他说。未来,Sean 希望打造一个更开放的生态,他认为公司不一定是商业组织的最佳形态,人才不仅可以通过招聘获得,也可以通过投资、合作的方式为我所用,共同打造一艘航海巨轮。对于米可所属的母公司赤子城来说,它的梦想更为庞大。目前,赤子城已在全球收获了超过 10 亿用户下载,未来它想孵化 100 个 CEO,共同开动这艘巨轮。「这 100 个 CEO 不仅可以来自公司自己的业务,也可以来自生态伙伴。」Sean 说。如今,「不出海就出局」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但今天的海外已不再是当初的一片蓝海。无论是对航行多年的巨轮,还是对刚刚启程的小船来说,集合力量而非单打独斗,才能有更多赢的可能。而在新的航海时代,Sean 一路走来的创业「得」与「失」,或许能作出一些有价值的提示。这在我看来是有意义的。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