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铅笔道王方:AIGC要“杀死”媒体?给一条建议,要杀赶紧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encilnews.cn/p/40806.html?from=article_lis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铅笔道王方:AIGC要“杀死”媒体?给一条建议,要杀赶紧

ed9a45ba793458e1d00463db1efd7e48.jpeg

我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这种自由的气息了,听着大家的这种掌声上台,我觉得很过瘾。当然,我还想更过瘾一点,我还想听听大家的尖叫声在哪里。

好,我今天为止创业7年了,做不说谎的创新创业媒体。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全身颜值最高部位是头发的美男子。

过去10年,我的职业生涯清一色都在媒体行业。

12年前,我就跟着媒体老师做文娱产业记者,采访98还珠格格等电影电视剧导演,以及东方卫视等制片人,做产业报道。紧接着我去了科技互联网,在北京晨报做了科技记者,2015年跳入创新创业浪潮,直到现在。

当时我认为我想做一个真实客观的媒体,所以我创办了铅笔道,喊出了“Pencil never lies”的口号,直到今天已经有7年。

所以我想从媒体内容角度,谈谈AIGC的价值。AICG来了之后,很多人说记者的饭碗要被砸了,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

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被AI替代,才是真的被替代。那么媒体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一家媒体的好坏,不知道大家会怎么选择。我的答案其实就是4个字:真实客观。

所以铅笔道定位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四个字我至少得做到一半。所以铅笔道初期的定位是“不说谎”,咱就把真实做好就行,客观挺难做的。

这两个词怎么去理解?我先说真实。比如大家现在看到舞台上有一位美男子在演讲,这是真实的。但如果说,有一个全场最帅的美男子现在正在演讲,这就不客观了。

为什么?真实是一个角度的真实,客观是365度的真实。我说自己是美男子,可能是真实的,但我绝对不是最美的,因为我已经看到前排有好多位美男子比我帅。

好,当我们弄明白媒体的核心价值后,AIGC可以怎么撼动它。

我们先看看没有AI之前,媒体是怎么做的。

我认为企业要在竞争中赢得胜利,首先必须拿到宏观的胜利,然后是中观、微观。

媒体的宏观胜利,首先是(团队)价值观的胜利,你的价值观比别人境界高一层,你的企业就高一层。大家常听到的选题、内容定位,其实是中观的胜利。微观的胜利是什么?可能是访谈、写稿。

以上三个环节,核心价值都围绕“真实客观”,每个环节各自分工履行义务。我对AIGC的最大期待,是能不能帮我实现“最宏观的胜利”,如果哪家AIGC公司可以,我愿意立马付费。

我和很多人的关注点不一样,我其实很少关注他能不能帮我写东西。我刚才说了,写东西是媒体行业的微观胜利,作为企业的一把手,我不那么追求。

铅笔道过去几年,一直在追求宏观的胜利。从数量上看,我们在创新创业的原创内容(过去7年)是第一的,大家可以去看公众号统计的数据;然后报道创新公司数量也是行业第一,我们写了1.6万家公司。

每一篇文章,每访谈一家公司,我们都是要求对方承诺内容真实——我相信业内没有哪家媒体会这么干,而我们冲破一切阻碍这么干了。

因为我们追求“不说谎”的价值观胜利,在这个价值观的引导下,我们做了很多微观的事,从而我们赢得了创新创业者的认可,我们赢得了资本的认可。

我们是过去7年以来资方最强大、融资金额最多的创新创业媒体之一,我们的股东有软银中国、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真格基金、险峰长青、英诺天使等,我们还是字节跳动早期孵化的唯一双创媒体,我们还是YC中国2019年投资(后更名奇绩创坛)的唯一双创媒体。

大家认可铅笔道,不是认可王方,也不是认可铅笔道团队,而是认可“铅笔道”这张牌子背后的价值观坚守。

当然,我们的选题和文章应该也还可以,但这并不是我们最大的胜利。

其实早在6年前,铅笔道就做过一场AIGC的试验,我们聘请了CTO,组建了一个技术团队,要做铅笔道的写稿机器人。大家现在看到铅笔道的官网、APP、小程序、移动端网站、铅笔道DATA,其实是为了做那个事顺带做的。

我自己去研究全球最早的写稿机器人,去看彭博创始人的创业故事,我在淘宝买到一本在国内正版书店完全买不到的书,是用A4纸打印装订的。我在里面看到彭博机器人的上线过程。

但后来这个计划中止了,从商业化应用角度,我觉得太早了。而且当时的技术也不足以支撑,彭博当时的技术是“完形填空式”,即大部分内容人工给他定了规则,某些填空内容让机器人去发挥,发挥的余地也很小。

比如XXX公司X日完成了XX融资,里面的“XX”就是我们留给计算机的空间。

我觉得不能做行业的先烈,于是停止了投入。

另一个中止的很重要原因,我认为当时的技术只能帮我解决“写”的问题,这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微观胜利。

但是ChatGPT火了之后,我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它也许能帮助媒体实现价值观的宏观胜利——真实客观。

我先说一些传统媒体在干的事。

比如采访环节。大家知道,媒体做再多采访也是少数人的真实,1000字的内容能采访2-3个人已经是高标准。

而AIGC让我看到了“多数人真实”的可能。这个实现路径,不一定是通过访谈完成,而是海量的语料库。

之前媒体也有语料库,也有用资料写作习惯,资料没有的内容我们会考虑访谈。但在现在的内容快节奏下,大家是不是看到深度内容越来越少?因为效率确实不高,媒体做海量采访、海量调研、长篇写稿很辛苦的,很难的。

我先说资料库。很多编辑背负着稿件KPI,用于查资料的时间最多3-5天,短的可能1-2天甚至半天。这么短的时间能查阅多少资料?AIGC能不能帮我查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全球的资料精华告诉我。

我们以前查论文,你能不能把精华在5秒之内告诉我;我们查搜索引擎,你能不能5秒之内把精华告诉我......AIGC,你能不能做一个媒体版的ChatGPT,我愿意马上付钱给你。

我再说访谈,媒体的访谈目前还是刀耕火种,和50年前的访谈基本没有变化,AIGC能不能帮我做点事。

我要再强调一遍,以上每一个环节,AIGC必须帮我解决“真实客观”的问题,这是宏观的胜利,而不仅仅是帮我查资料、帮我写稿,我认为毫无意义。

我很期待未来AIGC能解放媒体,能解放铅笔道。现在还奋斗在一线的媒体人不容易的,你们说是不是?

以铅笔道为例,为了保证真实,我们做了很多傻事。比如采访开始前,我们会立一个牌坊,告知有些话可以不说,但说出来的必须是真话。

b8a3347ef437330086607639b8d7f356.png

文章写完后,我们会给访谈对象做事实性错误。里面会有一行字,告知对方:必须为访谈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任。对于一些更关键内容,我们会要求签文字承诺书。稿子发布时,我们会在文章前做真实性声明。当然,现在我们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这么做,但内部流程依然很规范。

但为了真实客观的宏观胜利,我们愿意做这些笨工作。所以我希望AIGC不要去帮我解决鸡毛蒜皮的事,不要去帮我解决写作的问题。

最后在AIGC大火的2023年,铅笔道祝大家“钱必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