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硬件编年史】时代的回忆,那些年我们一起折腾过的DIY硬件

 11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diy.pconline.com.cn/1614/1614817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硬件编年史】时代的回忆,那些年我们一起折腾过的DIY硬件

16846841782273230.jpg
ad1p.png
16752321965791570.jpg YIHAN 责任编辑:chenyihan 发布于:2023-05-15 12:26 PConline原创

  前言

回顾PConline发展的20年,也是DIY圈子乃至硬件飞速发展的20年。无论是我们熟悉的CPU还是游戏显卡,都经历了重大的升级过程;内存从SDRAM到DDR5;存储更是从缓慢的HDD进化到超10G的PCIe 5.0 SSD。20多年的变化,不止一朝一夕,这20多年也涌现出过太多经典的品牌和产品,有些历经无数次的洗牌、并购与重组,有些历经千锤百炼成为今日标杆。本期就带大家一同追溯那段漫长历程里的经典之作。

  1999:世纪末的辉煌

众所周知,老黄的NVIDIA最近又站在了时代的浪潮之上,被ChatGPT选中的,加上本身自己就相当擅长数据业务,它极有可能在未来成为AI领域的核“芯"。而在1999年时,NVIDIA还是那个几经市场失败濒临破产边缘的小公司,不过在当年推出了第一款官方GPU :GeForce 256 GPU,它的出现是划时代的,相较过往图形处理器,GeForce 256可以将部分复杂工作从CPU中分离出来并整合进GPU中,CPU也能从繁重的光照计算中解脱出来。讲人话就是即便是低端CPU,搭配了新一代的显卡也可以流畅地玩游戏,开创了独立显卡市场的新篇章。

363245407_1684122910013_thumb.png

至于CPU方面,不少资格较老的DIY玩家应该都玩过Pentium III处理器,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不认识,但一说奔腾3处理器你就知道了吧。基于0.25微米工艺制程,首次引入了SSE指令集,其中最吸引人的应该是最高频率达到1.13 GHz,它的超频性能大幅提高,幅度可达50%以上。不过别看它是一款上世纪的处理器,但是它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一些嵌入式领域依然发挥着余热。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00:迈入1GHz

单核时代,频率是CPU最重要的性能指标,而当时频率逐步接近标志性的“GHz”,Intel和AMD想抢先发布1GHz的CPU。结果,这个标志性1GHz CPU在2000年3月由AMD首先发布,型号是Athlon 1000。Intel在几天后宣布了自己的 1GHz Pentium III,并打败了 Athlon 1000。

articleImageLoading.gif

不过整个Athlon产品线在CPU行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毕竟AMD在以前还是一家给Intel代工的小公司。后续AMD更是AMD乘胜追击,发布了"Thunderbird"核心的Athlon处理器。拥有高达1.4 GHz的时钟频率,竞争力超过了当时的Intel。

Sony PlayStation 2的出现是当年另一大爆点,PS2是继PlayStation之后的第二代索尼游戏机,也是当时最先进的游戏机之一。它拥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兼容性,可以运行大量的精彩游戏,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最终幻想X》、《合金装备2》、《影之心》等都能玩,因此PS2在全球销售也超过了1.55亿台,成为史上最畅销的游戏机之一。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01:一片繁荣景象

2001年CPU市场最吸引眼光的莫过于奔腾4的上市销售。不过一开始奔腾4搭配的是英特尔自家的i850芯片组和昂贵的RDRAM内存几乎在DIY市场就没有任何声音。后续Intel也推出i845芯片组用于解决这一“发布但没人用”的现象,不过兼容性的问题也寄了。

articleImageLoading.gif

然后众所周知的那颗图拉丁系列CPU出来了,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低发热量的优势,甚至超频能力和性能都超越了下一代的奔腾4,受到广大性价比爱好者的追捧。因此时至今日,“图拉丁”的名字更是被诸多垃圾佬奉为上宾,它就是高性价比的代名词。

articleImageLoading.gif

显卡则没啥变动,2001年NVIDIA还是像现在这样,在显卡市场占据主流地位。因为在这一年它们发布了支持微软DirectX 8的显卡GeForce 3,这款显卡首次引入了可编程像素着色器和顶点着色器,为3D游戏的视觉效果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并且在下半年演化成GeForce3 Ti500和Ti200,一时间风头无两。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而我们的老熟人ATI在当时还不足以跟NVIDIA掰掰手腕,不过还是发布了支持DirectX 8.1的R200架构的Radeon 8500作为高端产品。它的真正逆袭还要等到隔年支持DX 9的Radeon 9700 Pro。

2001年对于操作系统而言也同样是非常热闹的一年。熟悉的朋友可能猜到了,经久不衰的Windows XP就是这一年发布的,不过上市之初并不受人待见,但在多年后的今天,一定没人想到Windows XP可以在后来占据主流用户的桌面那么长时间。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02:群星闪耀

2002年堪称是显卡市场变革最大的一年,Matrox的幻日512、矽统的Xabre、威盛的SavageXP、Trident 的Blade XP和3D Labs的P10,再加上NVIDIA的GeForce 4和ATI的Radeon新品,整个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不过要说辉煌还要属ATI,2002年前后是它最辉煌的年代,这一年ATI发布了Radeon 9700 Pro,这是ATI推出的一款高性能显卡,采用0.15微米工艺制程,支持DirectX 9.0,同期的NVIDIA还在守旧的抱着DX 8,性能上这张卡更是完全碾压NVIDIA GeForce从古到今全家老小。

articleImageLoading.gif

DIY之外,游戏主机也在悄然发展。早在1994年,索尼就推出了自己的游戏主机,而微软则是在2002年才姗姗来迟,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游戏主机——Xbox,采用自家的DirectX技术,与索尼PlayStation 2形成激烈竞争,后来更是与索尼和任天堂形成了至今的三足鼎立局面。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03:64位的推广

2003年是CPU市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各大厂商都推出了具有创新技术和高性能的新品,引发了激烈的竞争和消费者的关注。

Intel的奔腾4虽然在2000年稍显拉跨,但在2003年它的制程从0.13微米升级到了90纳米,同时增加了L2缓存容量,最高频率达到了3.4GHz。一度成为当时是性能最强的单核CPU之一。

articleImageLoading.gif

AMD正在探寻一条与Intel不同的技术道路。2003年3月AMD的K8终于亮相——面向服务器的Opteron,这是AMD推出的第一款64位x86服务器处理器。后续AMD还推出了Athlon 64,它也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上第一款支持64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桌面级CPU,AMD至此开始了64bit计算的推广之路。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04:充满变化和竞争

2004年是一个充满变化和竞争的一年,无论是CPU还是显卡,都有不少新品和新技术的推出。CPU方面,不少大事发生,如:LGA775平台的发布、赛扬D的问世、Sempro n处理器凭空出世与Athlon64处理器开始转向90纳米制程等等。

当然最具意义的应该是Intel的赛扬D,在2004年Intel为了扭转CPU市场的被动局面,推出了性价比颇高的赛扬D系列处理器,其代表作就是赛扬D 320。这颗处理器在当时几乎可以和性能最强的奔四系列处理器比肩,甚至比不少奔四的早期型号性能还要强劲,而它的价格十分的低廉,相当受广大学生及企业用户的欢迎。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至于显卡,红绿大厂还在继续。NVIDIA发布了史上最强的GeForce 6系列,其中GeForce 6600 GT更是成了当红炸子鸡,并且默认频率已达到500Mhz,比大哥G6800 Ultra要高出四分之一,6600 GT的频率也因此达到了当时NVIDIA产品线最高。

articleImageLoading.gif

隔壁的ATI也带来了新工艺以及X系列首秀,不仅将Radeon 9500/9600系列升级至0.13微米,还推出了X系列的Radeon X800 XT,凭借强劲的性能与G6800 Ultra平分秋色,相比上一代顶级显卡更是有了翻倍的提升,毫无疑问这张显卡的出现已经成为ATi显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05:新人辈出降价频传

CPU在这一年可以说是新人辈出,降价频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Athlon64 3000+这款Winchester核心的Athlon64 3000+ CPU凭借强大的性能、良好的超频性以及不高的发热量在实用性上比新核心K8还要好。而且令人惊喜的是,在新核心K8的疯狂冲击下,它的价格在当时可以说是超值!一度成为2005年的风云人物。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虽然后续Intel推出了Pentium D处理器,但因为这一年的奔腾D处理器的拉胯表现,直接导致了奔腾品牌形象的坍塌。因此隔年,Intel推出酷睿处理器,取代了奔腾处理器的旗舰地位,自此奔腾品牌被定位于中端市场,并逐渐被用于低端和入门级笔记本电脑。

同年,DIY的最大竞争对手也上线了,微软推出的第二代游戏主机——Xbox 360,采用IBM开发的三核PowerPC处理器,支持高清视频输出和在线游戏功能,不仅与索尼PlayStation 3和任天堂Wii展开竞争,更是DIY行业的对手之一。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06:叱咤风云还看今朝

在2005年甚至在2006年初,Intel在桌面CPU市场过得并不好,AMD凭借Athlon64 3000+ 939杀疯了,同时兼顾性能、价格的它至今日都让不少消费者记忆犹新。

不过年中Intel发布的新一代的Core 2 Duo系列彻底挽回了这个局面。Core 2 Duo系列处理器采用了全新的架构,性能非常强劲,中高端Core 2 Duo的性能便轻松超过了AMD的王者Athlon64 FX62,其中Core 2 Duo E6300更是Core 2 Duo系列中的性价比王者。并且随着Duo系列的推出,它也取代了Pentium品牌,成为Intel的主力产品。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而06年的DYI市场也开始进入了DDR2时代,DDR内存彻底推出驻留市场。不过当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属采用mt镁光D9系列的内存,能上极其夸张的延时参数和高得惊人的频率是mt镁光D9系列的内存的特点。

articleImageLoading.gif

显卡市场仍旧维持两强争霸的格局,NVIDIA和ATI为了争夺显卡性能王者的宝座,纷纷发布新一代图形芯片。NVIDIA推出的基于G71图形核心的Geforce 7900、基于G73的GF7600系列及最新的G80以压倒性的性能、价格优势引领了整个显卡市场的走向。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而AMD则总是好像慢人一拍的样子,虽然也发布了多款产品,不过由于发布时间较晚,基本上NVIDIA就已经再次完成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因此AMD在这一年的显卡领域相继失守。

其他硬件方面,经过降价、涨价、再降价之后,06年液晶显示器终于真正成为了市场中的主流,将CRT大屁股显示器彻底封杀,宽屏液晶蔚然成风。后续面板价格的不断下滑,在一年市场里,19、20、22宽屏迅速成为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07:风云变幻的市场

2007年这一年为处理器发展史上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单核心处理器逐渐没落,双核处理器覆盖了高中低端,已然成为了市场的主流。

毫无悬念,将Pentium E2140作为DIY市场处理器产品年度No.1不会有太多的反对声。尽管E2140只有1MB二级缓存和1.6GHz的主频,但是凭借Conroe架构的优势有很出色的性能表现。Pentium E214还拥有着超强的超频能力,最重要的是E2140是2007年里最便宜的酷睿2双核CPU。

articleImageLoading.gif

不过Intel后续更加激进,后续发布的Intel Core 2 Quad QX9650更是Intel的第一款四核桌面处理器,多核心与先进制程工艺的应用不仅为多任务处理和高性能计算带来了更大的提升,同时再一次把AMD远远甩在了后面。

主板领域,在2007年推出了P35系列后,Intel可以说是先给了AMD一个左勾拳!并且,Intel还补了一记重重的右钩拳——X38芯片组的出击,似乎是要一击将AMD毙命。其中当属的代表分别是微星 P35 Neo2-FR与华硕P5E3 Deluxe/WiFi-AP。前者纯铜热管+全固态的配置成为当年千元的最佳主板,而后者则是X38的颠覆之作,豪华的配置是华硕一贯的作风。

articleImageLoading.gif

华硕P5E3 Deluxe/WiFi-AP

articleImageLoading.gif

微星 P35 Neo2-FR

  2008:坎坷的一年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所有行业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市场购买力下降,DIY行业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即便是面临这样的市场现状,2008年的DIY硬件也并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首当其冲的就是旗舰显卡市场,作为显卡领域的头牌,NVIDIA GTX 280与HD4870X2的单卡VS双芯卡最强之争贯穿了08下半年。而GTX 280作为高端显卡,自然有些AIC耐不住寂寞,打造了相当唬人的GTX 280,其中就有七彩虹GTX 280液冷版。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至于AMD就比较简单粗暴了,HD4870X2带着两颗高频RV770核心和高达2GB的GDDR5显存登场,目标只有一个——掀翻GTX280的王者地位。不过当时由于AMD的传统艺能,驱动不行导致游戏表现并没有讨到多少好处。

articleImageLoading.gif

相反中端市场惊心动魄大战却吸引了不少发烧友和骨灰级玩家的关注。AMD凭借GDDR5显存颗粒及多达800个流处理器终于略胜GTX 260一筹。不过NVIDIA也是反手掏出了GeForce GTX 260的升级版本GeForce GTX 260+,性能也顺势提升不少,压倒HD4870顺理成章。为了不落人后,AMD也发布了Radeon HD 4870的升级版本,但只是将显存由原来的512MB增加到1GB,如此一来,双方又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articleImageLoading.gif

GTX 260+显卡

articleImageLoading.gif

HD 4870显卡

  2009:海啸退去就是沃土

2009年的CPU领域热闹非凡,AMD发布的Phenom II X3,开启了AMD CPU“开核”时代的大门,“开核”之所以能深入DIY群体,最主要原因是它是免费午餐,只需一个简单的操作,电脑性能就有可能提升一个甚至几个档次了。

不过被喻为AMD的“神U”的要属Athlon X2 5000,其兼具开核+超频的操作,摇身一变,即成为可以匹敌千元四核的“FX 5000”,当时不少商家也提供了包开核服务,且货源充足,因此受到DIY用户的追捧。不足400元的Athlon X2 5000把“开核”热潮推向顶峰,让很多预算有限的DIY用户也爽了一把。

articleImageLoading.gif

一直以来DIY市场最有看头的还是要说显卡了,AMD与NVIDIA的红绿大战一直不曾停止,要说最值得纪念的是哪张?那肯定是AMD Radeon HD 5870。为什么是HD5870呢?因为这是第一张DX11显卡,HD5870上市的时候可以说是碾压英伟达全家,当时的NVIDIA还是GTX200时代,还是DX10.1,在HD5870面前,即便是最强的GTX295都被无情打倒,毫无还手之力。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10:承上启下的一年

2010年更像承上启下的一年,这一年里主板迎来USB 3.0与SATA III双新接口,DDR2逐步退位,DDR3正式启航。

这一年的CPU市场Intel推出了PC史上第一款集成显卡的CPU Core i3/Core i5 600,同时也发布了第一颗六核心的CPU Core i7 980X。不过真正让六核心普及的还要看AMD 的Phenom II X6 1000T系列,性价比路线的选择,让这颗六核的售价仅1300元左右,加速了六核CPU的普及。

articleImageLoading.gif

显卡市场不仅新品更新频繁,同时还具备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中低端显卡基本上变化不大,而中高端显卡的更新速度就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首先AMD在推出HD6800系列之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迅速推出了HD6900,其在高端的更新速度可见一般。不过要说这一年的最佳还是NVIDIA GeForce GTX 580 GPU,基于全新的Fermi架构,继承了GTX 480的衣钵,支持DirectX 11和CUDA并行计算,一经面世就迅速夺得最强性能称号。

articleImageLoading.gif

GTX 480显卡

articleImageLoading.gif

GTX 580显卡

在当年,还有一项技术的问世值得关注,那就是雷电接口,和传统的USB接口相比,雷电技术最大的特色就是更快。比如第一代雷电就拥有10Gbps的传输速率,而且最多可以串联4部设备,和它相比同期的USB 3.0(5Gbps)简直“弱爆”了。后续即使USB-IF发布了USB 3.1技术规范,将理论传输速率提升到10Gbps,而此时雷电接口的创始人英特尔却已携手苹果推出了第二代雷电,传输速率实现了翻倍,20Gbps再度让传统的USB黯然失色。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11:痛并憧憬着

纵观整个2011年,不难看出当时整个IT环境都开始向移动端倾斜,传统的PC增长放缓,DIY行业整体表现相当疲软。不少玩家甚至对DIY失去了热情。

不过无论DIY行业面临怎样的困境,我们看得到CPU争霸战还是如期上映,Intel与AMD继续在出牌。其中就不得不提Intel Core i3 2100,正是这颗U,让AMD方面一众中端处理器黯然失色,甚至下半年大力推出的APU也未能挽救中端市场的失利。

articleImageLoading.gif

不过APU的亮点还是有的,比如愈演愈烈的“开核”,比如APU的核显性能被挖掘,比如APU的显卡交火,比如推土机以及高端APU的超频潜力等等。像AMD Athlon II X4 640就因为其能够开核成六核的潜力,备受追捧,而A6-3650更是因为集成了核显实现混合交火,性能也不输楼上的i3 2100。

articleImageLoading.gif

显卡领域则是因为CPU整合了核显后对中低端独显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过高端独显依旧引领性能的发展,GTX 590是当时的“卡皇”,也是NVIDIA的首款单卡双芯旗舰,不过AMD在后续抬出了HD 6990与之抗衡,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频率并未折衷,因此其功耗、温度控制略显糟糕,满载平台实际功耗超过500W,核心温度更是达到了100度上下。放在今天也是逆天的存在。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12:融合与创新

随着PS3、XBOX360等次世代主机的到来,说DIY没落的声音越来越多,不过现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笔者觉得融合、创新才是DIY行业2012年的热门关键词。

毕竟显卡市场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上演了一出你追我赶的好戏。起初AMD先声夺人,以Radeon HD7970抢先亮相市场。而后NVIDIA携开普勒架构的GTX 680彪悍上市,重夺单芯卡皇桂冠。更恐怖的是GTX 680不仅性能卓越,在功耗表现上也给了竞争对手当头一棒。当时GTX 680平台满载320W,而与匹敌的HD7970显卡的满载功耗已经超过380W。这在当时高低都算得上是一项“黑科技”。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而主板领域则波澜不惊,但还是有厂商创新的推出了一款值得关注的产品,那就是华硕Maximus V Formula。它采用英特尔Z77芯片组,搭载智能数字供电系统、SupremeFX IV游戏音效、GameFirst II游戏无延迟技术等,不过它还有一个很符合DIY的点,就是采用了全新设计的Fusion Thermo混合散热系统,延续了当年Fusion的理念,为主板的供电模块带来的一个风冷水冷混合的散热模组。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13:精彩的架构大战

在众人都不看好的2013年,整条CPU、主板、显卡产品线,AMD和NVIDIA共发布超过20款全新产品,品牌新品超过700款。这个力度给那些唱着DIY衰败论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要说2014年的CPU市场,其实更多是技术的普及,Haswell的CPU性能和前代处理器差异不大,不过新的8系列主板推出最大的好处就是加速了SATA 6Gbps以及USB3.0的普及。虽然AMD早就已经将这两大技术规格应用在自己的芯片组中,不过谁让Intel的份额足够大呢。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而GPU市场则是一场精彩的对决,AMD和NVIDIA都在今年发布了自己近期以来最成熟的产品,NVIDIA完整版的开普勒以及AMD的夏威夷都有着非常精彩的演出。AMD的夏威夷核心的确给NVIDIA带来了巨大的威胁,R9 290X性能不但超越了GK110核心的GTX 780,甚至直逼Titan,不过完整版的GTX 780 Ti最终守住了宝座。

articleImageLoading.gif

那一年的主板市场也颇为热闹,自Sandy Bridge处理器之后,想要超频的玩家只能买Z87主板,不过基于英特尔H87和B85芯片组的华硕主板另辟蹊径,通过解锁BIOS升级的方式一样做到了K系列处理器的超频功能,这与多年后B660系列的做法不谋而合,甚至后者更为激进,超的还是非K处理器。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14:平平淡淡才是真

纵观2014年DIY硬件产业,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寒冬,也没有我们期待中的那种复苏,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平淡淡。

不过要说2014年还是有不少值得说道的事的。首先看看讲情怀的CPU市场,有的玩家可能觉得笔者会说超频的i7 4790K,或是售价高达7999的i7 5960X。其实都不是,而是奔腾20周年纪念版,由于14年恰逢奔腾品牌20周年的生日,Intel也适时推出了奔腾20周年纪念版GXXX。虽然奔腾CPU早已泯然众人,不过Intel还是懂得利用老一辈DIY玩家的信仰来消费一波情怀的。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至于当年的AMD嘛,更多是转移到CPU与GPU联合的异构运算,并且精力发展到家用游戏机市场上,只是希望PS4、XBOX ONE在采用AMD的GPU后,能够在将来反哺CPU市场上。不过后来它做到了,PS5上就用上了AMD定制的8核处理器和RDNA 2架构的GPU。

显卡上NVIDIA可谓春风得意,推出了崭新的Maxwell麦克斯韦架构GM107的GTX750系列,一改常规地首先在主流产品中进行换代。后续GM204架构的GTX980/970更是刮起了一阵高端旋风。毕竟麦克斯韦架构刷新了我们原有的性能功耗比的观念,不需要任何额外供电的公版显卡和165W TDP的顶级显卡在当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15:回暖的转机

从2012年增长趋势暂缓以来,DIY市场的冬天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不过在这个普通的2015年,事情稍微有了一些转机。NVIDIA、 AMD在GPU领域都有新技术和新架构诞生,而Intel也如愿将SKYLAKE架构CPU推向市场,并且再一次掀起了DIY的狂潮。

Intel在2015年最大的动作就是上市了最新的“SkyLake”架构处理器,用到的是14纳米工艺制程,首发时就推出了i7 6700K与i5 6500K,性能虽然不错,但却由于产能及其他的一些原因,导致全球断货。不过要说6代酷睿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那就不得不提对新的DDR4内存的全面支持,从当时的DDR3跨越到了DDR4,诚然我们将迎来一个关于内存的新时代。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而DDR4的普及程度现在大家众所周知,甚至不少人现在的电脑都是用着DDR4的内存,新一代DDR4内存要比DDR3内存主频更高,工艺更先进,因此功耗会更低。当时不少装机方案就用上了DDR4内存,毕竟更高的读写更低的延迟换谁不心动呢?现在的DDR4甚至一度做到了5000MHz,频率直追DDR5,时序却低很多,堪称颠覆之作,这在当年也是不敢想象的存在。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16:GPU的彻底爆发

2016年,老黄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众人瞩目已久的帕斯卡架构显卡发布了,这也预示着一个新的图形时代大门已经开启!老黄在发布会上声称,全新的GTX 1080显卡性能甚至可以超越Maxwell架构的GTX 980 SLI。在能耗比表现上,帕斯卡显卡也强于麦克斯韦架构!16纳米的制程工艺让NVIDIA迈入了新纪元,革命性的架构与堆料为游戏和专业应用带来了更强大的图形性能。GTX 1080的出现,正如老黄所说“A New King”的诞生,至此,AN显卡大战一触即发。

articleImageLoading.gif

不管处理器大战还是显卡对决,就算变化再大,似乎也不能点燃众人的激情,而2016年的激动瞬间还要属SSD固态硬盘,因为在这一年很多新技术都得到了真正的普及,首要就是TLC。从现在回望过去,TLC的出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但在那个年代,TLC从一诞生就颇具争议,毕竟它的性能、寿命都不如SLC/MLC,不过凭借成本低与3D堆叠技术,轻松提升容量,直到现在几乎所有的SSD品牌都采用了TLC。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17:噩梦的开始

2017年本该是DIY玩家很幸福的一年,AMD重新杀回高性能处理器市场。当时最瞩目的应该就是锐龙AMD Ryzen 7系列处理器,其采用了全新的Zen微架构,跟FX系列推土机架构及之前的羿龙K10架构完全不同,是一次重大升级,包装也做了大革新,意味着一切重新!并且这代处理器无论是从跑分、游戏、功耗乃至温控等各方面都不逊色于Intel的产品,虽还谈不上超越,但足以一鸣惊人!在Intel霸占高端处理器这么久后,AMD的这一招亮剑,无疑是给市场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articleImageLoading.gif

别看当时的CPU市场如日中天,其他硬件则是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涨价,其中最受伤的玩家要属游戏玩家了,因为他们不仅要承受内存、SSD涨价,还遭遇了显卡涨价,这波显卡涨价的丧心病狂程度不亚于内存,最让大家不服的是推高显卡价格的那群人跟游戏玩家毫无关系,反而可能让游戏玩家承受不该有的二手显卡,而这个“罪魁祸首”就是挖矿。

不过本以为2017年的显卡市场就将在沉沦中度过,但是老黄不甘寂寞,发布了基于新一代Volta(伏特)架构打造的TITAN V。在实际游戏性能测试上,TITAN V比当时的GTX 1080Ti要强30%以上,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里地球上最强单卡,更是被玩家成为“核弹”。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虽然2017年诞生了很多值得说道的产品,像AMD的Ryzen 7,Intel不再挤牙膏的8代酷睿,不过可惜的是当年的DIY并没按剧本走,处理器、显卡、内存、SSD以及主板都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涨价,特别是内存、显卡涨价凶猛,已经到了严重影响市场供需的地步了。总的来说,2017可以说是DIY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2018:短暂的退潮

自从2017年携锐龙处理器重返高性能CPU市场之后,AMD在CPU市场终于有了正面对抗英特尔的底气,2018年的锐龙二代处理器更具大将之风。当时推出的锐龙2000系列处理器升级到了12nm LPP工艺及Zen+改良型架构,旗舰R7 2700X升级到了8核16线程架构,频率也提升到了4.3GHz,但售价从上代的3999元降至2699元,加量又减价,堪称最亲民的8核处理器。

articleImageLoading.gif

隔壁的Intel自然是坐不住的,旗舰酷睿i9-9900K也升级到了8核16线程,而且加速频率高达5GHz,保住了英特尔在综合性能上的面子,最佳游戏处理器的称号并不为过。不过当时的Intel处理器还是14nm++++++工艺,距离14nm推出历史舞台还有两代处理器的历程,隔壁苏妈则是不断采用更高的工艺给予Intel沉重一击。

articleImageLoading.gif

相比处理器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显卡市场最重要的看头就是NVIDIA推出的图灵Turing架构显卡,包括RTX 2080 Ti/2080/2070三款新卡,它们带来了革命性的实时光线追踪技术及AI运算。而RTX 20系显卡也可以说是2006年统一渲染架构问世以来GPU架构最重要的一次升级,正是因为它的实时光线追踪功能,让后续的显卡也由GTX改头换面成为了延用至今的RTX,虽然当时有光追甚至DLSS的加持,玩家可以享受到划时代的游戏体验,不过它高昂的售价也成为它饱受诟病的一点。

articleImageLoading.gif

不过说到显卡,当年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事是2018年的显卡市场还在为去年大热的矿卡市场买单,当年Q2开始矿卡市场彻底凉了,导致矿卡需求骤减,而二手矿卡又伤害了游戏卡的销量,所以当时的显卡渠道的库存积压严重,显卡厂商要把旧卡卖完才有可能去卖新卡。因此在当年只有NVIDIA推出了新架构的显卡,苏妈还是缺席的。

  2019:祖传黄氏刀法

书接上文,AMD在GPU市场抬不起头,但CPU市场可谓风生水起,在今年依旧向高端处理器市场发起挑战,三代锐龙处理器同样使用了7nm工艺,在功耗和性能上有了较大突破。市场份额也有所提高,在Intel面前有了更多底气。并且旗下的线程撕裂者3970X处理器,更是拥有32核心64线程,把桌面处理器的核心数推向更高的巅峰。

articleImageLoading.gif

在那一年,AMD也带来了更新的PCIe 4.0,随着三代锐龙的降临,配套的X570主板芯片组也到来了。而X570芯片组最大的特点就是主板PCIe通道升级为了4.0,一条PCIe 4.0通道带宽对比以往翻倍,达到了16Gbps,而三代锐龙处理器和X570主板的组合是当时唯一可以搭载PCIe 4.0固态硬盘的真神!

articleImageLoading.gif

在老黄发布了RTX 20系后,AMD仿佛瘪了一般,早前推出的Radeon VII不仅打不赢RTX 2080,还拥有RTX 2080 Ti的功耗。不过好在苏妈只是在藏大招,直到2018的下半年AMD才宣布了新一代游戏显卡Navi,新显卡最大的亮点有两个,其一是7nm制程工艺,其二就是AMD秘密研发多年,宣称为游戏而生的RDNA架构。在RDNA和7nm的加持下新A卡的表现十分让人惊艳,能耗比提升了1.6倍以上,首发的RX 5700/XT性能甚至压RTX 2060/2070一头,价格还便宜不少。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老黄见到这种状况自然是不甘示弱,所以展现了震撼玩家的精准刀法,在各张已经发布的显卡之间通过大核心阉割降维打击,或者换用GDDR6显存等简单粗暴的方法硬生生砍出了Super系列图灵显卡。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20: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一年的伊始,新冠席卷全球,给全球各地人们带来了沉重的伤害,也严重打击了全球的经济。不过后续随着疫情的控制,DIY硬件又焕发了新的生机,这一年里也涌现了不少经典之作,如:Intel率先推出了10代酷睿,NVIDIA发布了最新的RTX 30系列Ampere架构显卡,AMD先后推出了Zen3架构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和全新RDNA2架构的RX 6000系列游戏显卡。

articleImageLoading.gif

CPU方面,Intel还是经久不变的14nm+++++++工艺,虽然性能有提升,不过因为产品定价偏高、必须搭配400系列主板使用,导致市场反响并不算好。而隔壁AMD发布的基于Zen 3架构的新款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全系采用7nm制程工艺打造,理论性能提升26%,其中顶级的R9 5950X更是可以和酷睿i9-10900K相媲美。

articleImageLoading.gif

除此之外,要说最强处理器还要属在年头就发布的线程撕裂者3990X,AMD丧心病狂的给它塞入了史无前例的64核心128线程,这样的配置放在当下也是核弹级的存在,当然后续AMD还有一款更恐怖的产品亮相,一度超越3990X。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至于显卡嘛,一定是DIY玩家最关注的部分,2020年的显卡市场精彩纷呈,AMD发布全新一代RX 6000系列显卡,全系基于RDNA 2架构打造,采用台积电7nm制程工艺,配备Navi 21核心,并且玩家心心念念的光追也加上了,尽管光追对比老黄家的还有不小差距,不过新的显卡也总算给A粉的游戏和专业应用带来了更高的图形性能。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至于老黄那就更不得了,祭出8nm和Nvidia Ampere安培架构两大杀器,RTX 30系显卡应运而生,并且有赖于全新Tensor Core与新一代光追核心带来的提升,RTX 30系性能相比RTX 20系高出许多,而售价似乎回到了正常水平,因此当年很多DIYer深受老黄背刺。

articleImageLoading.gif

不过也不要高兴的太早,在那个新冠肆虐,挖矿盛行的时代,新出的RX 6000系列显卡与RTX 30系基本都存在库存和产量方面的问题,再加上矿老板和黄牛的疯抢,当时的DIY玩家可谓苦不堪言,基本很难原价买到RTX 3080或是RX 6800 XT这种热门显卡,不少显卡甚至炒出了“天价”。一句话形容就是,2020的DIY是充满希望又充满失望的一年。

  2021:挖矿再次席卷

这一年的CPU市场是最有看头的一年,大家都知道AMD在20年下半年推出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无论是功耗还是性能都不输隔壁的10代酷睿,因此Intel仓促地推出了11代酷睿处理器。然而11代酷睿尽管其单线程以及游戏性能有着比较大的提升,但是受制于老旧的14nm制程,11代酷睿在功耗以及发热上都十分地让人失望,可以说是近年来英特尔最失败的处理器之一。不过好在12代酷睿在下半年回归了,大小核混合架构、Intel 7制程都让12代酷睿脱胎换骨,一度成为当时最佳的游戏处理器。

articleImageLoading.gif

反观这一年的显卡市场可谓一地鸡毛,蠢蠢欲动的虚拟货币市场迎来了新一波的炒作,包括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虚拟货币屡创新高。这也让无数的矿老板们加入到了显卡的扫荡之中,只要是挖矿不亏的显卡,基本上都被横扫完毕,而玩家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各大电商平台提示“缺货”,或者接受相当离谱的溢价。

虽然显卡产品没什么气色,不过SSD的性能倒是飞速发展,在AMD独占两年PCIe 4.0 SSD之后,随着Intel在11代甚至12代酷睿处理器中添加对于PCIe 4.0的支持,PCIe 4.0 SSD也终于迎来真正的普及之年,而随着主控、NAND闪存芯片的成熟,以及国产存储的崛起,PCIe 4.0 SSD的售价也越来越平民,国外大厂时常着火的新闻好像也少了。这其中最值得说道的就是长江存储,在2021年的年末,首款国产PCIe 4.0 SSD——致态TiPro7000降临了,采用自家Xtacking 2.0架构的第三代NAND,无论是性能还是温度表现都是顶级的存在。当然它旗下的不少SSD也经过了矿老板的认证,抗造耐用也成为了日后DIY玩家在装机时选择的重点。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22:矿潮终于褪去

这一年Intel与AMD在CPU市场的竞争终于到了进入了白热化, 在上半年AMD的市场表现还算不错,虽然锐龙5000系处理器遭到了12代酷睿处理器的狙击,但是凭借更低的装机成本和相差不大的性能,AMD依然维持着之前的市场份额,甚至略有提升。不过到了下半年,Intel终于忍不住放大招了,13代酷睿处理器腾空出世!旗舰级的i9性能自不必多说,i5与i7的两款处理器性能更是可以对标更高一档的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再加上支持DDR4内存,这让原本一直以性价比著称的AMD更没有了竞争力。

articleImageLoading.gif

不过AMD也没有坐以待毙,降价是最佳的方式,并且AMD在年初推出的5800X3D更是游戏界的一枚核弹,它的三级缓存从锐龙7 5800X的32MB暴增至96MB,综合游戏性能比当时Intel旗舰酷睿i9 12900K平均高出5%。即使是面对现在的i9 13900K,它也丝毫不逊色,加上它2000元左右的售价,无疑是最香的游戏CPU。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至于显卡市场在经过了一年矿潮的洗礼后,诞生了不少杰出新作,老黄家的代表正是RTX 4090这张地表最强核弹,Ada Lovelace架构、DLSS 3、全新一代的RT Core与Tensor Core、24GB超大显存等,每一点都是旗舰级的存在。至于游戏性能,现在都能畅玩8K了,可想而知它的实力,加之12999元的售价,但是1.7甚至1.8倍RTX 3090 Ti的性能,成为了RTX 40系显卡中性价比最高的存在。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苏妈家的自然是RX 7900 XT,虽然首发时定价稍高,但现在的售价是RTX 4070 Ti的区间,加上驱动的优化,现在的性能也能跟RTX 4080五五开,因此这张显卡的性价比甚至比自家的老大哥RX 7900 XTX还要高,并且AMD也史无前例的用上了Chiplets胶水设计,将CPU的大小核设计引入到GPU,势必会引发下一代的显卡设计潮流。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至于Intel嘛,作为一个显卡新秀,Arc A750 跟 Arc A770 在理论性能上虽然强劲,但实际体验上与 RTX 3060 亦有差距,在价格上也没有太大的优势,虽然后续一直有在优化驱动,但还需要有足够强的性能、诚意的价格才能打动一众DIY玩家。

articleImageLoading.gif

  2023:全新的开始

随着“口罩”原因的散去,2023年总算恢复了往常的气息,2023年虽然还未过完,不过也已经过半了,在这半年内也诞生了不少优秀硬件,同时在即将到来的下半年也将有不少万众瞩目的新硬件将降临。

2023是属于AI的时代,而AI世界,谁是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是老黄。今年上半年重磅级的产品就是NVIDIA最新一代Hopper H100计算卡。采用Hopper架构,GH100大核心,台积电4nm制造工艺、CoWoS 2.5D封装技术,集成800亿个晶体管,核心面积814平方毫米。至于性能,相比于ChatGPT等目前普遍使用的A100,H100的理论性能提升了足足6倍。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而下半年里我们可以期待的当然是入门级的几张显卡:RTX 4060以及RX 7600,当然还有全新的14代酷睿处理器。显卡基本上在台北电脑展上就会亮相,更强的性能更低的售价是一定的,就看老黄跟苏妈能否再次让DIY玩家激动了,如果3000元内能够买到这两张显卡那无疑是真香的。

articleImageLoading.gif

而下半年才发布的14代酷睿才是重头戏,Intel有望用上最新的Intel 4工艺,并且首次引入“Tile”设计,也就是类似于AMD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上的胶水设计,同时还将带回“失传已久”的L4缓存,一系列的升级将大幅提升性能与能耗比,CPU界又将上演一出新的红蓝大战。

articleImageLoading.gif

当然今年有望普及的还有PCIe 5.0的SSD,借助PCIe 5.0主控、PCIe 5.0传输接口,以及更强的3D堆叠颗粒,在顺序读写性能上远胜PCIe 4.0 的产品,12000MB/s几乎是4.0的两倍,不过目前的售价还颇高,随着现在存储的降价,后续PCIe 5.0 SSD有望早日普及到每个DIY玩家手中。

articleImageLoading.gif

  结语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DIY圈乃至各种标准、协议以及硬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 DIY产业这20年其实更像是是一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历史,无数个曾经光芒四射的品牌和产品已经消逝,而能存活至今的则是真正的强者。不过也得益于这20多年的发展,不少玩家也感受到了硬件进步带来的体验质的飞跃。

诚然DIY在未来还将继续发展,但是在经历了几轮矿潮寒冬后,曾经如日中天的DIY产业再次传出了不少“没落”的声音。这点我是不同意的,毕竟随着AI时代的来临,谁也说不准DIY硬件在未来会不会出现新的玩法,以新的形式展现不一样的风采,加上现在多数硬件又回到了那个合理的价格,厂商、玩家也在推成出新,研究新的DIY乐趣。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DIY延续,当然这也靠广大DIYer不断的凝结智慧,一起努力。

最后愿DIY产业不死,愿DIY精神永存。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