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社区福利:留言赠书】如何设计产品,才能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mcaff.com/discuss/3505101535740992?newwindow=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社区福利:留言赠书】如何设计产品,才能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1、如何设计产品,才能符合用户使用习惯?你有哪些实践心得或观察案例吗?

2、有哪些产品让你养成了新的习惯,或者改变了旧习惯,为什么?

奖品:《习惯:捕捉95%的惯性思维,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上瘾》*8本,沃顿商学院系列丛书

参与规则:回复本贴即可参与抽奖,人人有机会

8月8日开奖寄出,认可数前3名获奖+ 通过https://wheelofnames.com/ 随机抽5位开奖

  一周前   3131 阅读
  • 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有很多思考或者选择都是无意识的习惯,比如起床后喝水、刷牙,这也叫习惯成自然。当然习惯也有好有坏,所以好的产品应该引导用户养成好的习惯,比如蚂蚁森林引导用户低碳生活。设计产品时遵循当前现有的通用交互规则,降低用户入门门槛,减少用户学习成本。如果要培养用户新的习惯,建立暗示->惯常行为->奖赏,具体大家可以看一下《习惯的力量》这本书。

    另外,刚好最近从安卓切换到ios,这里吐槽几个相同功能的不同感受:

    • 解锁:安卓支持指纹解锁和面部解锁,苹果只支持面部解锁,戴着口罩经常面部解锁不行,指纹解锁是非常方便,此外,苹果面部解锁成功后为什么还需要用户向上滑动解锁页面,这一点非常不爽。
    • 锁屏:设置了自动锁屏,苹果只要页面停留在某些应用(微信、设置),就不会自动锁屏,嘴里喊着环保,心里全是利益。
    • 微信:安卓版的搜索是在右上角,意味着我无论划到哪里,都可以立刻点击右上角搜索;苹果版的搜索是消息框架内,意味着我需要搜索就需要返回最顶栏。还有只要我关闭了微信声音提醒,手机并没有开启静音,结果就是哪怕有人微信视频语音也不能听到声音,希望微信团队的人多动点脑子。
      733f554429ec247da222adf593812e7.jpg
      99eacf04acabc1d1ee4f1629abb4ef8.jpg
  • 往往很多时候,用户是没有“需求”的,调研结果大部分都是,现在的就很好,不用改变,没什么不方便的。

    但是,现实中往往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所以,在产品的调研中

    首先,获取“一手资料”的重要性,不要去看什么调研报告,哪些别人总结好的东西,别人的观点会把自己带偏

    其次,从产品切实的概念中找一个的话就是“人种学”或者叫“观察法”,亲自到你需要调研的用户中去观察,不要去问,只是亲自体验,去做一遍他们干的事,亲自体会了就回发现“真正的需求”。

    然后对现在的进行优化。

    最后最后说个水点的,大家都知道的苹果手机的诞生,那时候都是功能机的天下,都是各种按键。而苹果手机缺把这些都去掉了……

  • 1、如何设计产品,才能符合用户使用习惯?你有哪些实践心得或观察案例吗?

    个人经验基本是B端,所以只聊B端

    1.B端用户只会关注我想看什么,我需要做什么,理清楚了,基本就满足用户使用习惯了

    2.好用永远比好看重要

    3.反馈很关键:我需要做什么,做了有什么结果,不做会怎么样?

    4.不要总是试图去简化流程,存在即合理,安全和效率有时难以兼得

    5.流程的背后是责任,责任的背后是利益关系

    2、有哪些产品让你养成了新的习惯,或者改变了旧习惯,为什么?

    1.想买便宜的东西就去PDD,想更好售后就去JD,想买比较少见的品类就去TB

    2.接上一条,不会去能砍价的线下店(我不会砍价)

    3.去外面吃饭习惯会先在美团或点评搜一下评价和优惠

  • 1、如何设计产品,才能符合用户使用习惯?你有哪些实践心得或观察案例吗?

    看过一则乔布斯的广告大意是我卖电脑从来不问用户需要什么配置,而是思考用户梦想要的是什么。

    看过一则乔布斯的采访 大意我们喜欢计算机,所以我们制造我们自己也非常喜欢的计算机。有次乔布斯甚至忍不住亲吻屏幕上非常漂亮的图标。

    用户的使用习惯从逻辑上来说必定是使用一款旧产品的使用习惯。

    我认为设计产品并不是要去符合用户使用习惯,这样只会造成同质化。比如很明显的国内手机(硬件软件都是),科技以换壳为本的诺基亚,键盘,耳机,比拼优惠券的美团滴滴高德打车等,没有差异化。好的产品应该尝试给用户新的用户体验。创造的是0到1的价值,而不是ctrl c 到ctrl v的价值。是一种跳出逻辑变成用直觉思考的方式。

    2 有哪些产品让你养成了新的习惯,或者改变了旧习惯,为什么?

       什么值得买  

       移动电商是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刚需高频功能之一,其他有社交、视频、游戏、电子书。这些都是在地铁里面长期观察乘客的结果。

       旧习惯基本上是使用淘宝购物,天猫基本不用。而自从发现了有什么值得买这个APP之后完全改变了我的消费习惯。因为以前淘宝给我的心智是淘宝比京东更划算(物流快对我没实际价值)。现在发现很多情况下值得买APP里面搜索或刷出来的商品(基本是京东)比淘宝更加便宜,有些白菜价甚至到了白送的地步。如果在你京东plus有券的情况下基本上100%比淘宝便宜,而且基本上都是京东自营旗舰店(如日常的零食、生活用品、大米、食用油、水果等)。所以最近这两年基本上都在京东和拼多多上购买东西。值得买这种爆料(低价)策略使得我注册了十几年的淘宝老客户基本不在淘宝上买东西了。

       移动互联网本质上也无法逃脱媒介即信息的命运。当值得买的搜索框代替了淘宝京东的搜索框,那说明淘宝引以为傲的直通车等营销工具已经属于了旧时代。当你身边甚至慢慢有人在抖音上购物了,说明前几年万能的淘宝口号已经快被人们给忘记了。

       之前也读过一些淘宝京东相关传记。淘宝在业务线上更多扮演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角色,吃的行业红利。京东通过与高瓴、腾讯深度合作更多呈现的是业务先赢,效率优先的事态。所以支付宝估值比淘宝天猫更高。类似美国ebay收购paypal结果paypal市值 (1001亿--2022.7.28)是Ebay(264.1亿)好几倍的事实局面。

  •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你是如何做用户调研,且做符合调研结果的产品的。

    符合用户习惯,根据我的经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设计层面:

    1.使用已经有的准则:移动端和网页端的设计规则:移动端是右划返回,网页端,一般是在右侧出现导流二维码与弹窗。

    但是对于国内app来说,Android端和iOS端设计成同一套UI,会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迁移无压力。当然,对于很喜欢Android的Material You的设计风格的朋友们来说,我觉得做那样的产品,最好是需要小规模测试,而非大众使用。

    2.交互:用户体验三要素,下拉刷新(如果是feed流产品)

    3.照顾无障碍人士,出“简洁模式/青少年模式”,并做好“听写”、“字体大小”等基础的“适老化”功能,可以覆盖老年人的用户习惯。

    4.不知道这一点算不算,故意做一些其他平台的敏感词,符合当今用户的“使用谐音或者拼音”代替汉字的习惯——其实我作为产品经理来说,希望用户“好好说话”,既然国内大环境已经这样,那就QAQ,就这样吧

    5.不同类型的产品,界面也要有区别。国内(中日韩等)的O2O产品需要比较复杂的界面或者功能(也有例外),国外(欧美英等)的只要简洁。

    运营层面:

    1使用裂变拉新等方式引流,做私域社群收集反馈建议,定期策划活动等,好像有点扯远了。

    想到继续补充。

  • 习惯都是养成的,过去没有未来可以培养,过去的有的未来可以改变。

    1、如何设计产品,才能符合用户使用习惯?你有哪些实践心得或观察案例吗?

    对这个问题,要回到自己的目标用户是谁?需求场景是什么?然后才是在该场景下的常识是什么?

    抓住了这3点,就是抓住了当前用户的习惯。

    比如,今天看到二维码,我们就知道拿出微信扫一扫。如果你想要做一款含有二维码的事情,又不是通过用户扫一扫,那用户就会很蒙圈。

    比如各种图标代表的常见含义,这是在今天环境下人们已经习惯的事情,如果硬性改变图标的含义,用户就很难受。

    如果想要像某些有追求的人,引领用户习惯做创新,那就结合技术条件,用户本质的底层需求。如触屏手机代替翻盖手机;

    2、有哪些产品让你养成了新的习惯,或者改变了旧习惯,为什么?

    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一直在塑造我们的习惯,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

    比如在刷短视频时,滑一下就能看到下一条;

    比如想要出门打车时,很自然拿出滴滴,嘀嗒,高德等打车软件;

    比如想要买东西时,很自然打开各种购物APP;

    这些在我们的爸妈辈是无法想象的。原因就是这些产品融入了我们的衣食住行,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占领我们的心智,自动帮我们做抉择,让我们养成规范。

  • 当用户的情感/功能价值需要>习惯纠正厌恶,产品设计即便违背过往体验,也能教育用户使用

    最典型比如从Android换IOS,windows换macOS;简单的比如签到拿奖励。目标用户自己乐于教育自己

    放大范围,个人感受是现在的体验趋同化,大部分主流产品设计大同小异,借鉴能解决80%的问题,用户反馈解决剩余20%个性化。而除了情怀产品,逻辑大多是跑通商业模式>精细化运营。

    toG/toB可能些许不同的,需要定制化,结合甲方实际业务逻辑去跑。但这种情况下当能够满足业务功能要求,使用习惯仍然优先级下降。

  • 恭喜认可前3名获奖:

    @Epoch_X   @夜鳥   @天启坦克 

    随机抽取的5位获奖:

    @WzTr_神经蛙  @三世叔   @Danson超人不会飞  

    @柯柯 | 设计大侦探   @落叶随风飘舞 

    请微信添加 pmcaff_xiaotaiyang 提供收货地址和联系方式~

    c2378cbcd65280eb60bc7189c84e2f6.png
  • 都喜欢扯一些玄学,产品设计都有固定的方法,不需要那么多的脑补发挥啊~

    到了产品设计阶段,很简单啊,功能阶段,就是用户体验地图;

    image.png

    页面阶段就是符合设计原则:

    一致性原则

    坚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设计原则,界面直观、简洁,操作方便快捷,用户接触软件后对界面上对应的功能一目了然、不需要太多培训就可以方便使用本应用系统。

    二、准确性原则

    使用一致的标记、标准缩写和颜色,显示信息的含义应该非常明确,用户不必再参考其它信息源。

    显示有意义的出错信息,而不是单纯的程序错误代码。

    三、布局合理化原则

    在进行UI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布局的合理化问题,遵循用户从上而下,自左向右浏览、操作习惯,避免常用业务功能按键排列过于分散,以造成用户鼠标移动距离过长的弊端。多做“减法”运算,将不常用的功能区块隐藏,以保持界面的简洁,使用户专注于主要业务操作流程,有利于提高软件的易用性及可用性。

    四、系统操作合理性原则

    尽量确保用户在不使用鼠标(只使用键盘)的情况下也可以流畅地完成一些常用的业务操作,各控件间可以通过Tab键进行切换,并将可编辑的文本全选处理。

    查询检索类页面,在查询条件输入框内按回车应该自动触发查询操作。

    五、系统响应时间原则

    系统响应时间应该适中,响应时间过长,用户就会感到不安和沮丧,而响应时间过快也会影响到用户的操作节奏,并可能导致错误。因此在系统响应时间上坚持如下原则:

    2-5秒窗口显示处理信息提示,避免用户误认为没响应而重复操作;

    5秒以上显示处理窗口,或显示进度条;

    -------------------------------------------------

    做产品,还是要专业一点,有方法就用方法,能抄就抄,没有资深经验、没有和老板拜把子,没有拉到几千万的投资,就不要瞎创新~

  • 产品经理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之一就是:这是我们用户需要的。这句话不乏可信之处,毕竟产品经理的需求来源之一就是接收用户反馈或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产品。那今天就聊聊关于「用户」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01、用户是需求的集合

    按照通常来理解,用户其实就是自然人,比如平常说一个产品有多少人进行了注册,那就是有多少个用户。但是在这里需要厘清一个概念,我们判断一个自然人是否是一个产品的用户,是取决于是否通过这个产品来解决了其在某一场景下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看是否注册这种「虚假」的数据,我们需要的是使用产品的「真实」的用户。

    举个例子,微信这个产品将即时聊天、内容分享、短视频、支付、社交圈等众多功能集合在一起,一个注册了微信的自然人可能会用到其中的即时聊天、短视频、支付这些功能(为了方便理解,这里默认自然人遇到特定场景下的需求时,只使用微信这个产品),那么对于微信来说,这个自然人就是3个用户,因为在上述三个场景下,他都通过微信的对应功能解决了其需求。

    做产品的本质上要解决的就是用户需求,一个自然人可能有很多需求,那么我们的用户其实就是需求一个集合。好多产品坐在办公室里,他们许多人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用户,没有与其一起面对面交流、生活,去感受他们真实场景下的真实诉求。只能通过调研、数据分析等去分析用户的需求,进而反向进行产品设计。

    02、用户的特点

    就如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用户。因为每个人的经历、认知、偏好等都不相同,所以不同的用户对同一需求的迫切度也是不同的。

    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情景下,也会有着不同的反应。例如对于出门上班采用的出行方式,平常时间充裕时一般都采用公共交通,但有时出门时间晚了,而且正好需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那可能就会采用打车的方式,因为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如果未及时参加会议所带来的成本了。

    这也是用户的另一个特点:自利性,即在没有外力胁迫的情况下,用户一般都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也就是对自己来说最有利的行为。

    不过随着认知的逐步提升,用户也在逐步「改变」,一般来说会往自己认为可以为自己带去最大化利益的方向发展。

    最后一点用户的理性也是有限的,平常不少听人说:我要冷静,我要理性点,我要做出最合理的选择,我不要乱买东西。但是一到了购物节、一看到满减满折优惠等等的诱惑时,最初高喊着要理性的自己瞬间就沦陷了,最后就是冲动消费。不过在消费的瞬间,用户主观上依然会觉得这是创造最大效用的行为。

    03、用户的行为

    用户的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认知的变化而逐步「进化」的。用户在具体的情境下,基于自己的已有认知和个人偏好,从而做出主观上认为对自己效用最大的行为反应。

    继续随着这个思路往前推进,用户每次做出的行为所带来的使用体验,也会对其认知造成新的「影响」,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化」。因为其对于每次所付出的成本、带来的收益的认知产生了变化,就会主动进行行为的修正。

    举个关于买鞋的例子,同样的200块钱可以买三双质量一般的鞋子,也可以买一双质量较好的鞋子。用于原先觉得买三双的价值大于一双的价值,于是购买了三双。但是实际穿上后却发现由于质量问题,每双鞋子的舒适度和耐用性都比较低,带来了负面体验,于是就会考虑是否就去买一双质量高的鞋子,后面的演进过程是类似的。

    用户的行为是在不断进化的,作为产品经理也需要注意引导用户的行为,让其往正向的方向进化。

    04、用户的价值判断

    用户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效用最大化去判断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以及值得投入多大的成本。在没有外力胁迫的情况下,这是每个用户自然而然的行为。

    就如我们平常上班选择公共交通而非打车,是基于达到准时上班的需求,且付出时间、金钱成本在自己当前可接受范围来考虑一样的。不同用户对同一件事的效用最大化认知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有些用户的行为,旁人表示难以理解,也是正常的。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锻炼自己判断效用最大化的能力,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去考虑,通过行为反馈不断的优化自己的决策安排,进而做出「更优」决策。 

    对于产品设计也是一样的道理,为用户提前做好价值判断。

  • 1、从用户固有习惯入手,符合他当前的一些习惯,设计行业惯例设计。那么这样子肯定是满足用户使用的习惯。

    2、从培养用户习惯入手。就是从当前用户不好的习惯或者说不正确的方式进行改正,创造一种更好的方式,更好的流程。进行去引导,然后去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就比如说手机解锁的方式,最开始的按键解锁,到滑动解锁,指纹解锁,前置指纹,后置指纹,人脸识别解锁,有技术的进步,但这也有用户习惯的改变和新习惯的形成。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大部分使用流程或者说用户的习惯符合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又有另外一种说法,两点之间弧线最短,以飞机通行于地球表面任意两点,那么最短的路径是一条弧线。也就是往往理想中的最短路径,用户最方便,最习惯的方式是与实际的场景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往往有忽略了或者说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也就是往往用户吐槽设计反人类的地方。

    深入真实用户在真实使用场景下的使用情况是非常关键的。

  • 推荐一本书《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讲述从4个方面来简化产品:

    1、删除: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按钮,直至减到不能再减(软件产品案例:Gmail 、硬件产品案例:Apple TV遥控器)

    2、组织:按照有意义的标准将按钮划分成租(App底部的tab栏秉承这一设计)

    3、隐藏:把那些不是最重要的按钮安排在活动仓盖下,避免分散用户注意力

    4、转移:只在遥控器上保留最基本功能的按钮,将其它控制转移到电屏幕上的菜单里,从而将复杂性遥控器转移到电视

    好的产品应该做到:

    1、人们喜欢简单、值得信赖、适应性强的产品

    2、简单并不意味着最少化、简单的特性和个性应该源自你使用的方法、所要表现的产品,以及用户执行的任务

    3、每个设计都是在考虑清楚诸多限制后才给出的方案。最好的设计之初就搞清楚都存在哪些限制

    4、先理解用户,再思考合适的设计

    5、软件使用环境是观察用户的最佳地点

    6、三种用户:①专家型②随意型③主流用户

    7、为主流用户设计,想吸引大众必须要关注主流。

    8、让用户感到自己在掌控一切

    个人认为目前走在产品设计前沿的公司非苹果莫属,不论是系统软件层面的还是硬件层面的。

  • 还是拆分问题,问题分别是:

    1、如何设计产品

    2、如何设计产品,才能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3、你有哪些实践心得或观察案例吗?

    4、有哪些产品让你养成了新的习惯、或者改变了旧习惯。为什么?

    再来回答问题

    一、如何设计产品?

    一句万精油的话:“按照需求来设计,向着需求的目标点进发的过程就是‘设计’”

    二、如何设计产品,才能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说的用户习惯,我们要定义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一种,日积月累而养成的生活方式。这句话里有两个主体,一个是我们定义的产品,一个是用户。我们清楚,其中一个一定依赖另一个。那么,谁依赖谁,是我们要清楚的。

    用户依赖我们,那我们可以做习惯的定义者,就像线上支付,我们习惯了二维码支付,习惯每天都能看到钱的理财产品等等。

    我们依赖用户,那我们只能做习惯的迎合者。去迎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做移动端要有底部导航栏,消息可以通过通知栏触达用户,用户点击后可以跳转页面等等。

    所以你觉得和你苹果一样,那你就做定义者,其他就和我们一起做迎合者就行。

    三、你有哪些实践心得或观察案例吗?

    比如对于部分老年人,我们认为最简单的弹窗确认,对于他们来说就很复炸,因为他们点击的不是确认和取消。而是上面的描述文案....

    四、有哪些产品让你养成了新的习惯、或者改变了旧习惯

    支付宝,让我养成存钱和理财习惯。还有就是STEAM,虽然它收的税很高,但是还是让我改变了白嫖游戏的习惯(老游戏部分我也先上车后补票)支持开发者,才能有更好的后续。

    先人情自己,如果自己牛逼,你想咋个玩就咋个玩,别个都听你的。反之,那就在别人的规则下好好玩就行,不用东想西想的。落地才是我们关注的。

  • 之前看一篇文章里面关于设计产品如何符合用户体验:

    一、预见性

    • 设计符合用户行为的预期
    • 便捷的超前设计(符合时代逻辑交互)

    二、可见性

    • 展示内容、当前状态明确
    • 重点内容、操作对比鲜明

    三、流畅性

    • 模拟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的流程,不会因为各种情况中断
    • 让用户不会因为思考下一步要怎么做而迟疑

    四、即时性

    • 满足当下的即时场景

    五、一致性

    • 在产品中一致的感知和理解
    • 在同类产品中保持一致的行为习惯
  • 并不觉得有【用户使用习惯】这个名词。每个人的习惯大相径庭,怎么可能进行设计。

    准确的词应该是「用户使用本能」,人各有志,本能雷同。

    感觉市面上提供的大都是产品设计战术,对于产品设计和用户的战略关系讲的并不多。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