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美国首次实现核聚变能源净增益,意义有多大?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04510160463846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美国首次实现核聚变能源净增益,意义有多大?

牲产队·2022-12-15 09:21
搞科研,才是最烧钱的。
v2_c84ad58063fa4ab7812fb2e1cbfd1c8e_img_png

在核技术领域,美国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如核电站、核动力航母、核潜艇以及核武器等,美国技术均位列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发出原子弹的国家,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在实战中使用过原子弹的国家。

v2_0dd9cef500e4471fa7a5a736fdfe8526_img_000

而今,美国又在核聚变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公开宣布,美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了核聚变能源净增益。 

v2_39779a87b9244a2eaad662912f703a47_img_000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美国科学家实现了生产能量比注入能量更多,产生了能源净余值。搞可控核聚变,不再是单方面的持续性能量亏损了,可以实现能源盈余了。

这不只是美国首次在技术上实现,也是人类首次在技术上实现。这是人类走向可控核聚变,实现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兴奋。在人类完全掌握可控核聚变全产业链技术之前,这当下的重要一步也不过是核技术漫漫长河中的一小步。 

可控核聚变直接关系到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更高阶段,也是人类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技术方向。当下,全球所有的核电站都是基于可控核裂变技术而建设。可以说,可控核裂变发电站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掌握第三代可控核裂变发电站的国家已经有法国、美国、俄罗斯、中国、韩国以及日本等六个国家。 

v2_b8d7b97ebb0a44eaa5abcba185f1ea0d_img_000

而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人类研究还处于实验室水平,成本极高,收益为零,相关研究全靠国家财政支撑,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着很远很远的距离。 

为了率先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美国投资巨大。在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炫富从来都不是什么豪车名表,也不是什么别墅豪宅,而是投资顶尖前沿科学实验。这才是真正的烧钱项目,随便一台科学仪器都可能是一个普通人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的神器。 

而在可控核聚变技术研发投入上,美国不惜血本。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为了建设相关实验设施,美国就投入了35亿美元,相当于一艘山东舰。他们用将近200台激光器,组成一个相当于3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庞大矩阵,用超高能量轰击一个小点,促发核聚变反应。 

v2_0cd0e04145704495883af4a1f3a69beb_img_000

据业内知情人士称,单次实验成本就高达100万美元。100万美元买个跑车或者买个豪宅,你至少会拥有固定资产。但100万美元用在可核聚变实验上,只能得到一堆不值钱却无价的数据。 

在最近一次实验中,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使用激光器消耗能量2.1兆焦耳,核聚变产生能量2.5兆焦耳,实现能量净增益1.2。也就是说,投入1单位能量消耗,能带来1.2倍的能量总收益了。它带来的最大意义是,能量产出首次超过了能量消耗。

可是,从市场化角度来看,这仍旧是血亏的生意,距离商业化成功还有着十万八千里。这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的能量增益1.2,如果要实现商业化,它还要增加储能设备,运输设备,技术人员以及固定投资等。在储能和运输两个环节中,还会产生新的能量损耗,这1.2倍的能量增益分分钟就给损耗掉了。 

v2_9e3dd252abc741df9d04a67d146be832_img_000

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能量净增益,不代表首次实现商业化可盈利。距离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发电,摆在人类面前的至少还有三道技术障碍: 

一是,可控核聚变反应的执行频率过低。当前,实验室单次可控核聚变实验结束后,要等待数小时后,才能开启第二次,设备和仪器还不能支持短时间、多频次、连续性可控核聚变反应。 

二是,成本过高,收益过低。3.6兆焦耳等于1千瓦时,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1度电。用35亿美元建设的实验设备,单次试验成本100万美元,产生2.5兆焦耳,不到0.7度电。这还没算核能转换电能中的能量损耗,堪称世界上成本最高的电。 

v2_ae5f4ad1351a4f718a450ce0d172ff33_img_000

按煤电成本4毛/度来计算,100万美元就可以生产出约1750万度电。也就是说,一个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起码要做到投入100万美元,生产出1750万度电,才能对煤电形成可替代的成本优势。 

这样的天价电只有试验价值,没有任何商业价值。 

三是,可控核聚变,人类已经解决了从0到1的过程,但从1到100,到10000,直到彻底规模化,商业化,技术上还无法实现。如果不能上规模,就难以实现商业化。 

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进度却是惊人的。2014年,美国科学家单次试验才释放14千焦能量。到2022年,美国科学家已经能够释放2.5兆焦的能量,8年时间,放大了近180倍。 

v2_4caab24c50684c5a895f5a0fd894b309_img_000

队长预计,以当前的研发进度,到2050年,人类有可能首次建成基于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新型核电站。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之所以高调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主要还是想跟美国国会的老爷们伸手要钱,方便批款。核聚变属于微观领域,而航天属于宏观领域。在宏观宇宙科学方面,马斯克都准备向火星进发了,而微观领域的核聚变技术又岂能甘心落后? 

都是美国老百姓的钱,搞航天烧钱,搞核聚变也烧钱。他马斯克可以烧,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烧呢? 

v2_fe2b42dcf8134ff192736703a04d0975_img_000

对中国而言,美国仍旧在尖端基础科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基础科学起步要比美国慢得多,在工程应用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为瞩目。 

但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奋力追赶。核裂变技术,中国已经追到第三代核电站,基本和美国并肩。可控核聚变领域,留给中美的时间都还很多,队长相信,未来,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也能成为人类福音,为解决世界能源难题添加一道东方之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牲产队”(ID:gh_f74b81dd128a),作者:牲产队长,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