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北京没有中间态:我不加班,我 24 小时都工作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36kr.com/p/510732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北京没有中间态:我不加班,我 24 小时都工作-36氪

北京没有中间态:我不加班,我 24 小时都工作

李智勇·2017-12-11 13:01
在北京只要工作那就像被绑在了战车上

有时候大家会问我,北京和苏州有什么区别?一般我都会回答北京是一座没有中间态的城市,要么你忙的要死,要么你就闲的要死,指望过一种舒缓的小资生活基本是不现实的,这还和赚多少钱无关。苏州则正相反,是一个中间态很普遍的城市,你不是很忙也不是很闲,不能赚很多钱,但赚的钱也够过悠闲的小日子。

v2_271ca2f425da4e15913e05874c316bf1_img_000

忙或不忙都是个问题

我问我一个做PR的朋友:平常加班吗?她回答我:不加班,看着我有点错愕,她赶紧补充道:我们24小时都工作,所以从来不加班!

这有一点夸张成分,但与实际其实偏离不远。

北京真的就这样,尤其科技行业。也许公关特别了一些,所以显的特别忙碌,但实际上做产品的,做内容的,做技术的等等,大家的状态是一样的,大家都在没日没夜的工作,都在假装生活。

看着好像过度忙碌是个问题,但其实不忙问题更大,北京这里没有中间态。要么有工作而忙碌,要么没工作而闲的忧心。所以忙碌也是一种资格,随着AI的发展,更多的人显然会丧失这种资格。

真正喜欢这种超级忙碌状态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更喜欢一种中间状态,有一个合适的收入,有相对空闲的时间,这样忙碌之外还有一些悠闲惬意的生活。这在二三四线城市很容易达成,甚至说天然就是这种状态,但在北京不行,你要么有收入但没空闲,要么有空闲但没收入。大公司往往也不喜欢中间状态,一旦感觉到有蔓延趋势,CEO有可能就会出来呼唤狼性。

这可以从滴滴等用大数据做出的各种加班地图上得到验证,科技行业赚钱相对较多,但加班最晚的通常也是这些公司。同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好多互联网公司里是有帐篷和宿舍的,所以晚上加班后打车回家的也还只是部分。

这状态非常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只有偏执才能成功。 

要么向前要么消失

个人对这种走极端的状态也许喜欢也许不喜欢,但其实一点都不关键,因为忙碌还是赋闲这事上通常个人并没有选择。要么使劲向前冲,要么就消失在职业大军之中,而后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有价值的选项,甚至短期的都不行。因为很多职位具有连续性,一旦你错过可能就再也回不到既有的职业路径上来。

那为什么会这样?

经济体系其实是一张无形的网,看着疏离但其实彼此紧密关联。一旦A公司增加工作时间获得生产能力的提升,那就一定会影响到同赛道的B、C、D公司。而一旦B、C、D跟进,那么整个产业的上下游就必须同步跟进。最终经济这张网所吸纳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多,根本没人能例外。

那为什么是北京这种现象特别明显?

因为北京聚集了太多的经济前沿企业,所以它的特征极其具有预言性,潜在的暗示并不是只有北京会如此,早晚其它城市都会具有和北京类似的特征。眼下只是其它城市还没有具有北京这样的经济特征:前沿、竞争激烈。以此类推,深圳等城市和北京的相似度其实是很高的,但苏州、南京差别就会比较大。

AI介入各个领域越多越会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北京这种形势:要么被取代,要么留下来但要更加努力。

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是被卡在巨大的有形齿轮之间,时至今日虽然工业已经远不如当年那样需要庞大的人口,但实际上齿轮却仍然存在,并且变的更大了,只不过它从有形走向了无形,而很公平的是这齿轮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几乎是每人一个,没有太多例外。 

假如必须选择

历史学家通常坚持认为,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相对富足的时期,比如在某座海岛上,可能树上结的果子就足够人们的消耗,于是这些化外之人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抬头看天,来谈情说爱,来散步游泳。

很遗憾的是这状态其实是一去不复返了,现代人没权利选择这样的生活。我们面临的形势是总的工作时间正在减少,而整个社会所需要的工作时间在每个人身上的分布十分不均匀,一少部分人分到了绝大多数的工作时间,而绝大部分人根本分不到。

于是现代人的面临的真实选择第一是工作还是不工作,第二是做什么性质的工作。第一个根本不构成有意义的选项,所以等价于没有。而什么性质的工作其实则只有两个大的类别,这两个类别可以用乔布斯问斯卡利的经典问题来概括:

你到底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和我一起改变世界。

这就相当于忙碌已经命中注定,那到底是选一份纯粹赚钱并在职场里爬格子的工作,还是选一份真的有意义能为生活带来改变能否实现自己的工作。前者求的是安稳,后者求的是突破。从这个角度看,像声智科技这样的AI创业公司其实还是不错的选择。显然的想找到不忙碌的工作岗位其实是不可能的,剩下的差别只在于是有价值的忙碌还是忙碌着例行公事。

假如真不工作的人越来越多,那就一定会催生一个庞大的需要社会救济的群体。这部分人会很难创造财富,但他们拥有足够多的富余时间。从这个角度看电子类娱乐会因为廉价且逼真而大行其道。这很可能会衍生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全民虚拟的时候,那虚拟的财富会不会和真实世界对流?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小结

经济体系中各个要素一定是普遍关联彼此影响的,而没有中间态的忙碌-赋闲类二元对立既然已经在北京这个地方撕开一道口子,在经济体系中扎根并谋求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种二元对立会变的越来越普遍,AI显然在加快这种变化推开的速度,以及扎根的深度,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一个问题:它什么时候会变成我们这个社会的普遍状态?

在这趋势下那里还会有家国情怀。

订阅号:琢磨事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