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曾做到过全国第一,估值5个多亿,如今欠投资人7000万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8149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阅读时间大约9分钟(3436字)

33分钟前 我,曾做到过全国第一,估值5个多亿,如今欠投资人7000万

来源:壹图网
努力过,辉煌过,骄傲过,彷徨过,撕裂过,现在即将死亡。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东四十条资本,作者:张丽娟。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在跟投资人开庭的间隙,我们联系到了王荣辉。

一方面,借助资本的力量,王荣辉的纽诺教育在短时间内做到了直营连锁全国第一,不断地资金和资源,让其曾经荣耀地站在了人生的巅峰;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投资机构的TS是王荣辉苦苦支撑的动力,但最后资本没进来,乃至到现在一家投资机构的起诉,要求王荣辉将股权变成债券,彻底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大家都看到了,3月17日,一篇名为《卖了4套房,创业12年,如今负债1亿,无家可归》的文章刷屏社交媒体。

创业12年,先后拿到了好几轮融资,估值多达5个多亿,但疫情到来之后,公司出现了严重的现金流问题,借钱、贷款、卖方,最终以欠下约1亿债务暂时告一段落。

对此,王荣辉对我总结她的历程,努力过,辉煌过,骄傲过,彷徨过,撕裂过,现在即将死亡。

而除此之外,文章发出之后,家长质疑和力挺、投资人的指责和“御用“律师的回应,再加之直播卖课的继续,让王荣辉一时间进入舆论的漩涡之中。此下,是王荣辉关于自我、融资以及合伙的反思自述:

自我:我从来不想亏欠谁

成功的时候,我是托育行业里领头羊公司的老板、王老师、全网几百万粉丝的大V,但现在这些光环让我非常痛苦。我觉得我之前一直不停地投钱,其实是在回避,只要我投钱,表面看起来我还是行业第一,我还是一个大V,我还是王老师。

现如今,文章发出来,告诉大家我失败了,这些东西没有了,我才能去面对和接受这些。能告诉大家这件事,是我最勇敢的时候。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创业者濒临失败时内心的痛苦和不甘。看着这么大的摊子,我每天都在撕裂,夜不能寐,只能靠眼泪和食物来缓解压力。我先生压力也非常大,已经生病了,他常常莫名其妙的流泪,我都怀疑他有重度抑郁,但我不敢带他去医院检测,有时候我们就一起哭。

我从来不想亏欠谁,这不是我创业的初衷。我说过,员工要工资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家长要退费是合理的,都是血汗钱,没用谁的钱是风刮来的;供应商讨债也是合理的,他们跟我一样都是经营,需要现金流,疫情期也运营艰难。

纽诺是我的事业,是我一手打造的梦想,如今背负债务,梦想破灭。尽管疫情是重要原因,但病毒不会帮我还债。我当然可以选择跑路,从此销声匿迹。但我,不至于如此。

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都陷在资金周转不开的痛苦之中,还要应对一系列层出不穷的突发问题。这个园的老师不来了,我得安抚协调。那个园的家长来闹,我得沟通处理。官司诉讼下来了,我得应诉上诉。供应商上门讨债,蹲在会议室不离开,我得安排人去安抚沟通。还有员工的抱怨和罢工、家长的唾骂和威胁、供应商的上门讨债、园区房东的强制锁门、投资人的仲裁诉讼……现实生活远比小说电视剧还刺激。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们的要求都是合理的,只是我现金流支撑不了,无法及时兑现。在此之前,我能做的都做了,贷款、抵押、借钱、卖房。我一边焦虑愧疚,一边想办法周转,一边安抚家长,给员工打气,向供应商承诺。

我们这个行业和生产销售产品不同,是一个“人”的行业。人是一切,人的信任是一切,没人没信任,一切工作都无法开展。而老师和员工的信心、信任主要来自我,我必须看起来自信满满,公司必须看起来一切都正常。而实际上,我早已经抗不下所有。

我总是努力地一个人抗下所有。实际上我并不能。这份不舍,情怀,感性,也加速了今天的衰败、死亡。如果疫情初期,我壮士断臂,能砍的砍,能关的关,缩小规模,精简人员,也就不至于今天现金流的全盘坍塌。

罗永浩是创业者的榜样,他没有跑路,值得所有创业者学习。我也希望能向他一样,东山再起,偿还一切,重新建立信任体系和口碑。至于,能不能像他一样直播带货,我会试试看。此前,我一直有直播讲课、卖课,但效果甚微,也没试过卖其他。等线下门店都关闭后,我会有更多时间来尝试线上吧。

资本:内部人怎么还互相伤害?

此前,纽诺的融资历程是:2017年的Pre-A轮融了几百万,2018的A轮融了几千万,然后是2019年的B轮,几千万。当时纽诺教育在珠三角扩展到近40家,估值达5个多亿,前来合作的风投非常多。

我们还有一笔融资是疫情前谈的,都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但因内部股东意见不统一,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内部协商沟通。紧接着就疫情来了,准备新进入的资方见疫情不明朗,就暂停了投资。

疫情期间我们还谈了一个投资机构,他们一直表示会投资我们,签了TS、做了几轮尽调,投资协议都改了好几版了,我苦苦撑着,最后他们的资本还是没进来。

在这之前我已经借了非常多的钱,亲戚、朋友,银行贷款。天河的这套是我自住的房子,卖了不到几百万,先把借的个人的钱还上,然后就顶了三多月。

融资能注入新鲜血液,能帮机构继续撑下去。如果现在有资本进入,我们完全可以起死回生。

现在,家长已经提出退费的大概是300多万,没有申请退费、还在托育的家长缴费大概是600多万。员工的工资欠了不到200万。银行贷款1000多万,我个人无限连带担保的。剩下大约7000多万是欠投资人的,已经有投资方起诉了。

我在短时间内做到直营连锁全国第一,这是资本带给我的力量。没有资本扶持,凭我一己之力,绝对做不到。资本带给我的不只是资金,还有资源和指导,会引荐我很多凭我自己无法接触不到的人脉和资源。所以,要感谢资本给了创业者机会,让我曾经荣耀地站在了人生巅峰。

目前只有一家投资机构起诉,冻结了我的股权,微信支付等功能,这家投资机构的诉求是要让我把股权变债权,这件事在疫情期提出。我感到委屈的是,本身已经很多困难,内部人还要雪上加霜。

所以在我看来,关于这个部分的教训是,早期签署了大量的对赌协议和回购义务,这是最大的坑,乃至现在负债1亿,成了财务上的天坑。

如果实在要给创业者一条忠告,那就是:不要卖房创业,不要借钱创业!有多少钱,干多少事,有多大能耐,扛多大事。否则,九死一生的创业,会带你奔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合伙人:创业还是要志同道合

除了早教机构初期是合伙制,后来就是我一个人当老板,其他是投资人(给钱,但不参与具体事务),这可能也是我抗不下去的原因。

网上说的所谓的合伙人,严格说是员工。在公司筹划之初,我不懂股权,但又希望激励员工而设置的奖励机制。奖励机制设计不规范,漏洞百出,其中两位员工离开时为股权问题纠缠。导致的各种麻烦,也不能完全怪他们,确实跟我初期缺乏公司管理运营常识有关。此后,这些也都得到了解决,有的支付了费用,有的通过司法途径公正解决。

创业确实是一件有门槛的事,需要创业者具备很高的素养,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还包括团队管理,财务管理,法律等等各方面。否则,面对的可能是狗血,就像我现在,一无所有了,还会有人跳出来踩几脚。人性的丑恶,是你想不到的残酷。

比如李晓艳,她介绍了一家投资机构给我们,算是一个中介,按照行业惯例,获得投资后我们需要给李晓艳支付FA的费用,就是中介费,行业标准一般都是投资额的2%到3%,当时应该拿6万至9万块钱。但是她的要求是30%的股权。

投资方帮忙找出了当年的微信沟通记录,后面是重新签了一份协议。经过协商,我们按照投资额的5%支付了李晓艳中介费,给了她15万,而不是30%的股权。

现在回头看,自己对资本没有任何认知的情况下,就拿了那么多风投,也才会被李晓艳索要30%股权的FA融资服务费。

至于傅XX,他在公司大约工作了4个月,主要负责园区选址工作,工作期间完成了一个园区的选址,他的名字确实出现在公司用于股权激励的合伙企业里。

傅XX没有出资,但是为了迅速解决问题、开始新一轮融资,我的朋友花了70万买了傅XX持有的合伙份额,有协议和付款凭证。他这不能叫被坑了。傅XX如果认为自己被坑了,会去法院告我的。已经5年了,他并没有去。

杜XX也确实是公司的职工,当时是市场部经理,离职后作为原告起诉完公司,起诉我,劳动仲裁和股权纠纷打了N个官司,但是都没胜诉。从劳动仲裁到一审、二审,没一个胜诉的。

合伙人是一个复杂的事,能用钱解决的,不要用股份,不然到时候,每一个人都跳出来说自己是合伙人,就跟李晓艳事件一样,连一个投资中介,也要说她是合伙人。

当你顺利成功之时,你可能会被光辉荣耀遮蔽双眼。当你深陷困境之时,你才能看清身边的人和事。我很幸运,我的家人,朋友,姐妹,都对我不离不弃。我的部分员工,哪怕好几个月工资没及时到位,也在力挺我。

最让我感动的是,好多家长主动提出每个月多缴纳2-3千的学费,希望维持园区不倒闭。还有曾经离职的员工,纷纷找我索要账户打钱给我。还有一些我从未谋面的人,用微信转账几千上万给我(当然我没收,不是我高风亮节,而是我银行账户和微信账户已被法院冻结)。

所以创业一定要找志同道合,能力相当,每个人都独当一面人成为合伙人。而不应该是我这种,一个人当老板,然后把员工一个个培养起来,再给他们股份做激励。这种搞法,成功案例应该也有,但比较稀有,因为员工很容易停留在员工的视角和视野,而很难成为你的战友伙伴,可能也不是他们不愿意努力,而是本身所处的能力天然不同。当我遇到麻烦,依旧只我一个人冲在前面,非常孤独。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创业需要伙伴相互扶持。

当然,就算纽诺教育倒闭了,我依旧认为托育是个非常好的市场,有前景,有需求。托育是社会的刚需,是这个时代养育孩子的标配,能真正的解决双职工养育孩子的问题。如果托育得到政府的扶持,大量推行,或许能促进新生儿的出生率,促进人口的增量。托育是个有利社会的好事业。

乐观点想,多少人能拥有我这样痛彻心扉的创业经历呢?其实,我也想过,如果我一直在外企当职业经理人12年,我会是什么样子。我想,现在的我肯定是更优秀的,虽然我还是创业失败者,一切归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