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为什么过去不会“阶层固化”,反而是“富不过三代”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36kr.com/p/509861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为什么过去不会“阶层固化”,反而是“富不过三代”

人神共奋·2017-10-21 06:06
不愿裁员的管理者,其实都在坑害员工。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 人神共奋的李刚。36氪经授权发布。

v2_2cdfaf34a1714642bf170e872b7fdb9e_img_000

人神共奋读红楼系列之26:不愿裁员的管理者,其实都在坑害员工

1/6  贾府的衰落无关政治,是必然的结局

有一个问题值得所有看《红楼梦》的读者深思:如果贾府未被抄家,是否还能继续支撑下去?

答案是否定的,用今天的话来说,贾氏集团过于单一低效的业务收入不足以支撑庞大的运营开支,现金流多年来持续为负,已经接近负资产的边缘,又缺乏融资渠道,破产就在眼前。

不妨按书中提供的线索分析一下贾府的收支情况。

贾家的主要收入是地租和房租,主要开支是家庭成员和佣人的生活开支。

地租和房租的好处是风险小,非常稳定;但缺点也很明显,在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增长非常缓慢。

贾家从第一代开始,官就越做越小,又缺乏商业人才,估计这几十年收入增长很小。

而另一方面,家庭开支却随着人口迅速增长

v2_b4ef2decde094a03b5229a6542da2984_img_000

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回忆贾敏出嫁之前,贾府的生活标准“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很多人认为,贾府从那时就已经败落了,但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衰败”这两个字。

贾敏待字闺中时,玉字辈还未出生,老嬷嬷们还在工作岗位,贾府几乎没有闲人,这样算来,贾府“单房”开销这十几年就一直在不断收缩。

正如按王夫人所透露,在建大观园之前,贾氏集团一直在“只出不进的隐性裁员”,王夫人的大丫环金钏死了,这个职位就一直空缺着不补人。

这说明,“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只是幻相,是因为家庭总规模在扩张,生活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提高。好比一座假山,十个人可以用,二十个人也可以用。

仔细看书,你会发现贾府的那些稀奇玩意儿都是以前积累下来的,而柴米油盐这些消耗现金的日常生活资源却常常短缺。一边是仓库里堆满了奢侈品,一边是员工工资常常被挪用。

收入不变,人口猛增,福利标准又下不来,只能变卖资产,家族渐渐变成空架子,这不是能力和道德的问题,而是马尔萨斯人口危机的贾府版,是农耕时代贵族大家族必然的结局。

过去解决危机的方法就是分家,用新家庭摆脱老传统,加强活力,大家各自想办法,只要有一支能存活,家族的香火就能延续(比如贾兰一脉)。

这就是过去没有阶层固化,而是“富不过三代”的原因。

但问题是贾母尚健在,分家不可行,唯有继续“提高生活资源利用效率”,就像我在《人神共奋读红楼:20岁的王熙凤,是怎么管理几百人的团队的?》一文中分析 了王熙凤的“扁平化”项目管理模式,基本上就围绕这一点展开。

v2_ecc536e97bf44be095fff3d159a02ddd_img_000

内部效率的提升是有极限的,大观园建立后,又一次性增加了大量服务人员,这个空耗资源的“大花架子”成为危机的导火索。

长期的问题终于浮出水面——既然收入上不去,又分不了家,主子的数量也不可能降,那唯一的方法就是降低生活标准,裁撤冗员了。

2/6 裁员节支为什么不可行

我在《进入知名大公司,你的职业生涯就高枕无忧了吗?》一文中讲了,秦可聊在临死前向王熙凤托梦,为贾府提出的避免破产的两条建议,核心就是八个字:缩小规模,先活下来。

所以,第七十四回,王熙凤正式向王夫人建议:“不如趁此机会,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

话说得很体面,名为“整治家风”,实则“裁员节支”。

可惜王夫人直接把话给说穿了,不同意:“通共每人只有两三个丫头像个人样,余者纵有四五个小丫头子,竟是庙里的小鬼。如今还要裁革了去,不但于我心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

王夫人的观点是“虽然艰难,难不至此”。

可见,王夫人低估了危机的严重性。我们可以认为王夫人能力差,但事实上,这也是贾母的意见。

你看,不光是王夫人,王熙凤只要想降低开支标准,贾母就开始喃喃地回忆起自己当年做媳妇时,贾家是如何的气派,气氛就瞬间就尴尬了下来。

v2_03f696e46fc54a10b18a3abad8ca44eb_img_000

而现实中,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在面临积重难返的危机时,不敢面对现实,既不愿收缩业务止血,也不愿大幅裁员,而是心存幻想,任凭危机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是为什么呢?

3/6 原因一:因为“损失厌恶”而不愿裁员

第一个原因又要说到近期连写了两篇文章的“损失厌恶”了。

这个道理其实类似我们的老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经济学上的“损失厌恶”少了一些道德批评色彩,多了经济分析。大意是说,失去100元对你造成的心理损失,大于得到100元的满足感;明明有更好的人在追你,却总是下不了决心与现任分手。

在“坐吃山空”的情况下,裁员的损失的绝对值远小于节省开支的收益。但在“损失厌恶”心态的驱使下,我们更倾向于不理性地维持现状。

就像王夫人明知目前的情况维持不了多久,尤氏来访,连饭都不够了,下人的工资也常常被拖欠,但她仍然选择自我欺骗。

v2_49a3a712efe246ce8d6e078906d2e1ea_img_000

几位中国的学者利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股民的投资行为(《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结果显示,在股票被套和股票盈利两种情况下,投资者持有一支股票的时间分别为5.7个月和2.9个月。

也就是说,出于“损失厌恶”,亏损者的更喜欢持有股票,幻想未来能解套,而不是把亏损变成现实。

这个实验还显示,女性的“损失厌恶”心态比男性更强烈,亏损时持股时间更长,盈利时持股时间更短。

正是这种心态,让精明果断的贾母不愿止损裁员,还在贾府财源枯竭时,花了最后的几千两银子办生日。

当然,“损失厌恶”只是原因之一。

4/6 原因二:“个人理性”常常汇集成“集体非理性”

有一点很有意思,王熙凤向王夫人建议裁员时,她是因病离岗状态。我们不妨想想,为什么她当总经理的时候不提这个建议呢?

原因不难猜,一旦王夫人同意,这个得罪人的工作是要她来做的,她当然不干。

她不想承担“裁员”的恶名,王夫人和贾母难道就愿意了?

我们在研究管理现象时,一定要把“企业的合理性”“管理者的合理性”区分开来。

对于贾府而言,维系现状不载员是非理性的;但对于贾母、王夫人而言,不裁员,能撑多久撑多久,让自己太太平平地过完余生,却是一种“个人理性”。

有一项对企业投资结果的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企业在投资不利的情况下,同样不喜欢“止损”,而是继续投入,毫无根据地期待后市能逆转。

这里的原因并不是前一部分所说的,个人投资者出现的“损失厌恶”心态,而是决策者不希望投资失利的消息在他的任期中暴露。

再看员工,虽然每个月被拖延“例钱”,但毕竟“瘦死的驼骆比马大”,混吃等死也是一种理性选择啊。

而王熙凤的疯狂敛财,更是大厦将倾之际的管理者的“理性”选择。

所有人的理性选择,最后成为企业的非理性行为,这就是一家企业走向末日时的共同特点。

v2_59f2a2cc24a74da8a0f4db733e56f87e_img_000

5/6 原因三:公平交易的道德桎梏

“裁员”这个词在管理上是中性的。但实际生活中,它被蒙上了一层道德色彩,更像是个贬义词。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向一些调查对象讲了一个案例:

一家打印店的店员工资是时薪8美元,因为附近的一家工厂倒闭了,老板发现常有人来找工作,就把现在的店员的时薪降到7美元。

结果,82%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行为不公平。

卡尼曼随后换了一种说法:

一家打印店的店员工资是时薪8美元,因为附近的一家工厂倒闭了,老板发现常有人来找工作,此时,老店员刚好辞职,老板随即用时薪7美元雇了一名新店员。

结果正好倒过来,73%的调查者认为老板的行为很公平。

这难道不是一回事吗?还真不是。卡尼曼教授总结,人类有一种朴素的“公平道德观”: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危机或责任,通过交易的形式转嫁到别人的头上,就是不可原谅的罪恶——即使这个交易是自愿的。

一家公司遇到经营困难,变卖资产为员工发工资,就是道德行为;如果选择解雇员工保留被市场低估的资产,就是不道德——虽然后者更有助于改善经营困境,而前者只是死缓。

春运时,铁路以涨价的方式减少出行需求,被认为“趁火打劫”,而航空公司把平时打折的机票恢复正价,则被认为是“正当市场行为”。

贾府的林之孝管家说:“人口太重了。不如拣个空日回明老太太老爷,把这些出过力的老家人用不着的,开恩放几家出去。一则他们各有营运,二则家里一年也省些口粮月钱。”

“各有营运”四个字,说明很多佣人不见得一定要靠贾家才能生存,只是贾府为了维护“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的体面,强行把大家一起捆在了这艘“泰坦尼克”号上。

6/6 最后的疯狂

曹公毕竟也是“当年阔过的”,没有把贾府的衰败归结于“抄家”这个外部原因,他带领我们在鼎盛与衰败之间不动声色地穿梭,让我们目睹了一个大家族(也是一个大企业)行将就木前,人们的疯狂和非理性。

《好了歌》里说,“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这讲的难道不是“损失厌恶”吗?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不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非理性”吗?

一方面,每一个人都隐隐觉得,有些事终是逃不了的,但另一方面,大家又都在想,管他的,先TM逃了再说。

(本文为“读红楼,解职场”系列之26)

本文的几个观点

一、收入不变,人口猛增,福利标准又下不来,只能变卖资产,家族渐渐变成空架子,这是农耕时代贵族大家族必然的结局。

二、在“坐吃山空”的情况下,裁员的损失的绝对值远小于节省开支的收益。但在“损失厌恶”的心态下,我们更喜欢不理性地维持现状。

三、一家企业走向末日时,所有人的理性选择,最后都成为企业的非理性行为。

四、人们倾向于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危机或责任,通过交易的形式转嫁到别人的头上,所以通过解雇员工来改善经营困境是不道德的行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