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这些年,我被淘宝京东网易严选微商影响的生活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2254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这些年,我被淘宝京东网易严选微商影响的生活

虎嗅注:这篇叨叨这些年移动购物经历的体验文,初看像个流水账,甚至某些部分会让人惊呼“是不是软文噢”——但这样的疑心真没必要,因为轮番上阵的电商品牌实在太多了,而且作者基本上在夸了前半段后,后半段都会理性客观地指出该app的不尽如人意之处。通过此文,你能看到移动电商对人们生活那些细微而深刻的变化,点点滴滴的进步,甚至会串起你的一些回忆——这就是科技与商业的意义啊。

当然,同时也能猜到,此文作者年纪不会小了。90后、95后经常会下单的app,TA居然一个都没提到!年轻的作者们,谁有线索,把这些年你们用过的、流行过的电商app也写个回忆体验文来啊。

周五晚上,看看这么一篇有点琐碎但不无细节感与温暖的体验文还是可以的,祝你周末愉快。

双十一过后,同事间聊天,互问买啥了,最后的券拿到了没有。“还发券了呀?”我以为我是关注晚会的,但那时我已经睡了。

我是个不太买东西的人,购物习惯偏男性。忙是一方面,主要是天性,不会没有目的去逛街,去商场从来都是目的明确,进超市必然拿着采购清单。如果要买鞋我就去看看鞋,买裤子就看看裤子,万一去了趟商场,试了又试却没有合适的,我会很懊恼白白浪费了时间。

但我又绝对是家庭主妇,家中日常所用皆需我买。每周买菜,换季添衣,日杂诸种。

早年,生鲜——这词儿念着就透着高级——鸡鸭鱼肉蛋水果蔬菜基本是早市、胡同摊儿。后来这些都被清理得差不多了,我住中关村,消费升级到了海中菜市场,品种丰富,蔬菜水灵,鱼管收拾肉管切,是我最能感受美好生活烟火气的地方。

中关村还有一个天大的家乐福,包罗万有,一般我一月去两三次、一次至少花五百块弄几大袋。小区边上还有个超市发,负责拾遗补缺。

我也会逛街,在外地出差的时候,去某处办事开会偶有个间隙,嗯,就是所谓的碎片时间吧,作为一个职业妇女我必须擅于利用碎片时间。

我有几个聪明会过日子的闺蜜,也率领着我参与过以前五一、十一那种黄金周的大促销,华联啊贵友啊,我也是去过的,像Papi酱弄不懂今年的订金膨胀一样,我也从没弄懂过折扣返券。

我最初的网购,和电子商务的发端一样,始于买书。搜索书名、对一下出版社,看畅销榜、别人还买了什么,就购了。我一直认为我是个网购的资深人士、熟练老手,卓越、当当、亚马逊,什么帐号我都有。

很早就装了淘宝,但一直不活跃,马云的成功真没有我的功劳。但我那几个聪明会过日子的闺蜜真的有巨大贡献。其中一个从2004年开始上淘宝,毛估算至今花了七八十万不止。甚至其中一个人在休产假期间本着闲着也是闲着的态度,还开了一段时间的网店,卖她家孩子的同款服装。当然,也没挣着啥钱,后来就关了。进货、发货的辛苦不是捎带脚就能扛得住的。

我网购的经验丰富起来,是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一个让我产生依赖的是本来生活

看,我果然是过日子的人吧。

但我是个有格调有情怀的过日子的人。接触本来,自然是从褚橙开始。

品味人生起起落落之余,就开始体验“宅配送”。每周一次,肉蛋奶菜,产品、配送本身都没问题,就是作为一家日常生活的总设计师,总感觉缺这少那,而且老有一两样全家人都不待见的菜,那种时候会格外觉得有机生活就一个字——贵。

本来生活陆续推出了许多非常打动人心的理念,比如“回家吃饭”,特别棒,符合刚脱贫但累得不成样子的小中产们,工作为了吃口饭,饭都吃不好简直是忘了初心。

后来,在办公区里明显感觉京东火了起来。速度快、进度透明的物流,低价的品牌商品,是更匹配商务人士。

当然也比较适合我。在我这里,京东率先颠覆了家乐福,日杂类我基本都交京东办理了,包括油盐酱醋。

2012年,在办公室看着窗外世界末日样的雾霾,一位技术大咖同事推荐之下,我在京东上下了史上第一个网购万元以上的大单——空气净化器。

后来,我搬家,所有的家电都是京东上采购的。

但我感觉京东只宜买自营的、正常的产品。如果想有些惊喜和意外,需要对比和参照,还是逃不出淘宝的手心,只有那个丰富乱糟的世界才有可能“淘你喜欢”,像我们出国游,最爱的还是奥特莱斯和当地集市,那种大巴扎的感觉。

去年因病宅家,是我淘宝的高峰期,相当于线上逛街了。补充了新家各种零碎,比如泡药酒的瓶子、装茶叶的紫砂罐子、家居的袍子、热水袋、康复训练的各种辅助器具、烘焙的周边、刺绣串珠的工具组合,零七八碎,无奇不有。

我的best buy是花1块钱买了12双劳保手套,质量倍儿好,还包邮啊,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那段居家的日子,隔三岔五收各种脏兮兮的快递,门铃响起,仿佛也在心中擦亮了一个生活的小火苗。

购物是需要热情的。

我想,我的老父亲,几乎每天都要去一趟超市,从楼上走下来,也是一种O2O吧,那是他的健身房,也是他的娱乐场,是他与繁华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想想再久远的乡村集市,不就是搭建了一个十里八乡、隔三岔五的社交平台嘛。

我喜欢我那些个擅于淘宝的女朋友们,她们是生活小能手、百事通,我想买什么了没主意,会习惯性地先问她们,求一个链接。她们和职场,是我人生路的两侧,一侧开会PPT貌似高端大气上档次,一侧小径繁花绝对温润平实接地气。

我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超乎正常人地下载、体验了许多不同的电商APP,二三十个总是有的。

中毒最深的是网易严选。最早安利我的是一个从网易出来的同事,我买了二百多块钱的箱子,号称“来自新秀丽制造商”。之后给家里人各买了一个,随便托运去吧。

后来赶上搬家,买过被子床单拖鞋袜子内衣等居家及家居服装,以及餐厨杯子纸抹布洗碗皂等日杂洗护等。

网易严选虽然便宜,但包装很像样,产品体验不差,且网站风格和文案都是我喜欢的。顺丰送货自然也是不错的。

我反思了一下我这个做品牌人,为何会喜欢没品牌?因为我买的商品多是居家过日子,不供于炫耀,所以品牌溢价部分最容易被忽略掉。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说,当简约的生活方式受到推崇的时候,用网易严选是另一种时尚另一种酷。

我把网易严选推荐给不少价值观相同的人,生活中追求Cheap & reliable(便宜货但靠谱儿),他们都很满意。

我密切地关注了它的成长,基本上除了婴童和电子产品外,每个品类我都买过,俨然成了顶级会员。然而,网易严选的货品偏少,绝大多数都是复购频度不高的,虽然我都开始买零食了,最近也去得比较少了。

我有一个做自有品牌产品的朋友强烈抨击网易严选“品牌制造商直供”的作法,他的观点我也认同,既然要剥离品牌溢价,不该再占人家品牌的便宜,这么傍大款是可耻的。我看严选也做了“黑凤梨”这个品牌,估计也是在考虑下一步吧。

另一个,我喜欢上的APP叫“东家守艺人”,我特别爱看,仿佛杂志里看到了Timeout的那种惊喜,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据说这个应用是阿里系的人出来做的,怎么描述它的定位呢?嗯,特别适合油腻的中年人。刚发现它的那一阵儿,我一没事儿就刷上一个来小时。它的“市集”里有茶道、香道、汉服、各种古法秘制的食品以及中国元素的设计师品牌,简直就是网上的烟袋斜街、五道营啊。

一高兴来几块点心、秋梨膏,吃的那是传承、文化,这种姿式是不好意思嫌贵的。快递送来的包装是很扫人兴的,裹很多层泡沫塑料,有一次点心都成点心渣儿了。

我还买过两件设计师品牌,相当不便宜,然而不合身。只能说人家照片拍得是真好啊,自己长得太没气质了。我就不上买家秀了(此处必须捂脸)。

买过几只不太贵的瓷杯、一个铜碗。但后来那些看着很美的铁器、铜器,以及刺绣产品、首饰,我都没有再去尝式。“新中式商品”的不便宜、不标准、不确定,那种“看眼缘儿”在线下就是一个大问题,在线上要完成购买决策,其偶然性应该是会被放大了吧。

这个网站很新潮,做了很多尝试,直播、众筹,对应着古老的押窑、赌石,我感觉它离我越来越远了。但我还是很推荐朋友去感受一下,万一您对了眼缘儿呢。

毕竟文玩都不是必需品。

前两周和做“淘宝造物节”的朋友聊天,我的感慨是现在啥都是衍生品。或衍生于IP或衍生于网红,品牌找代言人与明星做品牌,殊途同归,人货合一。

说回过日子,我这两年继本来生活后,又开发了春播,据说它的冷链运输很强,更重视溯源、有机、亲环境,偶尔有新奇的产品。

春播的菜确实更新鲜水灵一些,口感也更好一些,比如西红柿和山药这类。但就是品种少,还经常缺货,必然买不齐一周所需,所以周末现在我家会出现本来和春播两家送货的。往好了想,这真是一家宁缺勿滥、严把质量关的企业啊。

它还有一个缺点,物流配送较慢,周五定的不能保证周六一早能到,要是周四下单周五送来了,对于上班族也是件麻烦事儿。

作为社交重要媒介的微信,我的朋友圈里也颇有几个做微商、代购的朋友,或者替他们的朋友、老乡做广告的,这事儿偶尔我也会干。社交嘛,闲着也是闲着,看着顺眼、举手之劳,遇到大方的帮人转发许不齐还抢个小红包呢(特别强调:不仅数量少、金额也特少!)。

代购多是化妆品、不知真假的名牌货,我不太关注的。

微商多为土特产,平谷大桃,富平柿饼什么的,不是工业化产品。我一个好朋友的太太经营茶叶店,天天看到她快乐地做生意,看到她日常的生活,这种熟人间的关注比淘宝的陌生人的“亲”还是要更亲一些的。我偶尔在她的微店里买过点儿茶叶,有兴趣时也会微信和她咨询下价格啥的。毕竟信息互动的机率高,下单、付款都在一个应用里,很简单。

对了,前年为了推广我家三叔的钢笔字帖,我也是开过微店的人呢。

作为无聊观察者,我也刻意去逛过微店,买过一家号称80年代老厂的绣花茶杯垫。不是熟人开的店,要逛,可能我还是会选择淘宝吧。总之,我个人的实践经验,微店交易尚无复购发生。

我查了一下,这几家电商成立的时间点,淘宝2003年、京东2007年、天猫2012年,网易严选2014年。

2012年可能是一个拐点吧,就是大大所说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找了两组数据,一是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二是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可能会对消费行为产生一些影响。

简单对比淘宝和京东,阿猫阿狗,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男性,一个互联网+,一个+互联网,都叫电商,却实在有太多不同。

对比天猫国际和网易严选,是两种并存的生活方式,前提都是有点儿钱了。网易严选也有个卖进口品牌高端产品的大哥叫“考拉海淘”,和天猫定位差不多吧。我喜欢那个叫“尖货”的生动的词汇。尖货和严选完全可以兼容。

互联网公司里许多老大,日常都穿公司广告衫、一线国际大牌阿迪或者Polo,据说陈一舟只穿优衣库,丁磊最初做网易严选据说是嫌无印良品太贵。那个箱子是他偶遇代工厂,发现价格差这么多,先在内部邮件征集员工和他一起团购。传说不知真假。

我国人口众多,百人百样性。小康Plus的人们,生生能把奢侈品买成快消品。大佬们也能给黑色文化衫牛仔裤贴上乔布斯的大牌儿。

去年,马云说要有新零售,于是今年都开始谈新零售了。

我也看到了盒马生鲜的美图、无人便利店的消息,感觉新零售的主战场从书到服装日杂到进口食品折扣奢侈品回归到了本来的生活——生鲜。哎呀,不得不说,本来生活,这个名字取得真是好。

我简单地理解新零售,是基于移动互联、互联网金融、物流特别是冷链运输的成熟。依托互联网,那主要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这些各种先进,从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服务全过程来一轮全面的升级改造,所谓生态圈、业态都得发生重大改变。

两大巨头会有什么变异呢?还会有什么新物种出现吗?有两年没去过菜市场了,我得找个时间去盒马生鲜体验一下。我的一个前同事做的每日优鲜,VI设计特别漂亮,据说送货速度快,我也应该去试试。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