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深扒红芯浏览器的“骗局”,不过是套壳Chrome的伪自主创新?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tmtpost.com/3420315.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emIJzma.jpg!web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 昨日,一则创投公司的融资信息引起了科技圈的关注,即红芯浏览器被指套壳谷歌浏览器Chrome,还过于强调民族自豪感,夸大自主创新,有网友将其归拢于“汉芯”事件之流。

8月15日,自主研发浏览器核心产品的“红芯”公司宣布完成2.5亿C轮系列融资。本轮投资方是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户投资,以及晨兴资本、达晨创投、IDG资本等机构继续跟投。红芯创始人兼CEO陈本峰提到,本轮融资主要来源于红芯目标行业市场客户的战略投资,并即将开启新一轮融资。

q2m2Ej3.jpg!web

但随即便出现网友及媒体爆料,红芯浏览器被指是一个经通过谷歌浏览器内核进行二次开发的浏览器,疑似套壳浏览器。

目前,全球共有五大主流浏览器:IE浏览器、Opera浏览器、Safari浏览器、Firefox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四大浏览器内核:微软IE浏览器内核Trident、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Blink、苹果Safari内核Webkit、火狐浏览器内核Gecko,而有不少国内浏览器产品都是基于上述浏览器内核开发,像360浏览器、QQ浏览器都是采用双内核。这类浏览器产品,通常也会在产品推介中标注是基于哪种内核开发。

qI3EFfF.png!web

eER3Afe.png!web

例如上述浏览器的宣传话术中,都会直接标注是基于某浏览器内核开发。

但在红芯的露出的图片中,则暗指红芯Redcore可以与上述四大浏览器内核并列。

IF7Zfma.png!web

随后,自媒体小声比比发布文章《融资2.5亿的国产浏览器之光,竟然只是谷歌浏览器换了层皮?》表示,红芯浏览器内核实为Chrome两年前的版本封装。

据钛媒体联系到一位接近红芯高层的人士,该人士解释道,红芯浏览器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双核浏览器,其中一边是专门为企业级设计的企业级浏览器。双核应用本身存在一些技术创新,但宣传上“吹得太过了”。“他把两核之间相当于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就是安全屏障,对用户的身份认证用一个核,访问用另外一个核。技术上还是挺有特点的,确实是在宣传上出现了问题。”

钛媒体同时联系了创始人陈本峰本人,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晚间,陈本峰接受新浪科技专访,在专访中,陈本峰重申从不避讳谷歌内核的事儿,但红芯在此基础上有三个创新,这就是自主创新。

“第一是红芯隐盾,该功能主要是让企业的应用系统隐身,从而避免外部攻击的可能;

第二是红芯云适配,主要是将企业PC端系统适配至移动端;

第三是安全可控,通过DNS、加密缓存等功能,保护企业隐私。

我们也有十多个专利,针对这款浏览器的专利,目前还在申请。

直到现在,我们有几百个用户,包括比亚迪等大企业,当然也有政府用户。我们对用户是有价值的,客户也是根据产品的价值去买单。”

陈本峰表示,在企业办公这个领域,还是有很多细化的场景。“创新永远来自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的理解,然后再加上技术,这就是一种创新。”

红芯时代公司也发出官方声明,红芯浏览器内核架构(Chromium开源项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红芯浏览器是针对企业办公场景设计的。

qaYzuyN.jpg!web

被指套壳Chrome浏览器,与自主创新不符

在本次融资信息中,红芯浏览器的定位是国产自主可控的企业级浏览器,其标志是研发了红芯Redcore这一核心浏览器内核。

红芯浏览器内置了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及云融合内核扩展引擎,可以灵活拓展浏览器内核能力,通过融合IOT、AI 、AR/VR等新技术场景,搭建统一的企业应用平台及工作入口。

而在红芯企业浏览器官网也成,红芯内核基于通用内核架构,并将红芯内核与Chrome、IE浏览器等并列。

Nrmq22q.png!web

截图自红芯企业浏览器官网

而用户及媒体感到愤怒与被“欺骗”的地方在于,在解压该浏览器压缩包是,最终会显示一个Chrome文件,这与红芯所宣传的自主创新内核Redcore不相符。

据科技自媒体“小声比比”对该浏览器解压发现,红芯浏览器最终会得到一个chrome文件,其版本号是49.1.2623.213,该版本正是Chrome最后一个支持XP系统的版本。

7ZbiAjm.jpg!web

IT之家一位作者同样对红芯企业浏览器进行了测试。

该作者称,他打开浏览器按照查看谷歌浏览器内核的方式随便开了一个网页之后打开开发者工具,在console下输入navigator.appCodeName回车后返回的信息居然有国外浏览器的产品代号:Mozilla。

fyAvqaf.jpg!web

而继续在控制台输入navigator.appVersion返回的结果是:Chrome/49.1.2623.213。这居然还是49.1版本的谷歌浏览器内核!

fYJ7nmr.jpg!web

而“套壳”现象在被发现后引起舆论声讨,更是因为“红芯”这一名称,有网友将其归拢于“汉芯”事件之流。

不过,据《财经》采访知情人士称,红芯浏览器主要的创新都是在功能层应用层,内核层面并没什么改动,但是最近在内核层面也开始做一些创新,所以并不能完全简单地说就是谷歌浏览器套了个壳。

但红芯浏览器在宣传话术时,确实存在过于强调民族自豪感,夸大自主创新的部分,误导用户,才有了后续一系列“打脸“言论。

在红芯浏览器的宣传话术中,也多次强调国企客户的认可,“目前红芯业务收入已经连续2年实现同比近3倍的增长,也获得国务院、国资委、中车集团、国家电网、金融街等大型国企、外企的客户的认可。”

但据澎湃新闻披露,中车、海信都予以否认,国资委内部人士则称,国资委个人电脑中没有统一安装红芯浏览器,都是根据个人爱好自行选择浏览器,也没有通知要求安装此软件。

更名惹祸?

今年6月25日,美通云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并更换品牌为“红芯”,“云适配”等产品也统一加上了“红芯”头衔。

官方主页上也显示,公司主要有两大产品,一是引起轩然大波的红芯企业级浏览器、二是红芯云适配。

在官网上,红芯云适配的定位是全球领先的移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企业移动化高效开发提供完整一套解决方案。产品包括红芯移动办公平台、红芯移动管控平台、红芯移动开发平台、前端开发框架和红芯移动办公SDK红芯隐身防御系统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安全访问方案。基于“云适配”和防御系统产品基础上,红芯推出了浏览器产品,卖点是“安全”、”企业级”。

r6FfMjR.png!web

企业移动办公解决方案,截图自红芯云适配官网

实际上,“红芯”项目的前身——“云适配”项目成立于2012年,该团队在美国西雅图创立,并获得了微软创投的扶持。在早期钛媒体专访中曾提到,云适配的第一个客户是美国西雅图贝尔维尔市的一个政府网站。

陈本峰在创建云适配初期,就已经将企业级浏览器布局在公司的产品线中,在完成“跨屏云Xcloud和Amaze UI”两大开发工具之后,云适配在2015年完成的B轮融资目标,就是为开发中国首个HTML5企业级浏览器——“Enterplorer”。

按照时间与产品内容推断,Enterplorer企业级浏览器应当为红芯浏览器的前身。

据当时的报道称,云适配办公浏览器Enterplorer拥有自主创新的浏览器内核,支持双渲染引擎技术。它可以对同一个网页完成两个不同交互界面(PC页面+移动页面)的渲染,基于全球统一的HTML5技术标准,可快速实现对企业原有B/S结构的PC端业务系统的移动化。

同时,Enterplorer整合所有应用的统一入口,实现应用消息推送、即时通讯一体化的使用体验,并使用单点登录技术,一次登录即可访问企业所有办公系统。

而通过Enterplorer的统一管理平台,企业管理员可以对用户进行包括设备、策略、应用、安全、日志等全面的管理,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在完备的保护企业数据安全的同时,提升管理效率。

但在当时,Enterplorer的发布未引起多大波澜,也未引起争议。

从完整的产品线来考虑,该公司的核心产品及发展路径是,先有“云适配”这一企业移动化解决方案及安全访问方案后,将其装载到浏览器上,才能算得上是一条完整的产品线(适配引擎、开发工具和企业级浏览器)。

可以说,该公司为了开发出一个适合企业级客户应用的产品,这部分确实是需要做自主开发的工作。“红芯(云适配)”是先有适配引擎和开发工具,后有“浏览器”,而浏览器有很大可能是“抄了近路”。

陈本峰曾在朋友圈中表示,公司品牌升级为“红芯”后,业绩增长不错,2018年Q1销售业绩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50%。

暴风中心的创始人陈本峰回应:错在宣传太浮夸,把自己摆得太高

早在2015年,钛媒体就对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本峰及其创业项目——当时名为“云适配”,进行了深度采访及报道。(详见钛媒体前文: 完成B轮千万美元融资,云适配的企业级浏览器将如何颠覆企业级市场?

陈本峰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曾在科大讯飞团队中实习近三年。随后赴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师从沈运申。其硕士论文题目即云适配。毕业后,陈本峰被跨国招聘至美国微软总部,参加了微软IE浏览器的核心研发团队。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微软时期,陈本峰本人曾参与下一代互联网标准HTML5国际标准制定以及IE中HTML5引擎的设计。全球知名的IE 404页面也是由陈本峰开发。而企业级浏览器这一课题,也是陈本峰主要研究的方向。

据启信宝显示,2013年6月24日,云适配(红芯)获得科大讯飞300万元天使轮融资。但该事件爆发后,科大讯飞官方的回应是:陈本峰不是讯飞创始成员,其本科在公司实习过。公司也未投资过该企业,是关联公司在2013年的天使投资项目。

2015年6月,云适配再次完成了千万美金级别B轮融资,投资方为晨兴创投与IDG资本。IDG资本是互联网行业顶级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了百度、腾讯等众多的公司。而晨兴创投的刘芹则凭借对小米的投资一战成名,同时还是搜狐、携程和凤凰网等互联网项目的最早机构投资方。

针对“套壳”言论,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回应媒体,“套壳”为网上文章断章取义,安装包里之所以有Chrome文件,因为本来就是基于开源的Chrome架构。但红芯依然是自主可控的国产内核,因为有智能感知渲染等其他方面的创新。至于安装包为何下线,是因为技术部启动应急预案,开始自查。

“红芯浏览器包含Chrome在里面,但并非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单看安装包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

她还表示,客户满意度很高,绝不是拿国产概念去骗钱。 不过,高婧此番言论并未被市场接受,其本人也媒体挖出虚报学历。

据雷帝触网报道,高婧一度的介绍是,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及哈佛大学。但真实情况是,高婧并非是毕业于哈佛大学,而是哈佛大学的(交流学生)。

ZvYzMjq.png!web

截图自雷帝触网

创始人陈本峰对《财经》杂志回应称,红芯浏览器确实是基于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而开发,但他强调,红芯在内核层面有自主创新,以适用于中国企业用户的办公上网需求。

“我们不是要骗什么国家资金,我们没有拿过国家的钱,我们的客户都是企业用户,并没有特别强调政府用户。”

在他看来, 红芯错在宣传太浮夸,把自己摆得太高, 而民众又对“伪自主骗国家”的行为深恶痛绝。如果肯踏踏实实的基于谷歌浏览器内核做扩展开发,满足企业客户的实际痛点,红芯还是一款不错的产品。

针对下一步如何走,陈本峰回应新浪科技专访时表示,下一步可能就不做宣传了。我们就想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把技术做好,他本人觉得这次可能真的是因为融资宣传的比较猛,然后才会这样。

“我还想说,今天确实对我们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日子,如果这块没挺过去,我们可能明天就不存在了,六年的积累和技术创新可能就化为乌有了,投资人的钱也打水漂了,不管怎样,投资人是无辜的,客户也是无辜的。如果我们消失了,中国就少了一家浏览器公司。”

(钛媒体编辑赵宇航综合报道,信息来源包括《财经》、中新网、IT之家、新浪科技、雷帝触网等)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yYr6fJ.jp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