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招聘平台大战“金三银四”

 2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it/602422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招聘平台大战“金三银四”

2024-04-01
0 评论 309 浏览 0 收藏 19 分钟

这段时间,不少人都关注到了在线招聘平台在地铁站、公交站等地方所铺开的广告,新一轮的“抢人大战”又开启了。那么,拼营销的招聘平台,当下的“钱景”如何?在线招聘市场又是否还有增量?一起来看看本文的解读。

3aeb96e8-d9eb-11ed-9d7a-00163e0b5ff3.jpg

最近,“智联招聘崩了”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与此同时,2024年的招聘旺季“金三银四”正式拉开帷幕。

2024年的1179万准大学毕业生即将涌进职场,他们开始在各个招聘平台广投简历;企业HR们则被淹没在简历的海洋中,“一个岗位发出去,至少会收到三百份简历。”某HR称。

个人找工作难,企业招人难,这场信息匹配大战背后,在线招聘平台们却在稳稳赚钱。以BOSS直聘为例,其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31.9%至59.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1.56亿元,同比增长169.7%。

赚到钱的招聘平台,又开始新一轮的“抢人大战”。近期,智联招聘、猎聘、BOSS直聘在北上广深的地铁站密集铺开广告,有业内人士形容,“经济有周期,招聘无停歇”。

但在线招聘平台们也并非高枕无忧。从1997年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成立起,在线招聘行业已走过27年,随着年轻一代求职者成长起来,求职从“投简历等HR回复”变成“主动和HR沟通”的双向选择,行业热门公司也从“老一辈”的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变成新生代的猎聘和BOSS直聘。

到了今年,求职者的可选项越来越多,快手、抖音开启了“直播带岗”功能,还有不少HR称自己会在小红书上招聘,“看其账号内容就能了解求职者的大概画像,可信度更高”。

随着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的私有化退市,在线招聘行业变得更低调也更分散了。招聘需求的复杂程度之高,使得这个行业无法出现“赢家通吃”的情况,如今行情多变,招聘平台们“钱景”如何?

一、这届“金三银四”,招聘平台卷什么?

金三银四到了,在线招聘平台们又开始了新一轮内卷。最热闹的依旧是无处不在的招聘平台广告。

从春节后复工开始,北京无论是大望路、国贸、知春路等S级商圈,还是其他非核心商圈的地铁站内,都被招聘平台广告“淹没”了。以十里河地铁站为例,猎聘在换乘处的走廊投了超大灯箱广告,智联招聘在站台灯箱长廊贴了广告,而BOSS直聘拿下了地铁内部的扶手,仿佛在暗自“掐架”。

有媒体报道,在招聘旺季,招聘平台仅在北京地铁上就能投入数千万的广告费。而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用户“晒”出了招聘平台在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等城市地铁站的广告,“每天进地铁迎面而来一溜广告,没工作想找的、有工作想换的,都卷起来”,有用户评论。

在营销战之外,AI也成了近两年在线招聘平台内卷的一大利器。“招聘行业是AI可以直接落地的场景之一。”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称。

BOSS直聘就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公司自主研发的招聘行业垂类大语言模型“南北阁”,已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猎聘也在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提到,公司上线了帮助企业端召回适配人才的智能化触达工具“超级聊聊”,并开发了交互式求职AI助手。

6HRTscLaRePqlEv3Jtiq.png

在线招聘平台推出的AI产品,功能大体类似:求职者用AI写简历,AI向其推荐岗位;HR通过AI一键生成JD(岗位信息),借用AI分析和筛选求职者,并且靠AI面试。

在线招聘平台的底层逻辑是做招聘双方的信息匹配,AI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信息匹配的精准度,以及减轻招聘方的工作量。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AI目前可以起到的效果依然有限。投资人林森向「定焦」分析,客观上,岗位描述和候选人的简历是非标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隐藏需求,大模型对此无能为力,这个行业还是依赖人工而非数字化;主观上,匹配效率需要平衡,效率太高、企业不为简历买单,反而影响平台变现。

随着求职者群体年轻化,在线招聘平台近两年也推出了新玩法,例如“直播带岗”。智联招聘、BOSS直聘、58同城旗下“赶集直招”等平台,都开启了直播功能。

在线招聘平台还迎来了外部竞争对手。2022年1月,快手推出蓝领招聘平台“快招工”,之后升级为“快聘”。据其2023年财报显示,全年快聘直播场次总数近550万场。2022年9月,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上线直播间投收简历功能,后与抖音打通,在直播间可以直接挂载岗位链接。

“直播带岗的作用更多是为快抖平台拉高月活数据,同时低成本拉新获客,对在线招聘平台的冲击和影响有限。”某中型企业HR主管晓莉认为,一方面,招聘方的精力有限,不会主要在非专业招聘平台开展业务;另一方面,现在常规的岗位不缺人,难招的岗位在新渠道更不容易招到。

晓莉曾在BOSS直聘尝试过直播招人,她回忆,当天直播间进来了100多份简历,但由于简历没有经过筛选,推流也不够精准,几乎没有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平台3场5万的收费标准也不算便宜。而且直播代表公司形象,需要花时间布置,人员也有出镜焦虑,“就没有付费继续做”。

可以看到,在线招聘平台们正在努力获取更多的C端用户和B端付费点,相比铺广告,AI和直播的转化效果或许有限。

二、招聘平台,闷声赚钱

拼营销、卷噱头的在线招聘平台们,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招聘行情怎么样,招聘平台还是“稳稳赚钱”,只是有些赚得多,有些赚得少。

招聘一直被看作是一门低频生意,C端用户尤其是白领,平均跳槽频率超过2年,留存率低,同时工作年限越长,就越不会靠招聘平台找工作。

因此,虽然在线招聘行业同时面向B和C端,但基本无法向C端收费,还要花钱用广告吸引C端注册及上传简历,目的是让B端企业付费。林森称,这也决定了,这门生意的上限是可以预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太会有新的玩家加入。

按照这个逻辑,为了不断获取用户,在线招聘平台需要持续做广告。不过,近两年因为求职需求旺盛,不少平台的销售与营销费用开始降低。

2023年,BOSS直聘的营销费用为19.91亿元,与2022年相比微减。用户活跃度反而创下新高,BOSS直聘MAU(平均月活跃用户)为4230万,同比增加47.4%。

整个2023年,BOSS直聘都在默默赚钱:年入59.5亿元,同比增长31.9%;经调整净利润21.56亿元,同比增长169.7%。其中,企业客户的线上招聘服务收入为58.9亿元,同比增长32%。

XM3xLvWL9TULgh7wbygX.png

BOSS直聘营销费用下降,整体收入上涨

“BOSS直聘能赚钱是沾了直聊模式的光”,林森解释,简单来说,BOSS直聘赚的是企业聊天次数和用户匹配的钱,企业先和求职者聊天,觉得合适再向对方索要简历,属于双向招人。所有付费点都是围绕让双方更快更精准地聊起来而展开,企业付费之后会主动把聊天次数用光,给人“平台热闹”的感受。

而包括猎聘、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在内的在线招聘平台,赚的是“卖简历”的钱,企业付费购买求职者的简历,然后进行联系,属于单向招人。只有单份简历卖更贵才能回本,转化效率低、用户活跃度低,B端付费意愿自然也更低。

目前在行业中,不少人都会潜意识觉得BOSS直聘效果更好,主要原因就是“直聊”模式满足了招聘双方的及时性和效率。

晓莉称,当用户开始找工作时,很多人也知道BOSS直聘对面不是老板,但是效率确实更高,不用一味等HR的回复;而当HR招人时,其他平台的简历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人海投之后向HR打招呼,每次打开都是“99+”消息,效率较低。BOSS直聘聊完才能索要简历,意向确认后再面试,成功率更高。

BOSS直聘的“直聊”在当时属于创新模式,其一开始就做APP端,某种程度上也吃到了用户习惯迁移的红利,传统招聘平台后续也上线了聊天模式,但用户习惯已经难以改变。

为了获取更多更活跃的用户,猎聘等传统招聘平台加大了C端营销费用。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猎聘的销售费用率增加了6.33%。这也使得平台的收入和利润出现下滑。2023年前三个季度,猎聘营收同比下降17.9%至14.74亿元,非通用会计准则经营利润为1.13亿,同比下降71.5%。

avSGImT7NCRrx6A5FyS6.png

猎聘的销售费用率增加

但是基于对招聘市场大客户数十年的积累,和猎聘模式一样的传统招聘平台,这两年在“卖简历”之外开拓出了“平台+SaaS+服务”的道路,为B端客户提供包括培训、校招、宣讲会、RPO(批量招聘中低端岗位)在内的外包服务和SaaS软件服务。

这是一块硬骨头,十分考验企业对招聘平台的信任度和复购意愿。王超表示,线下培训服务很难规模化和标准化,人力和时间成本无法摊薄,利润率较低。同时,SaaS软件有成熟的企业如Moka和北森,后续的背调等有专业供应商和软件,HR们也不一定会为在线招聘平台买单。

而当行业出现相对头部的企业时,就会面临涨价的难题。

变贵,是大多HR们对BOSS直聘的印象。晓莉称,例如一个“火爆账号”可以开设5个竞招岗位,一年的价格从4800元涨到近8000元,竞招岗位达上限之后,还需继续付费发布。算上其他付费项目,包年基础套餐要近17000元,第二年会在这个价格基础上继续涨。

“很多HR经常一边吐槽贵,一边因为匹配率相对更高不得不用。”晓莉告诉「定焦」,连续两年,她统计各个渠道招聘人员的情况,发现通过BOSS直聘招到的员工占比85%左右。而当行业越来越固化,这种情况还将加剧。

三、招聘生意,还有增量吗?

从时间来看,在线招聘平台经历了两个阶段。

1997年成立的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1998年成立的前程无忧,是国内最早一批在线招聘网站,吃到了“copy to China”就可以赚钱的时代红利,模仿国外专业招聘服务供应商Monster的模式,在国内三分天下。

据媒体报道,中华英才网后来因为与Monster签下对赌协议没有完成,被Monster全资收购,此后几经易主,最终于2015年被58同城收购。之后,业内一直就有“南前程、北智联”的说法,共享白领招聘这块蛋糕。

到了第二阶段,跑出了猎聘和BOSS直聘两大玩家,用不同的玩法和市场切入点,开启了新的在线招聘时代。

尤其是2017年智联招聘完成私有化退和2022年5月前程无忧完成私有化退市之后,在线招聘行业也只剩下了猎聘和BOSS直聘两大上市公司。

2011年成立的猎聘,抢的是猎头的市场份额,定位中高端人才,和猎头的客户群有重合。晓莉称,猎头费一般是候选人年薪的20%-30%,招一个30万年薪的人,猎头费就是6万元,“但凡招到一个30万年薪的人,猎聘的平台费用就能cover掉”。

而2014年成立的BOSS直聘,抓住了移动端APP的机会,加上“直聊+智能推荐候选人”模式,吃下了自己的蛋糕。

林森提出,BOSS直聘还有一个“创新”点是,放低了招聘者的准入门槛。传统在线招聘平台,都是以公司账户注册,而在BOSS直聘上,不管是老板、HR还是部门领导,关联到公司都可以开账户,单个账户均需付费,用户体量更大,收入规模更大。

总结来看,到了2019年,几乎所有的在线招聘公司全都完成了移动端的迁移,“智能推荐+直聊”也几乎成了行业标配。但目前还没有一家招聘平台能够把所有的招聘市场吃下来。

一方面,每个平台的招聘方画像不同。有行业人士告诉「定焦」,一般来说,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的国企客户、制造业企业客户、大型企业客户多,HR们普遍不愁招聘,不会主动出击沟通。互联网公司、中小型企业,一般会选择BOSS直聘或猎聘多一点,预算不多但对结果有明确要求,宁愿多花精力直接去聊。

另一方面,每个平台的求职方画像也不同。晓莉指出,偏技术类人才,拉勾网多一些;基础岗位如运营、销售和行政,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更有优势;互联网以及新兴行业人才,BOSS直聘上更集中;金融类和外企岗位,猎聘更适合;蓝领工人,首选58同城和赶集网。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近两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互联网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蓝领的重视程度开始提高,尤其是那些非传统蓝领岗位,快递员、外卖员、快车司机、搬家司机等。

这个领域的招聘需求此前被线下的劳务外包和灵活用工机构消化,目前对线上招聘平台来说,是一大增量。蓝领市场的优点是用户换工作频次高,一旦与公司建立信任度,会有很高的粘性与复购率。

BOSS直聘CEO赵鹏就在财报会上介绍,蓝领用户在2023年的新增用户规模已与白领用户相当,收入贡献超过34%;二线及以下城市的收入贡献超过60%,同比提升5%。据悉,BOSS直聘有专门针对蓝领的“店长直聘”业务。

“招聘行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招聘双方的刚需,也让这个行业能成为跨越周期的存在。”王超表示,但这个行业也将长期存在需求错配、资源错配、供需错配等难题,这些难题阻碍着行业的进一步升级。

当然,很多招聘方也指出,行业难题不是仅靠招聘网站就能够解决的。在线招聘行业天花板并不高,不要过度在意短期业绩,不要创造虚假繁荣,就能一直做下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晓莉、林森为化名。

作者:苏琦;编辑:金玙璠

来源公众号:定焦(ID:dingjiaoone),深度影响创新。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定焦One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