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看的知乎高票答案,可能是人家花钱买的完美公关 - 公关 - 市场营销智库--广告、公...
source link: http://www.domarketing.cn/html/2016/pr_0506/1440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你在看的知乎高票答案,可能是人家花钱买的完美公关
(Pingwest) 发表于 2016-05-06 14:43:13 点击:939
魏则西事件至今已经快一周了,仍然没有延缓的迹象。而最初揭发百度问题的知乎,也仍然在对这个话题进行激烈讨论。
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知乎答案。
“ 批判也要按照基本法来,不要把舆论引导偏了!靠舆论改变的只有第二环 —— 武警医院舆论是呀,政府很快就会对其进行整改,骗局结束。第一、三环,官商勾结,根深蒂固,难以撼动。第十环百度不可能给放掉医疗广告这块肥肉,对百度喷的越多,就会越有更多的人忽视真凶。冤有头债有主,谁是推手,还不明确吗?舆论全部集中在从犯身上,主犯逍遥法外,你们是莆田人找来的救兵吧?” (SS wang,3397 票)
“ 你们都在骂百度,骂莆田,那么为什么不骂工信,不骂广电,不骂文化,不骂卫计委,不骂食药监,不骂工商,不骂军警甚至人大都不骂呢?柿子还是软的好捏,毕竟百度也好,莆田也罢,好捏,当然要多骂了……我看题下着诸多的答案竟然没有一个直面市场劣驱良的本质是体制问题的答案,悲哉,盲者仍少,目明而实盲者众。”(恒毅,1105 票)
“很显然,解决医疗体制的问题很难,但骂一家企业容易。反省医德的事儿没法改变什么,但吊打一个不能说完全无关反正人人都在吊打的公司总能引起更多人跟风……说道百度多容易啊,然而说完了,仍然有黄牛,依然有趋利的群体,依然有缺乏父母心的医生。没有人真有勇气为这个世界做点有力的改变,因为难。多余的力气留着多骂两句。”(李琳,107票)
这三个高票答案你的感觉如何?
逻辑完美。内容可靠。出自大 V 之手,虽然观点与对百度 “ 人人皆曰可杀 ” 的舆论环境有些差异。但是转念一想 —— 冷静独立思考不也是知乎优质答案的标准之一吗?何况,确实百度事件牵扯的人和事件那么多,深入想想,百度确实只是许多罪恶中间的一环,网民对它群起而攻之,是不是太不厚道?
而且确实获得了很高的票数呢。是吧?
如果你跟我有一样的想法,那可能我们都还是太年轻。因为这三条内容及为其点赞的部分知乎大V,现在陷入了 “ 为百度公关 ” 的指控之中。
起初,是因为知乎用户Luxenius、采铜发现,有几个知乎大V用户几乎在答案刚出来时候,就以极快的速度为这些答案纷纷点了赞。并且,答案其中的 “ 李琳 ”,被网友发现是蓝色光标的雇员。而蓝色光标是为百度公司提供公关服务的公司之一。
当然,这个理由并不具有全部的说服力,因此双方一致在打笔仗。直到这样的答案出现。
5 月 4 日,“vvvincent” 在回答中直接曝出了与 @张兆杰 一系列的微信截图。
除了号召人点赞以外,网友发现,并且张兆杰自己也写了关于百度的正面回复。
中午,又一位知情人 “是赞 ” 开始曝出自己收到的信息。
知乎方面对此作出的反应非常迅速,中午,知乎小管家发布了《知乎社区管理组关于处理部分破坏社区秩序帐号的决定》,宣布“为了维护社区秩序、营造良性社区讨论环境,在综合了多位用户举报和慎重的调查取证后,知乎社区管理组决定对严重违反知乎社区管理规范、干扰社区正常秩序的 6 个帐号,进行永久封禁处理。” 被封禁的,正是包括 “ 飞鸟冰河 ” 、“ 张兆杰 ” 等一系列被指控为百度公关的公号。知乎官方的解释是,这 6 个账号 “帐号行为特征存在明显异常,包括多个帐号合作谋求不正当曝光等严重干扰社区秩序的现象。
除此之外,知乎也宣布对采铜等进行 “ 扒皮 ” 且言辞过激的用户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禁言。采铜后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中宣布“为了承担我的不良行为的后果,向受伤害者道歉,以及反击关于我借热点事件牟利的指控”,自2016年5月6日起,退出知乎一年。
PingWest 品玩记者联系了知乎的相关工作人员。知乎强调,这次的处罚是因为 “ 账号行为存在明显异常,包括多个账号合作谋求不正当曝光 ”,即抱团刷赞的行为,而非网友认为的 “ 收钱和洗地 ” 。知乎不做 “ 动机揣测和代替法律的正义审判 ” 。
不过,目前,被指控的 6 个账号仍然坚持认为知乎和网友的处理并不合理,宣称要起诉 采铜 和 Luxenius 以及知乎网站。宣称 “ 这个案子将决定未来的知乎网友是否有名誉权 ” 。
如若起诉之事属实,在法庭审理之前,我们还不能断定这件事情一定是公关所为。但是这一事件的确对知乎引以为豪的公信力、高质量和社区文化造成了挑战。而且就在近期,知乎上还出现了童谣诈骗事件,给知乎大 V 这一个曾经比微博大 V 更响亮的称号蒙上了阴影。
从运营至今,知乎也是一个存在了6、7年的网站,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个在中文世界以高质量的答案和较为良好的社区文化著称的社区。尽管此前一直有 “ 公关 ” 传言,但大都无凭无据,但在这样敏感的议题上,并且以直接截图的形式暴露出 “ 网络公关 ” 的面目还是第一次。这在几个方面很有可能成为知乎未来面临问题的先兆:
知乎的答案是以高质量著称,比起那些一看就是水军的网络通稿和微信的贴片广告,结合高质量文笔和鞭辟入里的分析的 “ 公关答案 ” 却令人更加毛骨悚然:很有可能越有道理的文章,其实却越不可能是真的。百度的公关仅仅是一家,如果这种 “大V合作模式 ” 泛滥开来(或许已经泛滥开来),那么知乎答案的公信力势必遭到质疑。
而另一方面,知乎平等交流,有问题“ 摆干货 ” 的文化长期以来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是建立在用户愿意分享和平等交流的基础之上。然而,出现 “ 正牌公关 ” 的消息却可能对用户之间的交流播下不信任的种子。采铜对怀疑的公关用户进行的自发调查则构成了第二重问题:用户行为的边界在哪里?用户名誉权、言论自由和社区的公平性如何权衡?知乎在处理时有意进行回避 “ 公关 ” 问题的冷处理,很有可能是基于这一考虑:一旦先例一开,很可能对对立意见扣上 “ 公关 ” 的标签,造成整个社区文化的瓦解。
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个问题则更为迫切:互联网上究竟何处是净土?百度、知乎沦陷,公关软文盛行,那么作为普通大众,究竟应该相信些什么?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