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豆瓣到底是不是一家废柴公司?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aijia.baidu.com/s?id=1579892465978560896&wfr=pc&fr=idx_top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豆瓣到底是不是一家废柴公司?

u=1844971220,3401945381&fm=173&s=4781B44600036F4F048D876D03005076&w=640&h=480&img.JPEG

来说说很多人所不齿的豆瓣吧。

2017年三个季度已经过去了,关于豆瓣的讨论却从未停止。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豆瓣话题,从以往的豆瓣公司本身,蔓延到豆瓣用户身上。正因如此,豆瓣自身的每次变动、媒体的每次关注讨论都会引发豆瓣用户的反弹。

所以要回答豆瓣是不是一家废柴公司,首先要看豆瓣管理层怎么想。

一家公司的指导方针变化,先从领导开始,领导的变动,先从资本开始。格致君耳闻,从年初开始,豆瓣已经经历了一场资本变动。原本投资豆瓣的贝塔斯曼、红杉等知名基金都解套,接手的则是另一家爱投文化产业的挚信资本。这样一来,挚信基本从资本层面控制了豆瓣。以前,阿北是豆瓣无可争议的“精神领袖”,但如今,事情早已起了变化:豆瓣在2016年底开始推出豆瓣电影日历,上半年推出“豆瓣直播”、付费的“豆瓣时间”,卖的周边产品越来越多,这还不算此前移动端产品越改越像微博……

简单地说,豆瓣已经在默默且体面地变现了。

阿北曾说,如果豆瓣愿意,可以在几个月内很快实现盈利。言外之意,钱不是那么赚的。如今豆瓣的变化不代表阿北“变质”了,而是从资本上控制豆瓣的挚信,也拿下了豆瓣的实权,在整个运营策略上也开始占上风。阿北夫妇不再掌舵豆瓣,这是好事儿,因为在他们的带领下,豆瓣过去的战略失误太多了,包括阿北一直坚持的“PC端之美”,一直鄙视移动互联网。

反驳者或许会说,上个月阿北不才发了内部信么,怎么在你这里就变成被架空了?那得看你怎么解读这封信——你岂不见他在信中已经开始大刀阔斧地砍掉豆瓣东西、一刻、票务之类“自由而不盈利”的文艺项目,转而重视“豆瓣时间”这类内容付费产品,并要准备海外上市了么?

如果这些猛烈的业务调整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海外上市就比较耐人寻味了。这显然表明,豆瓣还没打算拆VIE,而且就算调整了业务也不一定盈利,并且一旦上市,资本方就要推动套现。豆瓣的前景,由此也可知一二了。

当然用户并不知道这个啊,还天真地以为豆瓣还是阿北掌舵,所以要问豆瓣是不是一家废柴公司,第二要看豆瓣用户到底有没有价值。

七月,数字文化媒体PingWest发了一篇文章,其中带了一句“豆瓣用户没有价值”,原因呢,是这些老用户既不想跟着时代改变,而且还没有改革动力,想让平台顺着自己的意愿走。对一个亟需革命的平台来说,老用户确实是羁绊。

无论豆瓣改版、豆瓣收费,这些豆瓣老用户的第一反应是保卫豆瓣,支持阿北,否则豆瓣药丸,事实上这些人保卫的是他们长久以来的“免费展示情调”、“陈旧的用户习惯”,试图以此绑架决策层。

我还在豆瓣看到一个高论,以为“豆瓣最有价值的不是付费用户而是内容生产者”,这是典型的商业逻辑错乱,搞不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基本逻辑。在这波“用户价值论”中,还有用户攻击PingWest,以为NoPingWest都是盗取豆瓣原创。试图以NoPingWest搬运来证明豆瓣用户价值的蠢货,大概不知道NoPingWest转载的豆瓣内容都是经过授权的。

由上市引发的豆瓣用户大讨论,依然是没有商业常识和基本逻辑的一场自嗨,充分证明“豆瓣和A站用户是最没价值的一群用户”的结论无误,他们不仅不提供真金白银的现金流,还要以一己之私要求维持现状,拒斥资本。

商业化是豆瓣要做且必须做的事情,豆瓣用户还需要一轮筛选,2005-2010年左右的那批真正的高端用户(见识,收入与内容生产能力俱佳)早已沉默,剩余的聒噪证明不少用户确实不能带来价值,只会败坏社区风气——现在,我们可以回答题目的问题了:如果豆瓣不抛弃这些不产生价值、只会拖后腿的老用户,如果豆瓣还以阿北的决策为准绳,那么豆瓣就老老实实做一家废柴公司好了。

好在,豆瓣正在解决用户问题,虽然已经很难了。

举报/反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