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上海抗疫 | 抗疫老兵迎战“上海战疫”:“一定会胜利”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anjinger.com/d/18113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上海抗疫 | 抗疫老兵迎战“上海战疫”:“一定会胜利”

原创 蓝鲸产经 屠俊 · 2022-04-14 01:00:08 阅 2.5w
“上海抗疫一定会胜利”肖武强坚信。

1649856233817_ukvoriprwlnfb.jpeg@!thumb800

同济医院医疗队第四临时党支部书记肖武强是一名参加过2020年初援鄂医疗队的抗疫老兵,此次参与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的抗疫救援工作。

方舱内,宽阔的场地让医护人员的两层鞋套都可能会被磨破,舱外需要穿羽绒服而舱内不透气的防护服里早已汗水淋漓,N95口罩的勒痕,反复洗手消毒到手指蜕皮,长时间戴乳胶手套到双手通红起皱……

这些肖武强曾在武汉都已经历过,再次面对上海疫情,他有着必胜的信心。

“武汉抗疫胜利了,上海一定也会胜利”肖武强坚信。

让我先上吧

2022年3月27日中午11点,同济医院医疗队还在实地查看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H1的场地和设施,准备晚上开始收治患者,突然接到了仁济医疗队的求救电话:“仁济舱已满,还有200左右患者在舱外焦急等待,能不能先派人到仁济舱内收治患者,然后再转入同济舱?”

同济医院副院长、医疗队队长梁爱斌以惯有的干脆答复:都是组员,“友军“有困难我们一定帮。

再说,帮助患者、为患者解决问题也是医生的职责!问题是派谁去打头阵?

同济医疗队第四临时党支部书记肖武强主动请缨:“我去吧,我们队就我参加过2020年初援鄂医疗队,有经验。”

其实,让肖武强积极打先锋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医务组男医生多、平均年龄轻,身体素质好。所以肖武强说:“我先上!”

于是肖武强召集组员:“放心,你们的防护措施我都会一一检查的;万一有不舒服,随时叫我。”

肖武强立即开始准备防护物资,准备同济医院医疗队在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的第一场战斗。熟悉的装备,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鞋套……他突然感慨万千。

2020年援鄂的场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再昨天,武汉三院、监护室、熟悉的战友……。然而肖武强无暇伤感。

“我现在是临时党支部书记、是小组长,有好几个组员都是第一次直面新冠病毒,和‘敌人’短兵相见紧张焦虑是人之常情。照顾好他们,带领好他们,保护好他们,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教给他们,是我的任务也是责任。”肖武强说。

上海抗疫一定会胜利

“姓名、年龄、有什么基础病吗……”熟悉的采集病史的流程。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被汗水模糊的护目镜,戴上双层手套后僵硬的手指,戴上N95口罩后不得不更大声音说话……

肖武强早有思想准备,组员们也没有人抱怨,紧张有序的开展各项收治工作。患者们也很守秩序,有的人甚至带了很多行李也在自觉排队。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平日里的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现在变身成为战疫一线冲锋陷阵的白衣铠甲。

包括肖武强在内的同济医院医疗队的工作很快走上正轨,短短两天时间总共收治1600余位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虽然工作量巨大,但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退缩。

由于当前新冠病毒已经多次变异,最新的奥密克戎传染性比武汉时候初代新冠病毒传染性强很多、没有“作业”可以抄,如何做好数量众多的患者的管理、治疗?

如何做好患者出院准备?一切都是慢慢摸索,专家组反复讨论、集思广益制定出同济方案。方舱内都是轻症患者,甚至是无症状感染者,往往就有一点咽痛、轻微的咳嗽或者发热等症状,所以基本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但是他们多数都有一些焦虑,对新冠病毒的恐惧让他们有一丝丝不适就会呼叫护士、医生,所以舱内的主要工作是不断的解释、宣教,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帮助他们树立战胜新冠病毒的信心。

因为平时处于闭环管理、不能聚集,每次乘坐班车去方舱的路上都是难得放松时刻,但医疗队员们的欢声笑语不同于往日,是轻轻的、短暂的,寂静空荡的马路告诉他们这座城市——上海,她身体不适了,而医疗队员们是去治愈患者,也是去治愈这座城市,是去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白衣铠甲,他们勇往直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