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美团入港,意欲何为?胜算几何?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30529-d3ca1eb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美团入港,意欲何为?胜算几何?

• 2023-05-29 09:13:37  来源:伯虎财经 E349G0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梦得 来源|伯虎财经(ID:bohuFN)

在2017年,王兴出席了“新经济100人”举办的2017年CEO峰会,发表了《互联网的下半场,上天入地全球化》的演讲:

上天,是指高科技;入地,是指不能只停留在C端做连接,光连接是干不过微信的,要扎到地底下去;全球化,是指在国内市场逐渐饱和的状况下,中国互联网企业要积极的走出国门,抢占全球市场。

此后,美团全球化的想法一直蠢蠢欲动。

2018年-2020年,参与了四轮印度外卖Swiggy的融资,参投两次印尼网约车行业独角兽Go-Jek,还曾领投过尼日利亚移动支付平台Opay1.2亿美元B轮融资。

在2018年,曾有媒体透露,美团计划扩展中国香港市场,但因香港不允许电动车上路、外卖运力无法保障而搁浅。

终于,5月22日,美团旗下的外卖平台KeeTa在香港上线,能行吗?

KeeTa入港

“爆单了!”

据美团香港地区的某员工透露,KeeTa上线首日截至晚8点左右,旺角地区的订单量约1500-2000单。(目前KeeTa仍处在试点阶段,仅在旺角及大角咀范围内的用户可以下单,预计到年底会覆盖整个香港。)《星港粤港通》的记者在中午12点,旺角地区,用三个外卖APP在同一餐厅,几乎同时点了牛腩粉和冻柠茶,且都没有使用优惠劵的情况下,配送时间、配送费、及最后成交价如下:Foodpanda>KeeTa>Deliveroo。

1

当然,不出意外,美团延续了“烧钱圈地”战略,推出了10亿港币激赏计划,每位新用户注册可以获得价值300港币的优惠券,用于满减和运费,甚至有满80减50,直接打4折的优惠。再加上之前的多次造势,“爆单”似乎不足为奇。

另外,面对香港网友在网上铺天盖地吐槽外卖“贵”、“配送慢”的怨言,美团也提前做了功课,应用方面,在评论还没上线、支付方式尚且仅有一种时,上线了”一人饭堂“专区和准时宝。

“一人饭堂”专区

美团表示,香港外卖平台最低消费门槛较高,加上高昂的配送费用,导致平均外卖订单价格高达160至180元。因此,专门推出了“一人饭堂”专页,打造一价全包式(包含餐费和运费)外卖套餐专区,只要60元就能点到餐。

准时宝

原有的外卖平台,超时很常见,索赔很难。在KeeTa上,订单实际送达时间超出预估15分钟以上开始提供相应补偿,超时15、20、30、60分钟以上,分别补偿10、20、50、100的港币现金券。同时,伯虎财经发现,整体来说,目前KeeTa的配送速度也相对略快。

用更低的价钱和更好的服务有助于美团笼络人心,等市场份额到达一定程度,美团可以用市场规模要求平台商家让利。

只不过,香港外卖市场是出了名的难啃。即便美团在国内历经腥风血雨,抢占了大陆70%的市场份额,也是全球唯一实现经营利润或EBITDA层面的转正的外卖平台。

但对于美团入港,大多数人并不是很看好。

痛点

和内地不同,外卖从来不是香港消费者的首选。

伯虎财经问了在香港生活的朋友、亲戚平时吃不吃外卖,得到的回答非常统一:不吃。

一位小表妹“平静”表示:“很贵!感觉外卖在香港还没有完全打开,远了不送,费用很多,还有服务费、送货费用、最低消费等等。”这让笔者想起前段时间,小红书一位网友分享点了5串烧烤,花费266港元的热搜。

香港外卖为何这么贵?

一是由于香港地小,人工成本高,配送费通常在30港元起步,配送价格几乎是国内普通配送费用的10倍。

二是香港对电单车上路、停车有严格的要求,因而出现了“步兵”。但步行配送会牺牲及时性和送货范围。加上香港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使用现金支付,下单后堂食和自取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于是就陷入高价外卖的死循环:配送费高,消费者参与意愿不强;总需求单量不足,外卖平台就难以用规模化要求商家打折;为了支付外卖平台的佣金,商家只能提价( 香港平台抽佣比例大概在25%-35% 之间)。

根据交银国际在报告中引用的Statista数据,香港的外卖渗透率估计在3%左右,作为对比,内地的外卖渗透率为30%。从数据上看,这个市场无疑有充足的增长空间。不过,美团外卖打入香港市场的第一步是,突破居民的消费心智,逐步培养外卖的消费习惯开始。

与此同时,美团还要面临两个强敌:Deliveroo和Foodpanda。

两大巨头

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香港的外卖史。

Foodpanda、Deliveroo、UberEats分别于2014、2015、2016年登陆香港。

慢了一步的UberEats这几年几番挣扎,在2021年底,以不到5%的市场份额退出。香港市场研究机构 Measurable AI 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Foodpanda和Deliveroo的份额分别为 63% 和 37%。

值得注意的是,和专注内地市场的美团不同,Foodpanda和Deliveroo是跨地区经营的老玩家。

Foodpanda成立于2012年,早年专注于非洲、亚洲、东欧和拉美市场,以低价快餐为主。

当初,Foodpanda认为香港城市人口密集,智能手机普及率高,用户应用安装率高,值得重金投入。进军香港前,第一步就收购了许多香港企业,围绕商业智能、营销和物流建立了强大的本地团队,帮助Foodpanda迅速在香港扩大市场份额。目前在香港,Foodpanda 与超过 7,000 家餐厅合作,支持各种支付方式。

Deliveroo 则是从英国、比利时、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一路扩张到亚洲和大洋洲。并被创始人称为"delivering food from great restaurants",专注于高端餐厅外卖,目标是愿意付费的高消费人群。目前,Deliveroo拥有超过6500家合作餐厅,包括豪华酒店、老字号和米其林星级餐厅。

不过因扩张的需要,两位友军踏入同一条河,Deliveroo 开始为更实惠的餐厅提供服务,而 Foodpanda 则提供中高端餐食。

但两者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香港外卖消费者的一系列痛点。相比之下,美团有“钞能力”buff,加上擅长用算法提高外卖配送的效率,也有更突出的运营能力(唯一能实现盈利的外卖平台),有可能改变香港外卖目前的格局。

但美团的野心不只是打开难啃的香港市场那么简单。

美团,性感的想象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互联网大厂好像都爱上了送外卖,先是抖音,后是微信。

主要是太眼红“美团”了。据财报显示,美团2022年全年营收2200亿元同比增长22.8%,EBITDA(息税及折旧摊销前利润)97.2亿,“美团逻辑”成立了。

据虎嗅统计,2022年全年,美团配送了177亿笔订单,收入701亿,相关成本802亿,亏101亿。但这101亿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还让美团成为了本地生活当中的超级APP,涵盖了美团到店、线上营销。)

以2022年为例,佣金(主要来自到店)收入551亿,在线营销及其它收入356亿,合计907亿,本地商业分部经营利润达295亿。简而言之:大概就是赔100亿送外卖,收900亿佣金、广告费,赚300亿利润。

眼见着国内竞争加剧,用户量和流量趋于平稳,此时美团把新的增长点放在香港、全球市场也不失为一种好解法。

在今年3月底财报电话会上,王兴曾明确表示香港作为境外业务的首发地,为未来进军国际作准备。就像喜茶、蜜雪冰城把东南亚作为首发海外目的地战略一样。在团队方面,去年7月,曾经负责滴滴、快手出海业务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仇广宇加入了美团,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团在国际化路线上的短板。比如此次KeeTa开垦香港市场,正是由仇广宇亲自带队。

一直以来,大众都将美团的成功归结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此次进军香港,是美团出海的关键一战。如果能抢占一席之地,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美团生意经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可复制性。

不过,虽说现在的美团比千团大战时拥有更多的资金和更丰富的作战经验,但面对香港市场环境的复杂和深耕多年的两大巨头,美团此次所面临的竞争不一定比当时的千团大战轻松。

“中国最神秘组织”的未解之谜也缓缓拉开序幕:美团只是大陆的奇迹吗?

2、鲸商:大厂为何放不下外卖?

3、Measurable.ai:香港外卖市场概览 (2018 -2022)

4、方正互联网公司深度报告:<美团:中国香港外卖业务分析框架>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伯虎财经(ID:bohuFN),作者:梦得

本文来源伯虎财经,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