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未破产过的福特汽车,困在新能源时代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16203546867763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作为美国历史上唯一没有破产过的百年车企巨头,福特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面临的形势,变得空前严峻。
电动化转型不力
在百年汽车工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现代汽车工业的重要奠基者以及美国三大传统车企之一,福特汽车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在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六成的中国市场,福特汽车迄今为止,真正有销量和市场存在感的,仅有一款纯电车型Mustang Mach-E(福特电马)在售。虽然江铃福特旗下的领界EV也是一款纯电车型,但这款以江铃为主导的油改电产品,2022年月销量多在个位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即便“押上了福特所有筹码”的Mustang Mach-E,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数据也非常难看。相关数据显示,在2021年4月上市之后,电马连续多月销量不能破百。进入2022年之后,电马销量开始有所起色,但大多数时间也只是徘徊在400辆左右,全年销量尚不足一些造车新势力一个月的销量。即使与传统燃油车企相比,福特电动车在国内的销量也远远落后于宝马、大众、通用等公司。
在福特的大本营美国,福特的表现要好于中国市场。在这里,福特有电马、F-150 Lightning皮卡、E-Transit厢式车三款纯电车型在售,其中,F-150 Lightning皮卡是美国最畅销的电动皮卡,电马也被看作是可以挑战特斯拉Model Y的车型。2022年,福特取得了美国电动车销量第二名的好成绩。
不过仔细来看,福特与第一名特斯拉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竞争层面。特斯拉2022年在美国市场销量近46万辆,电动车市场占有率达65%,而福特总共只有6万多辆,市场占比7.6%。另外,在皮卡文化盛行的美国,依靠在皮卡市场的深厚积累,F-150 Lightning去年的销量达到了15617辆,但今年夏天,全球瞩目的特斯拉电动皮卡Cybertruck即将上市,而且预订单量已经超过了160万辆,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福特F-150 Lightning还能给福特贡献多少销量?答案显然不乐观。
在另一大电动车市场欧洲,福特的表现也很一般,其纯电车型全年销量为2.5万辆,排名在大众、特斯拉、STELLANTIS集团、现代、宝马、吉利等公司之后,位列第十一。与第一名大众集团35万辆销量相比,双方差距悬殊。
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曾多次对外展露福特的雄心:福特要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但现实却是,2022年福特新能源车型(包含混动车型)销量只能排到全球第十八名,而其所有车型总销量尚能排在全球第八位。所以不论是从福特汽车的历史地位、行业地位、还是福特的雄心的角度而言,福特如今在新能源赛道特别是电动化赛道上的成绩,都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
作为过去一百多年中,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厂商之一,福特何以掉队?
保守的福特
马斯克曾说,美国汽车公司里只有福特和特斯拉没破产过。考虑到福特的历史已经有120年,特斯拉才不到20年,所以很容易看出马斯克这话有自抬身价之嫌,不过这恰恰也说明福特汽车有其经营上的过人之处。
福特汽车之所以能屹立百年而不倒,重要的一点在于其对财务指标健康度的关注。活下去是福特汽车的头等大事,为了活下去,福特可以进行大刀阔斧的产品结构调整、业务重组、内部裁员……曾经沃尔沃、捷豹、路虎这些响当当的世界级品牌,都是福特旗下的品牌,但只要影响了财务健康指标,福特都会毫不犹豫地卖出去。
福特的这一特质,也是其可以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成为唯一一家不依赖美国政府对大型车企的巨额救助,自己走出危机的重要原因。
但这种对财务指标健康度的关注,也导致了其在经营上的保守。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福特涉入不可谓不早,但却又每每给人以浅尝辄止之感。
比如1966年,福特就计划推出“Comuta”微型新能源车,用钠硫电池替代铅酸电池,不过最终没有量产;1999年,福特收购了挪威的Think Global公司,但之后推出的Think City微型新能源车销量平平,以失败结束;2009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了福克斯Electric,续航里程可达120km,但最终在市场上也是在悄无声息中,草草收场……
2017年,随着中国“双积分”政策的发布,在中国市场缺乏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福特,首先想到的还是“借鸡生蛋”,当年8月,福特与众泰汽车签署备忘录,决定双方共同出资建立一家合资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结果,福特遇到的却是个“不靠谱的”的对象,导致项目计划迟迟无法落地,最终2021年2月,该计划终止。
直到2019年,福特的合资公司江铃福特才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电动车领界EV,不过这款续航360公里、百公里加速9.6秒、性能平平的油改电产品,在度过上市初期的短暂辉煌后,很快就被市场边缘化。
福特在电动化转型上的谨慎,其实并不难理解,毕竟这么大体量的企业,放弃一直赖以生存的燃油车赛道,积极转型到全新赛道“从头再来、自我革命”,不仅风险极大,还会因涉及企业的战略变化、组织调整、新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人才积累等等方面,导致难度也极高。
但时代发展的大潮不会因为你是否喜欢或者愿意而停滞。随着传统燃油车市场的走低,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2019年,福特的净利润仅有0.47亿美元,而到了2020年,福特的净利润是负的13亿美元,这也是福特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首次遭遇年度亏损。2020年,福特的市值一度只剩下200多亿美元,而另一边,鲜衣怒马的特斯拉市值却屡创新高,在2020年就突破了6000亿美元。
在新能源电动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下,福特不得不开始倾尽全力,拼命追赶。
福特的电动化努力
2021年福特宣布,将其电动化研发的资金从110亿美元提升到220亿美元,并在此后,陆续推出了商用货车E-Transit、电动皮卡F-150 Lightning、Mustang Mach-E三款电动车产品。
这几款车一方面抓住空白的细分市场,另一方面也集合了福特所能采用的最新技术,上市后,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也称得上是可圈可点。
不错的市场表现,令福特信心大增,2022年7月,福特汽车宣布新的电动车计划:预计在2026年前投入500亿美元,陆续在全球建立电动车生产基地、电池模组研发中心等硬件设施,计划2023年电动车总产能提高到60万辆、2026年年产量200万辆。此外,福特准备在2024年于欧洲市场推出7款新品电动车。
为了配合电动化转型,2022年3月,福特将整体业务分为三个独立运营的板块,分别是Ford Blue、Ford Model e、Ford Pro。其中,Ford Blue业务成为燃油车业务主体,负责公司旗下标志性汽车业务的盈利性增长,并为福特汽车其他业务单元提供车辆硬件工程和生产制造支持;Ford Model e业务将加速创新,推出更多具有行业突破性的电动汽车产品,形成规模效益,负责为福特汽车的各个业务单元提供软件、智能网联技术和服务的开发;Ford Pro则负责商业车及相关服务业务。
在业务大重组、电动化快速转型的背景下,福特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裁员,截至目前,福特在过去一年中,已经在北美、印度、欧洲等地裁员超过1万人。福特高层对此表示,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和数字服务转型,福特汽车缺少拥有相关技能的员工,裁员是公司推动电气化过程中降低成本的一部分,同时也在推出大量与电动汽车业务相关的岗位。
除上述举措之外,福特汽车还在积极寻求与其他公司合作,以加快其电动化转型的进程。
比如福特就与大众汽车合作,借助对方的MEB电动平台,生产面向欧洲市场的福特电动汽车。据悉,第一款MEB平台上的福特电动SUV今年将在欧洲市场上市。福特还与大众联合向自动驾驶领域的明星公司Argo AI投入了几十亿美元,不过遗憾的是,Argo AI去年10月已经倒闭。
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技术电池领域,福特也不吝投入,2021年9月,福特宣布与韩国电池厂SK Innovation合作,共同投资114亿美元,在田纳西州和肯塔基州建设两个“巨型工厂”,生产电动卡车和电池。福特在这笔投资中所占的份额为70亿美元,这也是福特历史上最大的制造业投资。
近期,福特汽车官方又宣布投资35亿美元,与宁德时代(CATL)合作,在美国密歇根州投建电动汽车电池工厂。根据协议,福特出钱、出力,宁德时代出技术、服务,双方合作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福特声称,从2026年开始,这座全新电池厂将每年为美国增加约35千兆瓦时的电池产能,足以为约40万辆福特电车提供动力。
巨额的资金投入、大规模的业务重组、精简人员,寻求与外界合作……从福特的一系列举措来看,如今它是卯足了劲在拼命转型。
吉姆·法利也誓言要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此前,福特的计划是2025年成为美国销量仅次于特斯拉的第二大电动汽车制造商。
转型前景不容乐观
虽然福特的电动化转型决心很大,但其面临的挑战却十分艰巨。
目前福特最具产品力也最能体现福特电动化技术实力的产品当属Mustang Mach-E,按照福特的说法,这是其完全从零开始全新研发的一款电动车,包括全新的设计、全新的平台、一流的电驱性能。
但实际上,Mustang Mach-E所基于的Global Electrified 1(简称GE1)平台,是基于福克斯和翼虎所采用的C2架构的改进版本,本质上依然是一款油改电产品。
对车企而言,全新的电动平台能够带来更优化、集成度更高、性能更卓越的车型产品,也决定着车企能否推出具备自己特有优势的产品,但遗憾的是,福特现在尚未推出这样的平台。
打造专属的纯电平台,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人力与时间,这也就意味着福特的电动化转型,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很远的路需要走。
福特显然也知道自身的短板所在,所以福特现在在一些电动车的关键技术上,更多寄希望于第三方合作伙伴。比如福特牵手大众,使用对方的MEB平台研发新车;与SK Innovation、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电池;投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
借助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技术,是一种捷径,但也相当于把自己的命门交到了别人手上。事实上,这方面的隐患已经开始显现。
比如Argo AI公司的倒闭,直接导致福特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据悉,现在福特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放低目标,不再将重点放在L4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上,而是开发更具差异化的L2+和L3级自动驾驶辅助技术。
再比如,近期因为F-150 Lightning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电池起火事件,福特不得不暂停了F-150 Lightning的生产。而该车所使用的电池,来自福特合作伙伴SK Innovation的子公司SK On。
这一事故,令人想到了通用汽车的教训。2021年,由于所使用的LG电池质量问题,雪佛兰Bolt EV频发起火事故,导致Bolt EV三次召回、两度停产,这不仅给通用电动汽车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还带来了近20亿美元的损失。
现在福特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而且比通用更甚的是,福特不仅电池技术需要依赖第三方,甚至电车平台、自动驾驶技术也要依赖合作伙伴。由此也不难看出,福特在电动化转型上,所面临的技术缺口之大。
而没有先进的技术,福特要成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的梦想,也就无法落到实处。
整体来看,现在的福特虽然在拼命转型,但相对于行业的发展速度而言,还是显得太慢。在电动汽车的赛道上,跑在福特前面的有特斯拉、比亚迪这样已经遥遥领先的企业,也有大众和一群中国造车新势力,即使身边还有宝马、奔驰、通用、现代等一众狂飙的传统车企,时代留给福特的机会已经所剩不多。
但福特没有别的选择,唯有迎头赶上,否则迎接这家百年车企的,只能是被时代浪潮所淘汰的命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ID:libusiness),作者:张军智,编辑:平凡,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