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幸高管会坐牢吗?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67322894759347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融中财经”(ID:thecapital) ,作者:Alicia,36氪经授权发布。
财务造假欺诈,在证券市场算是重罪。瑞幸高管最终结局如何,还得等最后的调查。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曝光,资本神话破灭。中资企业赴美上市或更艰难,令原本已受到贸易战和疫情冲击的中美金融市场雪上加霜。
财务造假欺诈,这在证券市场是重罪。在美国市场,监管机构以及司法部门都对此有严厉打击。一旦因为造假和欺诈导致投资者出现重大损失,那么公司和涉事高管可能会承担高昂的违法成本。
在这里,我们通过震惊全球的安然财务造假案以及我国中概股因财务造假而退市的例子来一窥瑞幸及其高管的可能下场。
安然财务造假事件及其结局
安然是如何轰然倒塌的?
安然公司,曾是一家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在2011年安然出事前,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可谓是身披耀眼的光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其资产高达620亿美元,掌控者美国20%的天然气和电力的交易量;业务覆盖了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堪称是能源业的巨无霸。但就是这样一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2002年在在曝出财务造假丑闻后,短短两个月就宣告破产。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一直连续21个月都有盈余增长的安然,突然宣布这个季度亏损达到6.18亿美元,引起了投资界的一片哗然。在11月22日,一家华尔街网站发展文章说,安然与另外两家关联公司有着非常复杂的交易活动。通过这两个公司借债34亿美元,但却没有在财务报告中提及这两个公司和这笔债务的详情。这引起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注意,于是就要求安然公司提交与这两个公司的详细信息。这一查把安然这颗雷给引爆了。在监管部门的压力之下,最终主动承认了财务造假。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与瑞幸的情况很相似呢?
从1997年到2002年间,安然一共虚报了5.86亿美元利润,并且没有将巨额的债务写进财务报告,在这期间,安然通过建立起数量庞大的关联公司,据统计达到3000家之多。但是美国法律规定没有达到50%的股份,就不需要把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计入集团公司的财务报告之中。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安然利用其控股地位,让这些关联公司在外大量举债,又把利润输送给集团公司,这样安然公司的上市财务报告中出现了漂亮的数据。利润增长可观,而债务也都在可控的范围内,安然公司、投资机构、股民大家都高高兴兴,于是继续上演着买买买的戏码。
另外,安然还进行着自己的关联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的虚假交易。比如在2001年的时候,安然的一个关联公司以1.2亿美元的巨额收购了另外一个关联公司,而这家被收购的公司在华尔街的投资人看来,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没有人要了,可是这笔交易却让人看不懂,但是最终在财报中却显示了每股的净利润达到了45美分。
可能你会说美国的公司财报不都是由审计公司在审计后才能发布的吗?这就要说到当时的全球五大审计公司之一的安达信审计公司,因为安然这个大客户,安达信公司单单在2000年就从安然公司获得了5200万美元的报酬,而其中就有2700万美元是咨询服务费,安然公司可不想得罪这位大金主,于是在安然的威逼利诱之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而当安然的丑闻曝光后,安达信还把当初的文档文件都给销毁了,以阻止法院的调查,最终以妨害司法检查被吊销了营业执照五年,因为信誉严重受损,也没有客户会信任他,这家成立了87年的会计师事务所就此关门。
而在2001年11月30日,安然的股价从90美元暴跌至0.26美元,市值由峰值时的800亿美元跌至2亿美元,是不是在这里又看到了瑞幸的影子。
2002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中的资产仍然高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
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
丑闻曝光后,肯尼斯被指控欺诈在内的6项罪名全部成立,罪名相加后判处165年监禁,而另一名高管杰夫里斯基被认定19项罪名成立,他被判处185年的监禁,而其他众多的高管也因参与其中而获得相应的惩罚。
安然公司理所当然地遭遇投资者集体诉讼,并赔偿了71.4亿美元的赔偿金。
安然事件也直接导致了萨班斯奥克里斯法案的诞生,而这个法案更加严格的对公司上市和财务的审查。所有向公众发布的财务报告必须是由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签字确认,这就是说必须承担签字的责任,否则将承担10年或20年的刑罚。外部审计机构如果阻扰取证,比如安达信的所作所为,则会面临10年的刑罚,而这部更为严苛的法案都会适用于今天的瑞幸身上。
安然假账问题也让其审计公司安达信面临着被诉讼的危险。位列世界第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作为安然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者,既没审计出安然虚报利润,也没发现其巨额债务。2001年6月,安达信因此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了700万美元,后也倒闭了,导致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变成现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惨痛教训。
典型中概股财务造假事件及其结局
中国高速频道是退市中概股的典型。
2011年2月,浑水发布报告称公司向工商局提供的数据与提交至 SEC 的数据严重不符,涉嫌财务造假。此后,外部审计师德勤辞职。2011年5月,中国高速频道从纳斯达克退市至粉单市场交易。
2013年6月,SEC对其提出民事诉讼,并称CEO程征涉嫌在公司内部调查时蓄意贿赂调查人员。四个月后,法院判定中国高速频道清缴4189.41万美元的非法所得及利息,并支付725万美元的罚款。对于公司CEO程征,法院于2014年2月永久裁定限制其担任任何在美上市公司高管,并需要支付1771.84万美元非法所得及利益,还需缴纳150万美元罚款。
并未有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高速频道以及程征是否缴纳罚金,德勤香港于2015年6月向中国高速频道一类投资者支付了一笔1200万美元和解费。而程征现在的身份为中广发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州市鼓楼区工商联副主席、北京福州鼓楼商会会长。
另一家标志性退市公司为东南融通。
2011年4月,做空机构Citron发布报告称东南融通涉嫌财务造假,超过60%的毛利率远高于同行。外部审计师德勤随后终止与东南融通的合作关系,并发布公开辞职。集体诉讼在2013年11月有了结果,法院判定东南融通及其董事长连伟舟赔偿股东8.82亿美元。东南融通对SEC的起诉未应诉,公司股份登记从SEC注销。
从美股市场退市也并未影响公司高管在国内的发展,连伟舟于2012年加入北京东方弘道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合伙人,基金专注于投资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2013年,连伟舟联合创立唯你科技,作为国内互联网企业智能服务平台,公司曾在2017年12月完成A轮3亿元融资,创下当时财税界创业公司最大融资额。
当然过得风生水起的中概股高管都是中国护照持有者,同为这些公司高管的外籍高管显然没有这么舒服。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退市公司嘉汉林业CFO David Horsley就在2015年与安永、加拿大瑞信等一批金融机构合计支付投资者1.55亿美元和解诉讼,其中David Horsley赔偿630万元。中国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前CFO Michael Gluk因虚增销售收入,于2017年9月被判有期徒刑50个月。
瑞幸及其高管可能的结局
通过分析中概股财务造假的结局,可以判断,瑞幸的结局大概率就是企业走向破产,可能中间会因为出现类似孙宏斌、许家印这样的“白马克骑士”而暂停破产进程,但瑞幸基本还是无解的。本身不赚钱也没盈利的可能还在继续烧钱的公司是不可能有存续的可能性的。
所以简单来说,这么大的造假案爆出来,这个公司在资本市场基本就是凉凉了。
投资者和机构的集体诉讼会让瑞幸赔数亿美元。加州的GPM律所、Schall律所,纽约州的Gross律所、Faruqi律所、Rosen律所和Pomerantz律所在积极联系投资者进行索赔,这次自曝造假在2019年11月13日至2020年1月31日期间股票均价35.73美元,换手率较高333.9%,现在价格5.38,可能要赔数亿美元。虽然现在锅是刘剑背着,但明眼人都知道瑞幸真正的实控人与操盘手是大股东陆正耀和小跟班创始人钱治亚。
让人惊叹的骚气的操作是,瑞幸上市前买了董事责任保险,指由公司或者公司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共同出资购买,对被保险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履行公司管理职责过程中,因被指控工作疏忽或行为不当而被追究其个人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负责赔偿该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责任抗辩所支出的有关法律费用并代为偿付其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
保险合同成立的前提是合法。如果投保人违法,合同是不成立的。某国内知名保险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违反披露义务、忠实与勤勉义务等“不当行为”的定性,是触发董责险保单的关键要素之一。“不当行为”在主观上有“故意”和“过失”之分,而保险给予保障的是“诚实经营者的赔偿责任”,即过失性责任。只有在经营中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但仍然致人损害的过失行为才能纳入保险责任。对于“故意”和“犯罪行为”所导致的赔偿责任和投保人的损失,则不属于保险提供赔偿机制的范围。
那么,给瑞幸承保的平安等保险公司是否给予赔付,则要看对瑞幸高管的调查结果,主要看其是否主观故意进行造假和欺诈。
根据美国1934年制定的《证券交易法》项下的一般性反欺诈条款,即著名的10b-5规则:基于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之信赖,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可以对股票发行人提出民事诉讼。同时,对实施业务造假的责任人,也有相应的刑事责任予以制裁。
对瑞幸的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肯定会一查到底,但是因为中美没有引渡的相关法律,所以暂时不能接受美国刑事处罚,这或许是瑞幸高管敢做假账的原因。
但根据公开资料,瑞幸的董事长陆正耀是加拿大国籍,而美国和加拿大之间有引渡协议。所以说,如果罪名成立,陆正耀之后只能一辈子呆在中国了,出去旅游度假都可能随时被抓。
不过,当退市真正发生时,集体诉讼的赔偿金额是否执行落实?相关高管的处罚是否到位?有法律界资深人士表示怀疑:如果中概股的生意、工厂、资金都在中国,美国只剩一个空壳,即使美国法院判决集体诉讼的原告获胜,和解的金额怎么兑付呢?中国籍高管人在中国,相关司法协助不畅通,拿他们没办法的。人家大不了不再出国,不再去香港,有刑事指控的都逮捕不了。美国法院只能对有钱的(deep pockets)中介罚一罚。这还算好的,如果没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底稿,法院判都不好判。
“退市高管的潜在法律责任还是有的,如果相关上市公司被认定为故意、重大过失行为,根据《塞班斯法案》,相关人员最高的刑期可达25年有期徒刑以及500万美元的刑事罚款。相关高管名下公司如果存在集体诉讼的情形,确实是不敢踏出内地了。此外,也不排除中美在未来达成引渡条款的可能。”上述法律人士表示。
不过,中国新修订的证券法赋予了中国证监会和公安司法机关“长臂管辖权”,瑞幸造假相关涉案人员同样可能要承担国内的违法责任。
而根据中国最新修订的《证券法》条文来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
当然,具体执行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容易。毕竟新《证券法》中还没有直接可以使用的条例,在此前也没有类似的先例。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