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裁员、撤店消息频出,无人货架凉了?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0270.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18-01-18 18:56

裁员、撤店消息频出,无人货架凉了?

无人货架赛道里的 “坏消息”似乎渐渐多起来了。继上周猩便利被曝出了裁员撤店的消息后,日前,又有媒体报道称另一个无人货架项目七只考拉出现90%以上的大规模裁员,无人货架项目基本不做了,仅保留仓储和物流部门。这,是要凉了吗?

对于上述的消息,七只考拉随后予以了否认, 表示裁员一事不实,属业务调整。在官方声明中,CEO文朝晖称: “在这次业务调整中,对于我们无人货架业务的老客户,我们会更加精心地维护,并且后续只拓展100人以上的点位。因此,我们的拓展团队的一些同事和部分的运营同事会离开我们。”

巧合的是,同样被曝出裁员、减缩业务的猩便利也将自己的举动表述为了 “业务的调整与优化”。无论是说将强调一二线城市的点位密度的猩便利,还是说以后要专注拓展100人以上的点位的七只考拉,二者曝露出来的问题,都集中在了前期点位扩张上了。当然了,手握5亿累计融资的猩便利在打法上较之后者要来得更夸张些。

“迟早的事”

在资深零售人、零号元素的的创始人安利英看来,这些项目团队业务上的缩减调整、甚至曝出不太美妙的声音几乎是必然的。原因有三点。

“这些从美团、阿里中供出来的人,基本上都特别猛。我出来创业,公司搬到了一个特别小的写字楼里,他们铺点基本不算人数,就告诉你可以免费吃。”不难想象,以这种路子去铺点位,加之盗损率,成本其实是越码越高的。

此外,压力还来自于供应链一端。 “从我们做零售的理念来看,其实供应商看好这种垂直业态的不是特别多。因而他们用赊销方式来供货的其实非常少,基本上就是现金结算。”很多无人货架项目在供货商这并没有强势的话语权,在进货成本上难以有优于便利店的优势,结算方式也对现金流不太友好。

第三点在于运营的成本。即使点铺到了一定的密度,由于城配体系不完善,依靠外界资源去做城配体系的建设,在早期也免不了烧钱。而对于一些创业公司而言,即使拿到了头部的资金,依然需要依靠第三方物流来搭建区域里的城配体系,也是一大笔消耗。

“也是好事”

接连的负面新闻似乎让行业蒙上了些许阴影,然而业内人士却认为这些调整的出现其实是好事——这市场正在由疯狂转为冷静。

2017年6月份到9月份间,无人货架的市场曾涌入了一大批玩家,资本的快速进入让这个赛道显得浮躁不堪,为了获得在媒体、资本上的声量, “点位数”被不少无人货架企业当作了角逐的重点,这与上一届的共享单车颇有点类似,大家想着尽可能多的把货架堆出去,去拿覆盖率。

为了把数量推上去, 本是以 “办公室场景”应运而生的货架们甚至出现在了楼宇、户外场地,对于 “办公室”的选定也乱了章法,20-30人的小公司也不挑剔,造成了货架的高耗损、低效率。于此同时,企业为了鼓励BD,多是直接以点位数量作为考核标准,甚至按此拿提成,也进一步使得BD铺设点位时,只求量甚至为量不折手段。各家间互挖角跳槽也甚为频繁。

而 “冷静”的一大表现正是越来越多的项目终于看到网点的质实际上是要优先于量的。猩便利、七只考拉的调整恰是如此。

然而回过神来的众玩家将市场的争夺点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百人以上的优质网点。如何去尽可能多地把自己的货架放置到一二线城市百人以上的公司,成了大家思考的重心。

可是已经拼杀过这么一轮了,剩下的优质网点还多吗?

对此,小e微店的荣光表示了足够的乐观 。小e微店在业内被看作是特别 “稳扎稳打”的一家,荣光也数次在各种场合强调了他对于 “百人以上优质网点”的执念。然而, “即使是小e,也只是做了这个市场不到10%的份额。你看,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铁建这些大企业,有哪些公司进去了,这样的企业一拿下就是几百个网点的量级。市场空间还大得很。不过未来这一块肯定会打得比较凶。”

而对于如何拿优质网点,或者说拿优质网点拼的是什么,荣光表示,拿普通网点与优质网点的思路其实是不一样的。拿普通网点,找几个拓展人员扫街就能扫出来,或者发小册子打广告,是非常to C的打法。但是对于优质企业,其实需要用to B的方式,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对于众无人玩家而言,考验的是企业to B的能力强不强。

下一步:并购洗牌

早在去年9月份,方兴的无人货架赛道就出现了第一起并购案,成立于2017年6月份的果小美收购了智能零售货柜番茄便利;10月份,“猩便利”宣布完成对“51零食”的收购;上周,无人货架的 “新选手”便利蜂宣布了对领蛙的战略投资控股。

安利英认为,早期的很多公司都是在进行一个低效的发展,没有人去思考背后的BD、供应链的运营。整合发生得越早,资本的效益愈高。而接下来,类似的并购案会出现得越来越多。

同时,她还表示 : “目前还是一个资本意志在角逐的过程。资本意志的背后其实都是巨头战略投资的布局。等到资本意志的决定都完成了之后,后面剩下的公司的铺点、后续才能真的展开。”

随着并购洗牌,新的行业巨头会出现,尾部企业会被淘汰,但是整个无人货架市场格局的彻底明朗,或许还要到今年的六月份。

这是荣光给出的判断:“5、6月份才是真正的洗牌期,即使是现在听上去比较响亮的企业可能都很难坚持下去。现在,还仅仅是风雨欲来兮。”

在他看来,第一阶段的洗牌是洗去那些网点质量差盲目扩张以至于烧不起的尾部选手,而第二轮则是一些不具备全国市场扩张能力的区域型玩家将被吃掉或者洗掉;这轮过了之后,才会有真正的一些大合并出现。

战鼓雷雷,望诸君安好呀~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