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元宇宙爆发的背后逻辑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mtpost.com/598202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长江商学院,作者 | 李洋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万物皆可元宇宙”。

元宇宙这个陌生的概念裹挟着一股巨大的力量,把人们此前对于互联网的知识和经验打的七零八落,然后再混杂上一堆更新的名词和技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

那么,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元宇宙兴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们应如何理性看待元宇宙?



01 何为元宇宙?

元宇宙一词受到全世界广泛的关注,但这个概念刚刚兴起,我们要辨证、理性地看待新的热门名词。

元宇宙Metaverse是由两个词组成:META和VERSE。META作为前缀有“超越”、“之后”的意思,如 Metaphysics 译为“形而上学”,因此,Metaverse也可以翻译为超宇宙或后宇宙。

那么到底什么是元宇宙?什么不是元宇宙?这是一个很难区分的话题。

1. 一定要带上 VR 眼镜才是元宇宙?Meta的主营业务就是元宇宙?

2. 读金庸武侠小说是元宇宙吗?玩原神游戏是元宇宙吗?

3. 刷抖音是元宇宙吗?买卖比特币、NFT是元宇宙吗?

元宇宙描绘的可能是多年以后的未来,当虚拟数字主导现实生活。

比如一个人数字分身的形象比现实世界穿什么衣服、化什么妆更重要的时候。

那可能才是元宇宙的开始,而我们现在远没有达到那一步,所以要客观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

02 元宇宙为何火爆?

为什么元宇宙会在这个时候被广泛传播?

背后的驱动力既有社会性因素也有科技因素。

早在9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老先生就已经关注了虚拟现实,并且提出了“灵境”这一类似元宇宙的概念,他觉得“灵”比身临其境的“临”可以更好的表现触达虚拟现实的意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元宇宙已经有了一些雏形,比如腾讯的QQ秀。

多年前,腾讯将商业模式创新,从简单的社交网络模式升级为通过售卖虚拟物品打造虚拟生态的方式,从那时起,腾讯的商业模式和财务模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们从QQ秀可以看到元宇宙的影子,QQ秀是虚拟的、精神世界的东西、纯粹基于互联网,给人创作的空间和表现的自由,同时还有自己的支付方式Q币,形成了小型的元宇宙闭环生态,并且年轻人热衷于此。

提到元宇宙大家会立刻想到《头号玩家》,而我想到的是《盗梦空间》,男主角来到穷人生活的地方,发现他们聚集到一起,喝下药水做想做的梦,穷人做富人的梦,没有腿的残疾人做可以走路的梦。

对现实不满的人,梦便成了最真的现实。

这也是元宇宙最有魅力的地方,除了高科技星辰大海以外,它给予了一些对现实不满的人可以超越现实的可控梦境。

疫情也是虚拟经济的催化剂。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曾说过:

再过数十年,当人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如果他们还记得新冠疫情,他们记住的不是疫情本身,而是“哦,就是从那时开始,世界完全数字化了”。

由于第一波疫情在欧美国家蔓延,人们居家办公的程度普遍较高,对虚拟经济和线上文化有更深刻的感触,微软、推特、脸书等大互联网公司甚至允许员工永久在家办公。

提到这些大公司,垄断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无论中国或者美国,数字科技始终被几家大互联网公司把持,业界起名为“围墙花园”。

其实,有围墙的花园不是问题,有围墙的花园太少才是问题。

当大公司通过技术、资本、规模各种优势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而然就会触及到反垄断的红线,而舆论也会对掌握巨大资源的垄断组织天然地产生反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元宇宙应运而生,成为了大公司做出转型和转移大众注意力的新机会。

03 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

为了打造可与现实世界媲美的“真实感”,元宇宙不仅需要注重人体的“五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觉),还需打造环境的真实感以及社会经历的真实感。

这需要不同的前沿技术在背后作支撑,涉及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以及大数据、传输技术、边缘计算、云计算、图形计算、AI(人工智能)等。

它需要多种前沿相关技术的高度融合才可能实现,但现在看来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步。

以下几种技术或许成为元宇宙的底层逻辑:

低代码时代

随着低代码时代的到来,我们不需要一行一行地写代码,而是可以通过拖拽模块进行创作。

据咨询公司 Gartner 加特纳估计,全球已有半数的中大型企业开始使用 low-code 低代码、codeless 无代码和 serverless 无服务器平台。

机器智能

Promethean AI(普罗米修斯人工智能公司)与数字艺术家合作,帮助他们构建无代码的虚拟世界,让艺术家专注想法创意和问题解决,而让机器承担大量的平凡、重复、非创造性的工作。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最早叫技术仿真,涉及到很多基础性的学科,

比如实时光线追踪、实时物理仿真、实时物联网数据传送等。

以实时光线追踪为例,为什么我们看到某些图片会觉得比较真实而某些不真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光。

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光,不仅来自太阳和灯光,还包括各种光源通过反射、折射到物体表面形成的亮度。

能否把光线的折射和反射全部计算清楚,是非常复杂的数据问题,涉及到数学、物理等诸多学科。

区块链热潮

区块链的到来似乎为反垄断的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尤其是近年来智能合约、非同质化代币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一些欣喜的东西。

智能合约是基于 Ethereum (以太坊)的去中心、无信任、安全、透明的应用,包括记录存储、数字资产确权、平台治理、保险产品、供应链自动化等。

非同质化货币(NTF)可实现去中心化、无信任、可编程的数字资产确权与交易,提供可证明的稀缺性和可证明的溯源,可应用在包括游戏、虚拟资产、数字艺术等方面。

分布式网络

分布式网络的发展是元宇宙、虚拟现实极其需要的,4G、5G网络很难承担起大量数据的实时传输,而通信网络的发展是元宇宙实现突破的最基础的技术。

04 “风口”或“虎口”?

元宇宙概念火热的同时,也带动相关概念股的涨势,仿佛一夜间成为一个重要的投资风口。

但也有声音提醒,要谨防“风口”变“虎口”。

几乎每次大的概念或全球性的概念出现时,都会出现类似的资本市场波动,如几年前的区块链泡沫等等。

具体到投资环节,有专业投资经验的机构在作出判断时,会更注重投资的证据与细节支撑,不会轻易被虚无缥缈的概念左右。

此外,在当前疫情环境下,经济不确定性在增加,投资者对泡沫型的概念也需更理性和审慎地看待,不要因此忘掉市场和经济学的基本逻辑。

距离实现真正的平行虚拟世界任重道远,投资者在下注元宇宙相关概念时,要清晰认识到背后隐藏的风险,这不仅包括舆论泡沫风险,还包括经济风险、监管问题、伦理约束等系列问题。

几年前,区块链也曾受到市场和资本的热捧,但事实证明其还有诸多不成熟的环节亟待完善。

同理,支撑元宇宙背后的相关技术也尚处未成熟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历史重演”的考验。

05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元宇宙”

科技和商业的目的最终都是以人为主。

中国的Z世代正在身体力行的在尝试元宇宙。对于他们来说,线上虚拟化提供了便利和更好的体验,同时也是他们用来与上一代人做区分的工具。

元宇宙本身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先锋艺术,代表着乌托邦式的社会组织,可以沉浸其中逃离现实和学习的压力,这对于血气方刚的年青一代非常有吸引力,但他们喜欢的东西是否正确只能交给历史去评判。

元宇宙是一个非常宏大但也非常模糊的概念,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元宇宙的定义。

未来,元宇宙是面向新时代用户,有大量内容创造者和技术精英引领,基于高速网络分散的多元“宇宙”。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