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特色农产品富乡村
source link: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48683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特色农产品富乡村

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模范村,56岁的黄月情手指翻飞、动作熟练,30秒就编织出一个草编粽空壳。脱贫后的黄月情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建起了山葵草编粽小作坊。
“现在,我带着村里的姐妹们一起编,将山葵草编粽技艺传承下去,提升山葵草编粽的附加值,努力实现妇女增收、家庭致富。”对于未来,黄月情信心满满。
1929年的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边疆地区开展工农武装割据运动的伟大壮举。百色老区曾是广西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之一,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目前,百色市12个县(市、区)、899个贫困村、102.44万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今,老区正持续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实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重点。“十三五”期间,百色全力抓好特色主导产业,开展特色产业富民行动,昔日的连片荒漠化地区逐步发展起芒果、甘蔗、茶叶、油茶、桑蚕、林下经济、特色养殖、现代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其中,芒果和油茶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百色芒果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全国百强榜。
在百色,芒果树被称为致富树。据了解,全国差不多每4个芒果就有1个产自百色。在右江河谷地区,连绵成片、郁郁葱葱的芒果树林,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还为右江上游筑起了有效的生态屏障。
“目前,百色市的芒果种植面积达133万亩,产量90余万吨,均占广西全区总量的85%左右。80%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集中在右江河谷,右江河谷已成为全国连片规模最大的芒果产区。”广西农业农村厅水果技术指导站副站长王举兵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为推进百色芒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广西以百色市为重点,集中品牌资源,打造了百色芒果公共品牌,品牌价值评估达173亿元。
漫山遍野看到的是产业兴旺,乡间村里同样是生机盎然。坐落于红叶森林公园的百色市德保县城关镇云梯村,百香果园飘香四溢,中药材基地生机勃勃,柑橘园硕果累累,蔬菜基地绿意葱茏……特色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让村民对产业致富越来越有盼头,对幸福生活越来越有想头。
在党员干部的引导下,当地村民还发展起水稻、玉米、甘蔗种植及鸡、鸭、牛、鱼养殖等,为增产增收打下扎实基础。“现在,我们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万元。”云梯村党支部书记黄恒鲁说,大家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
经过多年发展,百色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果蔬生产基地,全市水果种植面积255.6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81.2万亩,享有“全国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全国南菜北运基地”之称。
在实施特色产业富民行动中,百色还大力发展配套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乡村康养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体系。目前,“深圳—百色农产品供应链集散基地”正式挂牌,百色智慧农商城大型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南菜北供冬菜园”冷链物流等一批重大商贸物流项目竣工运营。其中,“百色一号”成为不少老区人民的致富专列。
为解决老区农产品运输销售难题,2013年,“百色一号”作为全国首条“南菜北运”铁路冷链运输线路开通运营。9年来,这趟小专列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不仅从西南边陲拓展到北方大地,还走向国际,延伸至东盟各国。据了解,截至今年4月,“百色一号”共开行799趟,为北方地区输送南方果蔬13.9万吨,在中越两国间运送农副产品、工业用品等9.3万余吨,带动百色数万亩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约20万农户从中受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童政)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李林蔚
本文作者:经济日报 童政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