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试播集 07 | 少数派作者们最近读完了啥(下)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407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不少读者表示希望能够见到更多关于文化与书籍的内容,充实书单、丰富精神。机器人特地邀请了 Matrix 社区作者们来聊聊自己近期阅读的有意思的书籍。喜欢本栏目的话,欢迎充电或评论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你的每一次真心夸赞或建议,都是作者们前进的动力。

所有内容均遵循 原创、首发、非商务 原则,投稿细则可查看文末。


@James_Tu:《鼠疫》

《鼠疫》是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在 1947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一段发生在北非的港口城市奥兰的普通民众自发抗击瘟疫的历程。

数年前我曾试图拿起这本书来当作故事来阅读,但遗憾的是仅仅开卷数页便觉得阅读过程「晦涩」:固然有中文翻译的一些局限性,但内容本身略显枯燥的慢节奏和压抑气氛让我无法坚持读下去。

1

但在 2022 年春天的上海,当我抢完最后一波蔬菜,无功而返感觉到倦怠的时候,才意识到居家月余竟然未曾读半页书。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看微博推送,微信群聊消息等。看似时刻掌握着最新的消息,但实际上就像暴风雨的大海上一叶扁舟,总是妄图抓住一个稍纵即逝的浮萍,浮萍抓的越多,却会愈加空虚和无助,这一刻我需要的是一个压舱石。读书也许能让我浮躁的心安寂下来。没有比在因为疫情导致全城封锁,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阅读一本描写对抗疫情的小说更有代入感的事情了。

《鼠疫》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描写,也没有峰回路转的情节铺陈,更没有华丽繁复的辞藻来润色行文,全本用一种近乎冷静的口吻在叙述着小城人们对抗瘟疫的全过程:从鼠疫刚刚发生时的无人关注,到瘟疫蔓延到全城不得不去封锁,最后到全城付出惨重代价,在绝望中惊喜发现鼠疫莫名消退后重新放开的一段故事。但当我们仔细读下去就会注意到每个人的心理描写近乎精准得点出了我们所真实经历的疫情见到的一切:例如疫情初始时大部分群体不会当作严重的传染病来看待,总以为就会像是普通流行病一样很快过去,包括决策者通常也为了避免恐慌而宁愿采取「保守」的策略来进行救治。例如城市被封锁被考虑的不仅是这座城市的本身安全,而多的是为了避免病毒被传递出去。与此同时此间居民更多的是自我救赎和治疗。例如志愿者群体的建立既有普通人的强有力责任心支撑又有半职业化的参与者来领导。

虽然书名叫做《鼠疫》,但并没有以宏观视角展开。全文除了在描写安葬大量死亡的患者和试验疫苗时有了较为详细且残酷的描写外,其他大部分篇幅都是在讲述不同角色的人生故事和心理变化过程,彰显得无疑都是普通且为了抗击瘟疫做出极大贡献的小人物。例如里厄医生带着悲悯之心来救治患者,但为了挽救更多的人却只能放下对个体的恻隐之心,「冷酷「得硬下心肠来看淡对患者的隔离和对疫苗的试验,哪怕是在无休无止的一次次希望和绝望中交替。例如作为组建志愿者团队的塔鲁,他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对抗这场无处不在且恐怖的瘟疫,并且尝试完所有的可能性直到结束。事实上他在最后确实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抗击这场瘟疫的代价。例如最终放弃离开这个死亡笼罩的城市,而加入救助过程的朗贝尔。例如年事已高只能做文档整理的格朗。

现实中在每一个灾难中都会出现人性的恶带来了天灾之外更多的人祸伤害,同时有更多的普通人付出时间,精力乃至生命来捍卫集体的安全。但如我们所知,大部分情况都是温和而平淡的发生着:不会太坏也不会太好。所以在这本小说里并没有刻意去描绘人性的恶和不同群体对立带来的伤害,看似平静的口吻和情绪反而愈加真实得把现实事件写在这个不算长的故事,并留下了善良的种子。

就如小说最后所写,编写这篇小说「初衷是不做遇事讳莫如深的人;是提供对鼠疫受害者有利的证词,使后世至少能记住那些人身受的暴行和不公正待遇;是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在灾难中能学到什么,人的内心里值得赞赏的东西总归比应该唾弃的东西多。」

而这也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潘誉晗:《太阳系度假指南》

你想去哪一颗星球旅行?

1

《太阳系度假指南》这本书其实是我在 2020 年的时候阅读的,这几天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了它,两年前阅读这本书时美好的阅读体验在脑海中复苏,所以虽然不是「最近读的」,但是还是想迫不及待地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本好玩的书籍。

首先当时购买这本书的理由恰恰就是书名,我非常憧憬遥远的天际和无穷的星宇,因为每次看宇宙系列相关的剧集或者电影的时候心中都会生出无限的艳羡和遗憾。羡慕的是影片中的主人公们可以在这样浩渺的宇宙中开启另一种我遥不可及的旅途;遗憾的是我相信星球旅行这个设想总有一天可以实现,但是这辈子,我没有这个缘分。

但是这本可爱有趣的书籍让我稍稍可以在梦中圆一次梦,因为书中全面涉及到的内容,让给我对于星球旅行有了更多的了解。从整体上来说,这本书的科普的性质远远比一些所谓的科普书籍还有相关杂志来得吸引人,当然那些书籍的专业程度很高,但是很多专业性强的书籍,在阅读的时候也会缺少一些快感。可是这本书没有。在保证了科普专业度的前提下,它有趣多了,也非常有创意。自封铝箔装的包装是银色的,在灯光下变化角度所发出的光,仿佛就是那触不可及的星星一样。打开之后抽出的书籍是平装包装,然后宇宙风格的明信片,书签还是一张旅行票,目录是小行星带的样子,还没看到书的内容就看到了作者、编辑和书籍设计者的诚意满满,就像是真的要开启了一场星际旅行——我通过这张旅行票来到了某个星球,买下明信片寄给遥远的亲朋,很是美妙的设计。

1
1

当然比精美的包装更深得人心的,就是书中的内容完全就是我的喜好,介绍太阳系中那些我们可以去旅行的行星,并且详细列举了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还有推荐的旅行项目,比如在太空中去跳个高吧,一跳就可以轻轻松松破地球上的世界纪录~记得当时这本书慢悠悠地看了四天,一边看一边百度搜索里面不知道的点,这样的方式不但感觉自己被科普了很多,而且我也觉得因此参与度很高,虽然不能星际旅行,但是书海泛游、旅行,我也觉得很好。尤其是我这一个搜索的举动,完全出于我好奇心作祟下的自发性,所以在就觉得整个阅读的过程更为愉悦。

1
1

让我大开眼界、大吃一惊的点有很多,记得当时第一个 shake 就是原来月球上也会有地震,是有叫月震(moonquake)的词语——原来我们自以为熟悉的月球上也有很多不了解的知识——月球上的低温也可以达到冥王星级别;跟着水星缓慢的晨昏线行走,我们始终可以走在太阳前面;火星上几十亿年前火山喷发留下的细沙很适合玩沙板和滑沙;金星上的天气温和而且完全可控;到了火星要等和地球对齐的时间要 18 个月,如果错过了返航航班,那么则要在火星上留 3 年半;木星的大红斑这个风暴气旋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在天王星上收发消息要 3 个小时左右,所以发了朋友圈不能指望很快有人点赞(虽然作为刷屏党的我觉得本来也没有人点赞哈哈哈);海王星的一年长度是 163.8 个地球日,一个春天便长达了一个人的半生;冥王星离地球最近的上一次是在 1989 年,下一次是 2237 年,所以我们可以存钱为自己的曾曾曾曾曾曾孙买一张票……

1
1

诸如此类的这样新鲜的内容很多,所以整本书的趣味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感慨。学生时代学文言文的时候特别喜欢苏轼的《赤壁赋》,其中觉得最令人感叹的就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句话,确实,这个宇宙真的是太大了,我们人类和地球、太阳系一比,已经渺小如微尘,甚至是,这样的太阳系,宇宙还有那么多我们未曾知道的。虽然这辈子没办法进行星际旅行,可有这样的一本书,真好,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你们在太空里度假的曾孙,说不定会在某个古老的火星图书馆里发现这本书,看着我们对未来对天真憧憬露出微笑。」

你们想去哪一颗星球旅行呢?

1
1

@南山居氪:《幻影公众》

1922 年,李普曼出版了著作《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这本颇具影响力的著作。虽然这本书在如今看来,有些理论不太站得住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在那个时代提醒人们要重新思考民主及其力量和后果。但相比它的厚重,李普曼在 1923 年撰写并在 1925 年出版的《幻影公众》(The Phantom Public)更加轻薄和易读。它更加适合传播和社会学的入门读物。

1

在这本书中,李普曼质疑了传统民主,认为建立在民众广泛参政基础上的传统民主只是一个神话,传统民主理论所塑造的神圣的公众形象只是一个幻影。相比约翰·杜威(John Dewey)将公众置于一种理想化和理性的地位不同,李普曼认为公众是非理性的,且没有时间、精力和信息去真正完全了解和解读某个政治事务。他认为,公众应该放下管理国家事务的角色,把它们交由那些能够更好地了解问题并采取行动的 「局内人」。公众需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即识别那些有决断力的人,并赞同或者反对一项提议,以及在不同党派之间进行选择支持或者反对。所以,即便公众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但事实上,公众只有「同意」和「不同意」的决策权利。他给我们留了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作为公众只有如此的决策权力,那么我们支持和反对的到底是什么?是我们被官方宣传而塑造、影响的意识形态,还是真实的自我呢?

公众在演出进行到第三幕的时候抵达,在演出结束前离场,只要能辨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做出这种判断,通常不需要什么天赋,只要看完表演,了解一点剧情,掌握粗略的信息就可以了。

当然,李普曼并没有完全否定公众的职责。他认为,公众有必要在时间进入危机状态的时候干预进来,不是为了处理问题,而是对抗强权专横的力量。如此,公众的力量被有效地利用并尽可能的减少他们参政的同时明确了他们的公民职责。

公众舆论只是旁观者的声音,而不是社会的声音。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众的权利被放大和失去控制,此时民主会失去其作用。在李普曼看来,民主失控其实是另一种没有流血的人民暴动,即以大欺小。一触即发的战争在清点人数之后就已经结束了。总之,在这本书中,李普曼对公众的整体态度是较为悲观的,但也同时认为公众当中蕴含的舆论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这种力量需要被抑制、管控,以及适当的利用。

虽然这本书在当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他更加关注个体而忽略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他提出的「局内人」和「局外人」的理念推崇了精英政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给社会带来了对传统民主的对抗和抨击,以及提出了很多引人深思的公众特征。比如,公众关心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事件或者事物本身,而是与它或者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象征物。 比如,公众只关心法律的运行方式,而不关心具体的法律;关心契约的神圣,而不是它的细节。

让我用特别喜欢他的一句话作为结束:

每一个健全的人都知道,建设一座城市比炸毁一座城市更伟大,耕种一块土地比践踏一块土地更伟大,服务人类比征服人类更伟大。

@文猫:《小说课》

1

这本书是 2017 年出版的,豆瓣评分 8.6,读之前我以为跟那种小时候读的导读书类似。我没读过毕飞宇的小说,所以对他的文风不是很熟悉,没想到这本书拿起来就放不下,两天就读完了,毕飞宇真的好有趣。 这本书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内行看门道」,毕老师就是这个内行,这本书讲的就是内行眼里的门道。

这本书的内容是由毕老师在南大办的一系列讲座的文稿整理而来的,每一场讲座分析一篇短篇小说,至于为什么是短篇,他在后记里说因为讲座只有两个小时,分析短篇比较合适(但也不全是短篇,还讲了红楼梦和水浒),至于他为什么一个短篇能咂摸出这么多东西来,他说:「一次讲座有两个小时,时间很长,我总不能说 ‘这篇小说好,非常好’,然后就走人。」

其中《促织》和《受戒》这两讲我最喜欢。《促织》这篇分析了一个短篇故事在跌宕起伏的同时,保证其中出现的人物仍活灵活现。我之前读短篇只会夸个「精彩」,至于哪里精彩,我只会说「你去看看就知道了」,读了毕老师这精细的分析,我才明白这个「精彩」从何而来,但毕老师的分析有多精彩我又说不出来了,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受戒》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短篇,在我还没读过多少书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篇好小说。有些书需要我们读过一些别的书或经过一些岁月才能明白他的好,比如鲁迅的书,但有些书男女老少都觉得好,汪曾祺的书就是这种。而且他的好很特别,是毕老师第一次让我明白了汪曾祺为什么这么特别:

汪曾祺是文人,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这样的文人和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是有区别的,他讲究的是腔调和趣味,而不是彼岸、革命与真理。他有他芦苇一样的多姿性和风流态。所以,我们看不到他的壮怀激烈、大义凛然,也看不到他「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他平和、冲淡、日常,在美学的趣味上,这是有传承的,也就是中国美学里头极为重要的一个标准,那就是「雅」。

汪曾祺的一生其实也跌宕起伏,但他不写那些,不去「启发民智」,他悠哉的过小日子,写乱世下简单的小美好。毕老师总结的「雅」就是汪曾祺的与众不同,这种对于「雅」的美学品味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从小学的古文、背的古诗都蕴含着「雅」,汪曾祺文字的「美」,也就更能被我们「品」出来。

这本书不仅具有审美和娱乐功能,对于想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人也非常实用。我时常好奇汪曾祺那样的小说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呢?毕老师给了我们一些参考。总的来说基本功肯定是要多读多写,但这个读不是读故事,而是读句子。因为对于作者来说,小说就是一个又一个句子。

对读者来说,一篇小说就是一篇小说,或者一本书,可是,对作者和翻译者来说,小说只能是、必须是一个又一个句子。这个句子你不讲究,下一个句子你再不讲究,下一个句子你还不讲究,那么亲爱的,你告诉我,小说又是什么呢?

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年的「阅读理解」,但很有可能我们并不会阅读,至少跟毕老师比起来我们读的远远不够,在成为一个合格的「读者」的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小说家,普通读者只要图个读书的快乐就好了,但我个人是很想读的再深一点,就像很多人会欣赏书法而我不会,总归觉得是个遗憾。

我的重点是文本分析,假设的对象却是渴望写作的年轻人。这个假设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分析的方法。分析有多种式样,有美学的分析,有史学的分析,我所采取的是实践的分析,换句话说,我就是想告诉年轻人,人家是怎么做的,人家是如何把「事件」或「人物」提升到「好小说」那个高度的。

这本书的书名说是《小说课》,但内容不仅仅止步于小说,毕老师还提到了一些通用的美学原则。比如他说短篇、中篇和长篇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他们有自己适合的结构、节奏、美学特征。小说的结构也不是能够轻易归类的,「学习小说的结构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作品」,结构与故事是有机的整体,只把结构留下而不管故事,就像只看骨头不看肌肉,整体的美感就被弄丢了。

比如他说「无论是写小说还是读小说,它绝不只是精神的事情,它牵扯到我们的生理感受,某种程度上说,生理感受也是审美的硬道理」,让我突然明白了「美哭了」是什么意思,当遇到那种强烈的审美体验,我就是会忍不住哭,这种哭不需要找别的理由,就是一种美的生理感受。

有很多事情我们以为自己不会,但其实我们早就会了,有些事情我们以为自己会了,但其实我们并不会,就像阅读,我们以为自己识字这么多年读过这么多本书,就是会阅读了,但读过这本《小说课》让我发现自己其实漏掉了很多。这种感觉就像我和一个植物学家一起在森林里走路,看似我们经过的是同一片森林,但其实他看到的风景比我多得多。

最后送上这本书中一句非常经典的话:「阅读是需要才华的,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希望我们都能早日磨炼出阅读的才华。

@延祯 :《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

悬疑推理小说中常有一个套路,就是在开篇就向读者揭露真正的凶手,然后读者跟随侦探的视角一一揭露犯罪动机和作案手法,最终真相大白。

本篇也不例外,作者在最初几节中就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此案的凶手名为「大山正紀」。然而勾起读者好奇心和阅读欲望的却不是缉凶的过程,引人入胜的也不是特殊的动机或作案手法,而是——

已经出场的那么多大山正紀中,哪个才是真正的凶手?

1

一个以极端手段残杀女童的变态凶手,却因为是未成年人得到法律保护,只能以「少年 A」这样的名字存在于媒体报道中,姓名长相不宜公开,出狱之后就可以毫无痕迹地洗心革面。

民众无法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当凶手的名字泄露出来之后,法律未能尽到的惩罚,就由正义的群众接过,在网上开始了针对此人的攻击和道德审判,直到凶手出狱时,还掀起了更高的浪潮。

在此期间,针对凶手大山正紀的社会舆论攻击从未停止,然而与他同名的其他大山正紀们却无法避免被其波及。仅仅是同名同姓而已,就失去了重要的学业机会、工作不顺、要成日忍受来自他人的异样眼光……这个笼罩在其他大山正紀头上的挥之不去的阴影,数年以来一直未曾消散。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中,「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应运而生。发起者本意是与其他「受害者」一同,讲出因为这个名字给生活带来的不顺利,集思广益,看看是否能减少这个名字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万万没想到,似乎真正的凶手也加入了这个协会,并且开始对会中众人暗下毒手……

「所有人都同名同姓」这个设置,简直就为是叙述性诡计而生的。本文自然也不例外,前几章出现的同名同姓却迥然不同的各个大山正紀,更是把「作者要用叙诡」这件事摆在台面上。

全文中有无数次借由同名的设定,误导读者往错误的方向想象。不只是「你以为说的是大山正紀 A,实际上是大山正紀 B」这样的诡计,还将个人特质、爱好、工作和时间线一起加入混淆视听,回过去读却又发现是百分百的误导,细节里早就埋下不对劲的地方了。作者的叙诡实在出色,让我在阅读时几乎从未发觉过任何异常,次次踩进作者挖的坑里,直到转换视角、揭露真相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

但同名同姓的设定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如果所有人都有同一个名字,在需要分清楚各个角色的时候,该怎么分清每一个人?作者在这点上做得就不够出色,我在阅读时,确有不少次让我分不清各个角色。

文中并没有一个统领局面的「侦探」角色存在,内容推进主要依靠各位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因此在众多大山正紀见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进度时,带来的混乱感就格外严重。之前出场过的同名同姓者实在太多,篇幅所限,我对每个人的性格处事还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讲话语气又几乎无异,用以区分的外貌、职业特点又很难与说话的本人联系上,看到最后干脆放弃辨认,如果没有反转,就不再去深究了。

另外,或许是我对日语译文的刻板印象,文中语句都十分「日式」且有些啰嗦。前文节奏慢悠悠的,讲诸位大山正紀见面前的故事,越到后面节奏就越快,显得前后失衡。在中段又加入了一条不明所以的支线,实在让人摸不清头脑。读到结尾前几章时,已经有了疯狂跳过的欲望,还好结尾的反转足够惊喜,抵消了一些读至中后期时的失望。


作为社会派推理,文中探讨的许多问题也值得深思。

社交网络上依然每天都有人在伤害别人。他们以自己受到伤害、心里不痛快、愤慨了一类的理由正当化这种行为,毫不怀疑自己的正义性,也不去想象他们的正义可能会诅咒、折磨、伤害别人。

最值得讲述的,就是凶手大山正紀,以及同名同姓的许多人,所遭受的网络霸凌。

互联网扩大了人类的社交半径,交流的信息更多了,其中包含的恶意也随之上涨。更别说网络交流不必暴露真名实姓,换个 ID 就能重新做人,就算对他人口出恶言,也不必承担现实中对骂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

遇到的人更多,遭受众人攻击的话,受到的恶意也是千百倍的。试想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人一生能遇到的人是有定数的,学习、工作、邻里,除此之外就只能靠地域牵系的缘分,一生不过几千泛泛之交,亲密者能有几十人就很厉害了。可以上网之后,与他人可有交集的范围一下子扩大到了全世界会上网的其他人,网络诞生之前,一个人一生中能认识的人,现在只需翻完一条微博热评就能满足大半。

隔着屏幕交流,每个人展示出的更是只有网络上自愿袒露的部分,对他人的理解,也是基于他人展示的这个切面。然而人总归是立体的人,切面不能代表整体,却因为网络的缘故,变成了这个人的「整体」。看不惯的性格、爱好,乃至所有看不惯的特质,都被无限放大,「那个人」也就愈发面目可憎。甚至这个道理反过来也同样成立,因为讨厌的某个人身上的某个特质,进而开始以偏概全,默认共享这个特质的都是一样的烂人,进而变成针对某个群体的厌恶。通过网络认识了更多人之后,对这个群体的偏见也能把他们聚集起来,在群体中找到认同和安全感,最后发展成针对他人的网络暴力。人多势众、自诩正义的讨伐背后,内心也许还怀着「法不责众」的侥幸。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怒火是正义之怒,合乎道义。

于是我们就可见到文中的大山正紀们,仅仅因为同名同姓这个相似的特质,就成为了民众宣泄情绪的出口。他们认为法律对大山正紀的判决根本不够,于是动用自己的力量,对其进行「惩罚」。铺天盖地的辱骂自不必说,还有人联合起来从网络上找寻大山正紀在真实世界的信息,仅凭「看起来很真实」的信息就把网络上的谩骂发展成了线下的跟踪、泼油漆、举报亲属……一步步升级,当事人却无能为力。除了祈祷自己的某个特质不会在某一天变成群情激愤的网民的靶子,还能够做什么呢?千万人的善意才能大致抵消一人的恶意中伤,更别提发散恶意的人是善意的人数倍、数百倍之众。这样的痛苦,除了自己,还有谁能帮着一起消化呢?


被同名同姓左右的人生究竟算是什么?是谁的罪过?是犯罪的人,或是将同名同姓者与凶手混为一谈的人,还是败给名字的自己?

在这篇充满了同名同姓者的小说中,绕不过去的另一个话题就是:一个人的名字,究竟代表了什么?

社会交际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姓名,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很多时候,名字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对初次见面之人的印象,性格、气质、经历、家庭背景,似乎都写在了名字里。这种说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并不是全无道理,有研究显示,名字相同的人会有趋近的长相、性格;而一个人的名字中如果包含了意味不好的字词,此人犯罪的概率也会比其他人更高。

在本文中,大山正紀们所经历种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种与名字相连接的刻板印象。

在「正义之士」揭露凶手的名字前,大山正紀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味;而当这个名字被众人所知后,这四个字就与变态杀手扯上了关系。只要年龄相近、性别相同,递出名片时就难免遭受他人异样的眼光——毕竟大家对这个犯罪者的了解,就只有这个名字而已。

诸位角色对这个名字的态度十分耐人寻味。有人把它当成了负担,匆匆改掉,以逃离这个名字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人无奈接受,却不得不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也有人只恨自己出名不够早,名字的「所有权」很难从那个声名赫赫的杀人犯大山正紀中抢回来了;还有人忿忿不平社会的浅薄,把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不顺心的事都与自己的名字相关联。

但人的名字,说到底,只是一个代号。无论社会或他人给这个词组加上怎样的含义、怎样的期许,真正影响人生走向的,只能是在每一个岔路口,自己做出的选择。

因此在文中出现的所有大山正紀中,我最欣赏的就是这个出场次数并不多的,在足球队里的大山正紀。他没有把外界的负面评价当成此生既定的谶语,而是哪怕像其他人一样,一直被笼罩在「杀手大山正紀」的恶名下,遭受着其他人遭受过的挫折和白眼,却仍然不懈努力,向着自己期许的人生前进。

我想找回自己的人生。正纪这样想着,又开始追梦。

这世上有很多必须解救的受害者。但我认为,也有些人被当作『受害者』之后就止步不前,永远消极地困在痛苦里了。不是人人都想一直坐在『受害者』的位子上的。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读书笔记🔉: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试播集」前缀;
  • 以你的文字风格,认真介绍你读的某一本书;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可以得到不低于 108 元1的「不释卷奖励金」🧧。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1实际以字数计算稿酬,若最终稿酬低于 108 元,则取 108 元。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