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王思聪、周鸿祎们疯狂撒币,但问答直播的高潮还在后面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29112.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18-01-10 08:56

王思聪、周鸿祎们疯狂撒币,但问答直播的高潮还在后面

冲顶大会(王思聪,陈桦)、芝士超人(映客—奉佑生)、百万英雄(西瓜视频—张一鸣)、百万赢家(花椒—周鸿祎),它们在在2018年伊始赚足了眼球。大佬们疯狂撒币,群众在高潮,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真送还是假送?

看到知乎上有人这么回答,大致的意思是:平台随便写个脚本,生成一些假用户,让假用户通关到最后。最后分钱的人里混着50%的假人也不一定。

我自己的观点是真送,从运营手段来说,以上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这点投入相较于带来的DAU、PR效果、模式上的高潮来说,太值了。

也让我想起了2011年我在百姓网的时候,针对广州地区做了一个项目,游戏化的任务设置,完成任务后送话费(实时到账),邀请朋友完成继续送话费。10天时间里,我们送出去了300万真金白银的话费,在当地10万大学生、10万房产中介人群里炸开了锅。当时在广州地区百姓网的baidu index一度超过了淘宝。

最后在复盘整个Campaign的时候,我们认为这300万花得值,相比电视、地铁、电梯等品牌广告投入,这是一个创造口碑、话题的绝好营销。

回到有奖问答直播的事情上,平台如果为了节省一点费用而掺水,一旦被发现,带来的负面会一发不可收拾,损失大得多。 

是否可持续?

有奖问答直播会不会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现象级热点呢?我认为这个模式可以和现象级的单品综艺节目做个比较。举几个例子:

85

《幸运52》:1998年~2008年,整整10年,节目不仅成就了李咏,也让大家很清楚的记住了一年有52周 。

85

《开心辞典》:2000年~2013年,13年,模式和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样,相信很多人在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数百万人盯着选项,为参与者捏把汗,为参与者喝彩和祝福。

85

《三星智力快车》:也有10年的生命周期,陪伴了我整个小学,每一期我都会在电视机面前,假装和台上选手一样在参与智力问答,甚至一度希望报名参加。不过由于内向和腼腆的性格,没有付诸行动。

从上面几档节目来看:一款现象级综艺节目的生命周期,最短的都有10年。尽管传统的综艺节目的制作体制和有奖问答直播有很大不同,但至少能够判断,这个模式不会昙花一现。

我个人的判断是更加乐观的:不仅可以持续,并会在未来产生很多进化。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 去中心化的参与感给用户带来了颠覆传统的快感

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在一起闯关,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比单纯地看传统节目有意思得多。而且现在还是产品的初级状态,在交互和模式上还会不断升级。去中心化带来高参与度,高参与度会进而带来更加有正循环的口碑传播。毫无以为,去中心化的模式比传统综艺节目模式更具有优势。

2. 有非常强的商业化变现机会

例如广告植入、靠流量带来的打赏收入,甚至在常规场次是不亏的,引爆场次的高额奖金是一种营销投入。未来很多奖金会来自于广告主(赞助商),而非平台本身提供。

广告收入可以参考传统综艺节目,它们变现100%靠广告。非诚勿扰在鼎盛时期,一年为江苏卫视带来的广告收益超过20亿,直接赞助收入超过10亿。而近两年网综里的《奇葩说》《火星情报局》的冠名费谁不是大几千万起。

好的节目,变现能力毋庸置疑。而对于知识问答直播,越来越多的参与人次是流量变现的基础。目前模式中在主持人说话的环节进行广告植入也非常容易做到的事。还有一堆公关公司、4A公司带着他们的客户主动找到这些平台,希望策划广告,成为赞助商。

就在我写完这个文章的时候,金主就已经来了,顺势补充一下:

趣店旗下汽车分期业务给芝士超人投了1个亿广告费、花椒的百万赢家也为美团做了专场。后续,我相信会有更多创意性的营收模式产生。

3. 促进直播平台自身主业务

对映客、花椒、一直播这类直播平台来说,有奖问答直播的可持续时间会更长。做节目,这本身就是直播平台的业务,例如熊猫TV的著名狼人杀节目《Panda Kill》,我的很多朋友都是该节目的忠实观众。这个模式也会变成吸流量的内容,促进了直播平台自身的主业发展。而对于冲顶大会,是否能够从单点突破,是否能变成平台级应用,还很难说。 

4. 撒币们都是有钱的主,我们别瞎担心

现在的玩家都是有钱的主,映客的奉佑生说准备了10亿,也许太大了,但是各自拿出1亿~2亿还是比较轻松的。映客2016年的净利润就有近5亿,2017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就达到了2.44亿。虽借壳宣亚国际没有成功,要独立上市,现在到了2018年财年了,年头浪一浪,后面补一补,财报问题不大。

冲顶大会的王思聪自不必说,在陈桦这样优秀而富有经验的创始人的带领下,近期很有机会拿下巨额融资。就像2016年姬十三的分答火了之后,成功拿下千万美金的融资,不过分答确实没跑出来。

剩下的周鸿祎、张一鸣更不必说了,一个是A股之王,一个是TMD三巨头之一。有趣的是,冲顶大会的创始人陈桦之前是《节操精选》的CEO,而张一鸣最早做的是《内涵段子》,同类型的产品在移动互联网初期已经有过较量,到了2018年再次展开交锋。

5. 基本上还没怎么做营销,相信后续还有大招

火得太快,我相信各大平台后续都做了很多营销规划,至少预算都不会少。随便想想就有很多精彩的营销和运营的点:

  • 炒作巨额奖金得主,猜测到底是什么身份?参考AlphaGo在网络上的60连胜案例;

  • 和传统电视节目一样,寻找到最有话题性的、最有实力的人,例如《最强大脑》最近找赌王孙子,数学天才何猷君;

  • 让有话题性的明星一起来答题,比如邓超、孙红雷这种喜欢在节目中秀智商的明星;

  •  在题目内容上做很多话题(偏门的、变态的),段子手们可以围绕题目内容和游戏设置不断生产各种段子和长微博;

  •  设置赛季,升级游戏规则,让参与者更有动力,让围观者也更high;

6. 大量主播资源还没有调动,未来更进一步将之推向高潮

遥想“吃鸡”最初火了的时候,很多主播都不玩原先直播的游戏,成为“吃鸡”主播。这个也一样,对于不靠颜值和才艺表演的主播来说,秀出内容,努力拿到奖金后,再撒币给看他的观众。至少平时在做练习题库的时候可以轻松直播,也许还能找回当年奋斗高考时的自己。

传统节目改造是否还有机会?

我认为当然有机会,需要抓住的核心点是:

  • 碎片化时间

  • 传统模式的爆款节目已在没落期

相亲类、歌唱类、选秀类等传统在电视上火爆的节目,应该都是比较有机会的。有的我自己已经能脑补出一些玩法了,限于篇幅就不赘述了。

机会很大,但都是爆款的机会。所以我很期待冲顶大会是否会通过现在的模式撕开一个口子,未来成为平台型的产品。当然,也有可能止步于此,就像去年的分答一样。

为什么是他们抓住机会?

我自己创业过两次,我把周围有很多优秀的创业者粗分为两类:第一,持续的模式创造能力;第二,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

第一类能力能够在某产业中提升效率,提升毛利,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对此类爆款产品基本不用去想了,看看就好。

第二类能力是能够做出火爆产品的前提,可能很多人说问答直播也并非是原创,毕竟有HQ在前。但是无数案例证明,仅仅拷贝人家的模式是不会成功的,需要不断迭代和再创造,很多人只有拷贝的能力而没有迭代能力。

这个模式,初步来看像是知乎、分答应该抓住的机会,然而我都不看好这两个团队做这个事情,没有对错,只是选择。

知乎是一个讲究精致、精英的社区,虽然我们看到有知乎live等创新业务诞生,但影响力也局限于老用户,没有打开市场。知乎社区型产品,有无数用户的声音鞭策着知乎的改进,或许因此,团队放在新东西上的精力不多。当然我们也看到了掌趣和知乎合作的小游戏《头脑王者》在微信上火爆,但知乎明显是被动的角色。

另一边的在行/分答,经历过2016年分答的火爆,现在也陷入了瓶颈期,巧合的是当年分答的火爆也和王思聪校长有着很大的关联。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量——陌陌。唐岩是具有第一类能力的创业者,也是直播模式最大的受益者,直接体现在陌陌的市值和股价上。既然也赶上了直播的浪潮,我相信陌陌不会错过有奖问答,或许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模式演变。

作者介绍:james(微信:james_wl1004):回收宝市场vp,参与创立今夜酒店特价和社交应用”一起”,在市场、运营和产品方面有着丰富的操盘经验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创始人&CEO,关注互联网和科技创业。公号南七道。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