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智慧体育,AI公司的新战场?

 11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eiphone.com/category/zaobao/rX8qNrmR9daFH1GK.html?uniqueCode=c3GMSGo32luPck2s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海康做智能物联,为什么说是水到渠成?

本文作者:高秀松 2023-05-29 10:13
导语:海康已经建造了一艘适于这片海域的船体,并已扬帆启航。

在AI、大数据等新一轮技术浪潮前,安防行业正在向智能物联(AIoT)演进。

身处其中的玩家们,不论是安防大厂,如海大宇;还是商汤、旷视这类AI公司,无一不是这场逐浪比赛的弄潮儿。

但玩过冲浪的人都知道,冲浪的核心秘诀在于“顺势而为”,只有顺着海浪的趋势,才能“借力”,然后享受这股力量带来的冲浪快感。如果逆流而上,会直接被大江大浪拍死。

于安防而言,该怎么理解“势”?

安防本初,是对安全的防范。而随着各类感知技术、AI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千行百业对于业务流程的各类管理需求,如“千树万树梨花开”,逢春冒出,此前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有了实现的可能。

需求的被激发,打开的是全新的万亿市场空间。AIoT时代,谁能满足成千上万的碎片化需求,谁就能把握住“势”。

大势之下,不少企业已经备好冲浪板,准备在AIoT时代浪潮中激流勇进。这其中,就有将战略定位为“智能物联AIoT”的海康。

AIoT为什么已成为时代主题?

根据IDC数据预测,2021年全球物联网(企业级)支出规模达6902.6亿美元,并有望在2026年达到1.1万亿美元,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10.7%。

AIoT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赛道,正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时代。背后的推动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技术的不断突破,二是新需求被激发,新市场得以兴起。

技术方面,AIoT并不是简单的人工智能(AI)加上物联网(IoT),它的爆发不是单项技术的突破,而是从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不同层面的巨大技术集的全面发展。

比如感知中,就有从图像技术、光学技术、环境适应技术到被动探测技术各个维度的技术突破。

仅有感知技术,并不能解决场景中的问题,还需要从网络连接、数据汇聚和存算,到显示、控制、交互等等应用技术的加持,以及实现从单一技术到产品工程化。

过去二十年,我国产业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升级,以技术、设备、数据等为核心来提高生产效率、质量的模式开始成为众多行业追求的增长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IoT设备开始被应用在社会的生产活动之中。然而,过去,IoT局限于连接,各类IoT设备虽然连接在了一起,但设备与设备之间、人与设备之间的交互非常弱,积累起来的数据,也难得到有效利用。

而以深度学习为主的AI技术的到来,正在改变这种局面。

AI赋予物体智能感知的能力,让本身不具备主动或被动感知能力的IOT设备,变得聪明了起来,物到“智物”的转变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智物”,成为AIoT时代的“五官”与“手脚”,完成图像、音频、压力、温度等等数据的智能采集。

这让AI在各种业务场景下的价值被激发出来,被用于解决社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带来降本增效,甚至是全线的产业变革。许多新的业务、市场随之衍生。

比如,初级制造业只有生产制造和销售,缺少服务环节;高级制造业则通过数据拉通生产、服务,甚至可以将服务变成了企业的核心利润点之一。

自动驾驶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过去百年,车企多数时候只能通过销售汽车获得利润,而自动驾驶时代,车企可以通过提供可订阅的自动驾驶软件来获得服务收入。这种商业模式,已经被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车企论证。

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看,全球正在向数字经济迈进。而数字化过程中不断涌现的AIoT新需求,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是AIoT爆发的另一原因。

海康做AIoT是“大船掉头”?

AIoT的赛道吸引着一众玩家进入,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安防企业们近年成为主力军。

去年,海康就已将战略定位刷新为智能物联。今年,海康再次表示,智能物联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赛道,公司有足够的长度、宽度、厚度。

那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从安防到AIoT,海康是在业务转型吗,这是一次改变航行水域的“大船掉头“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原点说起:

2001年,海康从一张巴掌大的视频压缩板卡起步,这是硬盘录像机的一个“部件”。而后,随着用户需求越来越多,海康从“部件”做到整机,开始生产硬盘录像机。

直到2007年,海康才开始推出摄像机产品,从后端产品走向前端产品。这期间,除了硬件,海康还提供可视化联网管理软件,成为一家为客户提供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的公司。

此后,海康再相继拓展出门禁、对讲等等安防类的产品,安防的业务线布局逐步成熟,成为综合安防解决方案供应商。

2015年,AI迎来又一春,海康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随着在视频感知、大数据应用等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海康成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与此同时,各行各业的需求也从安全防范逐步走向业务管理,走向数字化升级。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数字种植……区别于传统安防,海康在服务各行各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AIoT新应用冒出。2022年,正式刷新定位为智能物联。

压缩板卡、视频监控厂商、安防厂商、基于视频能力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能物联AIoT,这个过程,业务范围历经几次拓展,海康走了20多年。

总裁胡扬忠曾表示,海康是做监控起步,以视频为核心,视频技术和相关业务就是我们在说的物联网的一部分。原来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现在不再强调或者强化视频,非视频的投入会增加,来扩充海康的产品线,也在智能技术上进一步的投入感知智能、认知智能。

言外之意是,海康一直在物联网行业,而AI的到来,成为其驶入AIoT赛道的助推器。

从业务维度来看,海康长期以来的主战场安防,也是智能物联的典型场景之一。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若安防是一片小海域,AIoT则是包含这片小海域的汪洋大海。

于海康而言,从安防到智能物联,航行的方向依旧,只是航行的海域变得更为宽广。从安防的小海域,到逐浪AIoT这片更大的海域,与其说是一次业务转型,不如说是业务外沿的拓展。

而这个拓展,是技术、产品、市场各个维度的长期积累、创新、迭代带来的,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锚定AIoT,海康凭借的是什么?

在AIoT时代,感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入口。没有感知能力,到业务层级的智能化应用将无从谈起。

从感知这个层面来说,海康无疑是在这个入口布局最广最深的厂家之一。

除了被业界广为认知的视频感知能力,海康在八九年前就开始展开做其他的感知,覆盖从可见光到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毫米波等长波方向,以及紫外光、X光等短波方向的电磁波;覆盖从声波到超声波的机械波;并进一步拓展温度、湿度、压力、磁力等物理传感技术,构建了全面感知的技术基础。

现在的海康拥有30000多种硬件产品,除了视频设备以外,非视频的感知设备正在不断扩充产品线,产生了越来越多的AIoT新物种。

例如,利用声音这种机械波,海康开发了工业听诊设备。在泵机房,以前管理员需要每天要穿梭于其中,趴在机器上听机器的异常。而通过工业听诊设备进行声纹推理分析,即可远程实时对机器的故障进行判断和检测,更高效、更便捷。

物联感知的灵魂是人工智能,海康威视在人工智能上也有长期的布局和积累。从2006年开始长期跟踪研发,海康是行业第一批将AI能力产品化的企业。海康的AI能力不仅在硬件产品、软件产品中得到应用,也落地到包括海康威视AI开放平台等面向用户的算法训练中,已经服务100多个行业、15000多个用户,拥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

而在技术和产品之外,还有一层能力非常重要:对市场的洞察,对需求的理解。从技术能够到成功到产品,是AIoT厂商们要跨越的第一道鸿沟,从产品到市场是要跨越的又一道鸿沟。

在AIoT应用场景中,是高度碎片化的,不同行业,其行业特点、业务运作模式各异,智能物联应用落地的方式不尽相同。即使相同的行业,不同用户也会存在自己独特的需求。

这个行业用户不集中,应用很分散,产品也很分散,客户的定制化很多,建立一个从满足客户碎片化需求的开发响应、到快速交付能力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

这个行业的业务就像吊在天花板上的无数沙袋,单靠一两个硬拳头,只能撼动个别沙袋,但无法通吃,无法形成规模。

海康的“秘诀”是锻造综合能力,在技术、产品、营销、供应链等方面全面匹配市场的碎片化需求。

在全球的营销网络方面,不断贴近客户,布局覆盖15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网络;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柔性生产满足弹性的需求;在产品方面,面对大量的、特定的场景产生的小规模需求,摸索出模式管理那么多型号的SKU;在技术方面,把产品与技术进行分离,技术平台的建设走到今天基本上已经成体系了。

“海康是一家综合型的公司,不是靠其中一个点来支撑的,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碎片化的市场。如果问海康有什么独到的地方的话,我觉得海康几乎没有什么短板,这就是优势。”胡扬忠说。

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曾提出木桶原理,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对于企业来说,长板可以不断做长,但若想走得更远,比的却是短板的“长短”。战胜短板的制约,才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天高任鸟飞。

从海康2022年年报可以窥见,在AIoT这个赛道上,海康已经积淀了属于自己的综合业务能力:

多维感知为核心,融合AI、大数据的全方位技术积累是业务宽度;

从探测器到系统解决方案的数万种产品,是业务厚度;

10大行业、70多个子行业的300多个细分场景覆盖,是业务长度。

成功的公司不论能力来源何在,都非常善于应对市场的持续变化。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将之称为持续性创新。

当AIoT成为时代命题,新需求、新问题和新价值涌现,关键是企业能不能持续创新,不断开发新能力,去捕捉新价值。

对于海康而言,风风雨雨20年,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技术发展浪潮,每一次,海康都紧跟行业需求的变化,抓住了合适的拐点,实现自身的持续成长。

在AIoT造就的大潮之下,这场逐浪之行仍在继续,这是一片更为宽广海域,行业格局如何还是未知之数,但海康已经建造了一艘适于这片海域的船体,并已扬帆启航。雷峰网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