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AI真的快让我失业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18761496657933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AI真的快让我失业了

深燃·2023-03-26 07:00
被替代的不仅是打工人,还可能危及到老板。

跟AI有关的新闻,一个接着一个。前一天你还和往常一样进入梦乡,第二天醒来就能被新的AI新闻“炸弹”震得心惊。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语言模型,以Midjourney为代表的AI绘画产品,让世界见识了AI的效率及能力。它们的应用速度远比想象中快,近一个月,ChatGPT开放API (应用编程接口) ,升级出的GPT-4,微软已经应用到搜索引擎Bing、Office全家桶里。最新的一个动态是,3月24日,ChatGPT部分解除了没法联网的限制,用户已经能检索实时信息。

世界在极速变化,让打工人最担忧的是,AI会不会让我失业?

一个明确的事实摆在眼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使用AI替代部分工作。央视财经在2月就报道,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一家提供就业服务的平台对10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企业表示,已经在使用ChatGPT;30%的企业表示,有计划使用。而在已经使用ChatGPT的企业中,48%已经让其代替员工工作。ChatGPT的具体职责包括:客服、代码编写、招聘信息撰写、文案和内容创作、会议记录和文件摘要等。

目前来看,ChatGPT的工作得到了公司的普遍认可。55%给出了“优秀”的评价,34%认为“非常好”。48%的受访企业称,自使用这款人工智能聊天程序以来,公司节省了超过5万美元的费用。11%表示节省下来的费用高达10多万美元。

最近,深燃和几位工作受到AI冲击的职场人,聊了聊他们的经历。

他们中很多都是游戏行业从业者,有的人是做UI,去年被裁员,在今年找工作时发现,一些公司已经引入AI来做原画和UI,招聘变少,于是选择转行做了销售;有的人是自由插画师,从接单画图一张1500元,降到给AI修图,一张只赚200元。

有的人所在团队已经把AI纳入原画师日常工作,她担心接下来会纳入绩效考核,并对此感到焦虑,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都在讨论未来转行还能做什么;有的是公司负责人,通过AI绘画已经在精简团队,今年预计缩减50%,但同时也发现,AI绘画也威胁到了公司的未来,甲方能用AI绘画自己做,让订单变少了;不过,还有人保持乐观态度,先学习掌握AI,认为AI只会淘汰不会用或反对的人

潮水势不可挡,变革正在从最开始拥抱变化的行业或公司展开。怎样才能拿到新世界的船票?这已经是很多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去年被裁员,

今年找工作发现AI可能会让我再次失业

叁叁 | 25岁 深圳 前游戏从业者

去年年底,我当时的游戏公司因为业绩,还有末位淘汰的规则,裁了100多人。我进游戏行业不到两年,做的是UI,可能公司也是考虑到性价比等因素,我就失业了。

过完年回深圳,我开始找工作。游戏圈也都心知肚明去年发生了什么,有的公司就直截了当地跟我说“我们以前有300人,去年裁了100多,UI以前有20个,现在6个。我们要缩减成本,你要的工资我们给不了。”

我找了三个月工作,前期只是听大家说苦,说没钱,后来突然一下就有人跟我说公司已经引入AI来做原画和UI了,招的人会变少。

我打听了一下,很多游戏公司都引入AI了,现在运用最快的就是原画和UI。游戏在前期研发的时候要做一些草图,之前是由设计师一个星期出两三套方案再讨论评估。有AI的话,只要你给它喂图,把你想要的效果和元素综合在一起,它一个小时内就能输出很多张风格草图,然后制作人、策划、美术就可以在里面挑一张最符合自己想法的,再交给设计师去完善。

v2_5265a58959584827b7e891348b29bebd_oswg140574oswg1080oswg764_img_000

来源 / 视觉中国

客观地说,这个事情有利有弊。对于一些独立游戏的制作者,或者初创公司,培养新人的成本太高,而且游戏行业变幻莫测,一个游戏孵化的时间太长,面世那天会不会赚钱也不一定。现在他们用的AI不贵,游戏行业本身对美术的需求量就很大,我上家公司美术差不多占总员工的三分之二。我遇到的面试官也跟我说,他们的AI可以顶6.5个人。这样算下来,AI是当下游戏行业的性价比之选。

也有人觉得,AI总有一天会因其产出内容的同质化在游戏行业被淘汰,但至少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它留下的时间应该比我长。面试官也跟我说,如果AI大规模应用,可能年底还会有一波裁员。

意识到自己不仅可能因为公司营收而被裁,还有可能被AI取代之后,我决定先走出这个行业。现在我在一家外贸公司做销售,这跟游戏无关,更和美术无关。虽然没计划一直做这个,只是当下做一个缓冲,但我现在感觉还不错。

去年裁员的时候,跟我一起离开的很多都是35岁的员工,而来到销售行业,35岁以上的老销售占了半壁江山。以前做UI,我更像一个螺丝钉,听需求,机械地出内容,工作更是一种消耗式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离开那家公司好像就什么都没有了。现在我更有工作的自主权,自己发掘客户,工作是叠加式的,资源和人脉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现在还在申请学校,有机会的话想再回到校园,也不是为了更好找工作,只是想在过程中整理好自己。对游戏我还有执念,但当下我想先放放,一切随缘。

从自己画图到给AI修图,

收费从1500元降到200元

龟龟 | 30岁 广州 自由插画师

我目前是做了5年自由插画师,工作的主要内容为给游戏美术提供外包服务。

我的技术在行业里处于中层的位置,能混口饭吃。主要做Q版游戏美宣,收费在3000元-7000元/张,另外还会给一些知名IP做图库,收费大概在两三万元左右。我人比较懒,一个月接2单美宣就不接了,一方面是钱足够了,另一方面时间也有限。

从今年2月份开始,陆续有甲方用上了AI绘图。合作了一年多的一家公司,一开始让我们做60张游戏内部插画,价格是1500元/张。在我画了两张图之后,这家公司内部就跑通了AI绘图,原来的需求,由画师全手绘变成了由他们公司用AI出图,然后让我们给AI图不合理的地方做修改,价格也由原来的1500元/张变成300元/张,因为还要跟中介分成,最后到我手里就200元/张。

给AI图做修图,我一开始是挺难接受的,但也想试一下能修到什么程度。后来发现很不值当,如果纯自己画,一张图一个星期能画完,收入1500元,现在,即便情况好点,给AI的图修图也要花2天时间,还要听甲方的要求修改,就赚200块,感觉很没有意义。

v2_7df50ee3f66e4e36912031b77b3c2a78_oswg522149oswg1080oswg754_img_000

来源 / pexels

就现在来说,我在游戏美宣这一块的接单量几近腰斩,不得不去给其他类目画插图,收入尽量补上来。

去年下半年,AI绘画就火了,当时我们众多的美术从业人员,是很反感AI出图的,画面逻辑不强,生拼硬凑十分违和,能具体看到某个画师、某个作品的影子。大家都觉得,AI暂时只能做到这个程度,还是不足以为惧的,就没有当回事。但是到去年12月底,随着AI的深入学习,一些AI绘图软件,尤其是二次元方面的,已经做得非常好了。目前,绝大多数中层画师,是比不上AI出图质量的,因为AI都是用精品作品来喂养的。用AI跑出来的作品,比70%的画师都要好。

目前,很多公司在内部已经成立了专门的AI测试组,在学习怎么利用AI能做出更快更好的效果。

AI能做到这样,对资本来说,这极大的省了人力物力。以前出一套轻量的游戏美术,七八个人,可能需要花1个月左右的时间,成本是几十万。现在用AI,可能最多一周就能做完,立刻把这笔费用给省了下来。

AI技术的出现,受波及的远远不止是游戏行业,所有美术相关的行业都会被冲击到。只是看相关的公司反应速度快不快。电商海报以及报刊书籍,为了降低成本,也在陆续加入AI绘图的行列中。

AI的进步,以天为计算单位,不是按月了。不论是美术从业者,还是文字工作者、程序员也好,过去十几年学习的东西,极速贬值。

因为AI技术的诞生,迫使我重新规划未来职业的方向,虽然没有找好确切的点,但也离不开学会并利用AI、ChatGPT,完成一些项目。

以前一直想做自己的漫画,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进度很慢,细节上也不丰满。因为AI的出现,可以让我借助这个技术对项目进行丰富与落地。未来的大方向,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的想法跟技术相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的抵制,抵制是没有用的。

团队已经把AI纳入原画师日常工作,

担心接下来会纳入绩效考核

兜兜 | 29岁 广州 大厂原画师

我从大学毕业就开始做原画师,目前已经从业7年,自认为在行业里靠专业能力站稳了脚跟。

去年大概10月份,我开始尝试AI绘画工具Midjourney,当时只觉得挺有意思的,可以为工作提供灵感,不过无论效果还是质感,是无法和比较厉害的画师相比较的,我用了大半个月,就没有再继续。

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复工后,身边很多人开始尝试Stable Diffusion,我也有主动研究,不过体验和去年类似。

一直到2月一款基于Stable Diffusion的插件ControlNet的出现,为文生图功能引入了新的控制方式,可以额外控制人物的具体姿势、景深、线稿上色等,能更稳定的控制画面。我们大概3月初前后开始使用,整个团队的使用感受都是,一场行业变革即将到来。

在我看来,采用这款AI绘画软件,常态情况下是可以替代一个资深原画师的工作的,很多刚入行技术比较基础的基层员工,可能直接就被取代了。

v2_ddb0c72c0f9740d581a5a3b46ebb7877_oswg966905oswg1080oswg687_img_000

来源 / pexels

不过,结合实际情况可能很难这样简单粗暴的衡量。

以我们团队为例,因为游戏行业经历了2018年的版号寒冬、2020年以来的疫情影响以及现在AI技术变革,可以说是遭遇“三连击”。这几年,行业不景气,裁员和末位淘汰时有发生,还在职的每个人几乎都是扛着很多个人的工作量。

AI绘画软件虽然现在功能强悍,但也并非拿到图就能用,后期往往需要做很多调整,依然会需要花非很大精力。

加上由于我是在大厂,团队规模比较大,没有小厂那么灵活,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更慢一些。从领导的层面来讲,AI绘画究竟能够提效多少,发挥多么大的作用,现在其实还在观望的状态,毕竟我们才用了不到一个月。

我觉得,可能随着使用的深入,未来半年到一年,公司就会把对于AI绘画工具的使用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里。

在最近这一波AI技术变革中,原画师可以说是首当其冲的群体,我的同行朋友们态度都很一致,认为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相较于AI一直拥有独特优势,很有可能被淘汰。很多朋友对此感到焦虑,吃饭的时候都在讨论未来转行还能做什么。

我是在3月一开始感受到AI绘画能力大幅提升时感到有点突然,但同时我也观察到,不仅仅是我们这一行会受AI冲击,GPT-4的发布,也对客服、律师等很多职业造成了威胁,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有些坦然了。

AI绘画让我精简团队提高效率,

但也威胁到了公司的未来

知荔文化创始人 Canna郑楚佳

23岁 | 深圳 Web3行业从业者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NFT方面的IP开发,有一支超过50人的一流211美院设计团队。

一般一个中型项目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前期就是确定IP定概念和原型,安排3-5名设计师进行原型创作,要一周时间。之后需要将人物细节细化,最后用我们的万张PFP混搭技术进一步研发,最后一步可能同时用到十几个设计师同时参与PFP延展。

如果引入AI绘画,前期我们在策划IP概念的时候就可以用AI画画,把IP的原型初步做一些定稿,原本一周的工作可能两天就能完成,甚至可能给到客户很多个案例供选择。后续创作只需要在那个原型上面修改就可以,一周时间差不多就能完成,基本上能提高50%-60%的效率。

目前我们已经用上AI绘画了,我今年大概缩减了20%的成员,接下来一年估计要缩减50%,因为AI绘画用起来以后,一个人可以抵3-5个人,也不太需要原型设计师了。我们的一个服装设计的客户,本来有三十多个开发团队,前段时间裁到剩下十个人,并要求留下的人在一两个星期内学会AI绘画,否则还要继续裁人。

v2_0259cd05873b48ec9ab7f18f9b95a66b_oswg57242oswg1080oswg720_img_000

来源 / 视觉中国

AI绘画虽然看起来是让员工失业,让老板提高效率多赚钱,但其实,也是因为这个,我们的公司订单量也在减少。我们这几年每年大概会有七八百万元的意向订单,今年预期会降低30%-40%。

因为很多客户不需要找我们来做原型了,可能自己用AI绘画就做出来了,我们减少了大量前期做原型的订单,不少客户现在会直接找我们做IP的PFP和3D模型延展,还好我们这个技术目前还算是有竞争力的,也因为这部分需要大量的人员去协助和调整,包括我们的IP万张延展技术+3D批量混搭渲染技术,这部分也是目前AI不能替代的。

现在对我来说,AI的影响好坏参半。作为一个主理人,确实能够降低大量成本,节约时间,但是,订单量大量减少,甚至于将来如果AI具备我们后面部分的能力,我可能压根就没有订单了。

我觉得AI绘画对原来做游戏原型设计相关的从业者影响应该非常大。未来可能会出现一种不好的情况,就是AI绘画导致行业的断层。因为行业内越来越不需要低水平的设计师了,AI可以完成,但是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前期需要大量练稿,如果行业不需要,新人就进不来,也成长不起来。

AI需要大量的原稿“投喂”,如果没有大量新人涌入,大家都不去创作,可能会有创新不足、灵感枯竭、发散性不够,人失去了原有的创造性,整个行业发展也会变慢。

目前面对AI绘画,也在积极做一些商业化上的探索尝试,我们组建了一个“AI探索者联盟”团队,招募更多对AI绘画感兴趣的设计师们,一起交流和探讨这项技术,测试用AI绘画去创造不同,希望在将来能有新的商业模式。也许未来可能一个三个人的工作室就可以完成传统公司几十个人的团队能做到的事情。

设计师们能做的就是积极拥抱AI绘画,做一些创造性的绘画,尽可能用AI绘画为自己或者公司带来价值。另外,因为一些填充等工作就可以交给AI,以后从业者应该重视的方向是创意思路而不是技法了。

被取代?

AI只会淘汰不会用或反对的人

辰臣 | 31岁 北京 产品视觉设计师

我主要负责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产品视觉设计。3月初,我开始使用AI工具,当时同事们也开始讨论新技术对设计行业的冲击有多大,会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工作。

大概得出的结论是:短时间无法替代设计师,但是会替代重复性的工作,甚至会导致大部分人失业。

第一次尝试使用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可能要被取代了,因为出来的东西很快,成色也还可以,但是多次使用后觉得,目前的技术还需要继续迭代。跟人相比,它设计出来的内容还很基础,加上我属于相对理性的人,遇到事情会先让自己保持冷静,因此在大家都很恐慌的时候,我也没有过度焦虑。

虽然AI可以一次性出来很多方案,但除速度外,目前我也并没有研究出来AI能带来什么价值,与其说AI能不能真正完全取代某一工种,倒不如说大家都在测试它究竟能做到何种程度。

v2_f69fe4229d52479da7bac0641738c2d0_oswg51535oswg1080oswg720_img_000

来源 / pexels

我觉得未来AI会淘汰一部分人,但只是不使用AI的人。比如摄影师现在必须会使用PS工具,不会使用的就会被淘汰。之后可能使用AI工具这一项也会被写入大家的简历里,所以我觉得,不会用或者试图反对AI发展的人才会焦虑。

AI可以代替部分工作,换句话说是提效,因此它对大多数公司来说更多属于降本增效,像设计师做一张图需要很长时间,AI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出很多。但AI取代人的这种说法也有点夸张了。我所在的公司也没有明确提出让每位员工都要研究或使用AI绘画,而是呼吁结合自己的工作尝试使用。

目前我没有让AI介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我始终觉得机器不会创新,它只会通过现有的样本、数据去学习和预测,人脑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未来,只有创新才是增长的根本,而人才是一切创新的来源。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应受访者要求,叁叁、兜兜、辰臣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深燃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