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程序员人数将增长50%,过半500强都要卖软件,边缘应用程序增长8倍丨IDC预测下一个...
source link: https://www.qbitai.com/2019/12/973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郭一璞 发自 丽晶酒店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IDC今天发布了中国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市场十大预测。
发布之前,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先讲了讲2020年的宏观政经环境,依然不那么乐观,贸易摩擦成为新常态,中欧技术合作曲曲折折,WTO作用日趋减弱。
“过去强调如何和中国合作,现在强调如何和中国竞争。”
同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截止到10月的数据,今年中国出口下降了0.2%。

△ 本图及以下报告图片来源于IDC
并不美好的经济形势也让企业CXO们感到了压力。
根据IDC的数据,38.3%的CXO们认为中国经济未来3年增长会持续下行,77.4%的CXO们认为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业务有负面影响。
不过,改革、开放、人才、区域、城镇中国五大红利依然存在,我们还要在当前环境中寻找未来的机遇。
那么,在当前的环境下,未来五年企业的ICT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IDC给出了10大预测:
数字创新进入工厂时代
在全球,到2025年, 近三分之二企业将成为软件生产商 ,超过90%的应用程序为云原生应用程序,80%的代码来自外部,开发人员数量将达到现在1.6倍。
在中国,到2025年, 超过一半的中国500强企业将成为软件生产商 ,超过90%的应用程序为云原生应用程序,50%的代码来自外部,开发人员数量将达到今天的1.5倍。
如果预测准确,开发者们的饭碗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持续的保证,除了互联网科技公司,还可以去传统公司写代码。
数字产品服务引发分水岭
在全球,到2023年, 50% 的组织将忽视市场驱动型业务投资,市场份额将被进行这一投资的现有竞争对手和新的数字市场进入者夺走。
这一数字在中国也是一样的。
IT战略变革应对颠覆重构
在全球,到2024年, 80% 的数字化先进组织的IT战略将演变为广泛、灵活、自助型的数字工具混合体,以取代原有的“围墙花园”IT-as-an Enabler(IT即使能者)模式。
在中国,到2024年, 70% 的数字化先进组织的IT战略将演变为广泛、灵活、自助型的数字工具混合体,以取代原有的“围墙花园”IT-as-an Enabler(IT即使能者)模式。
这里武连生提到,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很多传统公司单独建设了IT公司,这些单独设立的公司对外提供服务,对内也提升了自己的母公司。
CIO角色调整诞生新领袖
在全球,到2023年, 65% 的CIO将成为企业家领袖,他们会将自己的组织发展成为卓越的中心,对整个企业范围内的合作和创新进行规划设计。
在中国,到2023年, 40% 的CIO将成为企业家领袖,他们会将自己的组织发展成为卓越的中心,对整个企业范围内的合作和创新进行规划设计。
武连生举了一个例子。有人说,找企业卖解决方案,最好先找CEO再往下推动,直接CIO反而可能是找了一块绊脚石。
行业跨界融合创造新收入
在全球,到2025年, 20% 的收入增长将来自“空白地带”产品——整合以前未关联行业的数字服务,20%的合作伙伴将来自以前未关联的行业。
到2025年,中国企业 30% 的收入增长将来自“空白地带”产品——整合以前未关联行业的数字服务,至少25%的合作伙伴将来自以前未关联的行业。
以出行服务为例,到2025年的1.2万亿乘客经济规模,主要的空白地带可能包括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自动驾驶、数字化服务等。这样看来,自动驾驶这类新兴领域还是充满了机会的。
平台现代化打造基础能力
在全球,在不断升级的网络威胁和新功能需求的推动下, 65% 的组织将在2023年之前通过广泛的新技术平台投资来积极推进遗留系统的现代化。
在中国,在不断升级的网络威胁和新功能需求的推动下, 60% 的组织将在2023年之前通过广泛的新技术平台投资来积极推进遗留系统的现代化。
也就是说,古老的纸质文件和那些由祖传代码构成的旧系统,可能几年后就要撑不住了,得重构了。
而且,重构是很有“钱途”的。
这里武连生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家叫吉贝克的公司帮浙江余姚政府建设城市大数据平台,把城市的各类数据都像成熟企业一样构建在一起,长这样:
关键是不向政府收钱——白干的条件是,由他们为当地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拿1%或0.5%的提成。平台建成后坏账率非常低,目前已经放出去17个亿贷款。
简单算个乘法,这营收已经够普通人赚好几辈子了。
AI规模应用加深数字鸿沟
到2025年,全球至少 90% 的新型企业应用将嵌入人工智能,到2024,超过50%的用户界面互动将使用具有AI功能的计算机视觉、语音、NLP、AR、VR技术
到2025年,至少 80% 的中国新型企业应用将嵌入人工智能,到2024,超过50%的用户界面互动将使用具有AI功能的计算机视觉、语音、NLP、AR、VR技术
比如用小程序点餐非常方便的麦当劳,每15分钟,他们全球100多个国家37000多个门店的财务、经营、营销数据统一更新一次,并依据这些数据将门店们跨国划分为40个典型市场,比如可能北京、巴黎、上海分别某家店消费者偏好和消费习惯很相似,就被划分成一个市场,并且以每15分钟的数据来考核每个店的经营情况。
巨头们把考核时间卡到了15分钟,路边小店岂不是压力山大。
5G与边缘计算引爆新增长
在全球,2023年,超过 50% 的新建企业基础设施都将部署在边缘而非公司数据中心,目前这一比例不到10,到2024年,边缘应用程序的数量将增长 800% 。
在中国的数字,也是一样的。
数字新人成就下一代企业
到2023年, 50% 的全球2000强企业将设立首席信任官,负责协调安全、风险、合规、隐私和合乎道德的商业运营方面的信任问题。
到2023年, 30% 的中国500强企业将设立首席信任官,负责协调安全、风险、合规、隐私和合乎道德的商业运营方面的信任问题。
考虑到AI超强的造假能力,信任却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包括前不久国家正式规定AI假视频不得随意发布。
Deepfake,这下终于进一步出圈了,成功引起了全球政商各界的注意。
数字员工构建创新竞争力
在全球,到2021年,新的未来工作实践将把数字化员工的能力和工作效率提高 35% ,从而提升时间组织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在中国,到2021年,新的未来工作实践将把数字化员工的能力和工作效率提高 30% ,从而提升时间组织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而且,IDC预测,到2024年三分之二的世界2000强企业员工将从围绕流程或功能组织的持久团队,转向关注结果的可重构团队。
中国市场六个独特关注点
看完全球和中国在10个不同方面的预测对比,武连生还分享了中国市场的6个独特关注点。
技术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技术领域的1+1战略势在必行
产业互联网主导者向行业巨头倾斜
挣快钱时代向深耕市场严谨
消费类新品牌仍有快速崛起机会
通证(Token)价值未来前景广阔
未来5-10年“三浪叠加”是主流
“三浪叠加”也就是在经济、技术、行业各有三波浪潮,有好有坏,叠加在一起。
宏观经济方面:全球摩擦加剧、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增长下行
技术市场方面:全球化拓展、国产化浪潮、数字化转型
行业用户方面:智能商业新模式、互联网公司颠覆、传统产业升级
One More Thing
发布会现场,武连生还提到了一个词:
AWSL
哔哩哔哩年度弹幕。
一场严肃的行业大会,变成“阿伟死亡现场”,令人感到画风有一丝迷惑。
毕竟,整个会场里几百人,除了后排的年轻观众之外,前排的嘉宾大佬们都对AWSL这个不是那么新兴的网络语言茫然不知。
武连生也提醒了一句,不懂这些新兴的文化,以后面向年轻人营销可能会有点难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