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OpenAI造芯计划曝光!拟自研AI芯片,正在评估收购目标

 8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51cto.com/article/76881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OpenAI造芯计划曝光!拟自研AI芯片,正在评估收购目标

作者:明敏 西风 2023-10-07 13:38:16
自ChatGPT掀起最新AI趋势后,算力焦虑笼罩在各大AI厂商头上。无论是模型训练推理,还是API调用都需要算力作为支撑,有多少卡也成为衡量AI厂商实力如何的硬指标之一。

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位(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ChatGPT打造者,要下场造芯了!

最新爆料,OpenAI正在探索自研AI芯片,同时开始评估潜在收购目标

其招聘网站上,最近也出现了AI硬件共同开发、评估相关岗位。

f2c509b115a177e85387174c62468d1ca1afa5.png

摆脱对英伟达的过度依赖,OpenAI是要动真格了。

自ChatGPT掀起最新AI趋势后,算力焦虑笼罩在各大AI厂商头上。无论是模型训练推理,还是API调用都需要算力作为支撑,有多少卡也成为衡量AI厂商实力如何的硬指标之一。

而眼下的GPU市场,英伟达一家独大,市场份额超80%

与此同时,GPU不仅紧俏还贵,自研AI芯片也意味着能大幅降低算力成本。

所以,OpenAI自研芯片完全是情理之中。

但也足够令人震惊——

因为这意味着,OpenAI越来越有“科技巨头”模样了。

尤其最近还有消息曝出,OpenAI拟推出“人工智能”手机,正在与前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洽谈,并计划从软银融资10亿美元。

种种动向之下,也难怪有人评论:

对于OpenAI而言,当下是多么激动的时刻!

图片

奥特曼至少投了3家芯片公司

知情人士消息,OpenAI至少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讨论该如何应对GPU短缺、昂贵的问题了。

自研AI芯片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但完成起来“道阻且长”。

业内人士评价,这是一项重大举措、一项重大投资,每年可能需要花费数亿美元。而且即使OpenAI为此投入巨大资源,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

路透社消息显示,OpenAI内部还没有决定采取进一步动作。

相较之下,收购一家芯片公司的进展可能会更快

知情人士表示,OpenAI曾考虑对潜在收购目标进行尽职调查。但具体是谁,现在还不得而知。

所以在OpenAI造芯消息曝出后,各界也纷纷猜测谁会被OpenAI收入麾下。

OpenAI及CEO山姆·奥特曼参与投资的芯片公司,自然最先被关注到。

图片

梳理来看,现在至少有3家值得关注:

  • Cerebras
  • Rain Neuromorphics
  • Atomic Semi

Cerebras是一家美国芯片初创公司,曾以推出超大芯片而引发关注。

其AI超算处理器Cerebras WSE比iPad还要大。二代拥有2.6万亿个晶体管和85万个AI优化内核。

它们还发布过一种brain-scale技术,可以运行超过120万亿个连接的神经网络。

今年Cerebras还一口气开源了7个GPT模型,参数量分别达到1.11亿、2.56亿、5.9亿、13亿、27亿、67亿和130亿。

同时Cerebras也提供大模型训练推理等云服务,如Jasper正是他们的客户。

目前为止,该公司已融资7.2亿美元

图片

Rain Neuromorphics是一家神经拟态芯片初创公司。

它们设计的芯片模拟大脑工作方式,旨在服务于AI算法开发。

推出的首个AI平台可进行AI推理和训练,号称能效上较现有产品提高140倍。

山姆·奥特曼是该公司的早期投资者,他曾表示这种神经拟态方法能大幅降低AI开发成本,并有望为实现真正的AGI提供帮助。

去年2月,Rain Neuromorphics获得了最新一轮2500万美元投资。

图片

此外,山姆还在关注一家更为早期的芯片初创公司Atomic Semi

它由“车库造芯”红人Sam Zeloof和工业界大佬Jim Keller共同创立。

Sam Zeloof在油管和推特上拥有很高人气,多年来他一直在记录自己如何在车库手搓芯片。

图片

Jim Keller曾先后在AMD和苹果任职

他是AMD K8的首席架构师,参与了Athlon (K7)和苹果A4/A5芯片开发。同时也是x86-64指令集和HyperTransport互连规范的合著者。

图片

他们二人共同创立的Atomic Semi,旨在让芯片生产加工更加简化,以期在数小时内生产出更廉价的芯片。

OpenAI创业基金参与了其1500万美元种子轮,公司估值达1亿美元。

除此之外,也有网友列举了更多可能的选项,比如sambanova.ai、Graphcore等。

总之,拥有自主性更强的AI芯片,是OpenAI未来战略的重要一环了。

如谷歌已经通过自研TPU,实现了对底层芯片更强的自主控制。

而另一边,和OpenAI关系密切的微软,最近也传出了自研芯片亮相的消息。

微软芯片可能11月亮相

maginative消息称,微软首款自研芯片计划在下个月推出,具体时间很可能会定在11月14日微软西雅图Ignite大会上。

这款芯片代号为“Athena(雅典娜)”,对标英伟达H100,早在2019年就着手,据说OpenAI已经秘密测试过。

背后原因自然也是为了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作为全球头部云厂商,Azure需要大量AI处理器。尤其是和OpenAI合作以后,有消息称微软至少订购了数十万颗英伟达芯片。

因此这几年微软在芯片研发上加快了进程,先是建立由前英特尔高管Rani Borkar领导的芯片部门;后又各处招兵买马,其中就包括前苹果芯片架构师Filippo;此外还和AMD展开了密切合作。

有知情人爆料微软在芯片研发上已砸入了近20亿美元。

图片

但值得关注的是,微软和OpenAI是各自独立造芯,一旦二者都入局芯片市场,此后的身位也将发生微妙变化。

由此也有声音认为这会进一步加大二者之间的“嫌隙”。

要知道,明面上微软与OpenAI可谓天作之合、亲密无间,但实则“暗流涌动”。

New Bing和ChatGPT的用户之争也仅是其中一点,真实情况更为复杂。

比如,多数微软员工至今都没有权限访问OpenAI的代码库和模型权重等内部技术。

微软还曾有内部文件流出,表示Azure的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时要说明微软能比OpenAI提供更多服务。

更何况OpenAI还早就留了一手,在付完微软和其他VC的利润上限后,最终可以拿回100%股份。

不过这些可以暂且不谈。

因为至少微软和OpenAI在一件事上达成了一致——

不能再让老黄这么大赚特赚了。

责任编辑:张燕妮 来源: 量子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