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儿童零食风口将至?家长可没那么好说话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tu360.com/a70971.html?s=7&o=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儿童零食风口将至?家长可没那么好说话

摘要:赛道热起来了,但是家长真的会买账吗?

大白兔奶糖、好多鱼、娃哈哈…充斥了整个童年,伫立街边的小推车,随处可见的小超市,总是吸引小孩子成群结伴买上几样零食,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可是现在的小孩子并没有这样的自由,毕竟当年辣条不离手的年轻人当了家长以后对零食问题极为敏感。

2020年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首次对儿童零食概念、儿童零食营养健康要求以及儿童零食安全性提出要求,让“儿童零食”这个名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一时间新晋品牌呈涌现潮,资本大力助推赛道发展。

近日,新锐儿童零食品牌哆猫猫已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温氏资本领投,老股东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加注跟投,自成立后短短一年时间内,目前已经完成了五轮融资。

赛道热起来了,但是家长真的会买账吗?

儿童零食,正值蓝海?

零食最开始没有年龄的界限,普遍大众认为成人可以吃的零食小孩子就可以吃,谁小时候没有吃过薯片,没有喝过可乐呢?但是近几年儿童零食的风很大,零食行业开始发展专属于儿童的零食,一些新晋儿童品牌也借着东风开始活跃起来。但是零食赛道聚焦于儿童零食,却没有一个品牌可以像“大白兔奶糖”一样家喻户晓。

大白兔奶糖可谓是儿童零食界的鼻祖,62岁的高龄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回忆,转折点来到了07年,“甲醛事件”和“三聚氰胺事件”让大白兔奶糖从菲律宾、新加坡和香港等多地被下架,随后冠生园公司对国内的大白兔奶糖进行召回和下架,自此之后重新上架的大白兔奶糖就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

一代巨星陨落,却迟迟没有新星闪烁。

统一、旺旺、达利、喜之郎、娃哈哈等也是儿童零食界的元老,30多年的发展却并没有给这个赛道带来新生力量,让儿童零食行业长久遭遇空窗,来来去去也不过几种,果冻、雪饼、海苔……和隔壁的膨化饼干赛道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直到近几年,儿童零食开始孕育新生幼芽,16年11月婴童食品品牌“宝宝馋了”创立,19年7月儿童奶酪品牌“秒飞”成立,20年初婴幼儿零辅食品牌“窝小牙”成立……特别是自儿童零食团标发布后,三只松鼠、百草味和良品铺子等头部迅速新增儿童零食子品牌,新晋品牌也呈涌现潮,儿童零食俨然变成了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2

良品铺子的子品牌“良品小食仙”自去年5月入局儿童零食后暂拔头筹,前三个季度全渠道营收4.08亿元,除了将部分成人零食儿童化以外,在成立的一年的时间内对外公布了42款子品牌产品,其中一款0添加白砂糖、蔗糖的棒棒糖销量最佳。而三只松鼠旗下“小鹿蓝蓝”也获佳绩,营收仅次“良品小食仙”达3.32亿元,相较于良品铺子以品种多样取胜,小鹿蓝蓝则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做出更加精细化的产品。

虽然小鹿蓝蓝和小食仙有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为其背书,但新晋品牌也不甘示弱,儿童健康食品品牌“小黄象”在今年三月完成了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其首款网红产品威化饼干,曾30天内复购率达到17%,也在天猫双十一威化类目单品销售中夺冠,其最出名的谷气麦片系列以“三无”和“三低”为噱头,广受新时代家长的欢迎。

其他品牌宝宝馋了、窝小芽在五个月内分别拿到了3、2轮融资,而新秀品牌满分牛牛、蔬格乐等在成立之初就斩获了千万元投资。

儿童零食发展势头迅猛,不少资本纷纷入局,所谓一片蓝海之下,本质是儿童零食行业的多年以来,发展速度脱离正常速度,现如今一度死气沉沉的儿童零食行业注入了不少新鲜血液,试图开启这一新赛道的商业蓝图。

资本看好,家长不一定买账

三孩政策的出台让资本早早开始布局儿童相关的行业,加上儿童零食团标的发布彻底将儿童零食行业立体化,让零食行业有了年龄之分,儿童零食作为新赛道暂且尚不拥挤,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引来不少资本争相入局。

根据华映资本估算,儿童零食的市场规模在2023年有望达到210亿美元(约合1500亿元人民币)。从增速角度来看,儿童零食预计未来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3.7%,高于休闲零食未来5年7.8%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但资本入局需趁早,因为儿童零食行业尚且年轻,还需要经受新一代年轻家长们的考验,才真正得以在这个赛道立足。

零食占据了商超的半壁江山,年轻人用一包乐事薯片和一瓶百事可乐开启追剧之旅,而一包牛奶和一袋奶糖会使小孩子欢呼雀跃,本来快乐很简单,但是偏偏这届家长很难带,极度关注零食的营养成分,让很多儿童零食品牌加速成长,同时儿童零食也变成了健康营养的代表。

作为儿童零食赛道的“金主爸爸”,家长们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与自身的盲目跟风消费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给孩子挑选零食时,纷纷化身为成分党,安全党,稍有不认同便会放弃寻找下一个替代产品。所以迎合家长群体喜好和追逐热点的营销逻辑显然行不通,毕竟涉及到孩子,他们就会立马变得冷静与认真,并不会轻易买账。

婴童食品品牌“小鹿蓝蓝”负责人李子明在采访时就提到,“60%以上的宝妈在给宝宝选零辅食时,首先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产品的配料表,所以他们会更加注重对产品的研究,比如产品是否做到了无添加,是否能够补充除奶粉、辅食之外的宝宝所需的营养。”

深受“垃圾食品”毒害的年轻一代家长们,不再相信零食的安全与健康,因为无法聚焦产品生产过程,所以家长群体就将重点聚焦到了产品本身,对产品品牌以及成分的挑选更加严格。由此,“少盐、少油、少糖、无添加”成了儿童零食行业的标准,添加益生菌促进肠道消化的产品会更加受欢迎。

但严防死打的家长群体依旧遭遇滑铁卢,不完善的制度标准仍是零食行业的硬伤。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关小鹿蓝蓝的投诉已经有了13条,其中10条投诉都声称小鹿蓝蓝的食品中出现头发、塑料等异物。究其原因小鹿蓝蓝的产品皆是代工厂生产,这些代工厂皆因生产不合格被多次处罚,可想而知,其所代生产的产品很难有质量保证。

3

儿童零食的赛道历久弥新,资本疯狂涌入,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想要彻底和成人零食分隔开来,做专属于儿童的零食,改变和创新都是必然,毕竟这届家长可不会轻易买账。

再造“大白兔” 注定一场空?  

这一届家长给了儿童零食许多机会,同时也成了行业发展的最大“拦路虎”,毕竟90后的新手父母对儿童零食的要求极高,从产品的包装到产品的质量再到产品的成分都有不同的需求。时代在改变,以前的市场空白造就了大白兔,堪称是躺赢,完全不具备可复制性,现在这个环境下,大白兔也不行了,其他品牌更需要考虑的是零食的配方升级。

消费习惯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小时候的零食成了独属于8090的回忆,现如今低盐海苔、高钙奶酪棒、蔬菜小饼干、0糖棒棒糖……成了儿童零食界的新宠,看名字就足够营养健康,也成为了儿童零食创新的大趋势。

这种趋势最先体现在国外的儿童零食,在儿童零食团标发布以前,家长群体们对国外的婴童产品有高品质的天然滤镜,虽然价格相对昂贵,但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年轻父母并不在乎。《白皮书》发现,国外零食凸显产品差异化有三个小妙招,第一是营养成分升级,比如主打高蛋白、低糖、全谷物、有机等;第二是健康的加工方式,比如简单烘焙、非油炸等;第三是借助便捷有趣的包装吸引小朋友。

这让国内的很多儿童零食的创新非常“洋化”,不再是常规的混合坚果、果冻、牛奶巧克力……最受90后和Z时代年轻家长们欢迎的零食变成了泡芙、溶溶豆、果肉条等,泡芙和溶豆的市场份额较高,两者占到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并且两者的增速也十分亮眼,均保持在65%以上。为了迎合市场需求,除了酸奶溶豆、水果溶豆,还有益生菌溶豆、每日坚果溶豆等,还有很多品牌推出“0添加糖、0添加色素、0添加防腐剂、0添加盐”的溶豆,备受家长们的喜爱,销量非常可观。

4

小小溶豆有着广阔的市场,与“0卡0糖0脂”的元气森林用同样的模式打开市场,但遗憾的是,事实上元气森林并不是无糖,溶豆也不全是0添加。溶豆品牌的执行标准没有统一,使用固体饮料标准的品牌并不在少数,和婴幼儿米粉遵循国家标准不同,市面上的溶豆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并不具有规范有序的市场标准。

这也间接说明了儿童零食行业发展尚不成熟,产品的执行标准还没有统一,0-3岁赛道有巨头把控,但 3-12 岁市场仍有空白,长期处于同质化严重和研发乏力阶段,想要打破这一现状,让儿童零食想要成为风口,必须要从原来的粗放式发展,变成更加精细化的配方成分迭代升级发展,才有可能将儿童零食拽出沼泽,而这必定是一场异常艰难的战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