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去咖啡馆修文物?重庆考古咖啡馆火了

 2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71280579354432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去咖啡馆修文物?重庆考古咖啡馆火了

咖门·2024-03-31 06:20
每个地方都可以有自己的考古咖啡店

重庆一家考古咖啡馆火了。

一整面墙的考古工具,真的都是从考古院“借”出来的。咖啡也有讲究,可以“把重庆巴渝文化喝进肚子”。

大量对考古感兴趣的消费者、亲子群体、附近居民都是常客。

这样的咖啡店,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interlace,1

去咖啡店修复文物?重庆火了一家考古咖啡店

在咖啡店里“修文物”是一种什么体验?

重庆有一家T7A2一起考古咖啡(下文简称T7A2),店里配备了洛阳铲和各种考古工具,消费者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修复文物”。不少家长则带着孩子一起体验“沉浸式考古文化教育”。

考古+咖啡,新奇的消费体验,收获一众网友好评:

“沉浸式体验文物修复、拓印、印染等多种手工活动,很治愈。”

“很有创意的咖啡店,可以待上大半天。”

interlace,1

创始人余文辉告诉我,T是英文单词“一起”的首字母,也是探方的意思,A指考古文化亚层,72对应的是咖啡店的位置——枇杷山正街72号重庆考古院。

我了解到,枇杷山正街是一个“新旧”碰撞的街区,既有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枇杷山中医博物馆的历史厚重感,又有彩虹楼梯、一厂文创园等网红潮流气息,还有老社区街道的烟火气。

这种“混搭感”,某种程度上也是考古咖啡馆给人的第一印象。

一般来说,这种具备“猎奇性”的店,或多或少都有点网红打卡属性,但T7A2自2022年开业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客流。

“门店的主要营收是咖啡,在这里,顾客可以‘把巴渝文化喝进肚子。’”余文辉说。

那么,这种小众咖啡店是怎么赚钱的?

中西文化碰撞‍‍‍‍,考古咖啡店是怎么做生意的?

开考古咖啡店之前,余文辉有多年文创策划的从业经历。2021年,他与重庆市考古院一拍即合,有了开一家考古咖啡馆的想法。2022年7月,T7A2落地营业。

interlace,1

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这是一家将“考古”体验做到极致的咖啡店。

1、 打造200+考古遗址“天书”,上百种修文物的真工具

考古咖啡馆的装修与“考古”紧密相关。

店门口的连廊被打造成一部“考古天书”,由重庆的渝东北、渝东南、渝西、中央城区四部分组成,白底黑字,密密麻麻地展示了重庆254个重要的考古遗址。

“经过的人都喜欢在天书上寻找自己家乡的文物遗址。”余文辉说。

进店后,可以看到考古工具墙,也是网友的热门打卡点。

整面墙展示了上百种考古工具,比如各种型号的洛阳铲和铁锹。“均是考古院工作人员真正使用过的工具。”

咖啡吧台的设计也融入了考古元素。整个外观是地层刨面,包含11个文化亚层,每个亚层都有数字或英文编码,比如G代表沟渠,F代表古人的房屋遗址。

店里的展示柜和椅子是用搬运考古文物的箱子改造而成,茶具是修复过的文物复刻版,店里还摆放了不少考古书籍。

interlace,1

将考古元素提炼成文化符号,融入咖啡店的每一部分。这是余文辉的开店思路。

2、 主业是卖咖啡,“把重庆巴渝文化喝进肚子”

店里的招牌咖啡是“大地年轮”,不光名字有意思,概念也呼应考古文化特色。

“以考古文化层为灵感,将咖啡做出层次。深色咖啡打底,上层叠加奶泡,咖啡和奶泡从分层到逐渐融合、渐变的样子和文化地层很像。”余文辉说。

T7A2的产品还有一大特色,可以“把重庆巴渝文化喝进肚子”。

“重庆有38个区县,每个区县都有它的特产和文化,将这些区县特色与咖啡相结合,就能做出属于38个区县的味道。

interlace,1

比如,重庆的奉节盛产脐橙,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在此作诗,也被成为“千年诗城”,T7A2用奉节脐橙搭配咖啡,取名“诗橙咖啡”。

重庆乌江有著名的百里画廊,T7A2使用竹炭粉、椰乳和咖啡,做出一款椰乳风味拿铁,整杯饮品呈现出中国画的水墨质感。

顾客点单时,店员会讲解饮品背后的故事。这些文化故事和巧思也被印在精美的小卡片上,与咖啡一同交给顾客。

这些细节都无形中增强了顾客对咖啡馆的记忆点。

3、 在咖啡店里体验“修文物”,考古专家免费科普‍‍

T7A2的另一大卖点是“考古”体验。顾客可以在店里进行拓印、文物修复等手工活动。

interlace,1

以文物修复为例,店员会讲解文物修复的相关知识,示范操作手法,顾客自己动手将碎片状的复制款文物拼接起来。

整个过程大概持续2小时甚至以上,很考验耐心,同时也让快节奏的人们慢下来,获得平静。

T7A2还售卖甜点,既能为长时间手作的顾客补充能量,还能增加门店收入。

考古院的专家会不定期到店里做考古和历史知识的免费宣讲,顾客可以在喝咖啡、做手工的同时,获得额外的附加价值。

而且,店里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种主题沙龙,除了考古,还延展出与陶瓷、珠宝等相关的主题。

interlace,1

“最近请了一个研究巴渝巫文化的文创设计师,分享一些设计经验,反响很好。”余文辉说。

4、 考古盲盒受欢迎,考古文创周边也能增收

文创产品也是门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T7A2围绕“考古”主题,设计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文创产品,常见的帆布袋、纪念品,还有文物茶具的复制品,价格从十几元到1000多元不等。

其中,考古盲盒很受欢迎。消费者可以体验拆盲盒和修文物的双重快乐。

余文辉认为,“与一般的文创品牌相比,考古文创更注重挖掘考古本身的深度,而不是做成大众流行。”

interlace,1

余文辉还和本地的咖啡厂商合作,将咖啡做成了有重庆特色的挂耳,方便游客带走。

每个地方,都可以有自己的考古咖啡店

尽管开出了T7A2,去年又在三峡博物馆开出了具有非遗特色的175M咖啡,但余文辉却说:

“考古咖啡店的可复制性并不强,因为考古本身就是一个冷门行业,稀缺性才是它的重要价值。”

但这并不意味着考古咖啡馆的生意行不通。

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纪录片相继在全国掀起观看热潮,加上各种“盗墓”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长期热播,故宫文创以及各地博物馆频频出圈,持续推高着大众对考古的热情。

因此,与其说考古咖啡馆很难复制,不如说它相对常规商业连锁咖啡店,要考虑的因素更多,难度更大。

“首先要拿到相关单位的授权,各地的考古或博物馆的政策不尽相同。”余文辉说,还要考虑如何挖掘考古文化中的城市特色元素,并将其转化成可被消费的商业产品。

大众对于重庆的印象,是一座好拍、好吃的“网红城市”,但对其历史文化可能没有太多了解。T7A2让考古走进社区,借由咖啡把更多重庆故事推向更多人。

“从这一角度来说,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各地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考古咖啡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咖门”(ID:KamenClub),作者:静子,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