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不合群?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36kr.com/p/510760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不合群?-36氪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不合群?

阿秀·2017-12-12 13:13
我想念的是波澜壮阔的海洋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

本文来自公众号“进击的阿秀”(ID:zchxuexi),作者阿秀,欢迎关注。

v2_d90b604a438041359f06df648ce94cf2_img_000

爱默生说过,如果有两条路,我选择那条少有人走的路。

尽管绝大多数人都试图跟“多数人”同行,试图融入到集体当中去,但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来不是“多数人”引领的,而是遵循“二八定律”,即20%的人享受着80%的人的服务。到了互联网社会,甚至“一九定律”也并非不可能了。

领导这个世界的永远只是一小部分人,你那么努力的让自己合群,想成为和谐的一份子,其实真的没必要。

01  真正的评价标准从来跟“合群”没关系

好多新人刚来到一家公司都会有点焦虑,经常想尽办法要融入新群体。但这件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重要,因为“合群”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评价你的首要标准。

曾经有人说:一屋子都在追《欢乐颂》,你在看《百年孤独》,你就是不合群么?一屋子都在看《成功原来如此简单》,你在读《史记》,你就是不合群么?一屋子都在看娱乐综艺,你在看《沧浪诗话》,你就是不合群么?

是不合群,可是不好么?

上世纪六十年代,北大荒有一个知青很另类,别人在打牌的时候他在记英语单词,别人在睡懒觉的时候他早起读英语,闲暇时间他还要阅读大量文史书籍。

那个时候好多人不喜欢他,觉得他不合群,甚至有领导找他谈话。

可是等到恢复高考之后,这个年轻人考上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因为卓越的英语水平和文笔而被看重,进入外交部工作,后来历任外交部亚洲司处长、中国驻日本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部长。

他的名字叫王毅。

对于你来说,独自一人未必不好,反倒是费尽心思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没必要。努力学习,以最快的速度成长,最大限度的吃透这个行业,成为职场上最好用而非最合群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一旦你成了业绩最好的人,那么自然会有人上赶着来跟你搞好关系。“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了解了这一点,想必就能够缓解很多人的合群焦虑了。

v2_a99cf2bf56854c99a1e1918747b3f9cd_img_000

02  合群让你越来越平庸

知名主持人宁远在著作《远远的村庄》中说:“孤独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人在孤独时间所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正是孤独,让我们区别于他人。

如果是把你放在人堆里,别人能一眼挑出你来么?

如果不能,那请你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静下心来去做一些真正能够让你跟别人区别开来的东西。

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初中暑期补习班老师,接收过一批成绩特别差的男孩子。那个年纪的男孩儿如果不学习,就只能调皮捣蛋了,每天课堂上都吵的沸反盈天。

但叶达算是其中的另类。

其余的男生都在全年级排倒数100名,根本连高中都考不上。可是叶达却是本县高中稳稳的年级前五,按照我的经验,未来冲击复旦是很有把握的。

可是叶达有一段时间很苦恼,因为所有人都在排斥他,他在读书做题的时候有人故意大声聊天,他在向我请教问题的时候有人故意用讽刺的语气偷偷说他是老师的走狗,声音大到连我都能听见。

叶达也很努力的想要融入到群体当中去,但失败了,而且事后还被暴揍一顿。

因为班上最调皮的几个男孩半夜翻墙上网吧,被学校的几个巡逻老师抓到了,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告密者是跟老师走得最近的叶达,更有甚者还说“他最近跟咱们走的那么近,肯定是来打听消息的”。

其实,老师本真的就是无意间抓到他们而已。

从那个时候叶达就知道,别人排斥你恰恰是因为你的优秀,而不是因为你不合群。

那些人的心底住着一只小恶魔,当你跑的比他们快,跳得比他们高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为你喝彩,而是怎么让你跑的更慢,跳的更低,最终让你跟他们一模一样。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不合群而动摇决心,你要知道这时候你可能正在进步。

v2_2c268c5f669a41dcaf19388c6a2d90ad_img_000

03  要在年轻的时候学会孤独而不是合群

前一段时间,身患脑瘤的知名作家李敖向社会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向亲朋故旧一一道别。

回顾李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光彩夺目。

他说:“我是单干户,不与朋友来往,但是我自己很用功,每天工作16个小时。

就是这份孤独,成就了李敖。

年轻人就应该学会独处,因为假如你想要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就要像那些已经有所成就的人一样,找到安放自己灵魂的乐土,学会享受孤独,充实灵魂、提高技艺。

有很多时候,走在路上的我也会想起一句名言:“后来许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洋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

作者简介:

阿秀,一个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梦想家,一个热爱码字的个人管理专家。36Kr特邀作家,百度学术主笔,脉脉特约专栏作者。个人公众号“进击的阿秀”(ID:zchxuexi),欢迎关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