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迅雷“内讧”背后:李鬼现形倒打一耙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aijia.baidu.com/s?id=1585448328867081646&wfr=pc&fr=idx_top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迅雷“内讧”背后:李鬼现形倒打一耙

迅雷“内讧”背后:李鬼现形倒打一耙
2017-11-30 10:28百家榜创作者,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一则正常的业务公告招致一份无端的诽谤诋毁,正处于上升轨道的迅雷突然被拖入一场巨大的风波之中。

u=3782197058,759898658&fm=173&s=E59B30D418528ECC10CF76820300A08C&w=600&h=392&img.JPEG

11月28日上午,迅雷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迅雷金融”及其旗下蜂鸟金融、迅雷易贷等一系列业务均系“迅雷大数据公司”所经营的业务,而非迅雷集团旗下业务。迅雷大数据公司系迅雷于2016年8月投资的企业,但后者早已于2016年12月因为股权变更失去董事会席位以及监督管理途径。公告同时声明将正式撤销对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品牌和商标授权,并要求其全面停止对迅雷商标的任何使用。

这则业务公告很快得到了涉事另一方“迅雷大数据公司”的回应,在回应中,迅雷大数据公司不仅否认收到迅雷集团关于撤销迅雷品牌和商标授权的通知,还将矛头直接指向迅雷现任CEO陈磊,称迅雷官方微博发布业务公告一事是陈磊以其职务之便实施的单方面打击报复行为。至此,双方各执一词,孰是孰非已经难以辨别。

大量媒体在报道中用了“内讧”一词来形容这场风波,但根据能够查询到的、公开的股权结构信息则显示,“迅雷大数据公司”的实际控制方的确已经不是迅雷集团,该公司的第一股东是一家名为“相成科技”注册地为天津的企业。显然,用“内讧”一词形容这起事件并不十分准确,而更像是一场李逵遇见李鬼反遭后者倒打一耙的荒唐闹剧。

谁是李鬼?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商事主体登记及备案信息查询的结果显示,2017年1月10日,“迅雷大数据公司”发生一次股权变更,变更后的第一股东显示为天津市相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30%,原本的第一股东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变更之后股权比例下降至28.77%,并失去董事会席位。

对这次股权变更行为,迅雷方便表示没有经过任何迅雷公司董事会批准,也缺乏必要的内部审核流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受了严重的利益损失。然而,在股权变更之后迅雷大数据公司仍然打着迅雷的名义经营着旗下迅雷金融等一系列业务,显然股权变更后的第一股东天津市相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了这次股权变更的最大受益方。

u=2249284622,2953022264&fm=173&s=0011CF309D98C1C856F1DCCF0300D0B2&w=571&h=294&img.JPEG

那么,天津市相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这家公司又是什么来头?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八个股东中,“天津葆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於菲”占绝大多数股份,其中仅於菲个人持股就高达66.67%,而进一步查询“天津葆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结果显示这家企业由“於菲”100%控股。毫无疑问,“於菲”是天津市相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最大股东。

“於菲”又是谁?答案令人瞠目结舌。於菲,迅雷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迅雷法务负责人、迅雷政府关系负责人。至此,谁是李鬼已经显而易见。身为迅雷集团高层管理者的於菲,同时对“迅雷大数据公司”拥有近乎绝对的控制权和利益关系,显然存在较大利益输送嫌疑。

尽管於菲已经于近日辞去迅雷大数据公司职位,且不再持有该公司的股份,但截至目前由其担任最大股东的天津市相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仍然在迅雷大数据公司的股东构成之列。最新消息显示,於菲透过助理之口表示这场风波与其本人毫无关系,但在确凿的事实面前,这番否认显得苍白无力。

现在看来,於菲与迅雷集团、迅雷大数据公司之间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无论如何也揪扯不清了。

真李逵反遭倒打一耙

於菲在任职迅雷高层管理者期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行为,其个人又从中获得了多少利益,这些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展开进一步调查,目前尚不能下定结论。不过根据迅雷集团方面披露的信息,迅雷集团与迅雷大数据公司之间签订的协议存在多出有失公平之处。而这些协议均系於菲负责的迅雷法务部所签订的。

迅雷方面称部分合同条款对迅雷非常不平等,如迅雷需要每天、无偿的、免费的提供3000万的迅雷UV流量给到迅雷大数据公司,根据迅雷方面的估算这些UV的价值在6-9亿元之间。此外,迅雷认为迅雷集团对迅雷大数据公司此前所签署的品牌授权协议系单方面的利益输出,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旗下所有分公司,都可终身免费使用迅雷公司的品牌,而迅雷方面却对此缺少知情权。

这种授权明显不合理。一方面迅雷始终没有将迅雷大数据旗下业务收益列入财报统计,另一方面迅雷却要承担迅雷大数据公司打着迅雷名义经营业务带来的风险。对于这种风险,迅雷应该早就有所警觉,但该来的还是来了。

从2017年11月开始,大量关于迅雷展开现金贷等金融业务的报道开始见诸报端,正值有关部门开展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工作,引发公众对迅雷金融业务是否涉嫌违法的质疑。直到看到这些报道和质疑,被蒙在鼓里“躺着中枪”的迅雷才开始对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旗下业务展开了解。迅雷在声明中说迅雷集团早已对迅雷大数据公司失去监督管理途径,由此可见此言不虚。

出于向投资者和外界澄清迅雷集团和迅雷大数据公司之间关系的考虑,迅雷发布的那则业务公告应该说合情合理。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迅雷大数据公司竟将此视为迅雷CEO陈磊个人单方面的打击报复行为,并且倒打一耙称迅雷不久前发布的“玩客币”是变相ICO的骗局。

这对于上任不久的迅雷新CEO陈磊来说,显然是对其个人声誉的严重伤害和职场生涯中的一次挑战。对陈磊说,幸运的是所有迅雷董事会成员,包括邹胜龙、程浩在内的迅雷联合创始人,都选择站在了陈磊这一边。

一次关乎未来的决定

可以想象的到,11月28日这个夜晚对迅雷董事会所有成员来说都是一个不眠之夜。

直到29日凌晨4点35分,迅雷官方微博再次发布公告,对一些事实做出澄清并针对玩客币发布几项措施。公告由迅雷董事会成员联名发布,特别强调对CEO陈磊有充分的信任和授权,也有良性的监督。并表示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鼓励并支持共享经济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创新。

迅雷董事会的这项集体决定无疑给陈磊吃下一个定心丸,同时也透露出迅雷对未来战略发展方向的坚定。从下载业务向云计算延伸,迅雷正在经历一次彻底的转型,而于2014年底加入迅雷的陈磊显然是这场关乎未来的转型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三年以来,基于智能硬件产品迅雷赚钱宝和CDN业务的整合,创新性的“无限节点”共享经济云计算已经成为迅雷一项重要收入。迅雷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全新的战略业务云计算已经连续8个季度保持大幅增长,保证了迅雷连续6个季度总营收的同比增长。而不久前发布的“玩客云”则是迅雷赚钱宝的升级版本,引发争议的“玩客币”则是针对玩客云用户推出的一项激励计划。

按照最初的设计,“玩客币”仅作为一项类似Q币的虚拟货币,供会员在迅雷生态体系内消费,迅雷既不设立交易平台,也不允许用户私下的交易行为,更坚决反对炒作行为。鉴于公众对区块链技术和虚拟货币的敏感,陈磊还曾在玩客云的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玩客币绝不是变相的ICO。即便如此,仍然未能避免少数投机者的私下交易行为。

迅雷董事会发布的联合公告中,再次明确了玩客币的性质和流通范围,并针对非法交易行为发布多项举措,如对玩客币钱包采取实名制,对涉嫌非法交易的会员账户进行封号处理等。可见迅雷对玩客云加强管控的决心。任何的企业的转型都伴随着不可避免的阵痛,迅雷也不例外。云计算俨然已经成为迅雷未来的重要战略方向,并且带来了稳定的收益,这个方向显然不会因为一次质疑一场风波而转移。

迅雷董事会的这次集体决定可以说关乎着迅雷未来的命运,而这场围绕在迅雷与其所投资的迅雷大数据公司之间的商业纠纷,也终将成为迅雷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举报/反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