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转动布朗运动理论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62875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转动布朗运动理论

卢森堡大学 统计物理博士在读

本人这学期实习关于水分子的转动,所用的理论模型植根于1963年喀山教育学院E. N. Ivanov发表在Soviet Physics JETP上的一篇文章。文章讨论了最简单的情况,对于球谐对称的分子各向同性的转动进行了讨论。本人的工作中需要对这一模型进行延伸,故在这里复述一下,理清思路。

首先说明一下分子转动的基本图像。Debye和Frenkel指出,分子的转动过程如同平动布朗运动一样,在短时间内于平衡位置附近小幅振动,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发生大幅度转动,平衡位置(或者说平衡指向)随之发生转移。平衡指向的转移幅度与分子的尺度负相关,一般小分子的转动幅度较大(可称为跳跃),而大分子的转移幅度较小,甚至可以接近转动扩散模型。以水为例:(图来自参考文献2)

v2-92cadae21fb8a6b2e888039b766133b6_720w.jpg

在大约200fs的时间尺度内,水分子的OH键主要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振幅为一满足高斯分布的随机变量。偶然大尺度的振动会导致原先平衡位置处的氢键断裂,如果此时同时有第三个水分子的氧原子在合适的方向靠近,则容易驱使OH键与之形成新的氢键,平衡指向发生转移,即发生了所谓的跳跃。

我们假设跳跃过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即认为通过跳跃实现的转动时一个马尔可夫过程。考虑 [公式] 坐标系,其中 [公式][公式] 为转过的角在转动轴在 [公式] 方向的投影上的分量。那么转过的角 [公式] 自然是 [公式] 的函数。设转动操作为 [公式] ,则 [公式]

考虑 [公式] 次跳跃后分子的指向 [公式] 。我们定义 [公式] 次跳跃后分子指向为 [公式] 的概率密度为 [公式] 。考虑到跳跃过程的马尔可夫性,我们有:

[公式]

其中 [公式] 为分子在 [公式] 次跳跃后的指向, [公式] 为从 [公式][公式] 的跳跃角。可见 [公式][公式] 两者并不独立,这并不是一个二重积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一重积分,我们需要写出旋转操作除去多余变量。这里积分是对跳跃角 [公式] 进行的,因而我们设法将 [公式] 相关的以 [公式] 表示:

[公式]

代入上式有

[公式]

由于 ([公式])张成SO(3)群的不可约表示空间,对 [公式] 的求解可以通过将其用Wigner D矩阵展开实现: [公式]

其中 [公式]

原则上,求解过程即是对系数 [公式] 的求解。将展开的 [公式] 代回关于它的原方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递推关系:

[公式]

注意到 [公式] 部分其实是对 [公式] 转动操作的期望,即Wigner D矩阵 [公式] 的均值,我们记为 [公式] ,则系数矩阵的递推关系可以用矩阵表为:

[公式] 其中上标 [公式] 为矩阵转置。由于矩阵 [公式][公式] 无关,类比等比数列,我们有通项公式: [公式] 。于是接下来的任务便是根据初始条件得到初始系数矩阵 [公式] 。我们给定初始时刻分子指向为 [公式] ,则初始时刻分子指向概率密度为 [公式]

考虑到D矩阵的归一化条件:

[公式]

我们用D矩阵表出0时刻系数矩阵: [公式] (两边同乘以欲求系数矩阵元对应位置的另一矩阵元的共轭后同时对 [公式] 积分即可。)

代回通项公式,我们得到: [公式]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 [公式] 通过展开得到的解: [公式] 。由于 [公式] ,我们可以把上述方程简写为: [公式]

由此我们表出了单分子转动随机行走问题的解。对于各向同性的转动,给定跳跃角,跳跃沿任意方向的概率相同,即 [公式] 在三维转动操作下守恒。这就要求转动操作的期望矩阵在任意三维转动操作下不变,即 [公式] 。由于D矩阵群是SO(3)群的不可约表示,由Schur引理, [公式][公式] 为SO(3)代数的Casimir算符本征值为 [公式] 的不可约表示空间上的单位算符的矩阵。于是将 [公式] 代回原解,我们有

[公式] ,其中 [公式]

以上讨论的是 [公式] 次跳跃后分子指向为 [公式] 的概率密度,所谓的时间只是指跳跃次数。真实的问题中,我们是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进行观测。因而,我们更关心给定初始指向 [公式] ,一段时间 [公式] 后分子的指向概率密度分布 [公式]。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是若干次跳跃,因而我们可以在 [公式][公式] 这两个概率密度值之间建立联系。显然我们可以认为分子指向的跳跃,即平衡指向的跳跃,是一个泊松过程。对于泊松过程,给定一段时间 [公式] ,期间发生 [公式] 次跳跃的概率为 [公式] 其中 [公式] 为两次相邻跳跃间的平均时间间隔。由于我们关心大量分子长时间的平均运动情况,我们可以认为 [公式] 是在时间 [公式][公式] 的期望:

[公式]
代入 [公式][公式] ,我们得到

[公式]

这里我们便解出了 [公式] 。其中体现具体过程条件,如扩散近似等,的便是单次跳跃期望矩阵 [公式] ,其中 [公式] 的性质体现了过程的某些性质,比如是否各向同性,具有哪些对称性等。代入具体的 [公式] 就得到具体过程的解。对于各向同性的转动,前面说过 [公式] ,因而我们有 [公式] 其中 [公式]

参考文献:

  1. E. N. Ivanov, Theory of Rotational Brownian Motion, JETP, 1963
  2. D. Laage et al. Annu. Rev. of Phys. Chem., 2011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