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北京冬奥“永不凋谢”的颁奖花束背后故事暖心,网友:再次被中国人感动到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2_02_05_625072.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北京冬奥“永不凋谢”的颁奖花束背后故事暖心,网友:再次被中国人感动到了

2022-02-05 23:39:21 字号:A- A A+ 来源:观察者网 阅读 158472

随着中国短道速滑队夺下中国代表团的北京冬奥会首金,中国人终于拿到了中国人制作的颁奖花束。2月5日起,这束“永不凋谢”的绒线花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它们不仅凝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的智慧,还凝聚了妇联和残联的努力。

综合人民网和央广网报道,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共用1251束花束,参与钩编的人员中有来自无业、外来务工者等困难家庭的女性,还有残疾人群体。

20220205225859240.jpg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惊艳世界,14年后,北京冬奥会用别出心裁的“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再次给各国运动员在颁奖仪式上带来惊喜。

据“上海发布”消息,这一次,北京冬奥会弃用了传统鲜切花,采用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手工制作颁奖花束。

20220205225923595.jpg

绒线花,又叫毛线钩花,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平面钩花,而是利用各色毛线精妙钩织而成,花的层次分明,质感蓬松,立体感强,貌似鲜花,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绒线制作的奥运花针法细腻,工艺精湛,色泽柔和,很容易清洗,不变色,有“永不凋谢”的特色。

绒线花束既保留了奥运颁奖仪式中花束的形制,又践行了节俭、可持续的办奥理念,寓意着温暖、祥和,可永久保存,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仪式上,它们将与奖牌一同颁发给获奖运动员。

20220205211136813.gif

而绒线花束背后的故事,更让人感到温暖。很多人不知道,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钩编团队中,有来自困难家庭的女性和残疾朋友。

2月5日,有博主将相关报道发布在微博,并配文“再次被中国人感动到了”,这一故事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20220205215157788.PNG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共用1251束花束,累计花材共16731支。每支花材上有叶有花,均为纯手工制作。独一无二的背后,是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这束花中花材各异,导致技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完成这束精美的花束,需耗时长达35小时,制作所有花束耗时将接近5万小时。

这项任务发动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七地的编结社团共同参与,妇联与残联等组织组成“颁奖花束”项目组,由“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上海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绒线编结师励美丽领衔制作工作。

据人民网报道,在上海,参与本次冬奥绒线花制作的都是杨浦区巧手妈妈工作坊的成员。杨浦区巧手妈妈工艺坊于2010年6月成立,旨在扶持无业、外来务工者等困难家庭的女性,以学习、掌握手工编织技能为目标,在实现自主就业的同时,致力于投身慈善公益服务。

此次接到奥运绒线花的制作要求后,她们首先在网络上公布信息,展开报名,然后海选之后根据特点以及技能情况,分成了家庭制作组和现场组装组,进行流水操作,总参与人数达到150人。

另据央广网此前报道,北京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绒耀之花”,还凝聚了超过150名残疾朋友的辛勤劳动。

“绒耀之花”包含了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橄榄和波斯菊7种花型,全部由人工织就。500束颁奖花束,包含79474片花瓣,12560片叶子,共计638万多针。

对于脊髓损伤者郭媛媛来说,由于二便失禁,上一次厕所更换纸尿裤等整个流程需用半小时,所以她白天很少喝水,要节省时间去赶进度。

20220205225517699.jpeg

花束制作中,中间左一为郭媛媛(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郭媛媛的伤友们则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效率,领一定量的毛线回家编织,就这样,一个个小小的花片在100多名参与者的手中不断被制作出来,然后汇总到北京市东城区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

那段时间由于过于疲劳,刘晓云的伤腿“像柱子一样沉”,年轻时因意外事故导致残疾,她太能理解这份“绒耀之花”带给残疾人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冬残奥会上的颁奖之礼,也是对同是身有残疾的“制花人”们,表达匠心、蕴含荣光的“嘉奖之礼”。

20220205225754506.jpeg

北京市东城区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右二为刘晓云(受访者 供图)

到了最后的质检阶段,在北京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郭媛媛和伤友们会用脖子或身体的其他柔软部位来夹住花束握柄。“大家的手上都生出了老茧,触觉变得不那么敏感了。”郭媛媛说。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让人动容。她说,没有上肢的运动员,在获奖拿到捧花后,也会做出同样的动作,要确保铜丝不外露,以防伤到残疾人运动员。

这次参与北京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制作的150多位残疾人中,有不少年轻人,残疾带给他们的,除了精神上的打击,更现实的,是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如果我们找不到工作机会,就只能在家‘啃老’。”郭媛媛说,她们也希望通过制作绒线花的机会,借助冬奥会,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个群体,让更多伤友有就业机会。

这些绒线花背后的故事,令网友们深受感触。

20220205224830227.jpg

如今,北京冬奥会已拉开帷幕,绒线花上的温暖与善意欢迎八方来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