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7/02/2023: (Con)Sequence

 10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pt.plus/07-02-2023-con-sequence/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By Neo Zhang in links + notes — Jul 2, 2023

07/02/2023: (Con)Sequence

百战归来再读书是有道理的,在纸面上读过的每个字,都可能唤起战场上血与火的记忆。

07/02/2023: (Con)Sequence

Photo by Justin Campbell / Unsplash

本周的主题是 (Con)Sequence 序列(因果)。

上周发布的《虚无的护城河》收到了很多读者的反馈。这篇文章是最近很多阅读和思考的一个不完整总结。它更像是从时间倒序的角度反观过去发生的事情,或者说用一句行业黑话来说,叫复盘。

有一天我在碎纸机旁边等待机器吞噬一沓废纸的时候(这是一种近乎于冥想的放松方式),我意识到,因果性很大程度是依靠时间序列的先后顺序而产生的。这个想法究竟能有多靠谱,我的确不敢说——还依稀记得在高中年代读的康德或者洛克里曾经浅碰过这个问题。先发生还是后发生,对所谓「终局」造成了太多影响。

在这一点上,Investor 和 Operator 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Investor 没有那么在乎序列,甚至于也不那么在乎因果——他们只在乎结果。所谓终局,就是预判最终的形态,只要做好这样的判断,那么就在终点等着就好了。而序列过程的演变,有时候反而是噪音,陷入择时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Operator 则必须关注序列,关注因果,因为学习的本质就是理解因果,也只有因果,才是在所有的不确定性找到了那一点确定——有时候,这甚至于被认为是一种好运气。在竞争中,先找到比后找到总会好上那么一阵,但确定性容易被抄袭,跑得快不见得跑得久。

Clayton Christensen 教授的《Competing Against Luck》是他离世之前对这个世界最后的伟大贡献。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后来翻译出来了其它的名字,其实不如忠于原意:运气看起来是不确定性,但是对于得到运气的人,其实是得到了确定性的,但一个人怎么一直得到好运气呢?那么背后必然有他的道理,这本书就是在拆解你看不到的那些思考过程。

很多时候,这些商业书中的拆解也只是把结果做了拆解,但没有拆解结果是如何形成的完整序列——后者所需要的信息量太大,一般的作者很难接触到。一些传记可能会写到,但往往埋藏在千头万绪的细节中,加上读者可能没有亲身经历,极有可能被当作无关紧要或者猎奇经历略过。百战归来再读书是有道理的,在纸面上读过的每个字,都可能唤起战场上血与火的记忆。

之前在这个 newsletter 中分享的很多云里雾里的话,或许会碰上一些心领神会的读者,或许只作不知所云。

Essays

Meta's Achilles Heel(s) by Abdullah Al Rezwan

最近读 Rezwan 的 MBI Deep Dives 比较多。本文接续上一篇 Meta's Moat 而来,主要写 Meta 的隐患。

This post is for paying subscribers onl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