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专访郭万达:大湾区规划落实需要强有力的协调机制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180123/249248_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专访郭万达:大湾区规划落实需要强有力的协调机制

2018-01-23 05:42:11
来源: 时代周报
虽然这条路很长,但当年欧盟一体化从提出到完善也花了接近50年时间,刚成立时叫煤钢联盟,再后来形成关税同盟、货币一体化,再到形成欧盟宪法。

时代周报记者 陆璐 发自深圳

在此之前,“9+2”组合、经济总量超世界三大湾区,加上来自国家层面的肯定,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过去一年中最炙手可热的概念之一,同时对于其所面临的现实障碍的讨论,也从未停止。

跨越了行政区划的大湾区如何进行区域间协调?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将综合改革和粤港澳市场一体化共同推向深入的可行步骤是什么?而在其中,GDP达2.2万亿元的深圳定位又是什么?

1月19日,时代周报记者就以上问题专访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该研究院是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立足于国家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粤港澳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长期研究,郭万达对以上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跨区域协调机制非常重要

时代周报:和过去的特区、自贸区试验不同,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跨越了行政区划,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推进区域协调?

郭万达:湾区具备地理上的某个特征,从而超越了行政区划的划分。

不同于过去的特区、自贸区的经济试验,大湾区是综合的改革开放,已经超出经济领域,涉及大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环保、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功能,甚至包括协调机制。

跨越了行政区划,又是一个综合的大都市区,大湾区在某种程度上既要有中央政府的很多支持,又要有跨不同区域城市之间的协调和联动。在这个层面上,顶层设计加上地方的互动、湾区的协调机制和制度安排非常重要,所以旧金山有湾区委员会,纽约有跨州的港口管理局,来协调跨区域的法律和关系。

时代周报: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对中国城市当下的发展有什么特殊含义?

郭万达:这表明中国的城市要打破行政区划,形成基于市场的大都市圈,使得城市之间更加有机地结合,让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使得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大都市的单词是“metropolitan”,metro本身就有大的含义,另一个含义是轨道,这意味着要联通。表示大都市群还有一个单词是commuting,就是通勤,意味着城市间上下班要方便。目前我们提出的“城市群”还没到这个阶段,但实质上大家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前两天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深圳要构建更加均衡更有辐射力的大都市圈。

时代周报:你认为未来大湾区应该是政策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两者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郭万达: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都很重要,这点是毫无疑问的。首先,大湾区的规划应该由政府来主导,因为城市群规划本身就是一个公共产品,代表公共利益。政府和市场的区别就是政府负责管公共产品,市场负责管私人产品,可以请企业来做,但一定是政府主导。第二,在规划的基础之上,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应该由市场和企业作为主体。但在我们国家,往往政府很喜欢去做产业的事情,一定要规划你该干什么。

针对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我不会去一棍子打死它,但一定要分清楚几个概念: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和产业竞争政策是有关联又有区别的。产业规划并非没有一点作用,但只在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产生作用,在可以复制模仿的产业发展初期有作用。到了某个阶段后,产业规划应该让位于产业政策,更多是着眼于某一类型的政策,比如鼓励创新的政策。而产业竞争的政策则更多是针对中小企业。

以深圳为例,这几年深圳更加着重的是产业政策。尽管美国也有信息高速公路、癌症“登月”计划等科技政策,但这不同于产业规划。

timg_016238.jpg

建议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作一些相应的法律安排

时代周报:大湾区最终目标应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就目前现状来看,你觉得距离建立一个共同市场环境还缺少哪些要素?大湾区涉及港澳地区,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应如何去完善?

郭万达:当我们说共同市场时,实质上是把欧盟作为一个参照体系,尽管也有人提,但我不太倾向于用“共同市场”来对应粤港澳大湾区。因为在我看来,它短时间达不到“共同市场”的程度。但有没有可能做一些其他有益的事情来接近市场一体化呢?我认为是有的。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因为涉及港澳地区,而且是不同的关税区,不同的法律体系,所以是否可以法律先行,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做一些相应的法律安排。例如纽约与新泽西港口管理局,这个局是由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协议成立的第三部门交通管理机构。不仅管理纽约的港口,还有机场和“9·11”事件被炸的世贸中心,现在管理得很好。但在20世纪20年代,两个州相互吵得很厉害,后来是美国国会批准成立了这个管理局,而且有专门的法律,这个法律两个州都要共同遵守,甚至互派警察。

再举一个迪拜的例子。迪拜只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下面的一个城市,当年它要建金融中心时,先是到新加坡、香港去考察,之后专门制定了一个迪拜的国际金融中心基本法。如果不是有了这个《基本法》,迪拜也发展不起来。

所以暂且不说共同市场,而是先思考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如何去丰富实践,我认为可以借鉴纽新航港局或者迪拜的案例。我的建议就是法律框架先行,因为这是一个前提,在这个框架下才可以去做各种各样的规定,才谈得上更具体的实施步骤。这一步如果做到了,就是很大很大的突破了。

时代周报:在建立共同法制框架的目标下,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步骤?

郭万达:现在大湾区规划主要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但规划制定后怎么去落实,这要靠各相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努力,要中央高层来牵头组织实施。大湾区的合作发展涉及“一国两制”下不同关税区和法律管辖区之间的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等跨境通关流动,这超出了发改委的职权范围。

虽然这条路很长,但当年欧盟一体化从提出到完善也花了接近50年时间,刚成立时叫煤钢联盟,再后来形成关税同盟、货币一体化,再到形成欧盟宪法。我们未必需要花那么长时间,但当你开始行动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它就不一样了。

深圳的轨道要跨到珠西去

时代周报:和其他湾区不同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可能不是一个中心而是多中心,深圳无疑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具体来讲,深圳的定位是怎样的?

郭万达:在大湾区下,香港、深圳、广州、澳门是核心城市,尽管有人说澳门小,但它国际化程度很高,是自由贸易港,而且处在珠江西岸,所以澳门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在这当中,深圳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在珠江东岸,和香港、东莞、惠州本身属于一个大都市区。如果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大都市圈,那深港惠莞就是一个大都市区,特别是港深都市区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我的看法是,深圳的轨道一定要跨到珠江西岸去,应加快建设“湾区轨道环线”,这样使得深圳的辐射范围更大,并且对于优化珠三角区域空间结构、促进广东三大自贸片区融合共享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有重要战略意义。另外,深圳一个毋庸置疑的角色是创新。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十几年全国第一,总量占到全国的一半。

时代周报:就深圳的现实状况而言,它离这样一个定位和作用的发挥,目前还存在哪些现实障碍?

郭万达:首先是交通基础设施需要更多联通。就是要实现通勤,现在显然还不够,有时候从香港一些地方过关到深圳,全程还需要两三个小时。如果地铁多几条线,通关上能更加方便,离通勤的目标就会更近一些。其次在产业上,香港的优质高教资源可以和深圳结合起来。再次,香港和深圳之间现在有一平方公里的落马洲河套地区,将来可以和长30多公里的深圳河开放叠加,对深港合作来说是一次加深了解和凝聚共识的机会。

时代周报:在珠三角各市,发展程度不同是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行政区划是否会对市场一体化形成阻碍?

郭万达:这个协同某种程度上就是基础设施联通,因为之后的要素流通主要取决于市场。其次,在国外大都市圈对GDP考核是不太关注的,你去查纽约或者硅谷的GDP根本查不到,他们主要关注就业指标。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将来要增加统计大湾区的人口和就业指标。不要去太过于计较GDP,但税收一定是属地化原则。就业和税收才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