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m.jiguo.com/mb/article/article/11285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emily
05-24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本期内容,送给所有关注护眼的小伙伴们,希望看完这期内容,你可以了解频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样的手机会更护眼?高频调光和低频调光的手机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关于手机屏幕的各种搜索中,大家对「蓝光」和「频闪」两个话题尤为关注。

在几乎所有的 OLED 屏幕上都做到了硬件级的防蓝光的现状面前,PWM 频闪问题成了一块屏能否get“护眼”成就的关键。

基于此,为了让读者直观地看到目前市面上主流的OLED屏幕的「频闪」表现如何。我们联合Navis-Li选择了102台覆盖各大主流手机厂商品牌的OLED手机,进行了一次“百里挑一”的频闪对比PK,并针对实验进行了深度科普,戳下方视频一起get PK结果↓↓↓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2023年,重视「频闪」危害的手机越来越多了。

但宣传高频PWM的手机们,实际低亮度的「频闪」情况到底怎么样,对消费者来说却依然是未知数。

虽然很多人,已经get了借助采用卷帘快门法的相机拍摄白屏手机的识别「频闪」方法。但是要了解进入自己购机清单的各个机型的实际「频闪」表现,依然很困难。

基于这个背景,极果君决定发起一场中高端OLED手机的百里挑一频闪实验。

为了尽可能覆盖不同的调光频率、让大家更直观地get高低频调光之间的不同,我们选择了市面上采用各个PWM调光频率档位的主流品牌手机,一共102台。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为了统一调控所有手机的亮度和显示内容,我们还为此专门研发了一个小APP。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机型选择完毕、统一编入队伍后,我们面临的问题只剩一个——什么快门速度,频闪对比最明显。

我们从低到高尝试了不同的快门速度,发现在快门速度很低的时候,很多手机其实也能显示出「频闪」条纹,但色彩不够明显、不好识别。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1/800——我们最终测试出的对比最强烈的参数(*当然这与现场灯光条件、APP的设置都有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这一参数拍摄,表现不一定还会一样好)。

它拍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在画面中能明显看到,手机和手机之间,黑白「频闪」条纹的表现截然不同——有些条纹更宽、更黑,有些条纹更窄、更灰。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这样的差异,代表的就是调光频率的差异。

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就在OLED屏幕的PWM调光机制上,它是像素行逐行交替亮灭的,1秒钟里亮灭的次数就是它的调光频率。

调光频率越低的时候,一秒钟亮灭的次数就越少,那么一次亮、灭时间就更长,就会有更多像素行同时在灭、同时在亮,所以「频闪」条纹就会更宽;同时,因为一次亮灭的时间长,暗下去的像素行的黑色就会更容易被拍到,所以「频闪」条纹就会更黑。

对比之下,「频闪」这块,谁起立谁坐下,结果很明显了。

最中间的这位,明显是唯一的头铁人士,在不同快门速度、不同屏幕亮度时,都几乎完全没有「频闪」条纹。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这台手机,就是“护眼老字号”荣耀今年即将推出的新机,拥有3840Hz超高频PWM调光的荣耀90 Pro。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为了直观呈现荣耀90 Pro和低频调光手机,频闪差异表现的原理。

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只需要借助一个小道具——风扇,玄机就藏在转动的扇叶里。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左侧为荣耀90 Pro,右侧为低频调光手机

用3840Hz超高频PWM调光的荣耀90 Pro和一台低频PWM调光手机,以及大众拥有率更高的单品——小风扇,来了一次肉眼可见的频闪PK。

3840Hz超高频PWM调光的荣耀90 Pro和低频调光手机,在人眼中真的会有不同吗?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从图片来看,结果很明显——低频调光手机前能看到明显的扇叶“拖影”,但在超高频调光的荣耀90 Pro前却看不到“拖影”。

产生这种对比的原因还是频闪!

这个“拖影”,准确来说,应该是风扇扇叶缺失的转动轨迹。因为OLED的频闪是按照像素刷新顺序交替亮灭的。所以风扇的部分扇叶不会被连续照亮,当我们的眼睛能识别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转动轨迹就会是不完整的。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当扇叶和熄灭的像素行重合时,轨迹就会缺失。调光频率越低、占空比越低,人眼看到的轨迹断点也就越大、断层也会越明显。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从左到右,手机调光频率越来越高,风扇“拖影”越来越不明显。

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可以说,低频PWM调光的「频闪」虽然骗过了大脑,但其亮度波动还是能被眼睛捕捉到。

而当眼睛能捕捉到面前的屏幕在不断亮灭循环时,视神经就会反复调节晶状体和睫状肌来适应这种波动,这种频繁的调节很容易引起视疲劳。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晶状体和睫状肌随亮度波动调节的过程,类似上图。

另外,我们日常玩手机的时候,屏幕亮度基本是跟着环境亮度走的,屏幕亮度低,一般都是晚上或者暗处玩手机的时候。

在这种暗光环境中,眼睛本来就容易眼压过高、视疲劳,这个时候屏幕有频闪,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借助这个用日常单品就能完成的实验,我们可以get到两个结论——在挑选手机的时候,低频PWM调光手机可以先淘汰掉;3840Hz超高频PWM调光的荣耀90 Pro亮度波动确实人眼感知不到。

而后面这一点,其实也是荣耀选择做3840Hz超高频PWM调光的原因。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其实对于消费者们来说,高频PWM调光手机也存在很多可能的“坑”——高频PWM开启入口隐蔽、默认用低频PWM调光,虽然调光频率高但是波动深度也很高、实际“伤眼”风险依然大……

这些坑,被荣耀看见且重视了,为了让大家不学习其他更复杂更专业的参数、也能了解一台手机真实的调光表现,他们将调光频率拉到了之前调光频率“天花板”2160Hz的几乎两倍——3840Hz。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波动深度和占空比等参数对调光效果几乎没有了影响。也就是说,荣耀90 Pro这块屏幕在日常使用时,几乎没有了频闪。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通过百里挑一的正面PK、风扇实验的观感对比,可以说,第一次将调光频率带入了3000+段位而且获得了莱茵无频闪和零风险调光级别首发认证的荣耀90 Pro,和其他高、低频PWM调光手机的不同,大家已经get到了。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但这块屏的优秀和意义,其实还不止于此。

从护眼一侧看,它配备了“助眠显示”和“类自然光护眼”两个荣耀的护眼科技,在处理屏幕蓝光对人体生物钟的影响上走在了同类机型的前面;从显示表现一侧看,曲面屏、1800nit峰值亮度、全流程HDR、10.7亿色彩显示,都已经够得上更高端机型的配置水平了。

为了带你读懂频闪,我们和屏幕圈大佬一起搞了一场“机圈101”

在手机市场红海一片,性能、影像、续航、屏幕轮番卷的现实面前,荣耀90系列的这块说得上面面俱到的屏,在极果君看来,真有点“不瞎卷参数、专注体验”的感觉了。

最后,说回到OLED手机的频闪问题,3840Hz超高频PWM调光的荣耀90会不会是一个开端,「频闪」问题能不能从此成为OLED手机的历史,这个问题就要交给市场和其他厂商来写了。

不过,很显然,对荣耀来说,解决这个问题的野心和能力已经秀了出来,这个国产厂商身上的“护眼”标签贴得显然是更牢了,这也让极果君很好奇,告别频闪问题之后,荣耀的屏幕“护眼”科技又会走向何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