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新晋网红无人零售的投资秘密:无人言说的痛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aijia.baidu.com/s?id=1582472635277652461&wfr=pc&fr=idx_top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新晋网红无人零售的投资秘密:无人言说的痛

新晋网红无人零售的投资秘密:无人言说的痛
2017-10-28 12:06鲲鹏计划获奖作者,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u=1634640513,2526943384&fm=173&s=0FF2388D4C72009E1C1995830300B095&w=610&h=358&img.JPEG

  2017年,无人零售取代了共享单车,成为投资圈为数不多的投资热点。

  那么,无人零售的投资逻辑到底是什么?

  流量,流量,还是流量,重要的事情GPLP君说三遍。

  当共享单车开启了投资人的心智,投资人猛然领悟,原来线下流量这么值钱啊,而且比线上流量获取还要便宜,于是乎,基于线下场景+信用支付的模式无人零售开始层出不穷,可谓2017年的当红炸子鸡。

  “最近我们投资了不少于5个无人零售的项目,还在继续看。”一位投资人颇为神秘的对GPLP说道。

  2017年9月,办公室无人值守项目猩便利宣布获得上亿元天使投资,光速中国领投,王兴等人跟投。果小美、七只考拉、领蛙、CITYBOX等也在最近陆续宣布获得了投资。同时,京东、美团、饿了么也警觉出了其中存在的潜在市场,纷纷宣布布局无人零售市场。

  人民币基金中的保守派依然在观望,对于商业模型是否能走通仍然抱有疑问,但是纪源资本、启明资本、梅花天使等敢于冒风险的美元基金已经开始卡位。

  无人零售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生意呢?如何切入无人零售市场呢?每个投资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哈姆雷特,今天GPLP君就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获取流量,投资无人零售的前提

  从2016年开始,无人便利店就开始被天使、VC投资人关注,美元基金的投资人更是其中的主力军。

  此前,多少PE机构布局的线下消费领域如今开始挤满了各路天使、VC,难道就没有其他项目可投了吗?GPLP君纳闷不已。

  “不懂了吧。”某VC投资人见GPLP君疑惑不已,故作神秘之后,开始摆出了老师的架势对我解释其中的奥秘,“这是巨大的流量入口,相当于投资一个线下的淘宝。”GPLP君恍然大悟。

  原来,流量,流量,还是流量。

  伴随着无人零售基础工作搭建完毕,微信和支付宝的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达到近90%,这让无人零售的出现成为了可能——因为现金支付所带来的交易门槛消失了,创业公司再也不用苦恼关于无人零售的支付问题,用户的购物流程也从以前的现金或者刷卡支付获得商品转变为:扫码——线上支付——获得商品,省去了中间的现金支付和找零环节。

  这个现象被一些敏锐的投资人所观察到了。

  据该投资人的分享,最初投资人观察到这个赛道主要是看到线上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逐步完善所带来的消费场景的重构,比如最典型的共享单车就是这种投资逻辑。

  线上支付体系打通了线上和线下,为线下流量转化带来了契机,有了流量,就有了市场,因此,VC、PE和战略投资人的投资目光开始由线上转移到线下。

  如果说21世纪什么最贵,那么GPLP君可以认真的说,除了人才之外,那就是流量。

  但是流量从哪里来呢?

  这些所有的创业公司,包括投资人都在寻找的答案,即使是互联网巨头对于新增流量也跟创业公司一样焦虑。当互联网公司的营销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电商的获客成本从原来的2元/人到现在的50元/人,套用一首流行歌曲,流量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线上不能继续的话,线下还可以重复,于是伴随着无人零售的开始,线下流量的价值被重新审视,事实上,即使线上发展最为成熟的电商,诸如诞生了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然而,线上电商在国民消费中的占比仍不足10%,因此重新回到线下是这次无人零售投资浪潮的重要前提。

u=2889423789,731765882&fm=173&s=1DE0FB131F71419A0AF1294303007032&w=400&h=266&img.JPEG

  投资无人零售投资什么?

  所有人都知道无人零售可以投资,这毕竟是未来的趋势及方向,然而,具体无人零售投资什么呢?

  按照一贯互联网投资的逻辑,如果要具备流量入口,则这个创业公司需满足高频、刚需的特征,诸如滴滴打车,这样才能够迅速崛起。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便利店和自助贩卖机自然成为了线下重要的流量入口。

  按照目前投资机构的投资布局,投资圈关于无人零售的投资大致可以分成两派,一派热衷于无人便利店方向,代表公司有缤果盒子、深兰科技;另一派则是办公室无人值守方向,这个也是今年以来的投资大热门,据不完全统计,过去3个月,共有15家无人值守货架获得融资,融资额超10亿元,这种类型的代表公司有猩便利、果小美,公室消费场景作为2B业务,更容易变现,同时直接将房租成本也省了,用户不用下楼就可以买买买,吃吃吃。相比于当日达、次日达,办公室无人货架做到了随时供给,可谓异常便利。

  而且,通过在封闭社区和办公室的布点,在地理占位上更加接近消费者,且没有租金成本,获取流量成本为零,所以这是创业者及投资人入局的重点方向。

  只是对于缺乏运动,对于经常加班的人来说,需要当心的则是肥胖病,女生体重估计得直接冲破150斤。

  对于前者,通常而言,无人便利店的占地面积一般为10-15平米,当7-11、全家等便利店要求日流水在1-2万元左右才能实现盈利时,对于无人便利店来说,日流水只要求每天800元即可实现盈利,因此在过去被视为传统非流量入口的商业写字楼和社区成为无人便利店主要布局的地方,最后,从运营的角度,如果无人便利店从刚需的鲜食和日用品入手,然后再用积累的流量转化为线上平台的流量,继而扩张到更多线上品类的订购,则无人便利店可以成功的将线下流量转移到线上。

  无人便利店的妙用不仅仅在于此。

  经高人点拨后,GPLP君发现,对于这些长相颇似盒子样的无人便利店来说,如果他们布局的网点足够多,比如每三公里布局一个网点,那么每个网点就能既做便利店,又可以充当提货点和前置仓。这就是缤果盒子、F5最初从水果O2O创业转型到无人零售的初衷,作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节点,这可以省去物流配送成本,甚至可以取代蜂巢物流,GPLP君不得不感叹其背后的精妙。

  只是要想完全实现尚需要时间以及一定的冒险,然而一旦实现,则前途不可限量。

u=2325650231,2472374442&fm=173&s=6BE08A45D8816ADEFA3D597D0300C018&w=400&h=266&img.JPEG

  看到了它的好,你没有看到它的坏,无人零售不能忽视的风险

  无人零售到底可以做多大,这是个问题。

  因为毕竟作为线下新零售的消费渠道,无人零售天然带有区域限制,如同大型商城,可能只做一个本地化就可以支撑起一个上市公司,因此,无人零售不会如典型的互联网公司一般很快突破时空限制,进而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相反,未来可能是百花齐放的状态。

  在这一判断之下,多家美元基金,诸如IDG资本、纪源资本、元璟资本、云启资本纷纷押注赛道,积极布局,千军万马来过这个独木桥。

  “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个场景,颇有点2008年-2010年的电商投资热潮,那个时候阿里开始崛起,在阿里的带动下,所有人都想在无人零售领域再创一个阿里。

  只是,这个梦想可能实现吗?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无人零售虽然是一个新鲜物种,但是并不完全是无迹可寻,

  作为国内最大的无人自助售卖商,友宝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原来,看似便利的无人零售,其实也有自己难以诉说的痛点,那就是维护及补货成本。

  友宝从诞生到发展,有诸多可以参考和借鉴之处。

  友宝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将智能网络应用在自动售货机上,研发生产了全球创新型智能售货机,通过运用智能系统和云技术,开启产业变革,成为中国创新的售货机品牌。

  据友宝公布的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友宝的营业收入为15.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29%;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仅为7750.08万元,其中最大的成本为补货成本,虽然销售便利了,但是补货的麻烦增加了。

  根据友宝的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9月,虽然友宝铺设网点近6万台,但由于售卖的的产品多是毛利较低但又高频的标准单品,因此,这导致补货频次增加,即便其网点密集,但一个补货员所能覆盖的范围和一天之内的补货次数是有限的,因此当达到该人员的饱和工作量时,则需要增加新的人手以及运输的车辆。

  受限于配货人员的工作量,从这一点来说的话,无人自助并不完全是一个规模经济模型,还是受到人的因素的制约,当该方面的需求达到一定频次后会该经济该模式自动转变为规模不经济。

  因此,摆在无人零售店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是,如果选择高频的物品作为吸引流量入口,那么势必会增加配送补货成本,导致人力成本增加。比如,如果小美等公司的补货频率是2-3天/次,若真正从尝鲜期过渡到扩张期,其补货频率会随之发生变动,随之而来的成本增加是可变成本配送成本。

  如果选择低频的物品销售,补货成本自然降低,但是其吸引流量的目的则会大打折扣。

  一边想快速实现收入,提高毛利率,一边无人零售又不能选择水之类毛利较低的商品,但流量入口还要满足高频消费的原则,因此只能在选品上选择一些高频高毛利的商品,

  然而,我们观察一些线下便利店的收入构成,例如7-11便利店,发现该公司收入的40%来自于鲜食、熟食的收入,然而,对这部分产品的运营要求这些无人便利店均不满足,当然这也对无人零售店平台的供应链和仓储能力和损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让看起来非常便利的无人零售的前景蒙上了一层疑云。

  或者说,未来见分晓。

  毕竟看惯了太多创业圈和投资圈的热闹,例如千团大战,GPLP君此时已经波澜不惊了。

  热闹了之后,日子还是要继续,比如很多公司曾经叫暄的特别热闹,然而,回归到用户层面却反响平平,比如某盒子曾找公众媒体多次曝光,短时间内确实吸引了一批顾客,但是当过了好奇的阶段之后,到底能持续吸引多大的流量仍然有待观察。

  毕竟从目前来看,无人零售的商品价格与隔壁的便利店相当,购物体验的提升目前还不如隔壁的便利店,商品SKU覆盖范围不如隔壁夫妻店,要想取代隔壁老王夫妇的小店,目前来说还有点早。

  好了,不说了,饿的头晕眼花的GPLP君要下楼去7-11买关东煮了。

举报/反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