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以旧换新”能否改善市场?

 1 month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74399583198644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以旧换新”能否改善市场?

丁祖昱评楼市·2024-04-22 02:17
各地效果有较大的差异

近期,针对改善置换群体,多城市政府推出了“以旧换新”的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全国范围内至少有超过30个城市表态参与住房“以旧换新”,其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队”入场参与收购。

从之前各城市颁布的政策来看,“以旧换新”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帮卖模式”,一种是“收购模式”。

2024年4月1日,郑州发布《郑州市促进房产市场“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工作方案(试行)》,明确2024年完成二手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10000套。其中政府指定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收购主体,全年计划完成5000套。

据了解,郑州不是首个引入国有独资企业住房“以旧换新”的城市,但其他城市定下的住房“以旧换新”目标相对较少,如江苏太仓首批仅100套房源。

整体来看,在当前二手房普遍难卖的情况下,“以旧换新”政策执行效果不一,那些效果较好的项目主要得益于房企给予购房者实打实的优惠。

我们认为,若像郑州“以旧换新”方案这样大力引入国资入局,或可调动多方资源,提高住房“以旧换新”的效率。

interlace,1

interlace,1

2023年以来多项政策出台助力释放新房购买力,针对有“卖旧房换新房”需求的购房者,多城市政府推出了“以旧换新”的政策,帮助他们提前锁定意向新房,同时加速旧房出售。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30个城市表态支持住房市场的“以旧换新”,越来越多的“国家队”入场。

从各城市颁布的政策来看,“以旧换新”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帮卖模式”,购房者、开发商、中介签订三方协议,购房者确定好新房房源后,向房企交纳定金锁定意向房源,中介集中资源优先推售购房者的旧房,一般旧房挂牌会有3-6个月一定的期限,期限内若旧房卖出,双方的购房合同生效,反之开发商则退还购房者定金。当前大部分城市如南京、南通、淄博等推行的都是这种模式。

第二种是“收购模式”,房企或者第三方接手购房者的旧房,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先旧房评估,旧房过户给房企,房企再将该房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贷款作为旧房房款划给购房者用作新房房款抵扣金。这对开发商的实力有一定的要求,在当前房企资金承压、库存去化难的情况下较少企业选择该模式。

2024年4月1日,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印发《郑州市促进房产市场“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工作方案(试行)》,明确2024年全市计划完成二手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10000套。

interlace,1

其中,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政府指定收购主体收购二手住房,促成群众通过“卖旧买新、以旧换新”购买改善性新建商品住房。全年计划完成5000套。

郑州国资入局兜底收房的举动引起了市场热议。

据了解,郑州虽然不是第一个国资入局兜底住房以旧换新的城市,类似的操作还出现在去年的江苏太仓。太仓第一批次“以旧换新”仅推出了三个小区的100套房源,随后第二批次还限定了800个报名名额。

与其他城市相比,郑州可谓“大手笔”。

interlace,1

从“以旧换新”本身来看,无论是“帮卖模式”还是“收购模式”都存在着“置换”关系。由于“以旧换新”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顺利卖出旧房,因此二手房市场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以旧换新”产生较大影响。

从2022年末开始,二手房市场就显示出了较一手房市场更好的韧性,多数城市持续回温,四季度止跌。进入2023年,整体市场出现脉冲式回升,二手房市场行情启动时间早于一手房,成交回升幅度也高于一手房。

然而,进入2024年,二手房市场出现了回调,CRIC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17个重点监测城市二手房累计成交面积预计为1721万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22%,较去年四季度下降16%。

interlace,1

对比一二手房市场,一季度二手房成交仍然强于新房,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份额继续扩大。其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现房优势,二手房所见即所得,没有预售新房的交付风险,二是相对价格优势,二手房价格已回调至合理区间,核心城市一二手房倒挂价差已逐渐消弭,三是次新挂牌量增加,预期走弱下部分购房者卖旧不买新,打破一二手置换循环,导致新房份额缩水。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包括郑州、重庆、天津在内的部分城市一二手房市场存在互替关系,即面积段、总价段、区域等维度的成交结构分布相似,客群存在重叠。短期供应结构、交付信心、价格走势等因素,都会影响重叠区域的客户抉择,最终影响一二手房市场走势。

如天津新房、二手房成交均呈现刚需化特征,总价150万以下房源成交占比最大。2023年至今,100万以下纯刚需产品在新房市场份额达约20%,在二手房市场更是占约38%的份额,100-150万元中低总价段的产品在新房市场供求规模最大,成交占比达约24%,二手房成交占比也超过3成。

郑州新房、二手房市场则具有相似的客群结构和成交结构,成交主力均为100-150万元产品,主要客群为价格敏感的刚需客,新房、二手房市场间产品需求互替、客群双向流动。郑州新房、二手房总价段成交结构分布形态近乎一致,成交占比最高的三个总价段分别是100-150万元、100万元以下、150-200万元。2023年前10月,郑州新房、二手房100-150万产品成交占比分别达约28%、26%。排在第二位的是100万元以下产品。

由于新房、二手房市场具有强互替性,而且需求主体对价格十分敏感,二手房降价潮虹吸和分流了新房客源。

interlace,1

从2023年以来支持住房“以旧换新”城市的落实效果来看,各地有较大的差异。

首先从“帮卖模式”来看,主要借助开发商的资源,集中优势资源对旧房进行销售。但在当前新房去化难,二手房挂牌数量高、成交量未见起色的情况下,多城市推行的该模式未见较大的效果。

如2023年9月南京推行的“换新购”参加的企业虽不少,但加入的房源一般是项目尾盘、或者非热点区域项目等去化不好的房源,市场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但同时期南通的“以旧换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在于一方面开发商兜底购房者低价卖出旧房源,给予了购房者实打实的优惠;另一方面,用于换新购的新房房源是一栋楼,新房房源较好,使得最终的去化效果也较好

其次是“收购模式”,偏向重资产,这对收购主体的实力有一定的要求,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队”入场参与收购,如此次郑州全年计划完成5000套收购,将较大程度推动“以旧换新”的落地。

尤其是像郑州这样新房、二手房市场具有强互替性的市场环境下,“以旧换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房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新房市场去化。

整体来看,2023年至今多城市密集跟进出台“以旧换新”服务或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置换需求客户快速卖房,同时降低购房者购房成本,提高购房意愿。

在一定程度上盘活存量房,提高市场活跃度,进而促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但在当前整体市场承压的情况下,政策执行效果不一,仍需调动多方资源配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祖昱评楼市”(ID:dzypls),作者: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