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手机AI概念,继续成为营销噱头还是要再造产业变革?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aijia.baidu.com/s?id=1581635548838687311&wfr=pc&fr=idx_top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手机AI概念,继续成为营销噱头还是要再造产业变革?

手机AI概念,继续成为营销噱头还是要再造产业变革?
2017-10-19 06:39优质数码领域创作者
u=2824942397,3832699009&fm=173&s=43313962DAC2D49ECEA54CDC0100C0A2&w=640&h=470&img.JPEG

中国的手机行业,应该说是最浮躁的一个行业,只要相关行业出现一个公众比较关注的概念,不管合适与否,也不管技术上自己能不能做到,都照炒不误。在营销方面,国内一些手机厂家是无所不用其极。拍照如此、全面屏如此,目前科技行业最热门的人工智能(AI)也逃不过一劫,在炒完了拍照、双摄和全面屏之后,又开始热炒人工智能。

然而,这次,一些国产手机厂家的如意算盘可能要打错了。

回顾近几年来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新功能的加入,安卓系厂家其实都是在跟随苹果技术演进。从指纹识别到3D Touch、智能语音助手等等,尽管其中有一些技术最早是在安卓产品中开始尝试,但受制于技术成熟度的影响,也都是在苹果iPhone产品中使用后才得以广泛推广。尽管如此,近几年无论是苹果iPhone还是安卓系产品,一直是在一种微创新的状态中改进用户体验,虽然今天的智能手机产品在使用体验上与几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就其产品功能及形态方面,并没有产生大的技术升级。

在近十年的发展中,智能手机整体产业的发展是缓慢的,其核心原因在于软硬件系统并没有产生革命性的技术。

随着近两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各种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开始向传统产业广泛渗透,也开始彻底改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就全球智能手机产业而言,人工智能推动智能手机产业技术和产品价值升级是无法避免的趋势,但就目前安卓系的厂家而言,真正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升级的却并不多见。

u=1048614167,1466146483&fm=173&s=1E9DA1448017B5DE4C4F95010300F0DB&w=640&h=426&img.JPEG

对于传统智能手机(Smart Phone)来说,要通过人工智能(AI)实现产品向智能化手机(Intelligence Phone)演进,绝对不是炒概念或做个噱头就可以实现的。从技术角度讲,手机向Intelligence Phone演进,无法绕开的是人工智能最核心的三种要素——计算力、算法和大数据。

就目前的计算力而言,除了苹果A11和华为麒麟970移动处理器中加入了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外,无论是采用高通骁龙处理器和联发科处理器的手机,在人工智能计算能力上,未必就能达到全局AI所需要的计算能力。至于算法方面的优化,对于智能手机厂家而言,至少目前除了苹果和华为在这方面有几年的积累外,其它安卓系统厂家很少有涉及人工智能算法的公司,尽管国际上开源的通用框架很多,但真正要达到可用程度,仍然需要大量的技术优化。大数据方面在原始数据积累方面,手机厂家倒是有一定程度的积累,但这些大数据如何能产生用户体验的价值,仍然要依托计算力和算法。在苹果新推出的iPhone X中采用的Face ID技术,之所以可以实现比指纹更安全的用户身份验证系统,更多的优势来源于10亿多张脸部照片的训练,无独有偶,华为在新发布的Mate 10采用的智能拍照系统之所以可以迅速识别不同场景的拍照环境,更是得益于1亿多张照的训练。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任何一项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度,都取决于系统、芯片和算法的共同成熟。

就目前安卓系统技术现状而言,芯片方面,高通虽然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人工智能芯片的研究,但目前市面的产品并没有神经网络单元,在人工智能的计算中,很难达到全局化人工智能的运算要求。同样,虽然安卓8.0基本实现了全局化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化,也加入了TensorFlow Lite谷歌深度学习框架的简版,但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安卓厂家中,到目前为止能适配安卓8.0的厂家和机型几乎见不到踪影,又何谈人工智能呢?

做一个初级的人工智能相册或者加入一个连指纹识别精度都比不上的脸部识别,其实都算不上是人工智能。整个手机行业正面临着从传统智能手机(Smart Phone)向真正智能化手机(Intelligence Phone)升级的技术机遇,如果仅仅只是造一些人工智能的营销噱头,对于国手机厂商而言,可能正在错失一次引领产业技术走向的机会。

u=1146641735,1813013504&fm=173&s=4F10E001E79E33D8CC2E9D800300B0E9&w=640&h=460&img.JPEG

对于中国智能手机厂商而言,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苹果iPhone X和iOS系统中,人工智能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应用,无论是Face ID、相册智能分类、Siri的优化、照片优化算法还是广泛的增强现实的应用,都意味着智能手机开始了一次巨大的产业变化,在这次产业升级中,人工智能将成为人工智能手机的主要推动力。同样,在新近发布的华为Mate 10中,我们也看到了从智能拍照、交互翻译、智能电源管理以及智能场景识别等一系列软硬件结合的人工智能全局化应用,得益于安卓8.0的人工智能应用,将安卓系智能手机的人工智能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对于更广泛的安卓手机厂家而言,目前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概念和噱头,从用户体验方面,根本没有让用户感受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体验提升,营销至上的思想仍然是众多安卓系厂家的看家本领。然而,在人工智能对智能手机产业驱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智能手机产业面临巨大的产业机遇的关键时刻,如果不从技术上有所作为,其风险增加则是大概率事件。

尽管目前安卓系厂家受制移动处理器产业的技术升级的限制,但在系统和算法方面,仍然有深耕细作的空间。目前无论是自然语言识别还是计算机视觉识别等人工智能的技术方向,中国和美国的技术水平相当;而安卓8.0的推出,其实为安卓系厂家提供了一次整体产品升级的机会。在高通下一代加入了神经网络处理单元的芯片面市之前,对于中国智能手机厂家而言,更需要通过在已有机型中适配安卓8.0,从而优化自己在人工智能方面算法,同时更应该广泛地与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厂商合作,最大可能地在系统全局应用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以此来为高通下一代产品面市后的u新产品做好技术准备。

尽管从技术应用和成熟度上,众多安卓厂家无论从芯片还是系统已全然落后于苹果iPhone X和华为Mate 10,但这种差距如果在系统和技术准备足够充分的条件下,下一代产品仍然可能再次缩短相互的差距,倘若继续把人工智能做为噱头,而不从技术上提高人工智能在产品中的应用水平,很有可能,国产智能手机厂家将再次沦为整体产业的技术跟随者,而当人工智能手机(Intelligence Phone)真正成为主流时,技术上的差距,会让更多的厂家落后一个时代。

举报/反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